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2016年江蘇丹陽市省級土源性線蟲病監測點監測結果分析

2019-02-12 04:00江濤江敏敏魏杰符琴芳朱濤
熱帶病與寄生蟲學 2019年4期
關鍵詞:北村蛔蟲丹陽市

江濤 江敏敏 魏杰 符琴芳 朱濤

土源性線蟲病曾是嚴重危害我市人民健康的主要寄生蟲病之一。上世紀70年代,丹陽市人群土源性線蟲感染率曾高達65.19%,部分鄉鎮甚至高達91.52%。經過40多年的積極防治,丹陽市于2006年達到了江蘇省腸道線蟲病有效控制標準。2012年,丹陽市被確定為江蘇省土源性線蟲病監測點,并連續5年開展監測工作,現將監測結果報告如下。

材料與方法

一、監測對象

在全市范圍內隨機抽取一個鄉鎮(街道),在抽取的鄉鎮(街道)中隨機抽取一個行政村(居委會),最終選定界牌鎮界北村作為江蘇省土源性線蟲病監測點。在該村3周歲以上的常住居民中(戶籍人口外出6個月以上者除外,外來人口居住超過6個月者以常住人口計)開展人群土源性線蟲監測工作,連續監測5年,每年隨機監測1 000人。

二、監測方法及結果判定

根據《江蘇省土源性線蟲病監測方案(試行)》要求,每年9~11月份在監測對象中收集糞樣,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糞三檢)檢測蛔蟲、鉤蟲、鞭蟲和蟯蟲等土源性線蟲感染情況,監測中檢出的其他蟲種須一并登記。其中,受檢人群中年齡在3~12周歲的兒童還需采用透明膠紙肛拭法檢測蟯蟲感染情況?;紫x、鞭蟲和鉤蟲均需計算感染率和感染度,蟯蟲僅計算感染率。感染度計算克糞蟲卵數(EPG),參照WHO強度分級標準按輕、中、重進行分類[1]。

三、統計學分析

使用Epidata 3.1建立數據庫,采用雙人雙錄入形式錄入所有調查數據。運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一、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監測結果

1.人群感染情況

2012~2016年,累計監測3周歲以上常住居民4 972人,檢出土源性線蟲感染者30人。感染蟲種主要為蛔蟲和鞭蟲,均為單蟲感染。感染者主要為輕度和中度感染,其中蛔蟲EPG范圍為64~26 268,均為輕度和中度感染。鞭蟲EPG范圍為32~256,均為輕度感染。人群土源性線蟲總感染率、蛔蟲感染率和鞭蟲感染率均呈下降趨勢,分別由2012年的1.07%、0.68%和0.39%下降至2016年的0.29%、0.29%和0。其中,人群土源性線蟲總感染率和蛔蟲感染率呈線性下降趨勢(χ2=7.585、4.162,P<0.05)(表1)。

2.人群特征分析

性別方面,男性和女性各年度土源性線蟲總感染率、蛔蟲感染率以及鞭蟲感染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感染率均呈下降趨勢,分別由2012年的0.84%和1.57%、0.56%和0.94%以及0.28%和0.63%下降至2016年的0.31%和0.25%、0.31%和0.25%以及0。18歲以下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各年度土源性線蟲總感染率,蛔蟲感染率以及鞭蟲感染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其中,未成年人的感染率均呈下降趨勢,分別由2012年的1.31%、0.56%、0.75%下降至2016年的0。成人的土源性線蟲總感染率和蛔蟲感染率呈下降趨勢,均由2012年的0.81%下降至2016年的0.58%。戶籍方面,本地居民與外地人口各年度土源性線蟲總感染率、蛔蟲感染率以及鞭蟲感染率差異,僅2013年的蛔蟲感染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126,P<0.05),余均無統計學意義。外地人口土源性線蟲總感染率、蛔蟲感染率以及鞭蟲感染率均呈下降趨勢,分別由2012年的2.12%、1.42%和0.81%下降至2016年的0.39%、0.39%和0。其中,外地人口土源性線蟲總感染率呈線性下降趨勢(χ2=5.855,P<0.05)(表2)。

二、透明膠紙肛拭法監測結果

2012~2016年,累計監測3~12周歲的兒童2 323人,僅2012年和2013年檢出蟯蟲感染者,感染率分別為1.05%和1.17%,2014年以后未再檢出感染者。11例兒童感染者中,男童4例(占36.36%),女性7例(占63.64%);學齡前兒童4例(占36.36%),學齡兒童7例(占63.64%);且均為外地兒童(表3)。

討 論

土源性線蟲的發育過程一般不需要中間宿主,在適宜條件下即可通過直接或間接感染方式侵入人體[2]。丹陽市位于江蘇省南部,境內自然條件適宜土源性線蟲生存,曾是土源性線蟲病重度流行區。1998年起,全市通過實施以傳染源控制為主的綜合防控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土源性線蟲病[3, 4]。

表1 2012~2016年丹陽市界北村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監測結果

表2 2012~2016年丹陽市界北村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檢測人群特征分布匯總表

表3 2012~2016年丹陽市界北村透明膠紙肛拭法監測結果

2012~2016年,丹陽市界牌鎮界北村作為省級土源性線蟲病監測點開展了連續監測。監測結果顯示,監測點人群土源性線蟲總感染率、蛔蟲感染率和鞭蟲感染率均呈下降趨勢,2016年人群感染率較2006年達到腸道線蟲有效控制標準時下降了56.72%,且自2014年起人群土源性線蟲總感染率一直處于較低水平(<0.5%)。監測中還發現男女感染率差別無統計學意義,與有關報道不一致[5~7]。外地人口感染者占比達92.68%,可能與界牌鎮實施新農村建設,監測點本地居民大多遷往新的集中居住區,現常住人口多為外地人口且多來自經濟欠發達地區,當地土源性線蟲感染率相對較高有關[8~12]。值得關注的是,外地人口土源性線蟲總感染率呈線性下降趨勢,說明丹陽市實施的綜合防控措施有效地改善了監測點外地人口的生活環境和行為習慣,降低了感染風險。綜上所述,界北村土源性線蟲感染率較低,應加強對外來流動人群的疾病監測和健教宣傳。

猜你喜歡
北村蛔蟲丹陽市
丹陽市強化安全生產“行刑銜接”
丹陽市直擊痛處 全面提升執法質量
江蘇省丹陽市云陽學校四(1)小鷹中隊
稻田種荷花
捏雞蛋
蛔蟲對人體傷害遠超想象
不能等閑視之的蛔蟲病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蟲嗎?
北村和南村
絕食治蛔(寓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