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山紅燭,照亮希望
——鄉村教育守望者張玉滾

2019-03-07 07:50孟向東孫勇刁良梓
青春期健康 2019年3期
關鍵詞:張玉張磊扁擔

文/孟向東 孫勇 刁良梓

八百里伏牛山,錦巒疊嶂,美如畫屏。云霧深處,大山之巔,成片成片的連翹扎根巖土,擁抱峰巒,迎著太陽默默生長。早春,它們綻芳吐蕊,開成一片金色海洋;深秋,它們收枝斂葉,結就一味人間良藥……千百年來,無論雨雪風霜,歷經酷暑嚴寒,連翹始終堅守腳下土地,為人們奉獻燦爛芳華和寶貴果實。

在南陽鎮平縣的伏牛山區,有這樣一個普通的小學校長,就像這平凡而又堅韌、樸實而又厚重的連翹。為了一句莊嚴的承諾,他十幾年如一日堅守大山深處,只為干好一件事:改變山里娃的命運,托起大山的希望。

他就是張玉滾,一個“80后”小學校長。他扎根黑虎廟小學17年,面對艱苦的環境,他任勞任怨,默默奉獻。先后教過500多名孩子,培養出16名大學生。2018年9月被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時代楷?!狈Q號。

張玉滾護送孩子們回家

他的背后,到底有著怎樣不同尋常的故事?

留山記——

黑虎廟村是鎮平縣北部深山區的一個行政村,屬于高丘鎮。從地圖上看,這里距離縣城70多公里,距離不算太遠,然而一座座大山像鐵桶一般,把黑虎廟圍困得水泄不通,牢牢壓在谷底。以前,黑虎廟人要想走出大山,得沿著山脊上牛羊踩出的小道,翻越尖頂山,再穿過險峻難行的八里坡,走到高丘鎮,通常需要10個多小時。老輩人說“上八里、下八里,還有一個尖頂山;羊腸道、懸崖多,一不小心見閻羅?!?/p>

黑虎廟村1300多人,下轄13個自然村,零星分布在方圓十幾公里的帶狀山凹里。學校雖說在村里的中間位置,但住得遠的學生步行要3小時才能到。一座破舊的兩層教學樓,一棟兩層的宿舍,三間平房,就是這個學校的全部家當。

初見張玉滾,一米六的個頭,面相憨厚,30多歲的人看起來像是50多歲?!笆抢闲iL給我指的路。當初要不是他,我肯定離開黑虎廟了?!睆堄駶L聲音低沉。他口中的老校長指的是吳龍奇——黑虎廟小學退休校長。吳龍奇在這里教了一輩子書,堪稱當地的活字典,鄉親們都親切地喊他“扁擔校長”。

走出大山,改變命運,過上好日子,是山里人世世代代的夢想、心心念念的追求。要想刨除窮根,改變命運,必須從教育開始。從1973年起就在村里教書的吳龍奇,深知一個好老師對孩子們的意義。17年前,張玉滾就是這樣被吳校長“盯”上的。

2001年8月份,開學在即,但學校偏僻沒人愿意來,縣里派老師也來不及,急得他火急火燎。哪個“秀才”能救急?吳龍奇腦海里突然蹦出一個人——自己教過的學生張玉滾,7月份剛從南陽第二師范學校畢業,他高興得直拍大腿。吳龍奇趕緊挎上一籃雞蛋去到張玉滾家,恰好碰見張玉滾在收拾行李,準備去南方打工?!坝駶L啊,你是我的學生,幫個忙暫時頂一下,等上面派下老師,你再出去打工也不遲?!薄皡切iL,您讓我考慮考慮?!痹谕馍狭巳陮W,張玉滾也有自己的小心思:想出去闖一闖,漲漲見識。

吳校長怕張玉滾悄悄溜了,就一天三趟地盯著?!澳阆雀胰W校瞅一眼再說,是走是留,我不攔你?!弊詈?,吳校長換了“套路”。張玉滾跟著老校長來到學校,走進自己當年上課的教室,映入眼簾的依然是“破桌子,破水泥臺子,里面坐著十來個‘土孩子’”。

“玉滾,泥巴磚頭壘個灶臺,頂多能用個十年八載,咱們教學生認的每個字,他能用一輩子。你要不來,這個班就開不了臺,孩子們就得上山放羊去?!崩闲iL背過臉,用關節粗糲的手揉著眼窩。

看著孩子們清澈無邪、渴望知識的眼神,那不正是自己小時候的模樣嗎?難道就因為沒有老師,讓他們小小年紀就失學嗎?張玉滾的鼻子陡地一酸?!袄蠋?,啥也不說了,我不走了?!本瓦@樣,21歲的張玉滾成了一名大山里的教師。

扁擔記——

在張玉滾住的宿舍里,有一根磨得溜光的扁擔,兩米長,黝黑發亮。黑虎廟小學的老教師說:“這根扁擔不尋常,吳老校長挑了它幾十年,后來老校長挑不動了,張玉滾接著挑??梢哉f,這根扁擔就是黑虎廟小學歷史的見證?!?/p>

張玉滾接過老校長的扁擔,肩不離擔,擔不離肩,風里來雨里去,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汗。有年冬天特別冷,山里潮氣大,遇冷成冰,本來就難走的八里坡,更加濕滑難行。眼看就要開學了,孩子們的書本還在高丘鎮上,正月初十凌晨三點多,張玉滾和另一名老師路喜安就扛上扁擔出發了。揣幾個涼饃,一步一滑地直到中午才趕到鎮上,向路邊人家討碗熱水吃了涼饃,他倆又趕緊挑著幾十公斤重的教材、作業本往回走。一路緊趕慢趕,晚上十點多,兩人才走到尖頂山頂。汗水在眉間結成了冰碴,肩膀早已磨腫,腳上水泡連水泡,每走一步都疼得鉆心。天黑看不清路,偏偏又下起了雨,他倆實在走不動了,就找了個山洞,把書本用油氈包起來,小心翼翼地放好。第二天一早就往回走,等到了學校,兩人幾乎成了“泥人”,書本卻被裹得嚴嚴實實,打開來,干干凈凈,連一點褶皺都沒有。

從2001年到2006年,5年間,靠著一根扁擔,踩著老校長的腳窩窩,張玉滾為孩子們挑來學習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們的希望。寒來暑往,他的足跡早已化作一串串動人的音符,回蕩在黑虎廟的溝溝坎坎。

2006年,通往黑虎廟的公路修好了,山里人的出行方式終于有了改變。因為山高路險通不了客車,很多村民買了摩托車、機動三輪。張玉滾也省吃儉用置辦了一輛摩托車。此后,他去鎮上給學校買米買菜拉教材,再也不用肩挑背扛了。

“老扁擔”謝幕,“小摩托”登場?!袄媳鈸鄙砩夏Y的一代代山區教師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扁擔精神”,也繼續在“小摩托”上傳承發揚。

弦歌記——

黑虎廟村黨支部書記韓新煥說:“張玉滾雖然收入微薄,但他17年來資助過的學生就有300多名,有他在,沒讓一個孩子失學?!?/p>

4年前,張玉滾接任校長,當好“掌舵人”的同時,他又肩負起學校教研課改的總體工作。由于學校條件艱苦,師資力量不足,張玉滾不得不把自己打造成“全能型”教師。語文、數學、英語、品德、科學,他樣樣“精通”。不耽誤一節課,千方百計地上好每一節課。數學課上,張玉滾運用直觀教學法,和孩子們一起制作鐘表表盤、正方體、長方體等教具;科學課上,他帶領孩子們去野外考察,自己動手做實驗,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興趣。學校缺少體育設施,大課間時,他就和孩子們圍成一圈玩抵羊斗雞,活動課還經常領孩子們去爬山。

張玉滾帶領學生到戶外上課

為讓山里的孩子也能說一口純正的英語,張玉滾自己掏錢買來錄音機和磁帶,先跟著一遍一遍學。在課堂上,他一邊播一邊教,有時候一個發音,就讓孩子們反復練上十幾遍。張玉滾風趣地說:“發音要練好,可不能讓孩子們將來出去了一口黑虎廟英語,讓人笑話!”

“給學生一瓢水,老師要有一桶水?!边@是張玉滾的口頭禪,多年來,他在教中學、學中教,無論再忙再累,都不忘學習。他已經自學完成大專課程,正在自學本科課程,“山里本來就閉塞,老師不多學點,咋教好娃們?”

讓張玉滾和老師們欣慰的是,這些年,在上級教育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關心下,學校的辦學條件也在不斷改善,新建了宿舍樓,蓋起了食堂,校園里還搭起了乒乓球臺?!耙郧笆恰畯褪浇虒W’,幾個年級混在一起上課?,F在,我們從學前班到五年級都可以分班開課,課程跟城里孩子沒啥差別?!睆堄駶L說。

2018年春天,鎮平縣教體局專門給黑虎廟小學撥付配套資金50多萬元,用于改善教學條件。隨手推開一間教室的門,新裝上的推拉式黑板左右打開,露出一塊黑亮的液晶顯示屏。老教師陳金亮一臉自豪地說:“看,我們上課也用上一體機了!通過遠程教學,我們的學生還能跟城里孩子一同上課呢?!?/p>

春天的山坳里,布谷聲聲,他領孩子們誦讀: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夏天的溪流邊,蟬鳴陣陣,他帶孩子們吟誦: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秋天紅葉滿山,層林盡染,他教孩子們領會: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冬天大雪紛飛,蒼茫壯闊,他讓孩子們體味: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教書育人,教授的是知識,培育的是心靈。張玉滾經常帶領孩子們走出去,用心感受四季光陰的變遷,聽風聲雨聲,看云飛雪落。為了孩子,他練就一身過硬的好本領:掂起勺子能做飯,拿起針線能縫紉,課桌椅壞了他來修,校舍破了他來補……這一幕一幕的美好和感動,如春風化雨,悄無聲息地滋潤著孩子們的心田。

堅守記——

天剛剛亮,張玉滾就輕手輕腳下床,他這邊剛起身,妻子張會云也起來了。夫妻倆打著手電,出了門,走進廚房,張玉滾從櫥柜里舀出米,淘洗干凈,放進大鍋,倒入清水。張會云將灶里的柴火點燃,慢慢熬煮。這時候,天已經大亮,張玉滾夫婦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

張玉滾在批改學生作業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黑虎廟小學就像是一個“夫妻店”。除了張玉滾夫婦,學校里還住著退休返聘教師陳金亮夫婦、青年教師張磊夫婦。這種特殊的搭檔關系,是黑虎廟小學長期堅守的重要支撐?!皥猿忠魂囎硬浑y,堅守一輩子難,沒有信念的人做不到?!辨偲娇h委常委、宣傳部長周清玉這樣評價。

其實,面對微薄的工資,艱苦的環境,養家糊口的窘困,張玉滾也曾猶豫過,想到離開?!扒鞍胍瓜胂胱约?,后半夜想想孩子。思來想去,都走了,孩子們咋辦?”張玉滾的父親把兒子的糾結和不易看在眼里。這個當了多年村干部的老黨員,拍著兒子的肩膀說,好男人就是要信守承諾,忍得住孤獨、扛得起責任。知道兒子工作忙,學校事情多,母親總是默默地支持他。每次家里有事,母親總是說:“你去忙吧,家里有我?!?/p>

張玉滾幾乎把全部的心血都傾注在學校、把全部的熱愛都給了學生,對自己的親人,卻滿懷歉疚。他最感虧欠的,就是相濡以沫的妻子。學校原來沒有食堂,孩子們自己從家里帶米面饅頭,在教室后面一間臨時搭建的棚子里生火做飯,每天煙熏火燎不說,年齡小的孩子做的飯總是半生不熟。2003年,食堂建好了,可是給的工資少,沒人愿意來做飯,還是開不了張。萬般無奈,張玉滾想到了妻子張會云?!爱敃r她在外打工,一個月一兩千塊錢,收入比我高得多?!睆堄駶L說,架不住自己的甜言蜜語加上軟磨硬泡,妻子終于同意來學校給學生們做飯。

2014年5月的一天,張會云在軋面條時出了意外,右手四個手指被機器軋折,鮮血淋漓。等趕到縣醫院,已錯過最佳治療時機,落下了殘疾。望著丈夫那張因自責而滿是痛苦的臉,她輕輕地嘆了口氣,夫妻一場,她比誰都明白丈夫的心。沒過幾天,張會云就重新出現在學校。只不過,她炒菜、做飯都換成了左手,見到生人,也悄悄地把右手藏在身后……

春去冬來,尖頂山上的麻櫟樹綠了又黃,黃了又綠。就這樣,為了當初對老校長的一句承諾,為了改變山里娃的命運,張玉滾一干就是17年。

傳承記——

午后的陽光,強烈得有些刺眼,上課鈴響了,黑虎廟小學的校園靜了下來,三年級教室里傳來瑯瑯的讀書聲,一個年輕帥氣的男老師正在上語文課。他就是張磊,張玉滾的親侄子。

2007年,張磊大學畢業后,在深圳上班。不久就認識了女友,廣西姑娘余超鳳?!爱敃r,他倆感情好得很?!睆堄駶L笑著說?!盀樯痘貋斫虝??”“還不是因為俺叔?!睆埨跊_著張玉滾努了努嘴。

原來,2009年,學校一下子有3位教師面臨退休,馬上春季開學了,這可怎么辦?張玉滾像當初的老校長一樣犯了難。思來想去,他把“主意”打到了自家侄子身上。

“我叔給我打電話不下五六次,幾乎天天打?!币婚_始,張磊沒有答應?!昂髞?,咋下定決心了?”“小時候我叔背我跋山涉水上學的情景,咋也忘不掉。我是本鄉本土人,不能眼睜睜看著孩子們沒學上?!睆埨谡f。

應承了叔叔,可是咋想辦法讓女朋友也一起回來呢?“張磊跟我說回家見見老人,把親事定下來?!庇喑P笑著回憶說,“他說老家挺好的,有山有水。我問山多大,他說不大。沒想到,跟著他一路回來,越往里走山越高?!?/p>

回家第二天,張磊就帶著余超鳳來到黑虎廟小學?!巴镆豢?,教室破破爛爛,窗戶兩面透風,孩子們凍得直哭。有個孩子連鞋都沒有,腳腫得像胡蘿卜?!边@個心軟的姑娘看得直掉淚。小情侶商量后決定,余超鳳留在黑虎廟小學教書,張磊到縣里的石佛寺鎮學玉雕手藝,掙錢養家。

轉眼5年過去了,2014年春節過后,有個老師調走,張玉滾再次動員張磊回來代幾天課,沒想到這一“代”就到現在。黑虎廟小學現有教師8人,其中4名是退休返聘的?!爸灰⒆釉?,學校就在?!边@是老師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張玉滾在為學生們盛午飯

張玉滾與學生們一起吃午飯

“縣里正在盡最大努力解決師資短缺問題,逐步提升山區教學質量。還給深山區教師發放津貼,想方設法提高山區教師待遇?!辨偲娇h委書記李顯慶說,“讓鄉村教師更有尊嚴,有回報、得發展,基層教育才有希望,鄉村才能振興?!?/p>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對偏遠的山村來說,每一所學校,就是一堆火;每一個老師,就像一盞燈?;鹧骐m微,也能溫暖人心,點燃希望;燈光雖弱,卻能劃破夜空,照亮未來。

山谷中,佇立尖頂山頭,但見滿山連翹,枝葉舒展,綠意蔓延。黑虎廟小學里那面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著,仿佛一把燃燒的火炬,永不熄滅……

猜你喜歡
張玉張磊扁擔
熱噴涂技術在汽車零部件中的應用及其工藝
楊存懷:“土專家”挑起增收“金扁擔”
金扁擔
表示瘋狂的學習
風雨中逆行的抗“疫”巾幗戰士——記呼吸科副主任張磊
科比:寫給17歲的自己
THE GLOBAL ATTRACTOR FOR A VISCOUS WEAKLY DISSIPATIVE GENERALIZED TWO-COMPONENT μ-HUNTER-SAXTON SYSTEM?
“口”“ㄙ”偏旁混用趣談
挑扁擔
汪仁斌、張玉設計作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