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科患者手衛生認知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

2019-02-09 19:57宋紹娟尹曉薇劉海燕李春煒
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電子版) 2019年43期
關鍵詞:眼科感染性衛生

宋紹娟,張 旭,尹曉薇,劉海燕,高 睿,李春煒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眼科五病房,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眼睛是人體的外露器官,角膜、晶狀體、玻璃體均為無血管的透明組織,自身抵抗力較低,極易受到微生物侵犯引發感染,如微球菌、枯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革蘭氏陰性菌等化膿性病原菌的感染,眼科常見的感染性疾病有沙眼、紅眼病、麥粒腫及急性結膜炎等,這些感染大部分是由于不注意手衛生引發的[1, 2]。手衛生是預防和控制感染散發、爆發和流行非常重要的因素,手衛生不良或可直接或間接導致感染的發生[3],目前已公認,手衛生是預防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1 資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對2014年11月~2015年1月來本醫院眼科就診的患有感染性疾病,包括沙眼、紅眼病、麥粒腫及急性結膜炎等的患者進行篩選。納入標準:○1年齡在18歲以上;○2不是由于其他疾病引發的;○3本人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最終共有81例納入。

1.2 調查工具

1.2.1 一般資料問卷

自行編制,內容包括研究對象的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等。共調查81名患者,男性占55.5%,女性占44.5%;年齡18~63(36.13±12.07)歲;患者的(受)教育程度:中小學及初中以下11.11%;初中及高中41.97%;高中以上46.91%。

1.2.2 手衛生知識的問卷

查閱相關文獻[7-9]及咨詢醫生、護理專家并結合臨床觀察到的日常生活中手衛生的實際情況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表,包括對手衛生知識的認知、手衛生的作用、正確的洗手方法、洗手時間、洗手時機的選擇。每份問卷共22個項目,以“是”、“否”、“不確定”來作答,選對得1分,錯記0分,分值范圍0~22分,得分愈高說明其手衛生知識水平愈好,13分以下代表認知水平較差,13~17分之間代表認知水平一般,17分代表認知水平較好,關于這些患者不洗手的原因為多選項,內容包括6項。對所有問卷每個調查項目得分情況進行統計,回答正確率越高說明對這個項目的知識掌握越好。調查表的Cronbach’s α為0.819,CVI為0.977。

1.3 調查方法

研究者親自進行調查,向被測對象說明本次調查的目的及意義后,進行問卷調查,完成后當場回收。共發放問卷87份,回收問卷87份,剔除無效問卷6份,有效問卷81份,有效回收率93.1%。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處理,用均數、標準差、百分率等進行統計描述,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獨立樣本t檢驗、多重線性回歸進行統計分析。

2 結 果

2.1 眼科患者手衛生知識認知水平

本次被調查眼科患者的手衛生知識問卷總分6~19(11.80±3.58)分,得分率為53.64%;61.7%的患者手衛生相關知識得分低于13分;其中餐前便后進行洗手得分率最高,為98.76%;普通手衛生是指洗手、衛生手消毒的總稱得分率最低,為18.51%。

2.2 影響眼科患者手衛生知識得分的單因素分析

將被調查眼科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分組,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單因素分析,比較各組手衛生知識得分的差異,了解其對手衛生知識得分的影響。結果顯示:受不同教育程度的眼科患者對患者手衛生知識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不同年齡和不同性別的患者對手衛生知識的得分差異不顯著。

2.3 影響眼科患者手衛生知識得分的多因素分析

在單因素分析的基礎上,以手衛生知識得分為因變量,以研究對象的年齡、性別以及受教育程度作為自變量,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本研究的因變量中:性別賦值方法為男性=1,女性=0;30歲以下=1,30~40歲=2,40歲以上=3;初中以下=1,初中及高中=2,高中以上=3。進入回歸方程的檢驗水準為0.05,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

2.4 影響眼科患者不洗手的原因

調查眼科患者不洗手和不注意手消毒的原因,發現70.37%患者認為手沒有接觸太臟的東西,所以不需要洗手是影響眼科患者手衛生執行情況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想不起來洗手、顧不上洗手。針對影響原因,護士實時做好護理宣教,從而改變影響眼科患者不洗手原因的意識。

3 討 論

眼科作為一個特殊的診療部分,應適時加強手衛生知識的宣傳,傳統宣教工作很少對手衛生相關知識以及重要性進行系統、全面的宣講,在今后的宣教工作中,加強對文化水平低的患者的講解,要重點對其進行系統的護理宣教,將手衛生列入責任制整體化護理當中,加強督促宣教,對于老年患者,也要尋找更加有效的護理方式。此外,在醫院內可以采取多種途徑的宣傳方式提高眼科患者的手衛生知識,正確的洗手知識和洗手方法可以減少對手部的傷害,亦可減少人們對洗手“副作用”的心理抵觸,進一步增加其針對性。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方便可得的洗手、干手、護手的設備及條件可以有效的提高日常手衛生護理,增強大家洗手意識的前提,應該督促醫院、各種公共場所以及人群密度較高的場所配備必須的手衛生產品及宣傳海報,這樣能保證大家在日常手衛生護理的有效進行,從而預防各種感染性疾病的傳染和發生。手衛生習慣絕非一朝一夕可以養成的,所以應互相督促使手衛生成為患者的習慣行為。

綜上所述,眼科患者的手衛生知識認知水平較低,在今后的臨床護理宣教工作中,要特別加強老年、受教育程度低的患者的護理宣教力度,以提高患者的手衛生認知,降低感染性疾病的發生,從而提高護理質量。

猜你喜歡
眼科感染性衛生
傷寒桿菌致感染性腹主動脈瘤合并腹腔膿腫1例
9例布魯氏菌病并發感染性主動脈瘤患者臨床診治分析
眼科診所、眼科門診、視光中心的區別
第二十二屆亞非眼科大會(AACO 2022)
第二十二屆亞非眼科大會(AACO 2022)
《思考心電圖之177》
衛生歌
講衛生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療中的臨床研究
辦好衛生 讓人民滿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