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任務驅動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2019-01-28 17:53萬明樹
成長·讀寫月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任務驅動興趣信息技術

萬明樹

【摘要】“任務驅動”就是在學習信息技術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活動中心,在強烈的問題動機的驅動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的學習,并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引導學生產生一種學習實踐活動。本文就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在小學信息技術課中的實際運用,從合理設計任務驅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任務驅動;信息技術;興趣

一、科學定位任務驅動教學法

信息技術課堂中的任務,主要指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完成相應的事項,在計算機上編輯文章和圖畫,做電子表格,制作多媒體課件,建設與維護網站等。任務應該具有真實性、整體性、開放性、操作性等特征。驅動強調的是學生在任務的引領和刺激下,通過同伴的協助,調動多種教學和學習資源,采用自主與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達到建構信息技術知識體系與提高應用能力的效果。任務必須圍繞教學的重難點進行,這樣才能促進達成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實際效果。

(一)密切聯系現實生活與學生實際

信息技術不是單純為學會理論而設置,應該在課堂中用信息技術處理學生喜歡和熟悉的社會生活中的現象,培養小學生對計算機的愛好。教學難度要適當,避免過于簡單或者過難,這才有利于教學目標盡快實現。

(二)任務設計要具有可操作性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學生親自上機動手實踐遠比聽老師講、看老師示范要有效得多。通常,教師對知識進行講解、演示后,關鍵的一步就是讓學生動手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教師在進行“任務”設計時,一定要注重“任務”的可操作性,要設計出只有通過上機操作才能完成的“任務”,以此來提高學生完成任務的實踐能力。

二、把握任務驅動法的特征

(一)提升教師的主導效果

任務驅動法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精心設計課堂教學過程,認真對小學生學習輔導和協助,進行合理評價和激勵。教師能夠設置適合的學生活動,進行正確的學法指導,提高小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促進他們在合作互動中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熱愛科學的品質與團隊精神。

(二)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必須改變片面關注技能的方式,要讓小學生在觀察和分析中提高感悟力和應用能力。任務驅動法能夠結合信息技術課程特有的實踐性和操作性,調動小學生在課堂中的積極性,能夠主動參與到教師創設的情境中,自覺運用教師教授的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學會在各自情境中靈活遷移知識,實現舉一反三的教學效果。

(三)發揮內容的建構性

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上,任務驅動法以具體明確的任務為教學主線,促進學生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信息技術活動。例如在制作電子演示稿時,教師可以布置一個有關“我可愛的家鄉”為主題的任務,學生在搜集資源的過程中,逐步學習電子演示稿制作知識和技術,同時增加對于自己所在城鎮的了解,利用各種途徑搜集關于家鄉的信息、照片。學生可以結合自己整理的資料與信息技術相結合,設計出各具特色的電子演示稿。開放性的課堂內容,有利于豐富小學生的想象力,促進信息技術課堂中的個性化教學,積極、向上、健康、人文的教學主題,能使小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升華。

三、控制任務驅動法在課堂中的的各個環節

(一)營造情境,布置任務

首先教師要布置具體的教學任務,推動學生對教材展開學習,任務設置必須合理,結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教學目標,將教學內容劃分成若干板塊,將知識蘊含在趣味性探究任務中,讓小學生產生對問題的興趣,主動投入到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在課堂生成過程中逐步實現教學目標。信息技術教師要注重教學情境的營造,抓住小學生心理和認知規律,從一個社會生活中的常見問題或者現象作為切入點,提出問題,對學生的認知方向進行正確引導,促進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內在驅動力。例如,川教版六年級《休閑兩日游》中,教師可以布置任務:同學們共同游覽偉大的革命家孫中山的故鄉。教師引導小學生將教學主題分為小任務:首先,明確旅游的路線、中山市風俗習慣、重要景點。了解完成任務的途徑,如上網搜集資料、運用電子演示稿制作幻燈片等。學習會為完成旅游任務而產生對信息技術操作的好奇和探究欲望,在新舊認知沖突中產生進一步自主學習的主動性。

(二)設立方案,確定任務

小學生要在特定情境下,利用適合的工具和手段,合理整合教學和學習資源,制定出完成任務的可行性方案,使任務更加細化和深化。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完成任務的方法和上網查找地址,指導學生如何通過網站和資料尋找中山旅游相關信息。方案制定和完成的過程,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對問題的自主解決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三)探究、合作,完成任務

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認知能力都較低,缺乏科學系統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必須給予學生正確的學法指導,讓學生的思維品質得到循序漸進的提升,促進任務得到更好的完成。教師要在信息技術課堂上為學生搭建良好的自我展現的平臺,讓學生進行充分的自主探究,鉆研信息技術和布置任務之間的聯系,同時還要讓學生進行高效的合作學習,在互動與討論中尋找切實可行的辦法。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每組大約6-8人,小組內進行合理分工協作。教師全程指導,正確掌控任務執行的整體進度和方向,讓學生充分探索和反思,在合作中相互提高與促進,培養學生對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熱愛,進行合理的思維訓練,形成良好的認知習慣和體系。

(四)小組分析,評價任務

合作探究不能完全地放任給學生,教師應該給予恰當點撥和評價,及時反饋小學生信息技術的研究狀況,調動小學生在今后的課堂中進一步完善自我和提升能力。學生完成幻燈片的教學任務后,教師組織各小組在班級中展示自己的創作成果,由其他同學和教師進行評價、提出修改意見。學生對同伴的點評和教師的總結進行反思和重構,逐步完善與更新現有的知識層次與思維方式,促進信息技術水平的飛躍。

總之,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作為教師要用任務驅動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因地制宜地設計符合學生實際的學習任務,以任務促學習,最終讓每個學生都愛上信息技術的學習。

猜你喜歡
任務驅動興趣信息技術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任務驅動, 啟發學生自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