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博物館講解隊伍現狀及發展對策

2019-02-20 17:21馨/文
市場研究 2019年2期
關鍵詞:講解員志愿隊伍

劉 馨/文

講解員是為觀眾提供展陳解說、導覽及相關服務的人員。中國博物館學會社會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國國家博物館第一代講解員齊吉祥先生說:“講解員是觀眾與文物建立聯系的重要媒介?!辈┪镳^講解員通過生動的講解把“不會說話”的文物具體化、形象化,讓文物“活過來,會說話”。講解員成為觀眾了解博物館的窗口,引導觀眾去認知文物,探索文物背后的故事,從而達到傳承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的。因此說講解員的水平反映了博物館的整體素質。

一、講解起源及定義

博物館講解最早出現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1906年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開始正式設立講解人員,講述展品的名稱、性質、時代等相關知識。這種輔導參觀講解方式,受到大家的歡迎和認可,也引起了博物館界的重視和仿效。中國最早提倡提供講解服務的是南通博物苑的創建者張騫,他提出“遴派視察員、招待員,用為糾監導觀之助”。

講解是“以陳列為基礎,運用科學的語言和其他輔助表達方式,將知識傳遞給觀眾的一種社會活動”。國家文物局原局長、現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提升博物館講解服務質量的思考》一文中指出:“講解是溝通博物館與觀眾的橋梁,是社會教育工作中最直接最重要的環節?!敝v解員首先要通過語言組織引導觀眾參觀,承擔著宣傳和教育的職能;其次要處理或協助處理突發事件,提供幫助服務。講解員的服務水平和質量直接影響著觀眾的參觀和受教育的質量。講解員作為傳播文化的使者,在博物館(包括高校博物館)文化育人功能的發揮中起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高校博物館講解隊伍現狀

中國高校博物館委員會秘書長韓國軍在“改革開放40年:高校博物館建設與發展及文化育人學術研討會”上介紹了改革開放40年高校博物館的建設與發展概況:從1978年到2018年,共新建高校博物館251家,目前我國有高校博物館共計329家。進入21世紀,高校博物館更是以每年新增8-12家的速度向前推進。這一形勢對高校博物館的自身建設與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建成一支高水平的講解員隊伍,成為高校博物館發揮文化育人功能成功與否的關鍵環節。

當前我國高校博物館講解員隊伍主要由三部分構成,一是在校大學生志愿講解員,二是教師兼職講解員,三是外聘人員專職講解員。不同于社會公共博物館多以專職講解員為主,高校博物館講解員隊伍大都以在校師生兼職為主。具體來看,高校博物館講解員隊伍具有以下特點:

(一)高校博物館講解員隊伍管理松散,缺乏長效的評估考核體系

高校講解員隊伍中教師兼職人員,其本職工作多是從事與博物館相關的教學、研究、管理等工作。從事教學研究的專家學者型講解員,具備雄厚的專業知識,能夠承擔一些重要的、大型參觀講解工作,但能夠參與講解的時間有限;從事博物館管理工作的兼職講解員,雖然講解時間多,但因缺乏專業知識,講解水平有限。高校博物館經費主要來源于大學經費,缺少創收,不能給教師兼職講解員一定的物質報酬,對這部分兼職講解員管理自然比較松散,也就談不上考核。

目前高校博物館講解員隊伍的主體是學生志愿講解員。大多數高校博物館對大學生志愿講解員主要是采取興趣吸引的參與方式,沒有規范化的崗位考核管理辦法,同時缺乏激勵機制,造成了學生講解服務質量不高。

外聘專職人員雖然相對穩定,但一是受到專業限制,業務水平有限;二是很多外聘專職講解員把講解工作當成臨時過渡的跳板,一旦有更好的發展路徑,便會離開。因此無法實行講解服務與薪酬激勵、考核定級獎懲等諸多機制掛鉤的管理機制。

(二)學生志愿講解員流動性大,服務時間不固定,存在“愿意才來”“有時間才來”的現象

學生志愿講解員是基于信念、責任,志愿貢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為社會和他人提供講解服務和幫助的人。因此很容易出現“愿意才來”“有時間才來”的現象。

在校大學生志愿講解員的流動性客觀存在,并呈現一定的規律性。一般高校博物館每年九月面向新入校的學生進行招新活動,以確保博物館講解員隊伍規模能始終保持在一定規模。招募的大學生志愿講解員服務期為2年。一般服務期內志愿者可根據個人意愿,提前申請,便可中斷講解工作。每年會有不少講解員因各種原因申請退出。退出的主要原因包括其他社團吸引、復習考研、實習找工作、公務員考試等。

(三)缺乏系統的培訓體系

優秀講解員的培養,需要經過長期和系統的培訓過程。既要有崗前培訓,也要有崗中培訓。培訓內容既要包括講解技巧培訓也要包括專業知識培訓,不能僅僅提供講解詞讓講解員背誦。講解員程式化的背誦講解詞,對展品照本宣科,很容易讓觀眾感到枯燥、乏味。當前,高校博物館對講解員的培訓往往缺乏專業知識的培訓,缺乏系統性。另一方面,高校博物館對講解員培訓的效果并沒有科學的評估機制,導致很多培訓實際作用有限。

三、對策建議

(一)建立完整的學習培訓制度,打造一支具有熟練專業技能的講解隊伍

對講解員的培訓應以提高講解員專業素質,增進講解員愛崗敬業的情操為目的,圍繞講解基本功、講解員職業道德、講解詞編寫方法、講解員業務修養與學術研究、講解員綜合素質等方面進行深入、系統地學習。其中尤其要注重講解員語言表達方式的培訓,要充分利用語言的節奏、重音、吐字、語調等表達技巧來增強講解效果,讓講解更加深入人心。

首先,搞好形體技能培訓。講解員是博物館的代言人,具有社會性、文化性、服務性和部分的涉外性,解說員的語音、形象和行為都會產生一定的社會影響。得當的講解員禮儀可以為觀眾提供更好的參觀體驗,從而提升博物館的育人效果。良好的儀容儀表是講解員做好講解服務的前提。講解員在接待觀眾的時候,要注意個人形象和儀容儀表,為觀眾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用發自內心的問候、親切的眼神交流,通過開場白的短短幾句話,表達出對觀眾的熱情、關心、真誠的態度,營造出愉悅的參觀環境,讓觀眾與講解員產生共鳴,從而主動接受教育。

其次,進行專業實訓。講解是陳列語言的注釋、補充和延伸。寬廣的知識視野,廣博的學科知識,深化的學科體系,是講解的基礎和保證。要做好講解必須深刻理解展品展板,要想在講解交流過程當中做到答疑解惑游刃有余,就要不斷深化拓展專業知識。尤其是大學生志愿講解員以學業為重,對展品展板的自主學習、挖掘、提升能力較弱,因而必須對其加強專業培訓。專業培訓既包括對學科的深入學習、理解,也包括對展品涉及相關學科間脈絡橋梁的構建。

另外,高校博物館的展陳不會經常變動,但隨著科技的發展,會不斷涌現出新發現、新論點,因而講解員要不斷增強專業知識培訓學習,動態更新講解資料,給觀眾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進而提升博物館的育人功能。

(二)提高講解員各種應變能力

一個好的講解員應當做到每次講解的過程都不是完全一樣的。不同的觀眾有不同的要求,講解員必須要有敏銳的觀察力,果斷的判斷力,從觀眾神態和細微表情變化中,洞察觀眾心理,迅速調整講解方式,提供個性化的講解服務。要能通過不斷地相互學習與自我完善,逐步提高講解水平,把展品和實際相結合,在此基礎上,不斷研究講解規律和方法,針對不同參觀對象、不同講解時長調整講解內容,設計合理的參觀路線。講解員要能隨機應變,把握講解主動權,講出自己的特色和風格。

另一方面,講解員還要熟悉和處理突發事件的流程。面臨突發事件時,能在有效時間內報告相關部門,并做出處理或協調處理。大學生志愿講解員的基本素質較好,接受能力強、工作積極性高,但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較弱,一定要注重提升應變處理能力,給觀眾及時提供人性化幫助。

(三)注重講解員考核,健全管理體制

為了保證講解員的講解和服務質量,高校博物館應該每年組織實施講解員業務能力考核,根據考核成績給講解員定級,評選優秀講解員,頒發證書和獎品。

高校博物館還應建立健全講解員隊伍管理辦法,確定講解員的權利、義務,給予講解員相應的誤餐補貼、資料補貼,發放講解服裝,配備化妝工具,組織各種培訓,講解服務后填寫“服務情況表”,確認服務質量,對服務中不佳者,將勸其退出講解員隊伍行列。

(四)開展活動策劃,加強講解員隊伍團建

博物館講解服務需要敬業精神,更需要團隊精神。每個講解員都各有所長,需要相互幫助,互相尊重。通過豐富多彩的團建活動,可以調動講解員的工作積極性,以熱愛博物館、熱愛講解職業的心態積極投入每一次講解工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了提高整體講解團隊的素質及服務熱情,還應組織講解員們外出參觀學習。

各高校要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走進博物館講解員隊伍,建設一支熱愛博物館講解工作、專業技能嫻熟、與同伴密切合作、受觀眾歡迎的講解隊伍。

猜你喜歡
講解員志愿隊伍
博物館當講解員
我志愿……
怎樣當好講解員
擁有《鹿鳴》書與卡,填報志愿成行家
我當小小講解員
小小志愿 大大愛心
我是小小講解員
因愛匯聚,志愿同行
還剩多少人?
“五老”隊伍大有可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