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背景下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探究

2019-02-14 09:42邵子安
數字通信世界 2019年1期
關鍵詞:專業人才人工智能發展

邵子安

(廣州市執信中學,廣州 510030)

1 引言

二十一世紀以來,人、機、物三元系統的密切融合引發了當今數據規模與數據模式的爆炸增長與復雜性演變[1-2],隨著互聯網與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傳統數據讀取與采集方式發生著巨大變革,由此衍生出的大數據日益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甚至國家的發展模式。大數據作為第四種生產要素(資本資源、人力資源和自然資源之外的生產要素)[3],驅動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對人工智能產業也產生著深刻變革。我國人工智能在當前時代背景下,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充分挖掘大數據信息,思考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對推動我國經濟的創新性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2 大數據驅動下人工智能對產業發展的影響

人工智能是在大數據推動下,綜合信息學、語言學、生物學和哲學等眾多學科基礎上,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興技術科學,大數據驅動下的人工智能技術的興起推動著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與變革。目前,人工智能產業已逐步涉及制造業、服務業、金融經濟、醫療衛生和工業產業等。據相關部門和研究機構統計,2017年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達到152.1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起過1萬億元,截至2017年6月,我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為592家,截至2017年底,我國人工智能企業達到2000余家,半年時間增長將近3倍多。預計到2020年,我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達到約330億元,年均增長速度將達到35%[4,5],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在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驅動下如雨后春筍般茁壯成長。

3 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目前我國人工智能技術雖然發展速度較快,可以說在某些領域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但相對西方發達國家而言,我國人工智能技術與產業起步相對較晚,我國的人工智能的發展呈現頭大身子小的現狀:在高精尖領域雖然投入較大,發展相對較快,但是在基礎產業發展方面研究相對較少,不利于我國人工智能進一步發展壯大。

目前我國人工智能的發展面臨著以下四個問題:

一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基礎技術相對薄弱。我國人工智能雖然經過近幾年的迅速發展,可以說在許多方面尤其是應用產業方面都已經趕上了國際領先水平,如計算機視覺技術、人臉識別和深度學習等方面。但是在基礎層方面尤其是在芯片產業方面,缺少自己的核心技術,比如最近爆發的中興芯片事件,西方國家的一紙禁令,讓我們整個產業幾近崩潰,由此不得不重視我們的不足,不得不正視我國整體基礎產業的水平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具有較大差距。

二是人工智能產業商業化應用不明確。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整體發展不夠成熟,從應用對象角度來看,傳統行業由于缺乏深入了解和信息交流,對人工智能的發展路徑、技術和模式認識不清,存在排斥心理。

三是人工智能產業專業人才不足[6]。專業人才是推動產業發展的攻堅力量,我國人工智能雖然在產業和技術上有了很大發展,但是在人才數量與質量、人才分布和人才培養方面存在著專業人才數量和經驗不足、缺乏跨界人才和基礎層人才分布少的困境。我國人工智能技術高校和研究院數量相對較少,學科實力不強,高校、研究院所與企業間缺少合作,對我國人工智能整體發展有很大影響。

四是人工智能產業鏈尚未完整。雖然我國目前形成了以制造業、教育業、醫療業和金融業等為核心的人工智能產業分布,但是整個產業生態鏈仍然不夠完善,企業關聯度不夠,缺少協同創新發展,增加了我國人工智能產業整體在研發和推廣方面的難度。

4 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應對策略與前景思考

人工智能產業不僅是計算機信息技術應用的變革,更是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創新。在大數據背景下,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面臨著巨大問題,但同時也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結合實際產業背景,探究我國人工智能產業未來發展應對策略具有重大意義。

首先,推動技術創新突破。就此國家應該加強基礎研究領域的研究投入,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及研究企業深入基礎理論知識和基礎算法模型的研究,進而加快人工智能技術融合發展,依靠基礎技術為人工智能在視覺、語音識別等領域提供強大的技術理論支撐。

其次,加強人工智能產業與傳統產業技術的融合發展。國家應積極鼓勵企業與研究院所加強技術與行業交流,推動產、學、研的快速融合,以使人工智能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得到效益性發展,從而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

此外,我們在發展人工智能技術與人工智能產業的同時,還應健全完善人工智能產業的標準化體系,對于一個行業而言,標準化是企業快速實現自我完善與自我突破的支撐性工作,不僅能夠推動企業的創新性發展,也能夠大大提高企業的競爭力[7],但這一點恰恰是目前我國人工智能產業所欠缺的。

然后,還需加大人工智能產業人才隊伍建設與引進力度。面對當前我國人工智能技術專業人才不足的情況,在積極引進專業人才的同時,政府和商業巨頭還應改進人才培養模式,鼓勵團隊、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跨領域和專業人才方面進行出國交流,儲備高水平研究人才,推進研究成果快速向商業化轉換,形成系統的研發應用體系。

最后,圍繞人工智能技術構建完整的綠色產業生態鏈。產業生態鏈是產業發展的有機調控,政府應加強宏觀指引,積極引導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制定發展規劃,重點扶持基礎層等薄弱環節研究;企業應集中物力人力,投入圖像識別、自動駕駛等國際前沿領域的公關研究,搭建完整的人工智能產業鏈條[8]。

大數據驅動下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國家、企業與個人多層次、多角度、多方面的共同協作。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在未來將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技術創新將不斷快速演進,指導政策出臺也將更加頻繁。但是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的同時所帶來的安全風險問題,如網絡攻擊效率提升、個人信息泄露加劇、系統決策偏差、引發結構性失業等[9],這些均值得我們在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的同時,對其發展前景進行深思。為此,我國需在目前人工智能產業的挑戰與機遇下,充分結合我國實際發展情況,在我國國家發展戰略的同時,比如“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利用我國積累的雄厚的大數據資源以及國家產業政策,推動人工智能產業技術的不斷創新性發展。

猜你喜歡
專業人才人工智能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中國視光學相關專業人才互通職業評價體系建立構想與實施方案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與就業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數讀人工智能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下一幕,人工智能!
經濟新常態、創新能力與金融專業人才通識教育
科研實踐模式提升生物技術專業人才綜合素質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