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全育人”視域中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探析

2019-02-03 09:37司麗娜孟牒
現代交際 2019年23期
關鍵詞:三全育人立德樹人思想政治工作

司麗娜 孟牒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落實“立德樹人”育人目標的重要載體,是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舉措[1]?!叭恕崩砟顬楦咝K枷胝喂ぷ魈峁┝酥匾罁?,創新了高校德育工作方法:四位一體,通力合作,實現全員育人;抓好四個節點,無縫銜接地實現全程育人;用好三個平臺,因地制宜地實現全方位育人;形成“大思政”格局,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實處,做到學生心靈深處,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 立德樹人 三全育人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3-0007-02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2]。2017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指出: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則之一是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3]。這些重要講話和文件為高校指明了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要求各高校圍繞立德樹人的中心環節,充分發揮“全員”力量,認真研究“全程”育人渠道,積極探索“全方位”的育人方法,構建“三全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

一、“三全育人”的內涵

“三全育人”的出發點是培養人,中心在“育”,重心在“全”[4]。

“全員”是從教育的主體角度來說的,指的是社會全體成員都有育人的責任和使命,形成全面的、完整的“人人參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全程”是從教育的時間角度來說的,指的是在學生受教育過程中,從學生進入校門開始到離開學校的每個階段、每個時期需要教育主體時刻跟進,開展科學的、系統的教育;“全方位”是從教育的空間角度來說的,強調的是在教育中,利用好教育環境,搭建好教育平臺,使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把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育與學生成長成才相融合。

二、從“三全育人”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全員育人方面,部分育人主體作用發揮不明顯

目前,大部分高校形成了“大思政”的氛圍,專業課教師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內容寫入到教學方案中,融入到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教輔、后勤等部門育人意識和服務意識逐步提高,主動將自己納入到育人主體中。但是,大部分父母認為,孩子進入大學,主要育人責任在高校,家長只需要提供一定生活費,認為孩子可以自我管理,就不再關注學生的在校情況,更不關注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全程育人方面,育人時間出現空檔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各高校工作中的一個重點,各高校按照相關文件制定方案,從學生出發、從實際出發,開展特色教育活動,達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階段性、實效性的效果。但是,大部分高校忽視了假期這個特殊的育人時間節點,并未安排有效的、科學的、系統的育人活動;同時,部分高校存在大四學生忙于擇業就業、考研等事情,忽視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內容的情況。

(三)全方位育人方面,育人空間存在薄弱環節

教育部提出充分發揮課程、科研、實踐、文化、網絡、心理、管理、服務、資助、組織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切實構建“十大”育人體系[5]。各個高校以此為主要任務,明確目標,制定具體措施,達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隨著網絡渠道和信息化的發展,網絡實時性、交互性、靈活性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高校需要進一步加強網絡這一新陣地的建設。

三、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途徑和方法

(一)四位一體,通力合作,實現全員育人

1.高校打造立體育人隊伍

思政課教師、思政工作者、專業教師、教輔后勤人員、校友、朋輩都是高校育人隊伍的一部分。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覽6]。思政課教師要肩負起責任和使命,緊跟社會發展和時代步伐,主動創新,通過小故事講好大道理;思政工作者要開展好思想政治工作,特別是輔導員,作為與學生最近的人,更要做好政治方向的“引導者”、理論知識的“宣傳者”、青年成長的“鋪路者”;專業教師要不斷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傳道授業解惑,引導學生做志向遠大的人;教輔后勤人員是學生在學校接觸較多的人,言行舉止無形中影響著學生,大家要嚴格自律,做好表率;優秀校友與學生有著相似的成長環境,校友的經歷更有說服力和親和力,幫助學生更好地樹立目標;優秀朋輩與學生年齡相仿,他們之間容易溝通交流,容易贏得學生信任,可以積極傳播正能量。

2.注重家庭熏陶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大學生進入學校后,父母和子女的溝通較少,缺乏必要的教育、引導等。因此,高校和家庭之間務必建立良好的家校聯動機制,比如:搭建微信、QQ等線上平臺,及時上傳、反饋學生在校情況;郵寄“給家長的一封信”,告知學生學業成績和學校生活等方面的表現;定期電話聯系學生家長,反饋特殊學生日常表現等,以此更好地發揮家校協同育人的作用,為學生成長護航。

3.利用好社會資源

良好的社會資源會對學生的三觀形成、職業規劃有著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優秀企業、社會實踐基地、紅色教育基地等資源,通過設置實習崗位、參觀、交流等方式,開展志愿服務、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同時,可以邀請專家、老紅軍、優秀企業家到學校作關于理想信念、愛國愛黨、熱點解讀等相關內容的報告。

4.強化學生自我教育

學生不僅僅是受教育者,同時也是教育者。學生要克服過去被灌輸的學習方法,克服過去依賴教育管理的習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教師的指導下,養成自律的習慣,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制定可行的學習計劃,提升自我控制、自我約束、自我鍛煉的能力,達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二)抓好四個節點,無縫銜接,實現全程育人

1.強化入校適應教育

同學們初入校門,從學生轉變為半個社會人,或多或少會有很多不適應,需要開展“開學第一課”活動。通過開展適應性教育、安全防范、專業和學業規劃、校史校情和學院文化宣傳、行為規范養成、校紀校規學習、紅色引領、心理健康、感恩與誠信教育等方面的教育活動,加強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幫助新生減少入校的不適應感,激發學習的動力,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2.做實日常系統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在課堂的潛移默化影響中,在輔導員教師的潤物細無聲中,在團日活動的細微之處。根據學生成長成才規律,分類分層開展日常工作,抓住不同年級、不同層次的特點,因人而異,有的放矢,充分發揮榜樣的引領作用,開展道德講堂、黨史學習、優良班風創建等活動,強化學生的社會主義信念。

3.突出假期思想教育

學校、學院兩級都應該重視假期的教育,根據高校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安排假期主題教育。一是將返鄉社會實踐活動落到實處,主題鮮明,且容易執行。比如:開展拜訪我的高中教師、陪爸媽過年、我的美麗家鄉等活動,讓學生感受身邊的美、發現身邊的美、描述身邊的美,從而增強學生感恩意識。二是結合專業特色和日常專業學習,完成專業相關的社會實踐題目。比如: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開展電腦義務維修、“互聯網+”知識宣傳等,實現專業能力提升與志愿精神傳承的結合。三是輔導員定期通過班級線上平臺,及時發送安全教育、文明禮儀等相關的文字和視頻材料,做好安全知識宣傳和教育,通過線上和線下平臺與家長聯系,形成雙向育人模式,確保假期育人效果。

4.鞏固畢業就業教育

學生在校的最后一道難題,面臨擇業就業壓力,需要學校、教師的特別關注、引導,因此,應將就業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學校、院系聯動為畢業生護航“最后一公里”。學院要做好畢業生的職業規劃、擇業就業指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就業觀;專業教師要提供好學生學業的指導,幫助他們提升專業技能;輔導員做好對就業困難學生的一對一精準幫扶,充分給予學生心理上的安慰,緩解學生的就業擇業壓力;畢業前夕,組織開展好畢業生離校相關活動,營造溫馨、和諧的氛圍,讓畢業生感受到母校和學院的溫暖,增強他們的感恩意識。

(三)用好三個平臺,因地制宜,實現全方位育人

1.實踐平臺

以人才培養、思想建設為目標,通過搭建實踐育人的新模式、新平臺,來打造特色志愿實踐服務品牌,強化志愿服務等方式的實踐育人工作;以校園為中心,不斷向外延伸服務范圍,在學校、學校附近社區、社會開展志愿服務;以奉獻知識提升人文品質,以鍛煉實踐提升專業素養,讓志愿者做優質服務的提供者、青年學生形象的塑造者、奉獻精神的踐行者。

2.文化平臺

高校將文化自信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讓文化底蘊和價值品質潛移默化植入學生內心,讓文化滋養青年學生。開展閱讀中國傳統經典文學、中秋節送祝福等活動,用經典的中華傳統文化感染人、激勵人;開展重走長征路、踏尋先輩遺跡等活動,用紅色文化守初心、鑄情懷。

3.網絡平臺

高校要搭建一系列“互聯網+”式的網上教育平臺,加強以微信、微博、移動手機客戶端等為載體的互聯網教育建設。建立以互聯網為平臺的便捷新穎的網上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學生平時也可以學習和鞏固課堂上的知識,提高了學習效率,打破了傳統授課的局限性。

參考文獻:

[1]李才俊,李渝萱.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體的幾點思考[J].教育文化論壇,2015.

[2]吳晶,胡浩.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18.

[3]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7-02-28(1).

[4]于敏.關于構建高校實踐育人長效機制的思考[J].遼寧師專學報,2014.

[5]王春光.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肩負思政育人責任擔當——2018年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8.

[6]魏強,廖凡瑤.爭做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種子的新時代“播育者”[N].呂梁日報,2019-04-14.

責任編輯:趙慧敏

[基金項目]鄭州輕工業大學2018年星空眾創空間孵化項目“數字校園信息化管理研究與應用”(2018ZCKJ315)。

[作者簡介]司麗娜,鄭州輕工業大學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數據挖掘,智能計算,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三全育人立德樹人思想政治工作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淺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醫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結合”
論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關懷研究
高職推進“三全育人”工作制約因素淺論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專業優良學風途徑研究
“三全育人”視角下高校教師課外育人長效機制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