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樹林游戲中提高小班幼兒解決問題能力的案例研究

2019-01-28 17:53朱夢玲
成長·讀寫月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小樹林小班

朱夢玲

【摘要】在我們幼兒園的前面有一片小樹林,小樹林的游戲是在幼兒戶外游戲中最接近自然的游戲之一。我們的小樹林中有一片小池塘,還有孩子喜歡的吊床,小舞臺,帳篷等。每個孩子都很享受在這片樂土中游戲?,F在的孩子,從小就在缺乏困難的環境中成長,在家中是生活在平靜溫和的港灣里,缺乏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在幼兒園里,我們大多數教師又受家長或其他方面因素的影響怕孩子因爭吵而打傷或碰傷。因此,每次問題出現時,教師往往會以權威者的身份出現并加以阻止,孩子們也因此失去了很多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越來越得不到發展。

【關鍵詞】小樹林;小班;自主解決問題

幼兒在游戲中認識世界,戶外區域活動所承載的教育價值就是將我們的教育意圖滲透于游戲當中,讓幼兒在游戲中滿足個體發展的需要。于是我們充分利用孩子這種獨特的認知方式,開展戶外區域活動,鼓勵孩子通過自己的游戲和實踐獲得多方面的經驗。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孩子們也許從頭至尾都是在“玩”,正是在“玩”的同時引發、支持并促進了他們的學習活動,他們在玩的過程中學習,在玩中張開想象的翅膀……的教育目標無形地滲透到游戲中,孩子們就能在游戲中自由主動地學習。

一、環境創設滿足幼兒的需求

(一)規劃場地,合理布局游戲區

《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對于環境創設,我們首先進行了場地的規劃,劃分游戲區域。孩子們一起商量、討論,繪畫小樹林的區域規劃圖,我們將游戲區域分為:小池塘區、手工制作區、休閑閱讀區、攀爬區、戶外娃娃家、戶外表演區等。通過多個區域的劃分,讓幼兒在戶外游戲中各個方面都能得到發展,成為顯性課程的有力補充和延續。此外,我們還將旁邊的小果園和水泥路也納入小樹林的游戲范圍內,孩子給果樹澆水、除草,給小兔子、小羊喂食……運用樹葉、樹枝在地上做各種造型,游戲空間更開闊,游戲內容也更加豐富。

(二)環境改造,和孩子一起動手

場地規劃好后,我們對環境也進行了改造,和孩子一起參與到環境的創設中,鼓勵孩子大膽表達自己對環境創設的想法并納入實施,把環境的主動權交給孩子。孩子們自己制作樂器,布置表演舞臺,裝飾梅花樁、固定樹枝帳篷,呈現的成果可不比老師們差。在創設環境時,我們要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放手讓孩子參與到環境的布置中,讓他們在創設的過程中,得到發展,成為感知和學習的過程。

(三)優化材料,建設公共材料庫

說到環境,那可少不了材料,游戲材料是幼兒開展游戲的基礎條件。在小樹林里有一間小木屋,我們把它建設成了小樹林公共材料庫,發動各個班級共同收集游戲材料,將收集的材料匯集到公共區域,幼兒共同整理、制作標記、分類擺放。我們將材料分為工具、材料、表演服飾、自然收集這幾大類,讓孩子能自由地選擇、分配游戲材料。在材料的投放上,我們遵循四大原則:豐富性原則、層次性原則、開放性原則以及更新性原則。值得注意的是,材料的準備絕不是老師個人的工作,需要老師和孩子共同商量討論、共同準備。游戲環境的創設與布置,也需要以幼兒為主體,教師參與其中,材料的修補與增減都應引導幼兒參與進行,師幼攜手,體現幼兒在游戲中主人翁的地位。

二、在游戲中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多種能力

小樹林中有許許多多的游戲,每個游戲中孩子都會遇到很多不同的困難。通常這個時候孩子們就會求助老師,尋求老師幫忙解決問題。而我在游戲中一步步的引導孩子思考,提高自主解決問題的多種能力。

(一)在游戲中提高孩子各種解決問題的能力

1.以物代物解決問題的能力

案例一:

今天上午我們寶貝開心的來到小樹林,東看看、西看看。首先她們先被小池塘吸引了,慶偉開心的說:“哇,好多魚呀!有小魚、大魚、鯊魚?!毙煨拟蠼械溃骸袄蠋?,老師,這里也有小魚?!膘响吓芰诉^來:“海螺海螺,我最喜歡海螺了,還有龍蝦?!焙芏嗪⒆优芰诉^來七嘴八舌的說著自己認識的小魚。這時候希希說:“拿出來拿出來”,慶偉說:“魚竿沒有”。寶貝們把手伸的長長的想要用手把小魚拿出來,可是再怎么努力也沒有辦法拿到。于是他們開始尋找可以當魚竿的東西。麗穎找來了一根短短的樹枝,用樹枝去夠小魚,可是還是夠不到。

替代行為是一種表征行為,從替代品的使用情況與水平可以看出幼兒游戲發展的高低。 雖然幼兒使用替代物的水平與能力很淺,但從幼兒使用替代物的行為中還是可解讀到幼兒的思維特點與游戲水平。

2.相互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案例二:

今天我們又來到了小樹林,魚竿已經準備好了,孩子們很興奮的都搶著要去釣魚。最后小魚竿落入了煜煜和辰辰的手里。兩個人開始釣魚啦!

煜煜把小魚竿慢慢的放下去靠近小魚的嘴巴,可是他釣了幾次都沒有成功。

煜煜很著急的說:“好多樹葉,真討厭,我都釣不到魚了?!?/p>

煜煜嘗試了很久,可是一條魚都沒有釣起來。他跑過去看了看辰辰那里,回來拿著小魚竿就過去了。他還是慢慢的放下小魚竿靠近小魚的嘴巴,試了幾次釣到了一條魚。他高興了大喊:“我釣到魚啦!”

辰辰把小魚竿直接放進了水里,然后把魚竿甩來甩去,快速地把魚竿向小魚靠近,釣了很久一條都沒有釣起來。她很不開心,她看看煜煜,也模仿起了煜煜的動作,慢慢的往下放,可是她沒有對準魚的嘴巴所以一直沒有釣到小魚。

鼓勵孩子學習自己同伴的經驗,肯定幼兒的創造行為,然后再對其提出要求。在分享交流時,可以實物或情景再現的形式表揚這些在游戲中有創造性的幼兒,讓其他幼兒分享到游戲的好經驗,鼓勵他們今后自主解決問題。

3.自主創新解決問題的能力

案例三:

第二天早晨,我們把小魚請進了教室,孩子們都很興奮,爭搶著要來釣魚。

我們在教室共同尋找更適合釣魚的材料。孩子們找的東西千奇百怪,拿什么的都有。這時候楊麗穎說:“這個個不行的,不能吸?!彼叩酱帕Ψe木的面前,站了很久也沒有拿。觀察了很久之后,她拿起磁力積木說:“這個可以吸能釣小魚?!?/p>

我請孩子試了試自己的積木,最后磁力積木果然釣起了小魚。楊麗穎很自豪的說:“我就說這個積木可以吧!”

于是我們把這個積木做成了新的小魚竿。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到:“教師要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痹诨顒又薪處熅蛻覝首陨淼奈恢?,抱著一種與幼兒共同探討的態度,才能促進幼兒的發展。

從沒有釣魚竿到有釣魚竿再而優化釣魚竿,是它更適合自己。雖然解決一個問題需要很多的時間,但是通過一個個問題的發生,孩子們慢慢用自己的經驗嘗試進行解決,慢慢的孩子的習慣有了質一樣的飛躍。當她們遇到問題時,第一反應不再是求助于老師,而是嘗試自己解決或者是和朋友進行討論。

(二)根據需要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提高幼兒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班幼兒的生活經驗有限,在遇到一些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圍的問題時,通常會顯得束手無策,他們會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天馬行空的說出一些“解決方法”。這時候我們應該否定孩子的想法嗎?還是直接告訴孩子你這樣不行,應該那樣做?

我們通過開展相關課程,讓孩子提高經驗,從而自主尋找解決的方法。對于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我們也會開展相關活動,讓課程有興趣而生,讓經驗運用到生活中去。

三、創設簡單的問題情境,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一定時間的游戲后,對于材料的使用,游戲的玩法,游戲的創設已經很熟悉了,孩子的游戲轉化為重復的游戲。這時候需要怎么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呢?

創設自主學習的游戲情景,創造問題情境,讓孩子在游戲中不斷地提高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人的思維總是由問題激發的,幼兒學習的過程是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只有那些有價值的問題才能使幼兒的思維處于主動積極、愉快地獲取知識的活躍狀態,反之那些質量低劣、毫無價值的問題不僅浪費課堂時間,而且容易引起幼兒的反感。幼兒園教師要能主動地創設問題情境,自然而然的引出一些問題,迅速吸引幼兒的眼球,激發幼兒求知欲和學習興趣,使幼兒思維處于一種積極的思考求知狀態中。

教師要對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足夠的信心。建立一種開放式的師幼關系,關注和尊重幼兒的需要。注意培養幼兒的自主性,以使幼兒在遇到問題時能很自然地產生自己解決的意識。

在幼兒游戲活動中,我們往往會發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及時關注幼兒出現的問題。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教師具有敏銳的洞察里,認真地觀察幼兒的游戲進程,適時介入游戲而不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孩子,讓孩子自主、快樂的游戲,在潛移默化的氛圍中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讓我們一起玩轉小樹林!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2]黃進.體驗為本的游戲[J].學前教育研究.2003(6).

[3]邱學青,《關于兒童的自主性游戲》[J].學前教育研究 2001: 1994-2012.

[4]季小英,《自主性環境創設與引導》[M],學前教育研究 No.10,2008.

猜你喜歡
小樹林小班
談小班幼兒入園難適應的應對策略
小班入園“慢”適應四式四法
美麗的小樹林
快樂的小樹林
山大小樹林
春天的發言(外一首)
護理專業英語小班教學探討
Lovers Lane
臭屁蟲隊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