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典,詠流傳

2019-01-28 17:53劉臻
成長·讀寫月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語感文言文課文

劉臻

時下文言文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在教學中,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苦,教學效果卻差;為什么會造成這種局面?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一、來自教師的問題

教師的理念沒有更新,教法單一、陳舊、無效。具體說來,當前文言文教學主要存在兩大方面問題:1、教學觀念落后,把文言文課完全上成了分析課,即偏重于分析課文內容及寫法特點。這種教法,完全忽視了文言文與現代文的區別,不利于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2、串講加分析。這樣做的教師奉行"字字落實,句句串講"的原則,沒有目標,不講教法,不分主次以至學生只會死記硬背,不能形成規律性認知,無法達到知識遷移,同樣不能提高閱讀能力。學生養成了依賴性,大大挫傷了他們自己獲得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貫徹和執行,因此才有文言文教學用時多、進度慢、收效微、成績差的尷尬局面。

二、來自學生的問題

1.文言文太舊,無味而厭學。雖然文言是一種有著幾千年歷史淵源的語言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積淀”了數量巨大的極富表現力的典故、語匯、辭章等等,但是,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高中學生,受到來自各種途徑、各個方面的新潮語言文化吸引,如網絡語言、快餐文化等等,使他們容易產生對新事物好奇的心理,容易接受新事物,而對文言文卻產生了抵觸情緒,認為文言文太舊,覺得學它沒用,于是就厭學。

2.文言文太難,不懂而棄學。高中的文言文比初中的文言文無論是語言本身還是內容都明顯難了,許多學生一下子適應不了,在化了一定的時間還不能搞懂的情況下,不少學生就有了棄學的想法,有了這種想法后,就會越學越難,越難越不想學,于是,形成了惡性循環。這種情況在高中生中,占了不小的比例,這也反過來影響了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性。

怎樣才能讓文言文教學走出困境,增強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性?我認為,要以課堂為主陣地,從朗讀訓練入手,培養學生文言文語感,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1)營造文言文學習的良好氛圍,消解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恐懼感

努力發揮語文教師的正面影響作用。要教好文言文,語文教師不僅要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正確的教學原則、高效的教學方法,掌握現代化的教學工具,更要具備較高的文言修養。上課時要表現出對課文相當精熟,基本能背誦,對一些名人逸事、名篇名句能信手拈來,旁征博引,得心應手。教師這樣的表現能讓學生直接感受到學好文言文的好處,頓生仰慕之情,這就會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熱情,鼓舞學生學習文言文的信心。

(2)引導學生饒有興趣地閱讀課文、理解課文、欣賞課文,在快樂地詠日讀學習中提高文言素養,修煉精神品質。

教師要引導學生真正地走入課文,和作者心靈相通。我們知道,真正的閱讀,是與文本作者心靈的溝通和對話,是由一個生命進入另一個生命的融合重建的過程??墒菍W生在面對文言文時,他們雖然會在老師的要求下讀讀看看,但心靈的眼睛是關閉的,感情的大門是封鎖的,課文不過是一堆無生命的文字而已,我們還能奢談什么教學效果呢?因此,教師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搭建一座橋梁,讓學生走進作者的心靈世界,讓他們和課文息息相通,從而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樂、委曲衷情,體會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博愛情懷。惟有如此,才能學好文言文。那如何搭建那心靈之橋呢?

①提供必要的作者和寫作背景資料,讓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或作品產生的深層原因,有利于拉近學生和文本的距離。如果學生對歸有光的遭遇一無所知,漠然相對,就不會去用心體會《項脊軒志》中蘊涵在日?,嵤轮心欠萆畛恋那楦?。學生了解了《鴻門宴》一文的歷史背景及劉項的相關情況后,就會很有興趣地去體驗那宴會里的刀光劍影。

②指導學生誦讀,有助于學生融入課文。我們談學習文言文,就該繼承古人成功的做法。誦讀法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幾千年語文教育最重要也最有效的方法。朱熹說:“學者觀書,務須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讀一字,不可少讀一字,不可多讀一字,不可倒讀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讀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边@不僅強調誦讀的重要,且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教師一定要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加以設計,對誦讀多加指導,讓學生讀得得法。文言文由于距今久遠,學生對它缺少語感,因此,在進行文言文閱讀教學時,務必要通過各種形式加強學生的誦讀訓練。這是文言文教學的基礎,它關系到學生文言文學習的質量,切忌在導入新課后將課文草草范讀一遍就進入字詞句串講。文言文閱讀宜采用放聲朗誦的方式,要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由朗讀到誦讀,進而美讀,使學生讀準語句的節奏,讀出文言的語感。非達這一程度,不得輕易進入下一環節的教學。

進行誦讀訓練時,起初,要語音準確,句讀準確,字正腔圓。然后,訓練學生掌握音調、語氣、停頓、重音等誦讀技巧,尤其是讀出文章的內在節奏,感知文章的“氣、味、聲、色”。再后,隨著理解的加深,要求學生在抑揚頓挫、表情傳神方面下功夫。最后,學生在反復誦讀達到因氣求聲、心口合一、與我為化的誦讀境界。久之,學生便耳熟能詳,目閉可誦,產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歷其境的藝術感受,不知不覺間就和作者心意相通了。

③用當代視野關照文言文,拉近學生和文言文的心理距離。尋找課文和學生現實感觸的共振點,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閱讀經驗,產生與作者、作品情感共鳴。比如學習《游褒禪山記》,課文關于“志、物、力”的論述對學生很有教育價值,教師只要點一下,學生就自然聯想到自身學習的實際情況,引起共鳴,這樣,學生和作者、課文就一下子溝通了,學習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總之,文言文課堂教學要增強有效性,實現高效的課堂,必須重視朗讀。古人云:“讀書千遍,其義自現?!焙玫奈难晕慕虒W應該是在朗讀中喚起美感、引發興趣;在朗讀中增強語感,理解文句;在朗讀中體會內容、把握感情;在朗讀中鍛造想象、激發創造。讓經典,通過詠讀,永遠流傳下去!

猜你喜歡
語感文言文課文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小題精練(二) 文言文翻譯
小題精練(一) 文言文翻譯
背課文的小偷
“讀”辟蹊徑 助培語感——指向語感培養的朗讀教學策略
論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感的培養
讓文言文閱讀在選擇中漸進——以《師說》為例
關于初中課文知識拓展教學的若干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