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制員疲勞與航班量增長的關系

2019-02-28 07:33章越
科學與財富 2019年3期
關鍵詞:疲勞管制員航班

章越

摘要: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在出行方式上,選擇高速航班出行的偏好更加明顯。在市場需求下,全世界范圍內的航班量正處于劇烈增長期。航班量的增長無疑加重了空中管制的復雜性,增加了管制員的工作,也容易造成管制員疲勞。本文從管制員疲勞的產生出發,論述了管制員疲勞與航班量增長的關系,并對提出了幾點應對策略。

關鍵詞:空中管制;管制員;疲勞;航班

空中管制是民航交通中重要的管理內容,對空中交通安全的維護具有重要意義。在當前航班量劇增的背景下,對民航空中管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航班增量的背景下,管制工作量也隨之增大,工作內容也趨于復雜,成為新時期管制員疲勞的誘因。

1.航班量增長環境下的空中管制現狀

中國航空業發展迅猛,現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據相關統計數據表明,2018年上半年,中國航空客運量已突破3億人次。這就意味著,2018年年度航空客運量有突破6億人次的趨勢,相比2017年而言,環比增長了接近12%。伴隨著中國航空一些列的發展,包括機場的興建、擴建,航路的增加,航班頻次的增加,中國空中管制事業迎來了繁忙期。

1.1 空中管制難度更大

航班量的快速增長,在單位時間內同一空域中有更多的航班在進行航路飛行,面對各式各樣的控制需求,管制難度也不斷增大。具體體現在:

一是管制內容更多,航班量增長環境下,空中管制的內容也有所增加,有的時候需要面臨不同高度空域的航班同一時間進場和出場,需要同步控制的航班數量也有所增加。

二是管制內容更復雜,管制工作與真實航班有著密切聯系,管制員需要對自己管轄扇區內出現的所有事件都做出高精度的反應,需要及時給航空器指令。航班量猛增,航路交通也變得更復雜,協調起來難度也更大。

1.2 管制員人員配比過低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有在一線從事管制工作的管制員僅一萬多人。由于管制工作壓力大,加上有限的空域、不斷增長的飛行量,管制工作的強度、難度及壓力日益加大。更為重要的是,我國管制員數量每年雖有增長,但速率十分緩慢。同比于發達國家,根據美國FAA的數據披露,現有的空中管制員約為我國的兩到三倍。

2.管制員疲勞的產生

疲勞是一個廣義概念,它既是指生理上肌肉疲勞、器官疲勞帶來的不適感覺,也指大腦活動過于強烈后導致的思維減弱,致使心理上對工作產生抗拒感。疲勞的產生往往會降低人的思維能力和工作能力,容易造成人的思維分散,心不在焉、反應遲緩等等?;诠苤茊T工作特性,疲勞產生的失誤會造成極其惡劣的后果,甚至會付出生命代價。結合筆者的工作經驗來看,管制員疲勞的產生往往來自于兩個方面。

2.1 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指的是管制員自身以外的工作環境、工作內容、工作強度以及工作特殊性等。管制員的職業特征十分明顯,基于空中交通的不間斷性,管制員作為空域管制不可缺少的人力資源,需要一年四季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有人值守在崗位上。幾乎所有的管制單位都采用“輪班制”來安排工作時間,管制員也因此難以過上符合生物規律的生活,這對于管制員的個人生活以及心理狀態都會產生不利影響。

管制員工作環境同樣具有特殊性,不僅工作場所偏遠,尋求安全獨立,工作聲環境、光環境都存在很大的波動性,需要管制員有良好的適應環境能力,否則也會由于頻繁轉換的光環境和聲環境產生疲勞。除此之外,設備環境安全性也是影響管制員心理的因素。

在工作內容方面,通常情況下,管制員倒班制的工作量是符合生理耐受水平的。但空域交通管制受到許多因素影響,常常會出現特殊情況,例如惡劣天氣下,管制員的工作量一般要加倍。

2.2 內部因素

管制員疲勞產生的內部因素主要來自于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兩個方面,由于長時間的高精神集中腦力活動,對于管制員的身體素質有較高的要求,需要管制員平時鍛煉身體,鍛煉思維,一旦疏于鍛煉,便容易使得身體素質下降,引起疲勞。心理因素則是由于管制員工作作息特殊性導致其生活規律不同于常人,導致管制員難以同時兼顧工作與生活,時間長了會對工作缺乏熱情,產生疲勞心理。

3.航班量增長環境下如何避免管制員疲勞

3.1 制度的優化

從我國現行的管制員輪班機制、管制員培養和養成機制來看,都存在很大的優化空間。目前我國現行的管制員輪板機制為上二休二模式,也就是工作一至兩天,休息兩天的工作安排。這種機制下,管制員夜班前休息時間較短,通常只有5個小時的間隔時間被用來休息,而即將面對的是長達15小時的大夜班,其單位班次的工作時間往往長達24小時,極易造成管制員疲勞。而參照美國FAA的管制員輪班時間,其大夜班休息時間間隔為8小時,相對更科學,對管制員壓力也更小。應避免快速的黑白交替排班,通過提出可行的人力資源條件,可能的排班制度,利用國際認可的生物數學模型軟件進行輔助驗證,篩選出可行并且能夠減少疲勞的排班方案。

除此之外,在大環境方向來看,管制員的培養和養成制度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一方面,管制員的培養在我國只能通過三個特定的大學培養,而真正養成的管制員并進入到機場管制工作的比例更少,職業接觸的途徑少,養成的比例低也是管制員總體數量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此方面應該試圖有所改善;另一方面,管制員養成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培訓活動,養成管制員的難度不亞于飛行員。然而在薪酬體系上,管制員的薪酬水平尚不及飛行員的一般,導致管制員難以吸引到更多的新鮮血液?;诖?,相關部門應該做出相應的調整措施,構建一個有利于提升管制員工作熱情的大環境氛圍,從而促使管制員對管制工作有更積極的心態。

3.2 改善外部環境

管制員工作大環境前提是比較難于改變的,因而環境管理只能從細節入手。例如管制員工作的光環境,管制員長時間要面對雷達顯示屏工作,如果進光太多,那么就會產生視覺刺激,進光太少,對于管制員的體感和思維也有所要求。要想改善,應該盡可能的使用高科技手段,例如對屏幕顯示裝置進行適當的屏蔽,在室內安裝防反光玻璃等。在物環境管理方面,除了相關設備的不可更改項之外,應當給管制與提供舒服的工作物環境,例如更符合人體工學的座椅等。在聲環境方面,應當盡量統一各種發生物品的音量分貝,這樣當突發事件產生不同尋常的聲響的時候,能夠讓管制員迅速反應。如若聲環境總是很嘈雜,那么管制員的聲音敏感很難得到滿足。

3.3 管制員疲勞管理

管制員疲勞管理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第一個方面就是引入高科技疲勞監測系統,現階段隨著體感監測技術的發展,通過一些裝備和技術的集成,電腦能夠形成一套分析系統,從而有效的對管制員疲勞狀態做出預警,當警報響起,應適當的調整管理員的狀態。另一個方面則是同伴監督管理,一般管制工作都采用班組工作,班組安排上,應適當安排性格互補的管制員同伴,構建和諧的氛圍。

結語

管制員疲勞往往形成的原因有很多,航班量增長造成的空中管制任務艱巨、內容復雜等都是誘因之一。避免管制員疲勞的產生不僅需要航天領域內的各種機構積極介入調整,更需要管制員能夠主動調整狀態,保持積極良好的狀態,在管制工作及時發現自己的疲勞,并且迅速調整。管制員疲勞上崗對航空安全的危害常常是估計不到的,希望通過本文的論述,能真正幫助管制員客服管制疲勞,保障飛行安全,為使我國從民航大國發展為民航強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安娜.民航空中管制的人為安全風險及措施[J].科技視界,2018(22):217-218.

[2]方悅.空中交通管制中良好管制習慣的重要性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21):266.

[3]董旺田.空中交通管制員素質優化研究[J].人力資源管理,2011(07):252.

猜你喜歡
疲勞管制員航班
全美航班短暫停飛
山航紅色定制航班
山航紅色定制航班
山航紅色定制航班
從心理學的角度淺談空中交通管制中的“錯、忘、漏”
《飛機起飛了》
日本人開始測量“疲勞”
日本人開始測量“疲勞”
加強空中交通管制員防沖突應變能力的探討
基于熵權法的管制員素質機測因子賦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