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與分析

2019-02-11 08:14曹云芳
時代農機 2019年4期
關鍵詞:農機化全縣機械化

曹云芳

(隴縣農業機械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陜西 寶雞721000)

1 隴縣農機化發展現狀

隴縣地處渭北旱塬西部,是典型的農業大縣。隨著中央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實施,全縣的農機化裝備水平日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逐漸加快,各類先進實用機具擁有量增長迅猛。

1.1 農機裝備實力進一步增強

截止2018年底,農機總動力18.26萬千瓦,擁有拖拉機4014臺,配套農具10169臺(套),配套比達到1∶3。比2006年以前有了大幅增長,特別是小麥聯合收割機械漲幅翻了10倍,新增玉米聯合收割機20臺,實現了零的突破,畜牧業發展方面的擠奶設備、飼料粉碎機、青貯玉米收獲機、糞污處理機的數量都呈現增長趨勢,對畜牧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1.2 農機化作業水平進一步提高

2018年全縣機耕地面積達24726hm2,機播面積達24720hm2。小麥生產過程中的機耕、機播、機收面積分別達到90%、80%和80%。農業運輸基本實現機械化。其他特色產業方面的機械化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畜牧、烤煙、糧食作物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果業也在產前、產后實現了機械化。

1.3 農機經濟效益有較大增長

全縣農機經營總收入5598萬元,其中農機作業收入達到5432萬元。農機專業合作社隊伍逐漸壯大,由原來的1個合作社逐步發展為目前的10個農機專業合作社,并且有4個合作社不同程度的跨區開展訂單作業,2個合作社已經被市級評為先進合作社。農機合作社在搶農時、抗災害、保豐收等方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1.4 農機新技術、新機具的推廣步伐加快

近年來,全縣通過實施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機械深松技術、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等科技示范項目的實施、引進推廣了一系列新型農業機械,為縣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和技術支持和增產保證,全縣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0%以上。

2 農機化發展的障礙因素

雖然全縣的農機化水平近幾年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在一些方面仍然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約。

2.1 地理條件受限,機械發揮作用難

由于家庭承包分散經營土地,隴縣仍然是獨家獨戶的作業模式,地塊面積小,作物種植繁雜,種植規格不一致,小型農業機械雖適合分散經營,但功能單一,作業效率和經濟效益低下,大型機具又難以發揮作用,直接影響了機械化作業效率。

2.2 合作社缺乏膽識,持續增收比較難

目前,全縣的農機專業合作社作業空間不大,思維不夠開闊,部分合作社仍處于小打小鬧的作業模式,導致利益無法實現最大化。對一些介格高、性能好的新型機械及技術缺乏大膽嘗試及購買的勇氣與能力,導致農業機械的推廣及利用難度加大。

2.3 農民觀念落后,技術推廣比較難

多年來,通過試驗示范,在機械化旱作農業、機械化節本增效,機械化保護性耕作等技術領域已取得了較為成熟的技術,但由于深山區農民的觀念相對落后,加之留守的一般都是年齡較大,且多年受精耕細作種植模式的影響,對新技術接受程度較慢,導致一些先進實用的農機具無法發揮作用。

2.4 技術人員缺乏,工作效率提升難

縣農機中心是農機監理、農機推廣和農機管理為一體的綜合事業單位,全站在崗人員17名,專業技術人員僅4名,且存在著人員年齡偏大、知識結構老化、技術力量缺乏的問題,影響了工作質量和效率。

3 加快農機發展的措施與建議

3.1 立足發展農機,確保產業持續增效

要跳出傳統農業的發展視野,立足“大農業,發展大農機”,做到量效并重,協調發展。結合縣域產業發展,加大種植業產前產中產后機械化力度,通過提高機械裝備能力,實現集約化管理、規?;鳂I、社會化服務的種植業一體化。在畜牧業發展上要提高畜牧業養殖全程機械水平,逐步形成工廠化、規范化生產加工線。

3.2 加強技術力量,提升科技服務能力

圍繞農業科技含量的增加和農業生產水平提高的需要,要調整農機技術隊伍與農機知識結構,加大技術人才引進和投入力度,積極發揮農機部門的主導作用,針對農機化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調研和研究,著力解決影響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難題,不斷提高農機科技創新與知識創新的能力,加快農機化與大農業配套跟進的步伐。

3.3 加大財政投入,實現農機發展新格局

在實施好對農機購置補貼的同時,應對農機作業、農機燃油、新技術推廣、農機合作組織、農機科技示范園建設等方面,制定優惠政策,極大扶持力度,促進農機化投資體系呈現出以農民投入為主,單位和集體投入為輔,政府投入及政策扶持為導向的多元化、多渠道的資金投入新格局。

3.4 強化技術培訓,提升農機技術水平

農機部門要組織農機技術人員,因地制宜地推廣適合當地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優質適用、節本高效的新農機、新技術。要加強農機成人教育工作,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農機隊伍,全面提高整個農機行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技術水平。農機培訓學校要面向農村市場,在加強自身建設的同時,不斷開拓培訓項目,為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培養大批實用人才。

4 結 語

總之,農機部門要始終堅持把發展和繁榮農村經濟,大幅度提高農業生產力,增加農民收入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技術和生產方式的結合上有所突破。加強對農機從業人員的培訓,全面提高農機人員素質,努力打造一只作風過硬、紀律嚴明、業務精通的農機隊伍,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猜你喜歡
農機化全縣機械化
大棚有了機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關于水稻一種兩收機械化栽培技術要點探討
《貴州農機化》征稿啟事
《貴州農機化》征稿啟事
四十年巨變數字看發展
《貴州農機化》2018年征稿啟事
《貴州農機化》征稿啟事
金沙縣召開2014年全縣關工委工作推進會
從騾馬化到機械化、信息化
妙筆生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