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春運”是啥樣

2019-02-23 07:12
學生天地 2019年2期
關鍵詞:運費大巴馬車

據考證,周代就出現了現代春節的雛形,古代“春運”也應運而生。然而,受自然、交通、政策,特別是封建時代“父母在不遠游”等禮俗因素的限制,古時候人口流動的數量并不大,距離也不太遠。與今天不同,古代春運的主體并非“外來務工人員”,而是公務人士和商人。

古人也有“回家難”

在古代,由于路途遙遠,交通條件所限,許多人無法回家過年。即便到了交通相對發達的隋唐時期,“回家難”現象也相當普遍。

隋代詩人薛道衡的《人日思歸》有云:“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毖Φ篮馐呛訓|汾陰(今山西萬榮)人,他從北方來到南方,沒能及時趕回去與家人團聚,看著南方歡快的節日氣氛,自己卻獨在異鄉,所以詩中流露出他心中無限的惆悵和思鄉之情。這從側面說明了古代春運“回家難”的現象。到了唐代,詩人王灣更是留下了“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的千古名句。

秦代“高鐵”:硬木軌路

“回家難”的背后實際是“行路難”。因此,中國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不忘修路。秦始皇統一六國后,修建了四通八達的全國性公路網,這給“春運”提供了便捷。

據《漢書·賈山傳》記載,“(秦)為馳道于天下……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筑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瘪Y道是秦國的國道,從記載來看,馳道并不輸于現代高速公路。折算一下,馳道寬達69米。不只路寬,路旁邊還栽植松樹,注意綠化降噪,這在當時算是世界第一了。

除了馳道,秦時還有直道、軌路等。這里所說的軌路,便是當時的“高鐵”。當然,那時的軌路非鐵軌,而是用硬木做的,下墊枕木。除了工程材料不同外,其原理與現代鐵路基本沒有什么不同。馬車行駛在上面,速度非???。

需要說明的是,秦代修建公路網并非出于民用需要,而是出于軍事考慮,但它對民間風俗的影響卻是不容忽視的。

古代“大巴”:畜力車

中國最早的人力車是輦,輦就是轎子的前身,之后又有癡車、獨輪車、雞公車、黃包車、三輪車。而長途運輸特別是物流則主要靠畜力車,它就是中國古代的“大巴”。有馬車、驢車、騾車、牛車等,其中馬車是古代春運最主要的工具,和現代長途大巴一樣重要,至今在我國個別地方仍能看到馬車。

畜力車也分好多種:棧車、輜車、安車等。棧車是一種輕便車,結構簡單,車體材料為竹木;輜車則是大貨車,送人時又變成了大客車;安車就比較高級了,是政府官員或“V IP貴賓”乘坐的,相當于現代高級小轎車。古代人春運回家,一般能坐棧車就很值得顯擺了,大多數人只能靠兩條腿或牲畜代步,實現“回家過年”的心愿。

唐代“春運”全國統一價

為保證節日運輸,中國古代有官辦、商辦、民營三類交通體系,但不論哪一種都是要收費的。在唐代,商業運輸便有一個全國統一價,并設有最高和最低限價。

據《唐六典》所記,如果車載1000斤,走100里,運費是900文;每馱100斤,走100里,運費是100文;走山坡道路,運費是120文。但即便走的全是山路,要價最高也不能超過150文;但走平坦道路時,費用再低也不能低于80文。黃河和長江以及從幽州(今北京)至平州(今河北盧龍)上水16文,下水6文。其余的河上水15文,下水5文。上述是日常物流價格,如果是春運,價格會有所浮動,但基本穩定。所以當時的運費并不高。如果走水路,則更便宜,因此,坐船回家是古人春運的首選。

猜你喜歡
運費大巴馬車
綠馬車
馬車與游船
打碎了多少個花瓶?
園長變馬車
東方的西湖 大巴飛瀑
地鐵
追大巴的爺爺
女巫外賣之大巴司機
系列幽默漫畫大巴來退位
京東為什么要提高“免運費”標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