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營養性缺鐵性貧血護理

2019-01-28 17:53王妮
成長·讀寫月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護理

王妮

【摘要】缺鐵性貧血是小兒貧血中最常見的一種,是由于體內缺少鐵質而影響血紅蛋白合成所致。具有小細胞低色素性、血清鐵和運鐵蛋白飽和度降低、鐵劑治療效果良好等特點。多見于6個月至3歲的嬰幼兒。

【關鍵詞】小兒貧血;營養性缺鐵性貧血;護理

在生長發育最旺盛的嬰兒時期,如果體內儲存的鐵被用盡而飲食中鐵含量不足,消化道吸收的鐵不足以補充血容量和紅細胞的增加,即可發生貧血。

一、臨床資料

收集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0月兒科住院患者80例。男55例,女25例,年齡最小為1歲以下,最大8歲。

二、臨床表現

癥狀的輕重取決于貧血的程度和貧血發生、發展的速度。

1.一般表現 皮膚黏膜蒼白,以口唇、口腔黏膜、甲床和手掌最為明顯,不愛活動,年長兒可自述乏力、頭暈、耳鳴。

2.造血器官的表現 由于骨髓外造血反應,肝、脾和淋巴結輕度腫大。年齡越小,貧血越重,病程越久,則肝脾腫大越明顯,但腫大很少超過中度。

3.非造血系統癥狀 消化系統可出現食欲不振、體重增長減慢、舌乳頭萎縮、胃酸分泌減低及小腸黏膜功能紊亂。異嗜癥多見于成人,在小兒較少見。神經系統表現為煩躁不安,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智力測驗發現患兒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應慢。嬰幼兒可出現呼吸暫?,F象。學齡兒童在課堂上表現行為異常。當血紅蛋白降低至70g/L以下時,可出現心臟擴大和雜音;血紅蛋白下降至40g/L以下時,若合并呼吸道感染可誘發心力衰竭。

4.其他 缺鐵性貧血患兒T淋巴細胞功能減弱,較易發生感染??梢蛏掀そM織異常出現反甲。

三、臨床護理

1.護理觀察

(1)病情觀察觀察患兒的面色、口唇、眼結膜和甲床部位的顏色,以判斷貧血程度。觀察活動耐受力、精神狀態及飲食情況等。

(2)輸血觀察??輸血過程中,嚴密觀察有無發熱、過敏、溶血、循環負荷過重(肺水腫)的表現。

(3)用藥觀察對服用鐵劑治療的患兒,觀察有無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腹瀉等不良反應。注射鐵劑時要觀察有無嚴重過敏現象,局部肌肉刺激癥狀。

2.護理措施

(1)休息與環境 貧血未得到糾正前首先要指導患兒休息。血紅蛋白<50g/L時,可在床上活動或床旁活動;當血紅蛋白<20g/L時,須絕對臥床休息,以免暈厥跌倒。保持病室內環境溫度適宜,每天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

(2)感染護理與感染性疾病患兒分室居住,每天用紫外線消毒病室,減少探視人次,保持患兒個人衛生。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預防院內感染。鼓勵患兒多飲水,保持口腔清潔,口腔內感染的患兒用生理鹽水漱口液于飯前、飯后、睡前交替漱口,嚴重感染者于口腔護理后用金達液敷于潰瘍創面。肛周感染者每次便后用溫水洗凈肛門周圍、患處用抗生素濕敷。保持皮膚清潔,勤換內衣褲。

(3)飲食護理合理搭配患兒的膳食,家長應了解動物血、黃豆、肉類含鐵較豐富,是防治缺鐵理想食品;維生素C、肉類、氨基酸、果糖、脂肪酸可促進鐵吸收,可與鐵劑或含鐵食品同時進食;茶、咖啡、牛奶、蛋類、麥麩、植酸鹽等抑制鐵吸收,應避免與含鐵多的食品同時進食。嬰兒膳食種類較少,且多為低鐵食品,應指導按時添加含鐵豐富的輔食或補充鐵強化食品,如鐵強化牛奶、鐵強化食鹽。人乳含鐵雖少,但吸收率高達50%,一般食物鐵的吸收率僅有10%~22%,應提倡人乳喂養嬰兒;指導家長對早產兒及低體重兒及早給予鐵劑治療;牛奶必須加熱處理后才能喂養嬰兒,以減少因過敏而致的腸道出血。

(4)輸血護理 重癥貧血的患兒需輸注濃縮紅細胞,以補充血容量,增加血紅蛋白,提高攜氧能力,糾正貧血。嚴格查對制度,常規靜脈注射地塞米松,預防輸血反應,注意滴速,疑有輸血反應時立即停止輸注,通知醫師作出相應處理。大量輸血后的潛在并發癥有出血傾向、枸櫞酸鈉中毒、肺水腫等。

(5)用藥護理 口服鐵劑易引起惡心、嘔吐及胃部不適,飯后或者兩餐之間服用可減少反應,利于吸收,如不能耐受可從小劑量開始。避免與牛奶、茶、咖啡、蛋類同時服用,因茶中鞣酸與鐵結合形成不易吸收的物質,牛奶含磷高,影響鐵的吸收??诜后w鐵劑時需使用吸管,避免牙齒染黑,服藥后漱口??诜F劑期間大便會變黑色,是由于鐵與腸內硫化氫作用而生成黑色的硫化鐵所致??诜F劑胃腸道反應嚴重無法耐受者,以及病情要求迅速糾正貧血者應考慮用注射鐵劑。注射前應計算補鐵劑總量,避免過量致鐵中毒,經常更換注射部位,應深部肌內注射,以減少局部刺激,促進吸收。鐵劑治療1周后血紅蛋白開始上升,網織紅細胞數量增多可作為有效指標,8~10周血紅蛋白達到正常之后仍需繼續服用鐵劑1個月,6個月時再服鐵劑3~4周,以補足體內儲存鐵。使用鐵劑治療2~3周后貧血癥狀如無改善,應及時通知醫師,仔細尋找原因,大多是由于用藥量不足、用藥不規則、腹瀉影響吸收或同時伴有感染等因素。

四、健康教育

合理喂養是糾正貧血的重要途徑,因母乳含鐵量比牛奶高,且易吸收,應提倡母乳喂養。生后母乳喂養至少6個月。添加副食要注意由少到多、由單種到多種、由簡單到復雜,1歲左右斷奶后不宜吃過硬、過涼、刺激性強的食物,應多給富含鐵的食物,如動物的心、肝、腎、血以及牛肉、蛋黃、菠菜、豆制品、黑木耳、紅棗等,糾正偏食習慣。對體弱多病或生長發育過快的小兒應提倡科學喂養、合理安排膳食、定期去醫院檢查以便早發現早治療。指導家長培養小兒合理的飲食習慣,不偏食。注意飲食的搭配,用鐵鍋炒菜。向家長講解治療貧血藥物的作用、副作用,按時足量服藥,定期復查血象。兒科護士要有強烈的法律意識,依法行護。兒科護理人員應主動學習法律法規知識,學會運用法律知識來維護醫院、自身和患兒的合法權益。在工作中養成及時、客觀、真實、規范地完成護理記錄的習慣。觀注媒體有關醫療糾紛案件的報道,盡量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

年長兒學習和活動過久,自感乏力、頭暈等,因而會有心理壓力,擔心治療效果及治療對學習的影響,醫務人員應主動與患兒溝通交流,通過宣教讓年長兒了解本病的病因、病程、治療和預防,解除思想壓力,對有異食癖的患兒,應正確對待,不可過多指責。對恢復期患兒要加強教育、訓練促進其智力及動作的發育。

參考文獻:

[1]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第六版,1996.

[2]薛春生.新藥臨床指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9.

猜你喜歡
護理
護理札記
個體化護理在感染科中的護理應用
妊高癥護理中優質護理的應用
舒適護理在肝癌介入護理中的應用
舒適護理在ICU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系統護理干預在神經內科對腦卒中護理中的應用探討
認知性心理護理在老年抑郁癥護理中的應用研究
急腹癥的急診觀察與護理
建立長期護理險迫在眉睫
中醫護理實習帶教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