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嫦娥四號踏上奔月征程

2019-02-24 08:22
科學之友 2019年1期
關鍵詞:西太平洋海試科考

嫦娥四號踏上奔月征程

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月球探測的新旅程。嫦娥四號將經歷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最終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測及巡視探測,并通過已在使命軌道運行的“鵲橋”中繼星,實現月球背面與地球之間的中繼通信。

“沈括”號在西太平洋展開海試與科考作業

2018年12月4日,中國多家機構聯合組成的“彩虹魚”2018馬里亞納海溝海試與科考團隊已抵達西太平洋第一個深海站位,成功進行基于我國北斗衛星通信系統的4 500米級大深度剖面浮標海試。這次作業位于北緯22°、東經130°,深達5 900多米的西太平洋海域,順利回收了在海底“蹲守”十多個小時的著陸器;同時,收到了完成海試并自主浮出海面的浮標通過北斗衛星發來的剖面數據和定位信息。

我國首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下水

2018年12月8日,中船重工武船集團為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打造的“深海一號”在武漢順利下水。這是我國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為我國大洋調查再添一利器。作為我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專用母船,“深海一號”充分發揮了“蛟龍”號的技術性能,顯著提升我國精細探索大洋資源環境的能力與水平,對維護我國海洋權益具有重要意義。

“海洋地質九號”船滿“周歲”

2018年12月9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所屬的“海洋地質九號”調查船,完成入列首年以來的所有調查任務,返回青島。自2017年12月入列以來,“海洋地質九號”分別赴我國東海、南海、黃海以及西太平洋海域,完成了西太平洋深海地質調查科考、南黃海地震調查、東海寬線雙纜地震測量等調查任務。

人類首次在太空打印出生物器官

2018年12月5日,俄羅斯醫療企業宣布,俄羅斯已經成功在國際空間站利用3D打印技術制造出老鼠甲狀腺,成為世界上首個在太空打印出生物器官的國家??臻g站上的俄羅斯宇航員科諾年科于莫斯科時間12月4日17時(北京時間4日22時)開始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在太空中打印生物器官的工作。

中國探險隊首次嘗試徒步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

2018年12月6日,正值寒冬,一支中國探險隊從新疆若羌縣出發,計劃用70天時間,沿著由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于1895年設定的北緯39°線,完成塔克拉瑪干沙漠由東向西的穿越。這是中國探險隊伍首次嘗試沿這一線路橫穿“死亡之?!?。出發起點是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若羌縣,全程將穿過塔中公路、和田河,最終到達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最西端的麥蓋提縣,徒步全程約1 500公里。

124歲天文望遠鏡將在新西蘭“重生”

2018年12月6日,新西蘭明日天空慈善信托基金會宣布,一架距今已有124年歷史的天文望遠鏡在“休眠”50年后將于2019年秋天重新投入使用。這架名叫“布拉希爾”的望遠鏡曾被美國天文學家珀西瓦爾·洛厄爾用于研究火星。這架望遠鏡于19世紀后期制成,高達9米,配有直徑45.7厘米的折射鏡頭,被視為維多利亞時代機械工程的杰作。

我國學者研制出“未來電動汽車電池”高性能催化劑

2018年12月5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曾杰教授課題組與湖南大學黃宏文教授合作,研制出一種兼具優異催化活性與穩定性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為降低電池成本、推動應用開辟了新路。相較于目前商用的鉑碳納米催化劑,新型鉑鎳銠三元金屬納米線催化劑在質量活性和催化穩定性方面都有顯著提高,展現出優異的性能和應用潛力。

猜你喜歡
西太平洋海試科考
恐龍跑得快嗎
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交付海軍!
海試歸來,國產航母測試了啥
首艘國產航母或近期海試
中國南極科考30年歷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