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物流企業的效率評價研究

2019-02-19 03:25曹睿雯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9年3期
關鍵詞:國有企業物流效率

□曹睿雯

物流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行業,與其他行業的關聯性較強,物流業的生產效能直接影響產業鏈的整體發展速度。如何合理配置物流資源,提高物流企業的生產效率,需要對投入和產出進行科學評價。目前,評價物流企業規模和經營效益的方法很多,如灰色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等,但這些方法存在主觀性強、評價不夠全面等問題,而數據包絡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簡稱DEA)方法在避免主觀因素、評價全要素生產率等方面具有優勢,因而被學者們廣泛運用于效率評估。本文將在前人成果基礎上,以安徽省A級物流企業為研究對象,運用DEA方法對國有和非國有企業的效率進行評價,分析兩類企業效率差異的影響因素,最后提出改進對策。

一、評價方法與指標

DEA方法是Charnes,Cooper和Rhodes[1]于1978年提出的基于多投入多產出數據的相對有效性評價方法,作為一種非參數前沿面的分析方法,它廣泛用于研究多投入與多產出之間的效率關系。其原理[2]是根據投入和產出的數據做一個數據包絡,評價同類型的決策單元(Decision Making Units,簡稱DMU)是否在包絡面上,從而判斷其是否為DEA有效。

在實際應用中,投入量、產出量都帶有一定的量綱,而利用DEA方法進行數據處理時,決策單元DMU的最優效率指數與投入量、產出量的量綱選取無關。為了避免投入、產出指標相關性太大,本文從人、財、物等要素,多維度選取指標項,以確保評價結果的可靠性。另外,根據法人單位的基本情況和生產經營情況兩種類別,對指標項進行歸屬劃分,如表1所示。

表1 投入產出的評價指標

二、效率評價與分析

(一)DEA有效性判斷。實證數據來源于2016年安徽省A級物流企業年報,經過數據規范性、可信度的審核,篩選出14家企業樣本,考慮到樣本數據來源于企業內部非公開信息,本文將14家企業表示為14個決策單元DMU,并用1~14數字序號替代企業名稱。

根據DEA方法,將數據帶入程序運算,得到14個決策單元DMU的綜合效率、純技術效率、規模效率以及規模報酬和DEA有效性判斷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企業物流效率的評價表

從表2的DEA有效性評價結果可知,在14個DMU中,達到DEA有效的企業有9家,占比64.3%;弱DEA有效的企業有2家,占比14.3%;非DEA有效的企業有3家,占比21.4%。此數據表明安徽省A級物流企業效率整體水平較好。

從規模報酬的評價結果分析發現,14個DMU中有9家企業的規模報酬不變,說明在現有的技術和管理水平條件下,64.3%的企業投入產出已達到較優組合狀態。但另外5家企業還存在規模報酬遞減或遞增的問題,例如:DMU 8、DMU 12規模報酬變化方向相反,結果揭示出兩家企業所遇問題迥異,即在現有技術水平下,DMU 8企業規模報酬遞增,需要加大生產資料投入擴大生產規模;而DMU 12企業規模報酬遞減,則需要減少投入,調整投入產出配比。同理分析,對于非DEA有效的DMU 4、DMU 7和DMU 9,企業則需要進行全要素改革以提高生產效率。

(二)國有和非國有企業間的效率差異分析。在14家樣本企業中,國有和非國有兩類性質企業各占7家。其中,非國有企業物流效率均為DEA有效;國有企業中則有2家企業為DEA有效,2家企業為弱DEA有效,還有3家企業為非DEA有效。為了進一步分析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的物流效率差異,本文分別從指標源數據和人員績效兩個方面進行數據分析。

1.指標源數據分析。從兩類企業的倉儲面積、主營業務成本、人員、裝卸搬運收入等指標源數據對比顯示:非國有企業和國有企業之間的運輸收入之比為0.92∶1,裝卸搬運收入之比為1.02∶1,主營業務成本之比為0.93∶1,三項指標源數據的比值差異較小,均在10%范圍之內。但倉儲收入之比為0.77∶1,倉儲面積之比為1.98∶1,人員數量之比為0.45∶1,各項數值比值差異較大,其中,在倉儲面積方面,非國有企業高出國有企業近兩倍,而人員數量卻不足國有企業的二分之一。

2.人員績效分析。針對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在人員與倉儲面積方面的數據差異,本文對人員績效做進一步對比,結果顯示:兩類企業人員績效之比為0.36∶1,相差近3倍。而相對于人員績效均值比較,超過均值的國有企業有3家,非國有企業有4家。數據再次表明,不論是人員績效均值,還是均值以上企業個數,非國有企業發展水平高于國有企業發展水平。

三、總結建議

本文利用DEA模型方法,對安徽省重點監控的14家A級企業物流效率進行實證研究,結果顯示安徽區域的物流業整體發展水平較好。而對于非國有企業的物流效率高于國有企業的物流效率,國有企業存在人員績效不高、規模效率較低等問題,本文提出如下建議。

(一)加強員工培訓,提升綜合效率。國有企業應加強組織內部員工培訓,一方面要提升員工對機器作業的操作能力,改變作業區人員流動為機器流動的工作方式,提高日常生產效率;另一方面,提升全員服務質量意識,優化生產業務流程,降低企業管理成本,提高組織運作效率。

(二)充實組織隊伍,強化人員績效。國有企業應廣泛吸納社會物流人才,充實專業人員隊伍。一方面,企業應聯合地方高等院校共建產學研合作基地,開展“訂單”人才共育;另一方面,招聘行業內工作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增強專業隊伍的實力。另外,國有企業應重視人才智力資源,強化專業技能應用,精簡核定崗位人員,分流崗位富余人員,拓展物流新業務。

(三)更新現代物流裝備,推進智慧物流建設。在當前群雄逐鹿的市場紛爭中,非國有企業以其快速的市場響應能力和高效的運營管理能力,不斷地蠶食國有企業的市場份額。非國有企業的崛起,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其智能化設備的應用和信息化水平的普及。雖然,國有企業資源基礎較好,但陳舊淘汰設備較多,因此,國有企業應加快結構轉型,加緊智慧物流建設進程。

(四)優化產能合作,共享資源發展。國有企業具有人員、政策、業務量等資源優勢,而非國有企業則在物流生產力和業務響應及時率等方面具有優勢,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應加強相互間的協同合作,優化雙方的產能需求和供給,實現不同性質企業的共享式發展。

總之,建立物流企業的效率評價機制,了解物流行業發展現狀,不僅能夠為各級政府提供科學治理行業發展的政策依據,而且有助于企業識別經營短板,推動企業整體變革,加快現代化物流企業的轉型升級。

猜你喜歡
國有企業物流效率
新時期加強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思考
提升朗讀教學效率的幾點思考
國有企業加強預算管理探討
如何做好國有企業意識形態引領工作
本刊重點關注的物流展會
“智”造更長物流生態鏈
企業該怎么選擇物流
完善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思考
跟蹤導練(一)2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運輸優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