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生活化策略探討

2019-01-28 17:53王開勛
成長·讀寫月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生活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摘要】語文來源于生活,文學的藝術感是從生活中升華而來的,是以生活為原型加以文學化。而當今很多語文教師的教學都脫離了生活,使得學生在學習語文時出現很多問題,加深了課程的難度,特別是一些小說、散文等文學作品。語文閱讀理解能力是學生必須提升的文學能力之一,同時也是語文學習最難的地方,對學生的寫作等有很大的影響。因此,語文教師在設計閱讀教學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實際生活對學生進行講解,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生活化;閱讀教學;策略

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事物與人類的情感等都不太了解,很多時候不能真正理解閱讀文章的真正含義,而語文教師并沒有讓學生去了解生活中的語文,對學生觀察力的培養不夠,使得學生不能發現身邊的美,或者沒有將生活中的事情聯系到語文中,對事物沒有進行精細加工。而在很多語文閱讀文章中都會有大量的生活化情景的描寫,需要學生仔細閱讀后,在腦海中呈現并理解,所以對學生進行生活化的閱讀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模式。

一、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高科技產品進入人們的生活,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為人們提供方便,但是也存在著很多問題。初中階段的學生自制力還不夠強,接觸很多娛樂軟件,每天除了學習以外的時間都在手機上度過,不會過多的觀察身邊的事物,同時還容易被網上的一些鍵盤俠帶偏,使得學生隨大流,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起著很大的限制。因此,語文教師針對學生把時間花在手機上沒有仔細觀察身邊的事物的情況,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并逐漸培養學生的自制力,讓學生發現身邊的美景與精彩的故事,積累豐富的表象與情感體驗,進而應用到閱讀理解和寫作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語文教師可以先了解學生,對學生進行一個大致的調查,了解學生上學、放學期間玩手機的時間,課余時間都花在什么上等情況,然后根據學生的情況分析,針對性的設計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如:針對學生將大多數目光放到手機上的情況,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詢問學生:“記得今天你們數學老師穿的什么衣服嗎?”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后講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這篇散文,不只要才用圖片或者視頻來讓學生觀看荷花,盡量讓學生自己去接觸成片的荷花,仔細觀察荷花的特性,并尋找文章中描寫的每一種荷花與細節,方便學生在腦海中構建荷塘月色的場景,進而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而語文教師要讓學生觀察與閱讀文章相同的生活場景,還可以另外布置一些課后作業,讓學生觀察身邊的人、事、物等,然后寫下三百字的小感想等,慢慢提高學生的觀察力,特別是對身邊一些事情的看法,會逐漸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促使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

二、加強學生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的聯想

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幾乎都會在腦海中形成一定的現象,然后在腦海中搜尋與文章中情感相同的內容,進而理解文章的含義。所以聯想是做閱讀理解時相當重要的一點,語文教師要設計合理的閱讀教學內容,讓學生聯想到自己身上,感同身受的理解作者的含義,進而提高閱讀理解。

例如:人教版都有一篇朱自清的《背影》散文,講述的是朱自清的父親送他去車站,然后給他買橘子的一件小事,從而激發心中的感情,寫下一篇表達父愛的《背影》。語文教師在上這篇文章的時候,可以讓學生下去觀察自己的父親對自己的愛,最好是在陪自己去逛街的時候,購買一堆東西,看看父親的表現等,然后記錄下來,并寫下自己對此的感想。語文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可以先檢查學生的作業,然后才開始講解文章,而文章的重點之一就是讓學生了解父愛。語文教師在講到父親翻越欄桿去買橘子的背影時,稍稍停頓,引導學生聯想到自己的父親,想像一下父親對自己無微不至的關愛,進而理解文章中朱自清眼睛紅潤的原因,并對學生進行孝道的德育教學,進而完成教學目標。聯想不管是在做閱讀理解還是寫作的時候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法,需要語文教師對學生進行練習并熟悉掌握,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開拓學生的思維方式。

三、選擇合適的閱讀教學文章,并提高學生的閱讀量

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還要提前備好課,特別是在選擇教學文章的時候,對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有很大的影響。選擇的閱讀文章要有代表性,接近于生活,能讓學生學習到新的手法,了解到更多的知識等。同時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另一要素就是要擴大學生的閱讀量,而初中學生都不會選擇閱讀材料,這時候也需要語文教師對學生進行推薦。因此,語文教師一定要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了解到更多的文學作品,根據學生不同時期的需求,選擇不同的閱讀教學文章,并推薦給學生。

例如:語文教師在選擇閱讀文章的時候,可以設置一個由易到難的過渡階段,首先是應用型的說明文,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知識,同時也可以更加了解身邊物體的使用功能與發展歷程等,第二階段可以選擇小說體裁,初中階段的學生都喜歡故事,而小說豐滿的人物形象與跌宕起伏的情節能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同時小說還能開拓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聯想自己身邊發生的事,培養學生對事物客觀看待的態度,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最后可以選擇散文,了解散文中特有的寫作手法,提高學生的觀察力,使學生能發現身邊的美好。

四、結語

綜上所述,語文教師要重視生活化的閱讀教學模式,加強學生對生活中事物的觀察力,豐富學生的感情和表象,讓學生在閱讀文章的時候能有被觸動的感受,進而理解作者想表達的情感,并學會閱讀中的手法,做到學以致用,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發現美的眼光,為今后的學習與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海仙.關于初中語文的生活化閱讀與寫作[J].文學教育(下),2017(02):127.

[2]馬興智.初中語文生活化閱讀教學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S1):245.

作者簡介:王開勛(1971.8-),男,籍貫:安徽省渦陽縣,民族:漢,最高學歷:本科,職稱:中教一級,研究方向:大語文教育,單位:蔣瓦房初級中學。

猜你喜歡
生活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