?

農業財務管理工作

2019-01-27 06:57
中國會計年鑒 2019年0期
關鍵詞:財政資金農業

2018年,財政農業農村工作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扎實推進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財政支農和農村綜合改革各項工作,推進了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加快了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為發揮“三農”作為穩定全國大局“基本盤”“壓艙石”戰略保障的重大作用作出了應有貢獻。

一、完善政策體系,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

圍繞保障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研究完善政策,積極發揮財政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性和支撐性作用。出臺財政系統貫徹落實指導性文件。組織制定并印發《財政部貫徹落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對財政系統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進行全面工作部署。拓寬資金籌集渠道。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將更多土地增值收益用于農業農村的重要指示,會同相關部門初步建立了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新增耕地指標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機制,開辟了新的資金籌集渠道。加快支農支出執行進度。印發《關于做好2018年農林水支出預算執行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建立全國農林水支出和中央農口部門等執行情況定期分析機制,切實督促各地區、各部門加快農林水支出預算執行進度。開展鄉村振興重大政策研究。積極開展政策研究,加快推進農業生產、水利等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積極開展“建立健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財政投入保障制度”和“財政支持保障性扶貧政策研究”年度專題研究,為完善財政支持鄉村振興政策體系提供支撐。

二、集中匯聚力量,推動打贏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

切實履行財政部內脫貧攻堅牽頭作用。設立財政部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積極開展工作,加強組織領導,凝聚工作合力,督促工作落實。持續加強脫貧攻堅投入保障。安排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 061 億元,比上年增長23.2%,實現連續三年每年新增200 億元。安排專項彩票公益金20 億元,用于支持貧困革命老區實施村內小型生產性公益設施建設。通過優化地方政府債務結構安排1 090.8 億元用于支持脫貧攻堅。扎實推進財政扶貧重點工作。印發《關于做好2018年貧困縣涉農資金整合試點工作的通知》,推進全國832 個貧困縣整合涉農資金超過3 200 億元,整合試點工作成效進一步提升。指導地方加強對資產收益扶貧工作的部署,探索典型模式,通過示范帶動推動各地資產收益扶貧規范有序開展。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扶貧辦及財政部預算司研究提出將易地扶貧搬遷貸款融資等統一規范調整為發行地方政府債券融資的建議,有效解決貴州等個別省份因債務風險高、發債空間不足而出現的搬遷資金調度困難問題,同時避免地方借搬遷名義違規舉債融資。切實加強扶貧資金監管。牽頭制定印發《財政部關于全面加強脫貧攻堅期內各級各類扶貧資金管理的意見》,推動建立“1+4”的扶貧資金管理機制,配合探索建立財政扶貧資金動態監控機制,實施扶貧項目資金全面績效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脫貧成效。

三、培育發展動能,推動現代農業建設提質增效

大力支持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安排30 億元,采取以獎代補方式,在全國254 個鄉鎮啟動實施產業興村強縣示范行動。安排11.97億元,支持創建21個現代農業產業園,適當調整完善支持方式,中央財政獎補資金分兩次下達。安排95.62 億元,支持各地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優化農業區域布局。安排58.4 億元,支持實施輪作休耕制度試點面積2 900 萬畝,著力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組織方式、技術模式和政策框架,加快構建輪作休耕制度體系。會同農業農村部、商務部等有關部門,認真做好中美經貿談判應對工作,就漁業油價補貼、農產品投入補貼等問題提供技術支撐。大力支持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安排耕地地力保護補貼1 204.85 億元,落實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補貼制度要求,探索將補貼發放與耕地保護責任落實掛鉤的機制,引導農民加強農業生態資源保護,自覺提升耕地地力。安排18.8 億元,支持開展耕地質量提升示范,擴大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等。安排556.9 億元,支持大規模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開展重點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實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加強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安排225 億元,支持各地開展高效節水灌溉等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全年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 138 萬畝,連續第三年超額完成年均新增2 000 萬畝高效節水灌溉面積的目標任務。安排農機購置補貼186 億元,引導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促進農業機械化水平和生產效率提升。支持加強農業防災減災救災。貫徹落實中央領導重要批示精神,針對各地汛情、險情等,迅速響應,緊急行動,保障各地及時開展應急救災,全年累計撥付農業生產救災及特大防汛抗旱補助資金70.605 億元。安排水利發展資金236 億元,支持各地加快災后水利薄弱環節建設。繼續安排“三農”服務專項資金、人工影響天氣業務經費,進一步提升氣象為農服務和防災減災能力。大力支持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安排國家農業信貸擔保聯盟有限責任公司30 億元注資,安排165 億元用于地方農業信貸擔保有限公司注資以及財政擔保費率補助等方面。為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發揮了積極作用。安排74 億元,支持深入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支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安排12 億元,支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截至2018年11月底,有20 個省份向黨中央、國務院報告基本完成任務。

四、系統協調施策,推動鄉村綠色發展生態振興

支持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堅持因地制宜,建管結合,系統治理,聚焦農村改廁、污水垃圾處理、村容村貌整治等重點任務,制定《關于貫徹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財政部部內分工方案》,推動工作落實。安排42 億元,支持各地在尊重農民意愿的基礎上,積極引導農民開展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相關村級公益事業建設項目,推動各地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安排60 億元,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提檔升級,更好地發揮美麗鄉村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示范引領作用。支持推進農業污染面源治理。安排15 億元,繼續開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安排20 億元,支持119 個畜牧大縣啟動試點工作,選擇江蘇等4 個省份、長沙等5 個地市實行整省、整市推進。安排10 億元,以棉花、玉米、馬鈴薯等作物為重點,示范推廣地膜覆蓋、集雨補灌、抗旱抗逆等旱作節水農業技術。安排10 億元,繼續支持以長株潭地區為重點,加強產地與產品重金屬監測,探索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模式。支持草原生態建設與保護。安排187.6 億元,支持實施草原禁牧面積12.1 億畝、草畜平衡面積26 億畝,繼續對工作突出、成效顯著的地區給予資金獎勵。支持推進水生態文明保護。安排20 億元支持啟動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補償工作。安排19 億元,支持在流域性大江大湖、界江界河、資源退化嚴重海域等重點水域開展漁業增殖放流。安排52 億元,將華北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范圍由河北、山東進一步擴大至山西、河南。安排38 億元,支持實施71 個江河湖庫水系連通治理項目,促進水源連通、水體流動,改善水生態環境。安排41.8 億元,用于水土保持建設和淤地壩除險加固,淤地壩除險加固約560 座。安排15 億元,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完善農業水價形成機制、工程建設和管護機制、用水管理機制,探索建立農業節水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機制。安排48.34 億元,用于南水北調工程過渡性資金融資貸款償還本金,彌補因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降標導致的資金缺口。

五、敢于擔當作為,持續深化農業農村各項改革

扶持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安排56 億元,將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試點范圍由上年的23 個省份擴大到28個省份和4 個計劃單列市。穩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兩項試點。安排7 億元,繼續支持各試點省份開展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將山西、浙江、福建3 省新納入試點范圍,深入推進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體制機制創新。安排6 億元,繼續支持做好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工作,發揮田園綜合體在探索推進統籌城鄉發展中的融合創新和示范引領作用。大力支持實施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安排190.7 億元,支持做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不斷改善和提升建設農村、造福群眾的服務效能,贏得基層干部群眾的一致歡迎,成為一項叫得響、立得住、群眾認可的“硬品牌”。積極支持農墾改革發展。會同農業農村部等部門和有關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中央直屬墾區“部省雙重領導、以省為主”管理辦法》,推動完善中央直屬墾區管理體制。積極推進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改革,11月,中國農墾產業發展基金正式啟動投資運營。安排6.88 億元,支持各地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完成3.76 億畝農墾土地確權登記頒證相關工作。

六、筑牢管理根基,穩步提升財政支農工作水平

抓好預算管理。加強中央農口部門預算管理,督促部門加快預算執行,推動部門相關公開工作。抓好績效評價。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切實加強財政支農資金績效目標管理和重點項目績效評價,建立健全評價制度,會同有關部門對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水利發展資金、中央水庫移民扶持基金使用管理情況等開展績效評價,強化績效評價結果運用,將評價結果作為預算安排、政策調整和改進管理的重要依據。抓好宣傳工作。積極主動利用各種媒介方式和平臺,加強財政支農政策宣傳。加強門戶網站建設,在財政部主頁設立“扶貧資金政策專欄”,及時發布財政支持脫貧攻堅的政策資金情況和典型案例經驗。加強財政支農隊伍建設。舉辦財政支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培訓班、財政扶貧工作培訓班、財政支持林業生態建設培訓班、農村改革政策培訓班以及財政支持水利改革發展座談會等,加強工作指導,促進經驗交流。堅持正確用人導向,做好干部提拔任用和輪崗交流,著力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財政支農干部隊伍。

猜你喜歡
財政資金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略論近代中國花捐的開征與演化及其財政-社會形態
醫改需適應財政保障新常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