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警務技術層細化分析與研究

2019-02-14 02:00馬文學趙志強
數字通信世界 2019年1期
關鍵詞:警種警務公安

馬文學,武 興,趙志強

(一體化指揮調度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北京 100192)

隨著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一個以海量信息和數據挖掘為特征的大數據時代正在到來。在新一輪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及廣泛應用的背景下,“智慧警務”已逐漸成為新一輪警務改革與發展的潮流。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把建設平安中國、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上升為基本方略,并就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作出了全面部署。本文討論了智慧警務系統的技術架構與核心功能,并對部分架構層做了詳細講解。

智慧警務系統的構建需要技術與非技術因素的合力,截至目前,智慧警務系統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成果,這是研究機構、廠商和公安單位積極合作參與的結果。

理論成果方面,提出了一個頂層架構設計模型,主要包括技術層、應用層、主體層和智慧公安產業體系、智慧公安支撐保障體系五部分。其中,智慧警務技術層主要包括信息感知層、網絡層、數據層;應用層包括執法、服務、管理等應用;主體層包括政府、公安機關、社會公眾等[1],如圖1所示。這里主要研究智慧警務技術層的相關內容。

圖1 智慧警務系統頂層架構設計模型

1 信息感知層

信息感知層:信息感知采集是“智慧警務”建設的基礎,主要通過物聯網、大數據、智能設備等方式,實現對公安管理要素和治安控制對象靜、動態信息進行大規模、分布式的信息采集與狀態辨識。

目前智慧警務信息感知主要有三種方式:智能裝備感知采集、民警現場采集、互聯網采集。智能裝備感知采集主要是通過物聯網技術,采集車輛、重點場所的人像等信息;民警現場采集是采用智能警用頭盔、執法記錄儀等智能采集終端,依法采集嫌疑人員的身份證信息等;互聯網采集通過網站、微信、QQ、論壇等互聯網應用獲取數據、線索信息[2]。

智能裝備感知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越來越廣泛。例如,智能視頻的出現把視頻監控從以往的“被動監控”變成“主動監控”,最新的智能監控系統,可以實現自動抓取、智能抓取、智能分析、人物跟蹤等;互聯網輿情監控系統,除監測系統自帶的基礎目標網站庫外,還可以對公安部門重點關注的網站、熱點話題進行實時重點監測,保證在第一時間發現負面輿情,及時通報到處置人員手中快速處理。

2 網絡層

“智慧警務”的通信網絡,包括大容量、高寬帶、全覆蓋的公安專網、互聯網、電子政務網等。網絡層的主要功能是通過上述基礎網絡設施對來自信息采集層的信息進行接入和傳輸,并通過網絡進行資源共享交互與傳輸[3]。

現階段公安的網絡類型復雜多樣,網絡資源整合是實現大數據分析的前提。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副局長趙林在全國公安大數據處理與治理技術培訓班會議講話中指出,要解決數據共享的問題,必須先整合目前的國保、網安、技偵等專網,要把各警種的網安專網整合成一張網,任何一個警種不再獨立建設專網。

專網整合既可以更好地匯集基層民警的各警種數據,又讓更多的警種和基層的民警,能夠按照權限和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使用這些數據資源,進一步進行處理,挖掘出更多更高的價值。在網絡整合過程中解決敏感性數據的安全問題是關鍵。

3 數據層

數據層是指警務云計算數據中心,由警務大數據和警務云平臺組成。警務云屬于IT基礎架構,為各類警務應用提供支撐,警務大數據則構架在警務云之上,是智慧警務的核心。

3.1 云計算

公安行業云是僅次于互聯網的第一大行業云,有著廣泛的使用需求場景。公安行業警務云具體包括公安云計算平臺、數據服務層、警務應用層三大功能區和運維、安全、標準三大保障體系。其中公安云計算平臺作為警務云的主體部分,采用互聯網行業中最成熟的分布式技術架構,為數據服務層和警務應用層提供了最堅實的底層支撐。在數據服務層面,能夠滿足關于海量數據高速高并發的進行存儲、整合處理、分析計算能力的支撐要求。在警務應用層,除了包括以往公安部組織各省建設的警綜平臺、警用地理信息系統等大型綜合類應用,還將基于云計算平臺構建更多創新業務應用[4]。

目前各省市公安機關紛紛建立以云計算技術為支撐的數據中心,在技術上采用阿里、騰訊、華為、浪潮等不同廠商的技術方案,并根據公安部發布的《公安云計算建設指導意見》、《公安云計算平臺功能性要求》等相關標準要求進行建設。

2013年底,山東省公安廳與浪潮集團合作建成全國首個省級“警務云”,利用分布式計算、分布式存儲、資源虛擬化等云計算技術,形成大數據、大共享格局,最大限度提升部、省、市、縣(區)、派出所五級數據共享和信息聯動的運轉效率,實現全省17個地市、160多個縣(分)局、3000多個派出所跨區域、跨部門、全警種聯動,多信息軌跡即時聯動和信息共享,為視頻監控、智能交通、情報分析、警務指揮、打防管控等提供強有力的信息化基礎平臺,實現全省指揮調度扁平化、信息多元化、管理動態化、協同合成化。云南省公安云計算平臺于2016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集群規模430余臺。

3.2 大數據平臺

公安大數據平臺是面向各警種的大數據管理和分析平臺,通過對海量數據的收集、整理、歸檔、分析、預測,從復雜的數據中挖掘出各類數據背后所蘊含的、內在的、必然的因果關系,找到隱秘的規律,促使這些數據從量變到質變,實現對海量數據的深度應用、綜合應用和高端應用。通過大數據建設,能促進公安業務系統向各警種提供資源集中、管理集中、監控集中和配套實施統一的大數據應用環境,成為在今后一個較長時期內能很好地擔負起對各種警務實戰應用進行支撐、服務、保障作用的有力支撐[5]。

公安大數據平臺的特點是PB級數據存儲管理,多種數據類型與協議支持,高質量的數據整合,高效的數據分析能力,可管理和開放性,安全可靠,自主可控。其中:

高質量的數據整合是在繼續豐富完善公安八大信息資源庫和全國DNA數據庫的基礎上,全量數據接入、多源數據融合,將數據孤島連接成數據大陸,尤其是法檢、教育、醫療、房產、通訊等政府機構信息,微信、支付寶、網商、銀行、物流快遞等商業機構信息[6]。

高效的數據分析能力,采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知識圖譜的技術,從海量歷史數據中探索規律,優化多種智能分析研判應用,包括通過聚類進行群體畫像;通過分類預測判斷人員所屬類別;通過關聯分析對相關人群進行定位;通過回歸、相關分析判斷犯罪相關因素;通過主成分、因子分析判斷犯罪群體特征等。推廣應用知識圖譜,從信息中發現關系,從各部門收集的出行、住宿、卡口等信息中,歸納出“人、事、地、物、組織、身份”等點狀實體,在實體之間挖掘相互的從屬、往來、共同特征等線狀的關聯,最終連線成網,通過關系大網展示數據中蘊含的線索和情報。

2018年公安部禁毒局聯合云南省公安廳共同啟動了“國家禁毒大數據云南中心”建設,建設全國禁毒大數據“第一中心”,成為全國禁毒數據總樞紐,全方位服務全國禁毒工作。依托省公安廳信息資源服務平臺,在全國率先采用“寬表融合”的方式,全量整合各類數據資源,現已接入7.2萬億條海量數據,數據日增量174億條。模型構建方面,結合毒情特點研發了多個智能實戰應用模型并投入實戰,提高了查緝效率,增強了查緝精準度,創新了查緝方式。投入試運行以來,根據智能核查模型推送的預警信息查獲各類運毒嫌疑人280余名,查破萬克案件一起,破獲省級目標案件3起,打掉零星販毒團伙70余個,抓獲二級毒品零售批發商15名、零星販毒嫌疑人80余名、吸毒人員910余名。

4 結束語

智慧城市以及各種智慧系統不斷地應用于各個地方,智慧警務系統的建設也處于不斷地進步發展過程中,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以及ICT技術的發展,為智慧警務系統的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對智慧警務系統架構的研究,或者說細化到技術層,雖然目前業界尚未有可以作為標準的定論,但研究的進程不會停止,本文也是在為新形勢下智慧警務系統的建設提供一己之見。最后要指出的是,技術固然重要,對“人”的充分利用才是決定性的因素。

猜你喜歡
警種警務公安
博物館:上海公安史圖片展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十二星座各適合哪個警種(下)
環球警務專訪
微博主:
關于地方公安機關“大部門大警種”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10歲當公安”為何能暢通無阻
我國行業警種發展的模型構想及其結構解析
淺談港航公安網上警務公開的現狀和問題
警務訓練中腹痛的成因及預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