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豌2號的選育及評價

2019-02-21 19:40高小麗戴相林黃海皎廖文華
西藏農業科技 2019年4期
關鍵詞:葉型西藏自治區結莢

高小麗,戴相林,黃海皎,廖文華

(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西藏 拉薩 850032)

豌豆(PisumsativumL.)是優質飼料和淀粉加工原料,是培肥地力的優良作物。豌豆在西藏地區屬于第四大糧食作物,常年種植面積在5667 hm2左右,近年來,由于青稞、小麥、油菜新品種的大面積推廣,豆科作物的種植面積有所增加。長期以來我區推廣品種以蔓生型地方豌豆品種為主,對于半無葉型豌豆品種利用較少,而利用無葉(半無葉)型豌豆做親本雜交的后代在白粉病抗性、根腐病抗性,抗倒伏方面有明顯的優勢。我區開展半無葉型豌豆選育與利用起步較晚,目前僅審定1個無葉型豌豆品種藏豌1號。針對西藏地區獨特的自然地理氣候條件,解決實際生產中品種倒伏爛秧、白粉病和根腐病抗性差的問題[1],及時調整育種目標,積極開展早熟、高產、優質、矮稈、抗倒伏、半無葉型豌豆品種育種,將由貧瘠地種植擴大到高水肥地種植,對解決灌溉農業區豌豆的輪作倒茬、間作套種,提升豌豆高效種植,提高和保育耕地質量,推動豌豆產業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1 品種來源

藏豌2號是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1998年“引種項目”組,從德國引進的豌豆(紫花)品種群體中系統選育出白花新品系,經連續單株選擇及擴繁而來。紫花群體具有莖稈粗壯、早熟、抗倒伏、中抗白粉病等優異性狀。經過15年的連續觀察試驗和生產示范試驗,綜合表現優異,2019年通過西藏自治區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定名為藏豌2號。

2 選育歷程

1999年在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試驗田(拉薩)群體種植進行適應性鑒定,發現群體中具有變異白花單株,2000年種植單株繁種,2001-2003年連續進行單株選擇和擴繁,2003年穩定出圃,原代號ZWD2003-04。2004-2005年在試驗地白粉病高發區選擇抗白粉病單株,2006-2007年對抗白粉病穩定材料在株行區進行綜合性狀、群體結構、長勢等評估,選擇整齊一致的優良株行結合室內考種,決選優異株系。2008-2009年對篩選的抗白粉病優異株系進行連續擴繁。2013年參加區內品比試驗,對其主要特征特性及產量性狀進行鑒定。2015-2016年在承擔的國家春豌豆區域試驗中,拉薩點自主設置藏豌2號為對照,進行豐產性鑒定。

3 品種特征特性

3.1 植物學特性

該品種為普通葉型豌豆,白花,有限結莢習性,半蔓生型中桿品種。卷須發達,株間通過卷須纏繞。托葉正常,葉表剝蝕斑較少,葉腋無花青斑,普通莖,鮮莖綠色,鮮莢綠色。成熟落黃快,成熟莢黃白色。每花序花數2個,莢型硬莢,莢形直形,不易裂莢,莢尖端鈍形。籽粒大,粒型光圓,色澤好,表皮光滑;子葉淡黃色,種皮半透明,種臍淡黃白色。藏豌2號屬于糧用型豌豆品種,株高85~96 cm,主莖分枝1.3~1.6個,初花節位底6節,主莖節數16.2~19.5個,每株莢果15~26個,莢長6.8~7.3 cm,單莢粒數5.2~5.6個,單株產量18.6~24.8 g,百粒重24.4~26.3 g,種皮破裂率1 %。

3.2 生物學特性

藏豌2號屬于春性長日照,生態習性冷涼濕潤,中度耐寒,抗倒伏性強,抗旱性弱。屬中早熟豌豆品種,拉薩地區全生育期110~116 d,具有限花序和有限結莢習性?;ㄆ?0~25 d,株型緊湊,花多莢多,結莢集中,直立生長。

3.3 品質特性

經甘肅省農科院農業測試中心品質分析,該品種含粗蛋白24.82 %(干基),粗脂肪1.03 %(干基),粗淀粉59.5 %(干基),賴氨酸1.29 %(干基)。

3.4 抗性

通過在海拔3600~3800 m的農區田間調查和室內統計分析,結果表明,藏豌2號抗倒伏、耐旱、抗白粉病。該品種具有群體長勢強健、抗倒伏、適合密植、增產潛力大、抗病性強等突出優點,對田間管理要求較高,要想獲得穩產高產,需精耕細作。適合在拉薩市、山南市、日喀則市等海拔低于3800 m以下的農區種植。

4 歷年區域試驗、生產示范情況

4.1 歷年區域試驗

在2013-2015年在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四號試驗地進行了春播豌豆品種(系)產量比較試驗,采取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面積10 m2,以藏豌1號、中豌4號、拉薩黑豌豆為對照。藏豌2號3年平均產量為3835 kg·hm-2,比藏豌1號增產3.6 %,比中豌4號增產9.6 %,比拉薩黑豌豆增產53.4 %。和大面積推廣示范試驗產量相比,我所試驗田產量較高的原因是地力比較肥沃,灌水設施比較完善,田間管理及時,所以產量較大田試驗產量高。

2015-2016年,西藏承擔了全國第四輪國家春豌豆品種區域試驗,以藏豌2號為對照,進行了全國區域試驗。試驗結果顯示藏豌2號2年的平均產量為297.8 kg/667m2,參試的13個品種中位居第4。

4.2 生產示范試驗

2016年在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在山南市扎囊縣進行生產示范,生育日期112 d,平均產量174.9 kg/667m2,比當地黑豌豆早熟10 d,增產28.8 %。2016年在日喀則市南木林縣進行示范,生育日期118 d,平均產量162.4 kg/667m2,比當地黑豌豆早熟12 d,增產29.2 %。2014-2015年在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試驗田進行小面積示范,示范面積333.6 m2,對照為藏豌1號。2014年比對照早熟7 d,平均產量199.8 kg/667m2,比對照增產16.9 %。2015年比對照早熟3 d,平均產量169.3 kg/667m2,比對照增產7.2 %。2016-2017年在拉薩蔡公堂進行豌豆鮮食采摘試驗,實現了青尖、青莢、青籽粒提早一周上市。

5 栽培關鍵技術

藏豌2號屬早熟高產型春豌豆新品系,適宜于拉薩、山南、日喀則等3800 m以下的農區種植。拉薩市飽灌區域適宜4月初播種,山南市飽灌區易在4月中旬播種,日喀則市適合在4月中下旬播種,其他干旱、半干旱地區,可適當晚播。開溝撒播時行距25~30 cm,株距 2~3 cm;機械條播時行距25 cm,株距2~3 cm,播種量300~375 kg/hm2,一般在苗高5~7 cm時進行第一次中耕,株高15~20 cm時進行第二次中耕。整個生育期重施有機肥、適當增施氮肥、重施鉀肥、注重根外施肥(葉面肥)。出苗后15~20 d施復合肥5 kg/667m2,盛花結莢期施復合肥5 kg/667m2。采用48 %氟樂靈乳油作為芽前除草劑進行土壤表面處理,防治田間雜草;對野燕麥等雜草較多的地塊應采取輪作倒茬等綜合農業措施以減輕雜草危害[2]。

6 討 論

我區當地豌豆品種都以蔓生型為主,這些品種在雨季還未結束時就已經成熟,往往造成倒伏爛秧,根腐病和白粉病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但其適應性極廣,在海拔4300 m左右都有不同程度的種植。乃東豌豆是西藏地區發現的唯一一種矮稈、直立型、抗倒伏地方品種,籽粒大而圓,色澤美觀,口感好,在當地育種材料中利用比較多。半無葉型豌豆屬人工誘變發生,所有羽狀復葉突變成卷須,其主要是受一對隱形基因(af af)控制,卷須在植株間相互纏繞,形成棚架結構、抗倒伏性能極好,在豌豆抗倒伏、節水、抗病育種中具有重要的利用價值[3]。近年來區內豌豆良種選育將傳統的蔓生型高產育種目標(西藏地區缺優質飼草)調整為早熟、抗倒伏、結莢多,適應機械化作業的半無葉豌豆育種,主要是為了解決豌豆的規?;a需要。藏豌2號的育成是繼藏豌1號之后的又一個優質、高產、抗倒伏、中抗白粉病、耐根腐病的新品種,該品種的推廣引用,將把傳統的撒播(高投入低產出)模式轉化為機械化作業(省時省力)模式,有效解決復種品種短缺的困境。

猜你喜歡
葉型西藏自治區結莢
葉片前緣對吸力面邊界層3維流動影響分析
先進動葉平面葉柵試驗和數值分析
楔形葉片旋轉空化器葉型改進數值模擬研究
大豆:花期結莢期巧管理
豆角開花多結莢少管理有絕招
西藏自治區歌舞團送文藝下基層演出
我與西藏歌舞團——寫在西藏自治區歌舞團成立60周年之際
2016年西藏自治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決算總表
“雙聯戶”西藏自治區基層組織形式的創新
汽輪機葉型幾何特性及機械特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