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域旅游視角下五峰縣域旅游發展探討

2019-03-06 11:37
福建質量管理 2019年3期
關鍵詞:全域縣域旅游業

(中南民族大學 湖北 武漢 430000)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旅游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一種日?;顒臃绞?。我國旅游業已步入大眾化、產業化發展的新階段,2017年旅游業對GDP綜合貢獻為9.13萬億元,占GDP總量的11.04%。人們不斷增長的旅游需求和旅游消費的日趨多樣化、個性化的特征,對旅游業發展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五峰縣旅游資源極為豐富,旅游發展潛力巨大,但由于目前挖掘力度不夠,其旅游業就如何滿足多樣化的旅游需求面臨著轉型發展的難題。為此,全域旅游作為一種新的旅游發展模式,給五峰縣旅游業改革發展和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的發展新思路。

一、全域旅游的涵義

全域旅游的概念最初來源于全域城市化,是2010年大連市委十屆七次會議中才提出的一種新型旅游概念。目前業界對全域旅游的一般認識是現代旅游業整體發展的觀念,它體現的是區域綜合利用各方而條件對旅游業發展產生一定的助推作用,從而實現區域旅游業的區域一體化發展,創建區域旅游業品牌形象。

二、全域旅游的特點

(一)全域旅游發展優勢

全域旅游體現了構建 “大產業”的概念,實現從旅游產品開發到相關產業規劃,再到產業鏈融合的思路,這樣的創新發展具有獨特的優勢。

1.地域景區覆蓋優勢

全域旅游的“全”打破旅游景區界限性的特點,讓區域內旅游資源實現整體覆蓋。景點從“點、線”成為“一面”,使整個區域變成一個整體多樣的旅游區,更能滿足不同游客的需要。

2.旅游季節優勢

全域旅游發展突破旅游淡旺季節限制,實現全時域開發,通過挖掘各種不同自然條件和文化內涵,積極調動區域旅游要素的融合,提升游客的旅游體驗,實現“旺季更旺,淡季也有景可賞”,促進旅游季節對游客的吸引力。

3.產業融合,組合營銷優勢

全域旅游發展強調各行業整合和積極互動,重視吃、住、行等服務行業的同時,優化資源配置打造自身旅游品牌,以旅游業帶動不同產業的共同發展,對不同的市場運用針差異化的組合營銷方式,推出不同的旅游產品。

(二)全域旅游的發展類型

全域旅游的核心思想是在一個區域內,把旅游業作為優勢產業,其他各行各業都參與進來,從而帶動經濟社會的發展。圍繞著這個核心思想,各地區在推進全域旅游中,從實際出發結合自身的特點和發展需要,探索各具特色的發展模式和針對性舉措。

1.以核心景區帶動

依托核心景區作為吸引游客的動力源,按照發展全域旅游的整體要求,圍繞著核心景區規劃好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開發相應的旅游產品和景區,調動各部門各行業的積極性,形成“區域景區和產業一體化發展”。以核心景區向周圍發散,推動地方旅游業與相關產業融合,從而帶動周遭的經濟社會發展,典型代表有湖南張家界,武陵山片區。

2.以城市全域輻射

它是以某個城市旅游目的地為主體,依靠城市知名的旅游景點和旅游產品、便利的交通設施、較為完善的旅游服務,以市內旅游向周邊輻射帶動全域旅游,推動該地區的旅游開發、城鄉一體化以及環境保護等得到更好的規劃。該發展模式符合“旅游引領、周邊融合發展、共同提升”的思路,以旅游引領新型城鎮化,打開了城鄉旅游大市場,我國北京、福建廈門等城市的旅游發展就是運用了這種模式。

3.以全域景區發展

把某個區域整體視為一個大景區來規劃開發,按照整體覆蓋、全資源整合和各行業參與互動的原則,全方位深入開展全域旅游建設,打造旅游鄉鎮、風景園區,實現“時時見景、處處是景”的城鄉旅游風貌。它與城市全域輻射有點類似,但又不同于城市全域輻射,國內景區代表如杭州西湖、江西廬山等。

4.以特色資源驅動

它以區域內存在的較為普遍的自然條件和文人資源為基礎,推動自然資源與民族特色文化相結合,推崇大眾健康、文化、科技、體育等相關產業理念,打造一批如健康養生、休閑避暑、生態觀光、戶外露營等旅游新業態,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國內代表有貴州花溪、云南撫仙湖等。

5.以全域“+旅游”

依托產業的深度融合,推進旅游業與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積極調動各行業推動全域旅游要素的融合,規劃開發出不同跨界旅游品牌,從而提升區域旅游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我國南京江寧旅游的發展符合全域“+旅游”的模式。受這種模式啟發,張馨方(2017)從全域旅游發展的理念出發,將英山秉承的綠色發展理念契合全域“+旅游”開拓一條適合湖北英山縣全域旅游發展路徑。

(三)全域旅游對縣域旅游的發展意義

全域旅游相對于傳統縣域旅游發展而言,具有綜合性、全方位、多領域等特點,它跳出了傳統旅游謀劃現代旅游和小旅游謀劃大旅游發展的思維,促使旅游業在發展形態、發展理念、發展模式上進行變革,更能迎合目前人們的旅游消費心理,它能夠很好彌補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因規模小,產業鏈形成難度大的缺點。同時,全域旅游能推動縣域經濟發展,推動旅游產業的發展和轉型升級今后縣域旅游發展可以積極借鑒全域旅游模式。

三、五峰縣域旅游發展概況及全域旅游發展分析

(一)五峰縣域旅游發展概況

1.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民族文化

五峰縣地處三峽南岸、湘鄂邊界的湖北省,擁有奇特多變的喀斯特地貌,使之形成了眾多獨具魅力的自然山水奇觀,峰巒峽谷中珍藏著古老稀有的原始森林。境內物種多樣,林特、水電、礦產、旅游等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高達81%,素有“三峽后花園”和“中國茶葉之鄉”的美譽。除了豐富的自然資源,五峰縣也是一座文化寶庫,其民間歌謠、故事、傳說等充滿原汁原味;特色的竹枝詞、南曲、吹鑼鼓、滿堂音更是久負盛名;戲曲有堂戲、柳子戲、儺戲、皮影戲。2010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湖北旅游強縣”,2016年又被確定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

2.旅游業發展迅速

近幾年五峰縣旅游業發展迅速,全縣旅游業得到突破發展,旅游業發展勢態良好。據統計,全縣2018年“五一”期間,共接待游客7.9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5480萬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7.11%和10.06%。而五峰早在過去“十二五”期間,因實現規劃目標被表彰為“湖北省旅游發展突出貢獻縣市,并在“生態立縣”戰略的指導下,提出了“全域景區化”理念。

表1 五峰縣域旅游發展狀況一覽表

資料來源:根據五峰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6—2017年)整理而成。

3.旅游業發展難題

五峰縣旅游現狀吸引力具備一定初步條件,當前盡管較省內其他縣域旅游比,聚集部分人氣,但品牌名聲在全國仍不夠,文化內涵還需進行深度挖掘開發;景觀互動性和對游客的吸引性較差,需要攜手周邊景點協同快速發展;境內已開發的景點數量仍不夠,除開柴埠溪、后河、白溢寨等6處景區,其他真正能讓人停留駐足的景點還需進一步挖掘;現狀承載力上升空間較大,應在基礎配套、旅游設施服務、業態活化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升級。

(二)五峰縣全域旅游發展的現實基礎

1.縣域旅游資源優勢

五峰旅游形成了以柴埠溪、后河為龍頭,鄉村旅游為載體的發展格局。成立了柴埠溪、后河兩大度假區,且柴埠溪大峽谷風景區通過帶動周邊鄉鎮,完成一期建設提檔升級,被批準為省級生態旅游示范區;后河天門峽景區完成景區建設,被批準為國家 4A級旅游景區。該縣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其中采花茶業被評為省級休閑農業示范點;長樂坪鎮入選“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白巖坪村被評為“湖北省旅游名村”,栗子坪村獲評首屆“荊楚十大最美鄉村”。

2.縣域旅游環境改善助推全域旅游發展

五峰始終堅持生態立縣戰略,隨著全縣旅游業的不斷發展,縣環保局致力推進生態旅游理念,認真履職抓生態環境保護,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促進綠色發展。2014年啟動國家級生態縣創建工作,推進生態文明示范縣建設。2016年重新修編《五峰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規劃》,并已通過省環保廳專家評審,規劃到2017年各項指標達到省級生態文明示范縣標準。目前,已創建省級生態鄉鎮2個、生態村5個,創建市級生態鄉鎮2個、生態村21個。自全國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以來,縣內交通狀況得到了極大改善,五峰鎮萬馬橋開往長生洞景區公交直通車已運行,開啟了景區公交專線的發展模式。

3.縣域政府、企業、居民的積極態度

為了更好發展全縣旅游,五峰縣政府不斷完善旅游規劃體系,構建了縣、鄉、村、景區四級規劃體系,完成了《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族自治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修編》(2013-2025)、《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旅游發展戰略策劃》、《五峰柴埠溪度假區旅游開發策劃》、《湖北省五峰縣后河生態旅游區總體規劃》等多個規劃,并編制完成了包括漁洋關、長樂坪等多個重點景區的配套規劃??h內各企業也在縣政府的帶動下,積極參與全縣旅游建設,如湖北柴埠溪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投身旅游開發建設,已建成五峰第一條索道并投入使用。同時,當地居民逐步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與生活方式,瞄準家鄉旅游發展商機,就地創業就業謀發展。

四、全域旅游視角下五峰縣域旅游發展路徑

(一)優化配置資源,完善旅游產業要素

全域旅游的核心在于對全域旅游業發展進行整合與謀劃,注重對市場需求的調查分析,旅游服務配置從景點和景區的協調發展角度著手,實現社會各類資源的有效配置,建立與之配套的公共服務基礎設置。例如,在旅游交通方面,五峰應在滿足城鎮交通運輸的規?;A上,可以建設沿途風景帶,提升全區域綠色旅游風景線,讓游客體驗到五峰一路都是景;在酒店住宿方面,堅持讓游客入住放心、安心和舒心的原則,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加強全縣綠化、城市公園與市民廣場、旅游廁所等公共體閑與文化娛樂場所等的建設。

(二)發展全域“旅游+”型,促進產業融合

全縣應充分發揮 “旅游+”的功能,實現產業聯合和效益提升。一方面,緊密結合旅游業與農業、縣內工業手工業等,推動旅游與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發展 “旅游業+農業”的休閑農業、“旅游業+手工藝”的創意文化、“旅游+體育運動產業”的健康運動旅游等。另一方面,五峰縣在發展全域旅游的過程中應該秉承綠色發展的理念,注重環境問題,發展生態旅游,始終堅持“旅游+環境”在發展全域旅游的工程中的重要位置,落實“生態立縣”的戰略,發展可持續的全域旅游風景區。

(三)創建模式,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龍頭景區對一個區域旅游業的發展起著支柱作用,能突出區域內旅游的整體形象,具有較強的品牌效應。柴埠溪、后河兩大國家4A級作為龍頭景區,五峰可以制定以兩大景區帶動旅游發展,實現旅游資源、客源市場、旅游利益共享的發展機制。據報道,五峰縣在“十三五”期間將建成以景區景點建設為抓手、以鄉村旅游為支撐、以全域旅游為核心的仁和坪鎮+漁洋關鎮+長樂坪鎮+新縣城+柴埠溪景區和五峰鎮+采花鄉+灣潭鎮+老縣城+后河景區,這正好符合龍頭景區帶動區域旅游發展的思路。除此之外,五峰還可以創建旅游度假區、旅游名鎮和旅游名村,結合生態文化旅游業的發展理念,打造休閑旅游目的地、康養旅游基地、綠色旅游基地。

(四)加大宣傳品牌知名度,拓展旅游市場

五峰縣應當積極推動與周邊縣域旅游合作,打造關中旅游精品線路;加強旅游招商引資,推出五峰縣特色旅游產品;制作形象得宣傳片,策劃五峰縣旅游推介活動;整合線上線下旅游營銷方式,利用微信、微博、旅游網站等互聯網平臺,建立多渠道相結合的信息傳播機制;完善多層次旅游宣傳體系,從公眾號、五峰旅游網站等平臺上收集游客反饋,積極與網友互動,運用大數據分析、了解和把握人們不同的旅游消費需求,并與各旅游網站合作,出臺優惠旅游套餐,吸引和引導消費。

猜你喜歡
全域縣域旅游業
云南出臺20條措施,加快旅游業恢復
用一粒米撬動全域旅游
縣域消防專項規劃研究
重慶武?。贺毨丝谝劳新糜螛I脫貧
在旅游業轉型升級中實現新引領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寧
山東縣域GDP排名出爐
中國旅游業2017的風往哪吹?
謀全域 圖四時 大連金普新區的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向更廣更深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