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搞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

2019-02-11 06:03賈蘭英
神州·下旬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文化館基層群眾

賈蘭英

文化事業作為國家主導因素,推動著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大方向,掌握著社會人文發展的路線,發揮著社會民眾思想的牽頭職能,是與國家政治,經濟撲相稱發展的主要精神戰線,而我國國情顯示了基層文化建設的發展是我國目前最為主要和關鍵的問題。

作為少數民族的烏拉特地區文化事業較往年雖有很大的改觀,但是在多年的實踐證明,旗縣、社區、校園、農牧區文化活動存在著諸多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造成的問題。第一,地方現狀表明政治經濟與文化成反差,雖然國家大力提倡文化發展,但是大文化概念脫離軌跡和抹殺其文化涵義,從而地方發展體現出整體協調失衡現象。第二,財力投入遠遠不足,導致基層文化陣地設施陳舊、落后,文化館作為基層公益性的文化事業單位,是要面向社會,服務大眾的,擔當著一個地區文化輔導、指導功能,但由于資金嚴重缺乏,無法更新基層文化陣地設施,導致一些活動無法正常開展。例如,有的文化館至今仍是五六十年代的建筑,設施嚴重老化,冬季甚至還在用火爐取暖,場地面積過于小,無法承擔大型的文藝、展覽活動。有的文化館,是政府近年來投資興建的,場所面積大為改觀,但開展活動總要有開支的,面向社會的大型活動雖然拉攏贊助商投資,可公益性活動開辦一次卻很難,老百姓不免對社會公益性文化單位產生了懷疑。第三,政府分配機制不合理,導致文化專業人才隊伍出現嚴重危機,有的甚至出現斷層、老化象。文化單位非同一般行政事業單位,它的專業性非常強,沒有先天的藝術細胞,后天是很難成就的,老干部子弟安排無專業性,政府分配來的大中專生,所學專業與文化館業務大不相稱、不懂專業性質,更不懂怎么去操作,而一些業務骨干也逐漸老齡化,新老交替跟不上,而且活動內容上每年的大型活動老一套照搬舞臺,多少年沒有創新,沒有超前觀念,由此導致文化館專業隊伍出現了嚴重的斷層、老化現象。第四,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舉辦存在嚴重的問題。目前,基層群眾文化活動表現為:熱鬧而不繁榮、重要而不強硬、廣泛而不深入。當前,文化演出活動,送文化下鄉活動,形式化,走過場,求數量不求質量,為了活動而活動,不得不承認,每年規定任化務少不了,但是真正起到作用的究竟有多少呢?是不是讓群眾感受到群眾文化的繁榮和精神上的滿足了呢?群眾到底有沒有體會到熱鬧活動帶來思想上的牽動呢?第五,校園廣場活動舉辦很頻繁,廣場活動看似較熱鬧,究其本質為之嘆息。校園教育,德、智、體全面發展乃天經地義,但一些教育者看到的似乎是利益多于教育目的,誤導家長和孩子,急于出成績,蒙混過關的并不少見。第六,群眾文化工作中創新的內容偏少,老一套的東西多,舊的作品已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已越來越滿足不了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而一些業務干部拿著國家的工資,放棄了自己應該承擔的公益責任和義務,目前的現狀是演出活動主題陳舊,手法老套,內容拖沓,形式華而不實。

諸如這些不良現象造成現階段基層文化事業處于滯留發展,表面化、形式化日趨嚴重,針對這些問題該如何認識和挽回呢?

一是地方文化活動首先要提倡效益,出成果,把真正的精神動力送到群眾心中。自編自創文藝節目,組織創辦多渠道文藝宣傳教育活動,節目要跟隨時代節拍,通過渲染多彩的細節感染,讓群眾感受到國家政策的好,體會到人民生活日益蓬勃發展的美好前景,用高尚的特殊文化感染力陶冶凈化情操,美化心靈環境,達到人文素質和環境文化的和諧發展。

二是文化館除了擔負黨和政府賦予的宣傳教育人民群眾的任務,還有一個重要特性,就是為群眾提供最基本的輔導、指導功能。送文化,送下去的東西總是難以長久,現在一些地方,農民自發地開展一些活動,文化館應該關注這種情況,借著送文化的機會,與群眾面對面,傾聽他們的呼聲,做好調研工作,幫助他們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如舉辦輔導培訓班,挖掘培養人才,而不是一味地去演節目,送節目,這樣反而就成了一項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三是要把文化事業概念提到議事日程上,無論是領導階層還是群眾,從觀念上要有新的認識和改觀,想得到地方整體發展,需要經濟與文化的協調發展,大力加強文化事業的投資力度,開展并要求高質量的文化顯現,我們相信在領導的高度重視下,會出現更多創新概念,會涌現出更多優秀人才骨干,這樣就會有更多更好的優秀的精神文化產品出現,倡導老百姓在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環境中學有榜樣,趕有國標,不會再有整天抱著酒瓶不放,守著麻將不離的場面。

四是基層文化活動他應該是群眾喜聞樂見的,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娛樂活動,占領社區群眾思想文化陣地。本著“大家參與大家樂”的群眾文化娛樂活動原則,我們要在農村組建文藝骨干隊伍,自編自導自演小型的文化節目。在牧區以蒙古族特色文化娛樂生活為導向,組建一支具有蒙古族特色的文藝隊,發現和培養名歌手,琴書藝人,經過培訓深入到各村社開展演出活動,還可以組織一些群眾文化娛樂活動,調動農牧民群眾,共同參與共同享樂。少數民族特色文化有著無窮無盡的生機,只要努力開掘,就可以大有建樹,可以使之融于現實的群眾文化活動之中,并充分發揮其巨大作用,社區內要大力支持自發組建的活動,同時要引導與交流,演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在各社區內開展的同時,也可巡回演出,交流思想交流技藝。在校園更是學生、家長、社會三者交叉點,人的道德品質是后天培養的結果,對于青少年來說,家庭、學校和社會對他們的培養教育十分重要,家庭是社會實施道德教育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

無論搞什么文化活動,觀念要擺正,主題要明確,效益要明顯,不搞形式,不搞名義,不搞教條。黨和政府對文化工作者的關懷,對文化的重視,也為今后文化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這讓我們感到作為一個文化干事如何開展工作,如何讓群眾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動中享受美好生活,讓群眾成為文藝精品的欣賞者、文化線活動的參與者、和諧文化的建設者、節慶文化的享受者,也就是說怎樣充分發揮文化館服務性功能是擺在基層文化工作者面前的首要問題。群眾文化建設要植根于廣大群眾,要牢牢把握住民族之間、民間與民間之間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在發展中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新形勢,要求群眾文化工作必須抓機遇,搞改革創新,進一步解決群眾參與和享受文化的問題,真正把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搞豐富,搞熱鬧,更好地保障好,體現和保證好群眾的文化權益。

猜你喜歡
文化館基層群眾
基層巡覽
水泥處理的基層和亞基層再生瀝青性能研究
作品賞析(6)
太陽第一家
作品賞析(6)
作品賞析(2)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吃瓜群眾的真相,你怎么懂
各界群眾前來省作協吊唁陳忠實先生5
走基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