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轉錄因子-κB-基質金屬蛋白酶-9 信號通路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遲發性腦病中的作用

2019-03-08 03:07彭紅艷辜剛鳳雷蕊綺蔣力呂霞吳沙李經倫
實用醫學雜志 2019年4期
關鍵詞:染毒迷宮海馬

彭紅艷 辜剛鳳 雷蕊綺 蔣力 呂霞 吳沙 李經倫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四川瀘州646000)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已成為全球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幸存的患者中,約有10%~30%的人在數天或數周的“假愈期”后出現遲發性腦病,表現為學習記憶力減退、精神行為異常、震顫麻痹綜合征等神經系統后遺癥[1-2]。近期研究表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遲發性腦?。╠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的發病機制與缺氧缺血、氧化應激、炎癥與免疫、細胞凋亡等有關[3-4]。CO 通過與血紅蛋白結合導致組織缺氧,從而誘發氧化應激和炎癥反應。氧化應激信號轉導通路主要有核轉錄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P38MAPK、JNK∕SAPK等[5-6],其中NF-κB的激活是最原始的信號激活事件[7-8],而基質金屬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是其下游的重要炎癥因子,可通過改變突觸可塑性影響學習記憶力。趙喆等[9]研究表明糖尿病可通過激活NF-κB-MMP-9信號通路,參與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且MMP-9 與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呈正相關。DEACMP 亦存在認知功能障礙,MMP-9與該病的關系在突觸重塑方面暫不明確,故本研究通過建立DEACMP大鼠模型動態觀察海馬神經元形態學、突觸超微結構、大鼠行為學變化來探討NF-κB-MMP-9信號通路在其發病機制中的作用。

1 材料與方法

1.1 主要實驗試劑及儀器 體積分數為99.9%的CO 氣體(西南化工研究所);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酯(PDTC,美國sigma 公司);兔抗NF-κB 抗體(#8242,CST);鼠抗MMP-9 抗體(AB58803,abcam);Morris 水迷宮跟蹤分析系統(西南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等。

1.2 實驗方法

1.2.1 動物分組 成年健康雄性SD 大鼠[體質量(250±20)g,清潔級]150 只(西南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隨機分成3 組:空氣組(AC 組)、CO 中毒組(CO 組)、PDTC + CO 中毒組(PC 組),每組50 只,各組大鼠按染毒后第1、3、7、14、21 天均分為5 個亞組。

1.2.2 建立動物模型 參照何林等[4]的方法采用改良式腹腔注射法復制DEACMP 模型。CO 組大鼠首次按100 mL∕kg 注射CO 氣體,此后每間隔4 h注射1 次,追加劑量為每次50 mL∕kg,共注射4次。AC 組大鼠采用同樣方法注射等量空氣。PC組于復制DEACMP 模型前1 h 腹腔注射PDTC 100 mg∕kg,造模后每天注射1 次,直至處死。

1.2.3 Morris 水迷宮實驗 參照MORRIS 等的方法行水迷宮實驗,包括定位航行和空間探索兩部分。定位航行試驗檢測大鼠學習記憶能力,主要觀察大鼠平均逃避潛伏期??臻g探索實驗檢測大鼠空間位置記憶能力,主要檢測大鼠穿越平臺次數。

1.2.4 取材 將3組大鼠于各時間點隨機選取一半(5只)斷頭處死后于冰面上分離海馬組織,其中3對放入-80 ℃冰箱中備用,另2對放入2.5%戊二醛磷酸緩沖液固定。另一半大鼠于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3 mL∕kg)進行麻醉,經生理鹽水(9 g∕L,200 mL)灌注、多聚甲醛(4%,300 mL)固定后剝離取腦。

1.2.5 組織學檢測 常規石蠟包埋、切片,予以脫蠟,然后用乙醇脫水,行HE 染色,于光鏡下觀察海馬CA3 區細胞形態學變化。

1.2.6 RT-PCR 檢測MMP-9 基因表達 按Trizol抽提試劑說明書進行提取樣本中MMP-9 總RNA,cDNA 第一鏈合成試劑盒進行反轉錄。以磷酸甘油醛脫氫酶(GAPDH)為內參,應用SYBR Green 法進行實時熒光定量PCR 檢測MMP-9 mRNA 表達水平。引物序列及擴增產物長度見表1。

表1 引物序列及擴增產物長度Tab.1 Primer sequence and length of amplified product

1.2.7 免疫熒光檢測NF-κB、MMP-9 的表達 石蠟切片經脫蠟、梯度乙醇脫水后,于PBS 緩沖液中漂洗,然后置于EDTA 緩沖液中微波修復,經BSA封閉。先后加入一抗、二抗,DAPI 染液,漂洗后用抗熒光淬滅劑封片,及時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并采集圖片。

1.2.8 Western Blot 檢測NF-κB、MMP-9 的表達 將備用的海馬組織剪成小塊置于勻漿器中制備勻漿,超聲裂解組織,離心后測定蛋白濃度,SDS-PAGE 凝膠電泳,經過轉膜、封閉、抗體孵育后,用Western blot 發光檢測試劑盒顯影、定影,凝膠成像系統收集圖像,最后進行分析。

1.2.9 透射電鏡觀察海馬神經元突觸變化 將已被2.5%戊二醛磷酸緩沖液固定的海馬組織于1%四氧化餓中固定至標本變黑。丙酮梯度脫水、包埋,切片后染色(檸檬酸鉛和醋酸鈾雙重染色),于透射電子顯微鏡下觀察標本的超微結構。

1.3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用x ± s表示,應用SPSS 23.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水迷宮實驗數據用重復測量資料的方差分析,免疫熒光、RT-PCR 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用SNK-q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模型建立 CO 組大鼠首次注射CO 時,大多數呼吸急促,易激惹,到處亂竄,沖撞鼠籠(部分大鼠有唇鼻部撞傷),少數精神萎靡,肢體癱軟,活動減少,喜蜷縮于角落。隨CO 的追加,部分大鼠出現肢體抽搐,伴大小便失禁,部分大鼠反應遲鈍,嗜睡,甚至昏迷,將大鼠置于空氣中后,意識障礙輕者可逐漸恢復,重者仍死亡。病死率為8∕150,其中CO 組6 只,PC 組2 只,AC 組無死亡,死亡大鼠予以備用大鼠補充。造模過程中可見大鼠口唇黏膜、鼻部呈現櫻桃紅色。PC 組大鼠表現與CO組類似,AC 組未出現上述變化。

2.2 Morris 水迷宮實驗 AC 組與PC 組大鼠運動軌跡趨勢與之相反。CO 組大鼠于1、3、7 d 時平均逃避潛伏期、穿越平臺次數與AC 組、PC 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14 及21 d 時大鼠平均潛伏期較AC 組、PC 組顯著延長(P<0.05),穿越平臺次數明顯減少(P<0.05)。PC 組與AC 組比較差異亦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HE 染色 AC 組大鼠海馬CA3 區神經細胞排列緊密,細胞層厚度正常,神經元呈圓形或橢圓形,核膜完整,核仁清晰,細胞核呈淡藍色,各時間點無明顯變化。CO 組大鼠神經細胞隨時間變化逐漸發生凋亡、壞死,于第7~14 天明顯,主要表現為神經元胞體皺縮,胞漿呈嗜伊紅,核仁深染偏位,甚至發生核固縮、核碎裂,胞質與胞核界限不清,細胞周圍出現空隙(圖1)。PC組病變程度介于兩者之間。

圖1 第14 天海馬CA3 區凋亡神經元(×400)Fig.1 The apoptosis of neurons in hippocampal CA3 area at 14th day(×400)

2.4 RT-PCR CO 組大鼠于第3 天時MMP-9 mRNA 擴增達高峰,7 d 時開始減少。PC 組各時間點MMP-9 mRNA 均低于CO 組(P<0.05),但仍高于AC 組(P<0.05,圖2)。

2.5 免疫熒光 CO 組NF-κB 的表達呈增高(1 d)-快速增高(3 d)-緩慢增高的趨勢(圖3)。MMP-9的表達呈染毒后先增高(3 d 峰值),再降低(7 d)的趨勢(圖4)。PC 組NF-κB、MMP-9 的表達均受到限制,與CO 組、AC 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6 Western Blot 檢測 AC 組大鼠各時間點海馬區NF-κB、MMP-9 表達極少,且無明顯變化(P>0.05)。CO 組及PC 組隨時間變化發生顯著變化(P<0.05),見圖5。

圖2 各組大鼠不同時間點MMP-9 mRNA 的表達Fig.2 The expression of MMP-9 mRNA at different time point in each group rats

2.7 電鏡下突觸超微結構 AC 組各時間點神經元突觸無顯著異常。CO 組:1 ~3 d 大鼠海馬神經元突觸無明顯變化,7 ~21 d 時逐漸出現突觸前后膜腫脹,突觸小泡稀疏、減少,各種程度的細胞質、線粒體水腫,線粒體棘減少且排列紊亂,突觸間隙變窄、模糊不清(圖6),上述表現于第14 天最明顯。PC 組病變程度介于另兩組之間。

圖3 第14 天海馬NF-κB 的表達Fig.3 The expression of NF-κB in hippocampus area at 14th day

圖4 第14 天海馬MMP-9 的表達Fig.4 The expression of MMP-9 in hippocampus area at 14th day

3 討論

NF-κB 是一種快反應轉錄因子,可參與機體正常的免疫和炎癥反應,亦可參與過度炎癥反應、細胞凋亡、突觸重塑等過程。通常所說的NF-κB指的是P50∕P65 異源二聚體,該二聚體與κB 家族的抑制劑IκB 結合為三聚體,并以無活性復合物的形式存在于靜息細胞的胞漿中[10-12]。當細胞受到缺氧等刺激激活時,NF-κB 三聚體中IκB 可解離出來,暴露P50 亞基的異位信號和P65 亞基的DNA 結合位點,表現出NF-κB 活性,活化后的NF-κB 從細胞漿易位到細胞核內,與下游靶基因結合,發揮其轉錄調控的重要作用。PDTC 是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穩定化合物,是NF-κB的特異性抑制劑。MMP-9是NF-κB 下游的重要炎癥因子,已有研究表明其基因啟動子中包含有一個能夠結合NF-κB P65 亞單位的基因序列[13]。該酶是一種依賴于鋅離子和鈣離子的內源性蛋白水解酶[14],通常在突觸中產生,并以無活性的MMP-9 酶原形式釋放到細胞外,在細胞外激活后可通過降解細胞外基質引起突觸重塑[15],降解髓鞘堿性蛋白引起細胞凋亡等。已有研究表明,MMP-9可通過調節正常的神經突觸的可塑性影響學習記憶,亦可因MMP-9 基因及蛋白過度表達而發生神經系統疾病,如癲癇、中風等[16]。

圖5 海馬NF-κB、MMP-9 蛋白免疫印跡法結果Fig.5 Immunoblotting results of NF-κB and MMP-9 proteins in hippocampus

圖6 第14 天海馬神經元突觸超微結構(×104)Fig.6 The synaptic ultrastructure of neurons in hippocampus area at 14th day(×104)

本研究采用改良式腹腔注射法復制DEACMP模型,行Morris 水迷宮實驗發現大鼠在染毒后14~21 d 表現出平均潛伏期顯著延長、穿越平臺次數減少,與同時間點AC 組、PC 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大鼠染毒后學習記憶力減退。病理結果示染毒后7~14 d 細胞凋亡明顯,大鼠行為學表現晚于其病理學改變,與該病臨床過程基本一致,兩者均可驗證造模成功。

XUE 等[17]研究發現海馬CA3 區對缺氧敏感,且MMP-9 在該區表達較多。本研究中大鼠染毒后第3 天發現海馬CA3 區NF-κB 蛋白表達明顯增加,MMP-9 mRNA 及蛋白均增多,海馬區椎體細胞開始出現凋亡,細胞超微結構正常,Morris 水迷宮實驗各項指標較AC 組、PC 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此時大鼠學習記憶能力暫未受到損害,與臨床患者“假愈期”表現一致。提示在中毒后早期NF-κB、MMP-9 升高,可能起保護性作用,以至大鼠中毒后早期表現無明顯異常。其可能與CO 中毒后激活NF-κB 信號通路,在早期產生抗炎作用,促進神經保護性因子的表達,同時突觸亦發生適應性改變,從而對大鼠腦組織起到保護作用。本研究中腦組織缺氧與腦缺血缺氧類似,既往在腦缺血損傷的相關研究中已發現NF-κB 的活化可發揮抗炎作用,從而抑制腦缺血損傷,以顯示出對神經細胞的保護作用[18]。本研究結果與之類似。

隨實驗時間推移,于染毒后7 ~21 d NF-κB 蛋白仍有緩慢增高趨勢,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NFκB 高度活化發生炎癥級聯反應,炎癥正反饋使NF-κB 持續升高并長時間維持;一氧化碳中毒后發生脫髓鞘、細胞凋亡等其他病理因素刺激NF-κB 處于激活狀態。而此時MMP-9 基因及蛋白表達開始減少,但仍高于AC 組,細胞凋亡明顯,突觸超微結構發生改變,出現異常重塑,最終發生遲發性腦病,與水迷宮實驗結果一致。提示NF-κB 持續處于較高水平,可能導致炎癥反應過度激活,對神經系統起到損害作用。本實驗中暫未觀察到NF-κB降低,這可能與實驗時間短有關,其表達變化趨勢有待進一步觀察研究。該時間段NF-κB 仍處于高水平,但MMP-9 mRNA 和蛋白表達開始下降,考慮與細胞凋亡有關,與XUE 等[17]研究結果一致。

本研究顯示應用NF-κB 特異性抑制劑PDTC成功阻斷NF-κB -MMP-9 信號轉導通路后,海馬區NF-κB 及其下游因子MMP-9 減少,神經元凋亡減少,突觸異常重塑減輕,于第14 天明顯,同時Morris 水迷宮實驗顯示14 ~21 d 大鼠平均潛伏期縮短、穿越平臺次數增加,與AC 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PDTC 可減輕急性CO 中毒后遲發的學習記憶力損害,持續應用14 d 保護作用明顯,但阻斷該信號通路并不能完全阻止遲發性腦病的發生。表明NF-κB-MMP-9 信號通路僅是參與DEACMP 發病機制中的一條通路。其發病機制復雜,病理生理過程有待進一步研究。同時PDTC 的給藥方式及藥物不同劑量的作用效果亦有待進一步研究。

本研究還發現應用PDTC 阻斷NF-κB 信號通路后,細胞凋亡減少,但根據XUE 等[17]研究可推測,當細胞凋亡減少時,MMP-9 應有所增多,而本研究于7~21 d 細胞凋亡減少后MMP-9 基因和蛋白的表達與CO組比較并未增多,反而少于CO組的表達。這一表現與XUE 等[17]研究存在矛盾,推測MMP-9的表達不僅與細胞活性有關,還與其是否被上游因子激活有關,且是否被激活占據主要地位。

綜上所述,筆者發現NF-κB 及其下游因子MMP-9 參與DEACMP 發生,在染毒早期起保護作用,過量表達時產生損害作用。本研究中使用PDTC 抑制NF-κB 通路,盡管只是部分抑制MMP-9基因及蛋白的表達,但可顯著改善DEACMP 大鼠的認知功能,為今后研究DEACMP 的臨床靶向治療提供了新的實驗依據和方向。

猜你喜歡
染毒迷宮海馬
海馬
大生產
海馬
不同濃度鎘脅迫誘導烏龜脂質過氧化損傷的研究
染毒的臍帶
大迷宮
香煙煙霧染毒對雄性大鼠睪丸組織ATP酶活性的影響
迷宮
捕網迷宮
創造獨一無二的迷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