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工作

2019-01-27 06:57
中國會計年鑒 2019年0期
關鍵詞:學院培訓

2018年,北京國家會計學院進一步明確發展定位,在財經智庫建設、高端人才培養、研究生教學、遠程教育培訓、師資隊伍建設等多方面實現較快發展。學院全年共舉辦各類短期培訓班609 期,培訓57 044 人、234 451 人天;學位教育共招收研究生298 人,畢業182 人,在校研究生達755 人;遠程教育培訓項目66 個,培訓人數104 743 人次。

一、創新黨建模式,構建業務新格局

(一)運用數字技術,搭建信息平臺。學院共計投入46萬余元,建成黨建信息化平臺,將學習教育、黨員管理、組織管理、紀檢監督、互動交流等內容囊括其中,從根本上打破黨建工作的時空限制,突破傳統管理模式,推動學院黨建工作向便利化、及時化和數字化邁出重要一步。

(二)筑牢思想根基,促進業務工作。學院黨委認真組織開展警示教育周和警示教育月活動,組織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使黨員群眾在活動中筑牢思想根基,切實提高廉潔自律意識,增強拒腐防變能力。為解決黨建工作教育形式單一,對業務工作促進作用不明顯的問題,制定《北京國家會計學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融合協調發展的意見(試行)》,有效促進了黨建與業務工作的協同發展。

二、聚焦智庫建設,服務財稅改革決策

(一)深入政策研究,提供決策支持。學院緊貼改革熱點,助力政府決策。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的《全國重點稅源季度調查報告》,被呈送財政部、國務院辦公廳、中共中央辦公廳等相關部門,并被國務院辦公廳《專報》收錄;受財政部稅政司國際稅收協調處委托,撰寫的《2018年國際稅制改革發展趨勢》報告,被國務院辦公廳采納。

(二)積極獻言獻策,傳遞中國聲音。學院著力打造國際化智庫平臺,鼓勵更多優秀教師向世界傳播中國財政學界聲音,引導國際社會理性客觀評價中國財稅政策和制度。2018年,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稅務系主任李旭紅教授接受中國國際電視臺新聞頻道采訪,就公眾關注的個人所得稅改革問題建言獻策;學院教研中心周蕓副教授撰寫的教學案例《中國國有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價值發現之旅——以中海油為例》),榮獲歐洲案例中心(The Case Centre)國際案例寫作獎。

三、引領財經培訓潮流,提升市場競爭能力

(一)以政策法規為導向,創新培訓模式。學院堅持政策導向,細化培訓項目、深化教學內涵,陸續推出了會計領軍人才培養、總會計師素質提升工程、注冊會計師后續教育、教授負責制、高端培訓公開課、企事業單位定制化培訓等獨具特色的品牌項目。通過不斷完善組織形式、探索教學管理模式、調整核心課程設置,使得精品項目真正對接實務,為推動經濟社會和會計事業發展提供充足儲備與支持。

(二)推進國際化培訓,新項目不斷涌現。2018年,學院形成以中國高端國際化會計人才培訓、對外財經人才培訓、注冊會計師國際化為核心的多元化培訓課程體系,攜手更多國際領先的專業會計師組織共同推出會計領軍人才國際資格證書進階項目,將學院培養的會計領軍人才真正推向國際舞臺,接受高標準檢驗。

(三)舉辦多項國際論壇,貢獻中國經驗智慧。學院致力于拓寬引智交流渠道,加強國際合作,增強中國學術的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 。先后與加拿大會計公會(CPA Canada)、英格蘭及威爾士特許會計師協會(ICAEW)合作舉辦“新時代、新會計、新審計”“走向國際化的高端會計人才培養”等主題學術論壇,共同探討數字經濟時代下會計、審計的最新發展方向以及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知”與“行”。

四、拓展學科布局,優化學位結構空間

(一)優化學科布局,評估認證成績優異。2018年,學院緊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位授權動態調整的時機,圓滿完成金融專業碩士學位點申報工作,學科布局進一步得到完善。先后通過了稅務專業碩士學位項目和IT 審計與網絡安全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質量評估,MPAcc 順利通過AAPEQ認證,成為質量A 級成員單位。

(二)健全工作機制,推進管理精細化。為實現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精細化,制定并通過《北京國家會計學院研究生輔導員管理辦法(試行)》,明確了研究生輔導員的任職條件、設置規則、工作職責以及管理辦法,對輔導員日常管理工作提出了標準化要求。工作述職會實現了輔導員之間管理信息共享,創新了工作機制,增強了輔導員的責任感和認同感。

五、拓展培訓領域,實現遠程市場新突破

(一)優化培訓結構,做好品牌建設。2018年,學院在大力發展中、高級管理會計師的基礎上,推出初級管理會計師項目,形成了管理會計師全方位、多層次培養格局。學院堅持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為國際會計師公會AIA中國大陸、港澳臺會員及部分海外會員提供繼續教育服務,并與清華MOOC 平臺合作在國際頻道試推《國際準則趨同》和《租賃準則》兩門精品英文課程。積極響應教育扶貧號召,持續為西藏4 000 余名財務人員提供免費繼續教育服務。

(二)創新教育媒介,提升學習體驗。學院采用現代化技術手段,構建“人工智能+教育”模式,完成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個性化遠程教育平臺建設;翻轉課堂混合式培養模式正式上線,線上課程GPA+線下閉卷考試的綜合考評方式實現了教學與考核的合理對接。

(三)拓寬推廣平臺,實現市場新突破。學院積極拓寬線上線下推廣渠道,努力提升品牌影響力及認可度。立足公益,啟動“管理會計中國行”公益高峰論壇活動,在北京、四川、新疆、河南共舉辦四次大型公益論壇。開展直播課堂、調查問卷、學習競賽、微課大賽、線上促銷、免費微課、校慶20周年VIP紀念卡限量發售等系列活動,加大“國會在線”微信公眾號運營力度。

六、加強師資建設,科研能力明顯提升

師資隊伍建設和學科建設始終是學院競爭力的核心,是建設國際知名會計學院的重要支撐和保障。2018年,學院共引進專職教師3 人,共派出12 名教師參與并順利完成美、英知名高校的訪學任務,訪學制度的穩步推行,有利于學院培養一支兼具深厚學術功底和豐富實務經驗、保有較高社會發展敏感度和較強研究能力的國際化師資隊伍。

給予教師廣闊的發展平臺,在鼓勵對標國際的同時,通過搭建科研交流平臺,積極探索教師專業化、本土化發展路徑。2018年,學院新增主持課題18 項,參與課題20 項,發表學術論文65 篇,出版著作8 部。學院教學督導小組運行平穩,全年共督導57 次,召開4 次現場座談會,極大促進了教學管理水平的提升。

七、注重內部管理,續譜校園建設新篇

(一)強化人事管理,助力長遠發展。學院堅持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基礎性工作,并進一步加強了人事制度化建設,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管理的紐帶作用,為學院的長期發展提供良好的人文保障。

(二)完善內控流程,防控廉政風險。學院切實增強了內控制度建設薄弱環節的梳理工作,在已修訂完成《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內部控制手冊》的基礎上,繼續組織力量完善各項業務內部控制規程,對“招生代理中介機構遴選”“預算資金審批額度和審批權限”“人員招聘流程”“中層干部任用制度”“工資發放流程”等廉政風險點相關工作進行優化。

(三)加快設施建設,提高數字化水平。2018年,學院完成了南門、研究生餐廳的改造,建成了新教工餐廳,智能財務、教務管理、數字化黨建系統也陸續完工,實現了學員、研究生和教職工生活和學習環境的提質升級,學院數字化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四)加強推廣宣傳,營造和諧校園。學院以慶祝建院20周年為契機,開展了“廿載同行”主題系列活動,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擴大了學院影響力和知名度。學院工會、團委在學院黨委的堅強領導下,開展了各類學習教育和文體活動,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活躍了教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了文明和諧、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

猜你喜歡
學院培訓
歡迎訂閱《中小學教師培訓》
教師培訓
培訓通知
CIT培訓學院2020線上培訓正式啟航
從五方面做好引導培訓
海盜學院(12)
海盜學院(10)
海盜學院(8)
海盜學院(7)
西行學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