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潛移默化做好立德樹人工作

2019-01-28 17:53陳光祈
成長·讀寫月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立德樹人初中語文教學

【摘要】初中語文教學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將初中語文教學工作做好,就會影響到學生對其它課程的理解能力,無法全面的發展,對國家的建設是十分不利的。將初中語文教育工作做好,可以潛移默化地做好立德樹人的工作。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工作中,應該不斷創新教學方式,進行個性化的德育教學,按照學生的特性來制定符合初中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案,有針對性的開展語文教學工作。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立德樹人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滲入德育教學的意義探析

由于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關系著每一個學生未來的成長,初中語文教學可以在學生的思維還沒有形成一定的體系的時候,對初中生進行人格上的培養和塑造。特別必須強調的是,要根據初中生的特點進行教學。因為家庭因素,個體差異,有的初中生對語文課是討厭的,認為語文課乏味和無趣。面對這樣的學生,語文就要引導學生樹立自信心,讓學生在激烈的教育中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讓學生不能出現偏科等問題,不因為學科上的學習,讓學生的特長埋沒。要根據學生健康的心理特性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正確引導和妥善培養。之所以會出現這一尷尬現象,主要是因為社會導向和初中生的特性決定,初中生不像高中生,他們在思維上尚未形成一定的定律,這就意味著初中生還有著很強的可塑性,面對這個高節奏的市場競爭,作為新時代的少年,要將自身的個性培養好,將教育工作發展好,為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尤其是在初中生的個性化培養上,語文課有著深遠的影響。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潛移默化做好立德樹人工作的建議

初中語文老師務必改變以往向學生單方向傳授和灌輸語文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的狀況。師生之間是平等的,老師要相信每一名學生都有發展的潛能,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要求,使每名學生都能獲得充分發展。而這一切的前提就是老師要有愛。愛學生是教育者的責任,它與師德直接相關,愛學生不能憑個人的好惡只愛那些自己認為可愛的學生。老師對學生的愛必須要公平,對所有學生必須一視同仁,把學困生的轉化當作重要的課題對待,用愛去感化、引導學生,點燃其學習的熱情。作為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師,也應用生態的、多元的觀點來看待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到自己的重要。老師必須把自己滿滿的愛心和品德投入到語文教學的實踐中,讓每一名學生都能沐浴到語文老師愛的陽光,健康快樂地成長。首先,在教學上要根據學生的特性進行教學,可以最大程度的挖掘學生個性張揚的潛力,將初中生的潛力按照學生的特性進行挖掘,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該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有利于創造輕松的課堂氛圍。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是語文教學個性培養中十分關鍵的環節,輕松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學生養成敢于發言,面對錯誤永不退縮的良好品質。其次,通過初中語文教育要對學生進行健康人格的培養。老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可以教導學生進行人格上的自律,良好的人格是搞好語文教學的關鍵,這種培育可以在語文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進行滲透,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認識到社會的兩面性,可以按照語文課中文章的類別進行思想上的啟迪。老師可以利用語文教學深入貫徹以德育人的思想,讓學生明白社會的復雜和人性的丑惡,進行人格上的自我培養。第三,初中語文老師一定要調動學生的感官。要想培養學生的個性,就要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角,作為教師就要做好啟發工作,讓學生養成自己自考的良好習慣,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需要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各個感官,將學生的感官與營造語文課堂氣氛結合在一起。課堂上,老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提出具體的問題,讓學生帶著老師進行語文課的學習,讓學生充分的誦課,可以更好的理解課文。讀完課文之后,語文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說出自己通過思考得到的答案,只有這樣,才能在課堂上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傊?,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率,能夠使語文課堂充滿活力,更重要的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能夠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幫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養成健康的人格

語文教學中,老師可以從多層面培養學生的人格。在進行作文教學時,語文教師應該首先讓學生懂得人格與文品的關系。通過真實事例從正反兩方面對學生進行人格上的教育,讓學生明白優秀的人格是提高自己語文水平的重要先決條件。比如說:讓學生寫議論文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去思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應該引導學生反思自己曾經做過的錯事。在語文教學導入中,在課堂教學的時候,作為語文教師得從兩個側面去教學,一是老師對學生的嚴厲,所以學生不會在課堂上交頭接耳、四處張望,達到規范語文課堂紀律,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其弊端是學生不能發揮思維,獨立思考,活躍思想,一切被鎖定在“規矩”里。二是“適用”不能只定位在學生看起來學習,看起來認真,應該是學生用思考的頭腦去想問題,去研究問題,讓學生真正融入到輕松的語言環境中去。

綜上所述,在語文課程中滲透德育教育、社會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果方法得當,對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將發揮積極的作用。初中語文教育在學生人格發展過程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它能夠最大限度地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因此,研究初中語文教育對學生的個性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初中語文課堂上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找到自信,在寫作教學中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調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全方面地展現自我,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對學生的人格教育,這幾個方面可以培養初中生的個性,希望能對其他初中語文教師起到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田慧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深化課程教學改革;《課程.教材.教法》2015.01.01.

[2]駱郁廷;郭莉;立德樹人的實現路徑及有效機制;《思想教育研究》2013.07.

作者簡介:陳光祈(1967.12-),貴州遵義綏陽縣人,研究方向:中學語文。

猜你喜歡
立德樹人初中語文教學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跨越式跳高的教學絕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