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屈楚蕭被扒“黑歷史”的狂歡中看網絡道德綁架問題

2019-02-20 06:58姚絲雨
視聽 2019年6期
關鍵詞:言論網民明星

□ 姚絲雨

隨著互聯網行業的飛速發展,人們可以隨時隨地了解和分享新鮮事。微博作為互聯網時代下最具代表性的新媒體之一,儼然已經成為不少人生活中的必需品。我們在感受著微博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發現人們也在通過微博受眾基數大、傳播速度快、輻射范圍廣等特點造成了一些負面的群體事件,形成輿論壓力。例如人們借助微博的聚合力對一些公眾人物進行道德綁架,發表以高道德標準要求他人的日常言論,站在道德制高點對他人的言行進行輿論批判。公眾人物身份的特殊性,加之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使得公眾人物被道德綁架的事件愈發頻繁,這更加應當引起關注。

一、對網絡道德綁架的理解

上世紀50年代末,英國哲學家約翰·密爾在《論自由》中提到了“道德脅迫(moral coercion)”一詞,在討論社會權力對人的限度時指出,“社會對人的脅迫和控制,無論是通過法律制裁的武力,還是通過公眾輿論的道德脅迫?!惫愸R斯認為,媒體構建的公共輿論“實際上是一種精心策劃的公共輿論”,是公共領域被偽私人化的過程,公眾則在一定程度上被淪為輿論的傀儡。從本質上看,網絡道德綁架是一種暴力行為,它把“道德”當作工具,大范圍地迅速占領社會輿論,最后形成自己的話語權力,迫使“被暴力者”做出符合大眾輿論傾向的行為。

二、屈楚蕭被扒“黑歷史”事件回顧

被譽為中國科幻電影里程碑之作的《流浪地球》一經上映便引起熱議,在影片中拯救了地球的男一號“劉啟”的扮演者屈楚蕭也因其痞帥的氣質贏得了大量粉絲的關注與喜愛。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演員屈楚蕭走紅不過短短幾天,他就因拒絕粉絲追蹤其私人生活,并在微博上怒懟粉絲,而落在了網絡扒皮者的手里。網民對屈楚蕭在社交網絡上留下的數字痕跡展開了大清掃,不僅微博小號的舊日言論被扒出,就連他在大學期間使用的豆瓣賬號也未能幸免。#屈楚蕭三觀#隨即被頂上熱搜且討論度居高不下,截至2019年2月19日,閱讀量已達3.5億。

針對那些過往言論,部分網友認為這些“黑歷史”就是其道德與人品的寫照,而有一部分網友覺得這些不算什么大事兒,他沒違法亂紀,頂多是暴露之前的幼稚和無知,不至于被罵這么慘。誠然,公眾人物的言論具有極強的導向性,在社交媒體上的公開言論更要字斟句酌,但是由屈楚蕭被扒“黑歷史”所引發的三觀討論中,網民對其近乎完美的道德要求和審視,暴露出的依然是草木皆兵的輿論環境。網友有不喜歡屈楚蕭們言論的權利,但很多憤恨的批評和罵聲卻蘊含了一種“永世不得翻身”的邏輯:他們用這些言論,證明道德一定有問題,進而想要否定整個人。這時道德的概念被允許隨心所欲地膨脹,人們可以進一步用道德作為戰無不勝的武器甚至借題發揮,也可以以偏概全但心安理得地為不喜歡的人蓋棺定論。

這其實就是網絡道德綁架,但似乎每次牽涉到明星的人品道德,人們便更容易陷入毀滅偶像的快感,讓道德審判的力量被濫用,仿佛只有一臉正氣、為人民服務的道德模范才配成為明星。

三、產生網絡道德綁架的原因

(一)明星“人設”易產生的道德捆綁

歐文·戈夫曼認為,“個體傾向于根據他人所給出的有關過去和將來的印象來看待他們,于是,溝通行為轉化為道德行為,他人給出的印象往往被看作他們含蓄地表達的要求和允諾,而要求與允諾通常具有道德特征?!被貧w到網友對#屈楚蕭三觀#一事的討論上,現在混飯圈的粉絲們,太習慣于活在完美人設中的明星了。無論是熒前還是幕后,粉絲始終期望看到自己的偶像謙遜有禮、正直善良的那一面。而明星自身作為文化工業中生產消費鏈條中的一環,在粉絲面前賣人設,也已經成為了飯圈常態。陶東風在《粉絲文化讀本》里面總結道:“明星之所以有趣,是因為他們清晰地表述了作為一個個體是怎么回事?!比欢餍且彩侨?,也會犯錯,普通人犯錯可以被原諒,但是自帶“人設”光環的明星犯錯可能就會導致“人設崩塌”,這些錯誤在他們身上便是毀滅性的,不可原諒,而這就是道德綁架。道德綁架讓明星小心翼翼,謹言慎行。

(二)社會權力的重新分配

網絡道德綁架本質上是社會大眾利用網絡提供的公共空間對私人空間權力或社會既有權力的一種擠壓,以重構社會權力。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社會大眾的話語權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擁有了展現自己的舞臺,開始暢所欲言。社會道德是人們可以直接參與的話題,門檻較低。因此,不同社會階層的社會群體可以基于人倫道德來表達他們對網絡事件的看法,試圖通過提高話語權來實現他們自己群體的社會力量。在新媒體的幫助下,道德綁架式的言論在很短的時間內突破社群,進行病毒式傳播,試圖實現社會權力關系的重建。

回顧這場輿論拉鋸戰,映射出來的是規訓社會中權力拉扯的縮影。明星具有普通百姓沒有的話語權,始終在權力博弈中處于優勢地位。一旦網民掌握了能夠改變明星命運的輿論場,在權力和道德的雙重約束下,網民也期望試圖將明星關進被監視的道德監獄,享受將其架在道德的火架上炙烤的快感。??略f,“一種虛構的關系自動地產生出一種真實的征服?!碑敶鐣臋嗔W絡和無數監視的眼睛無不使得每一個生存于社會中的個體被馴服或逐漸接受馴服。

四、網絡道德綁架的危害

(一)使網絡暴力常態化

道德綁架和網絡暴力可以說是關系緊密,新媒體環境下的道德綁架,極易導致網絡暴力。熱門網絡事件的爆發創造了輿論環境,新媒體又為網民提供了實施暴力的工具,而道德成為催化劑。因此,只要網絡社會群體從道德動機出發,網絡暴力發生的可能性就會增加,進而變成一種常態化現象。網絡暴力的頻繁發生,不僅會傷害到網絡用戶,使他們逃離虛擬的網絡社會,影響了媒介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也阻礙了網民的網絡道德素質的提升,進而影響整個網絡環境的健康發展。

(二)造成社會群體極化現象

凱斯·R·桑斯坦在《網絡共和國》中提出“群體極化”這一概念,他指出:“群體極化的定義極其簡單,團隊成員一開始即有某種偏向,在商議之后,人們朝著偏向的方向繼續移動,后形成極端的觀點?!痹谏鐣W心理中,群體極化指群體所作的決定一般都比其他成員最初的意向更加極端。勒龐早在《烏合之眾》中指出,群體感情的狂暴,尤其是在異質性群體中間,又會因責任感的徹底消失而強化。在屈楚蕭事件中,一些網民或者粉絲在各類社群之間彼此形成情緒傳染,更容易衍生非理性言論和行為。

不僅僅是公眾人物會常常遭遇網絡道德綁架,普通大眾也難逃于此。社交網絡時代,安迪·沃霍爾曾預言的“每個人都有15分鐘成名”的時代早已經來臨——在微博中獎了,因為哪句話成了熱評、熱轉了,跟大V吵架被掛了……很多時候都有可能使一個人自說自話的地盤,瞬間吸引萬千網友點進去觀看一番。普通人一旦落入自己的社交網絡被聚焦、被扒皮、被評頭論足的處境,下場只會更慘:我空有被嘲的把柄,卻沒有粉絲替我說話。

縱然公眾人物的品行和普通人不可一概而論,但普通人能感受到,這種輿論的力量如果不加以警惕,將平等地在每一個人身上輻射危機。社交網絡、人人連結的時代早已證明,我們都是拴在一根繩上經不起炙烤的螞蚱。規范網民言論和參與行為,凈化網絡不良環境,促進網絡道德建設的發展,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猜你喜歡
言論網民明星
重要言論
重要言論
他們的言論
網民低齡化 “小網蟲”的明天誰來守護
有關公路,網民有話說
明星們愛用什么健身APP
扒一扒明星們的
誰是大明星
有感“網民節”
2.9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