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2019-02-11 06:03李亞敏
神州·下旬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文化館文化遺產保護

李亞敏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日漸提升,大眾文化意識得到了質的飛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被提到日程之上。本文從實際角度出發,對文化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的主要作用進行了詳細分析和闡述,希望為相關領域工作人員提供相應合理化建議與參考。

關鍵詞:文化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的燦爛瑰寶,是人們長期生活和生產實踐的生活寫照,是不斷歷史沉淀下的特有文化,是民族智慧以及文明的優質結晶,是民眾美好愿望和美德品質的載體,與此同時,也是民族情感交流的重要橋梁。文化館以公益性文化事業部門形式出現,是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基礎,其在非遺保護中具備著特有優勢,所以我們要最大限度上彰顯此類優勢,全方位、多角度的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

一、文化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中的主要作用

文化館是地方文化集中的場所與陣地,是政府為人民群眾設立的文化機構,針對對象就是大眾群體,是堅持社會主義路線不變的文化部門,以基層文化機構形式出現。文化館是推動基層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有力依托,是非遺保護工作循序漸進向前推進的堅實基礎。非遺保護和傳承階段,它的重要性不能忽視,優勢明顯。我國非遺保護工作出事階段,保護部門發展沒有成熟,一些地方文化館就彰顯出了不可替代性效能,承擔起了重要的文化保護、傳承任務。文化館在非遺保護工作中,和區域民間藝術保護相互融合,按照本體優勢和特點,為推進非遺保護、傳承進程貢獻了自己一份力量。

文化館是文化集中地,目前非遺保護工作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群重視,宣傳活動映入大眾視野當中,非遺保護和傳承工作,國家方面始終都大力關注。當前政府注重非物質文化氛圍營造,大力進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著力于非遺保護以及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期間,不能缺少社會參與和社會支持,文化館一方,可借助本體職能,在群眾中進行非遺保護、傳承工作大范圍普及,文化館可以將藝術節要素和文化節要素以及民族要素等作為活動開展基本和契機,隨后推出和展示具備濃郁地方特色的非遺項目,之后在此基礎上使得民眾能夠領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所在,文化館在非遺傳承和保護中的宣傳效能尤為明顯。

文化館借助本體輔導功能和作用,將非遺傳承納入到后續輔導培訓工作之中,邀請諸多專家和學者等對內容加以講解、敘述,幫助文化館管內工作人員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以及工作能力,為非遺保護和傳承打下堅實根基。

文化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上,首先是對非遺載體進行了保護,其次是對非遺技藝和技能等進行動態保存操作。達成上述兩種非遺保存,方可稱之為保存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非遺保護和傳承工作進行階段,文化館會進行直接參與,那么期間就會存在專業隊伍和相應的文史資料,憑借資料分析考證和深度研究,方便綜合把控非遺本身的文化價值以及內容,還有就是后續的變化和優質傳承,基于此,從理論上對非遺保護、傳承工作加以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一般具備充裕的文化底蘊與文化內涵,文化信息充斥其中,人類學研究和民族學研究以及歷史學研究中,非遺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科技發展與之密不可分。

二、文化館如何高效、科學的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

第一,適度強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意識和保護意識。文化館一方,若想透徹彰顯其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中作用,且有效發揮諸多職能,務必深度領域非遺保護工作重要,對本職工作加以認知。針對此種情況,文化館務必和當地實際情況相互聯系,制定合理有效的支持保護方案,制定重點保護目錄,將重要信息記錄在案。政府機構,要加大資金扶持力度,盡管近年來文化投入資金量度持續增加,但是不能有力滿足文化發展諸多需求,非遺保護和傳承是文化館長期要做的一份事業,自然不能缺少資金支撐。借助不同類型媒體和渠道,對非遺保護和傳承工作進行宣傳,這是文化工館作中的重點。

第二,對非遺傳承人員和政府機構間的關系調節、融洽。文化館在非遺保護和傳承工作,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保障各項工作有序開展,還有就是注重非遺傳承人員利益維護與保障。在此期間,文化館實為一手托兩家的身份,要對雙方進行協調以及維護。針對此種情況,文化館務必處理好利益協調問題,保障前者利益不受損害,促進非遺保護、傳承工作正常、有序進行下去。

第三,綜合促進文化館工作團隊人員素質、工作質量提升。做好非遺保護傳承工作,不能缺少專業團隊運行,要擁有一批素質達標的文化工作團隊。盡管現下大部分文化館通過國家級項目、省級文化項目申報,工作隊伍日漸成型,但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復雜性特點尤為明顯,可借鑒經驗先天不足,所以尚未達到預期考核標準。針對上述情況,身為文化館,應該積極有效的組織工作人員努力提升自我,積極參與培訓,了解非遺價值和非遺保護的重要性以及相關工作要求等,及時邀請專家進行知識普及和專業講座,委派館內工作人員參加非遺會議,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文化館工作人員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等。

第四,適時融入新技術,助力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進行。應該了解到,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各地區文化館硬件設施日漸完備,為后續文化館非遺工作進行提供了物質條件,但是我們發現,非遺具備著傳播多樣性特點和傳播分散性特點以及傳播模糊性特點,文化館可以借助電子存檔技術和新型錄音技術以及先進攝影技術等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部分非遺,語言形式單一化保存形式不可行,所以需要新技術介入,進行光盤和磁帶制作,通過實體形式加以保存,為非遺傳承打下根基。非遺保護形式申報,相應文本附近和數字材料以及影像設備的保存都會至關重要的,資源收藏、保護不能遺漏。

結束語

每個民族和地區的發展,都與環境密不可分,均彰顯了獨特的與自然融洽相處的智慧和思想。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存在,具備著先天必然性特點與合理性特點,不同區域都存在著本土文化。我們要充分認識和了解文化館在非遺保護、傳承中的作用,對其大力支持。作為文化館,要積極完善自身,通過非遺保護意識強化、優質團隊創建、各方關系融洽、新技術支撐工作發展等,綜合提升非遺保護、傳承質量和效率,為民族、為地域、為國家、為社會、為世界,做出應用的貢獻。

猜你喜歡
文化館文化遺產保護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遺產日
Task 3
作品賞析(6)
太陽第一家
作品賞析(6)
作品賞析(2)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遺產與我們的生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