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端氣候背景下巴黎氣候行動計劃及其啟示

2019-03-15 04:56王江波茍愛萍
安徽建筑 2019年11期
關鍵詞:行動計劃氣候變化氣候

王江波,茍愛萍

(1.南京工業大學建筑學院,江蘇 南京 211816;2.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生態學院,上海 201418)

1 引言

氣候變化是一個全球性的現象,威脅著全球環境的整體平衡[1]。2009年,哥本哈根協議旨在2100年前把全球升溫限制在2℃以內。城市是應對氣候變化的主戰場,產生了70%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最大。在過去的十年中,世界各地的城市已成為能源和氣候政策的主要推動力[2]。

2007年,巴黎市發布了第一個氣候行動計劃,內容包括適應氣候變化和資源稀缺的戰略細節和指定條款。2012年,巴黎對氣候和能源行動計劃的主要準則進行了更新,并增加了行業路線圖。2015年11月,巴黎發布了《巴黎氣候行動計劃:邁向一個更加韌性的城市》,提出了巴黎為適應氣候變化所應采取的戰略方針和行動計劃,旨在協調巴黎各地區的主動性,提出新的適應行動,以期使得城市更具韌性、更具吸引力、更宜居[3]。

2 面臨的挑戰

二十世紀下半葉以來,巴黎的平均氣溫一直在上升,城市熱島現象加劇。雖然頻率在降低,但冬季偶爾出現的極寒天氣依然在繼續。氣候預測的研究表明,在未來的一個世紀里,巴黎的暴雨頻率將增加,塞納河泛濫的潛在風險也在加大;極端干旱的風險降上升,干旱將會導致水資源短缺,對糧食生產造成巨大壓力。同時,農業生產用的肥沃地表也正在受到沙漠化、海平面上升及城市擴張的威脅。

世界上超過85%的能源消耗來自化石燃料,這也是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這些燃料資源正在枯竭,天然氣、煤和石油的生產高峰期將在2050年前后達成。面對日益增長的全球需求,能源生產的困難將進一步加劇,這將在更大程度上導致經濟和地緣政治壓力[4]。

3 行動計劃

3.1 保護民眾免受極端氣候事件的影響

3.1.1 熱浪

隨著氣候變化,巴黎夏天的熱浪將更加頻繁。這些影響將加劇特定人群和基礎設施的脆弱性,如老年人和流浪者因高溫引發健康疾病的惡化,高溫也將給電力網絡帶來更多風險。每年的6~8月,法國開始實施熱浪計劃,目的有兩個,一是保持城市環境的涼爽,二是保護最脆弱的人群。通過動員當地的醫生、藥師和社區組織,來識別高風險人群。如果連續3天溫度達到31℃或連續3晚達到21℃,巴黎就會發布高溫警報。

在高溫期間,巴黎的涼爽地區包括四類:一是濱水區,如塞納河、運河、噴泉、水池,水噴霧系統、游泳池等;二是陰影區,如公園、有頂棚覆蓋的人行道、遮陽設施等;三是自然涼爽的地方,如綠色空間、宗教場所、墓地、隧道、地下室等;四是有空調的場所,如博物館、電影院、購物中心等。巴黎計劃將改善這些空間的使用,在夏天,讓更多的公園保持24h開放,延長游泳池的開放時間,在陰涼的地方擺放更多的長椅,等等。

在高峰期間,給城市降溫的措施包括:在公共空間和公園推廣使用水噴霧系統、用非飲用水噴灑路面和廣場、推廣充氣游泳池、向公眾開放公共噴泉戲水池、在公共場所安裝遮陽裝置,如植物覆蓋的花架,延伸的白色織物,太陽能電池板等。在這些設施安裝好之后,還可以給民眾推薦涼爽路線[5]。

3.1.2 洪水和其他極端氣候事件

巴黎的洪水期一般是從當年11月到來年3月。洪水容易造成交通困難、停電、地下室積水、經濟活動停滯、環境污染、人口遷移、健康問題、甚至失去生命。巴黎的洪水風險預防計劃每年更新一次。同時,還為巴黎的樹木制定了一個風暴防御計劃。

冬季,大雪和冰凍也會給城市交通和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響。巴黎政府也為極寒時期進行了準備,如對冬季天氣進行監測,每年更新冰雪計劃以避免冰雪的風險,為脆弱的個人提供援助。另外,雖然目前在巴黎的森林火災很少,但氣候變化可能會放大這種現象。

3.1.3 與氣候變化有關的健康風險

極端氣候事件可能對人的健康造成以下影響:中暑、過敏、病情惡化、新的疾病和流行病,甚至異常高的死亡率。目前,巴黎正在監測與城市氣候有關的健康指標,包括疾病、空氣質量、水質、過敏等。

同時,繪制并公布巴黎的急救設施地圖,并延長開放時間。此外,完善提供給巴黎人和游客的有關極端事件的信息和說明,將在廣播電視網絡媒體和公共交通上進行實時傳播,以提高公眾的意識,并用多種語言來開發指令。

3.2 保證水、食品和能源的供應

3.2.1 節約水資源

節水措施包括:優化澆水行為,如使用非飲用水,選擇少耗水植物,提高用戶節水意識,分配節水成套工具,監控和優化公共設施用水,制定泄漏減少計劃。在極端氣候條件下需要保證連續供水,必須要將供水水源多元化。巴黎的深層地下水水質很好,但其使用受到嚴格控制。今天,在巴黎的公共空間有超過1200個免費飲用水的地點。

3.2.2 加強地方糧食供應體系

巴黎的糧食供應主要來自其他地區,本地只能供應幾天的糧食。巴黎的目標是,需要確保巴黎的糧食供應,發展地方農業生產,保證供給方式的多樣化,2020年實現33hm2的都市農業,依托屋頂、墻壁、庭院,公共場所等,現在已經有多個項目正在實施。計劃到2050年,25%的食品消耗由巴黎本地生產。

3.2.3 發展當地的可再生能源

今天,巴黎95%的能源消耗不是在巴黎生產的。未來面臨的挑戰是開發當地的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回收。到2020年,巴黎計劃減少能源消耗的25%,能源結構中的25%是可再生能源和回收能源;并計劃在10年內將可再生能源生產增至3倍,主要依靠增加地熱、太陽能、從廢物焚燒中回收熱量等措施。

3.3 更可持續的城市規劃

3.3.1 創建更多的水和自然空間

水和植被有助于冷卻城市,限制城市熱島效應。水蒸發以及植物蒸散“消耗”熱并有助于減少周圍的溫度。保護生物多樣性;替代雨水管理,希望限制暴雨造成的洪水和污染的水排放到環境中;減少噪聲污染。

到2020年,規劃從一個地方到有水或綠化的休閑空間,花費不超過7分鐘。安裝新的飲水噴泉、倒影水池、噴霧系統。游泳池是公眾最受歡迎的公共設施之一,巴黎目前有39個市政游泳池。2015-2020年期間,巴黎計劃投資5700萬歐元建設新的游泳池,包括新建四個室內游泳池和兩個露天游泳池。

同時,巴黎制定了一個多樣的綠化方案來冷卻城市,包括:種植2萬多棵樹,在新建社區增加綠色空間,在學校庭院增加綠地,發展綠色街道,種植耐寒型植物,種植大的落葉喬木,在白天可以用于遮陽,提高公共空間地面的透水率。

3.3.2 改造建筑和公共空間

建筑的夏季舒適性是一個關鍵的問題,尤其是住房和辦公室,需要限制空調的使用。在巴黎的建筑中提供被動式冷卻解決方案。例如,安裝有效的外部太陽能保護、挑檐、遮陽篷、百葉窗或窗簾。減少內部熱源,采用自然通風。選擇熱惰性材料或顏色,如白色屋頂和墻壁、“冷屋頂”和“冷墻”。外墻采用自適應設計,如具有冷卻的內部空氣層的雙層壁,有水層的墻壁,以改善熱慣性,增強室內的冷空氣流通。利用地冷,通常結合地熱供暖,在冬季產生可再生的熱量。替代空調措施包括:通過加濕、吸收機、磁冷卻、太陽能冷卻、太陽能煙囪與蒸發冷卻復合通風系統。

實施“巴黎市雨洪行動計劃”。在樹下添加植物,利用洼地來建造雨水花園,從街上收集雨水;在公共空間設計中,采用透水性鋪裝、排水溝、滲透泉,透水材料,如鵝卵石用草或砂接頭、多孔混凝土,穩定的疏水涂層,滲透樹脂,種植綠化等。

2014年,巴黎市開始改變當地的城市規劃:當地的發展規劃指南應促進生態一致性,保證符合區域生態一致性規劃。保護巴黎的森林、塞納河、綠地、生態廊道的生物多樣性,超過一定面積的臺地必須包含植物,創建新的開放型綠色空間,整個地面全部為綠色的公共空間將會得到優先實施。

3.4 培育新的生活方式和促進團結

3.4.1 培育新的生活方式

對公共設施、公園和花園而言,未來需要提供多樣化的活動,并調整開放時間,以適應不同天氣條件下人們的娛樂活動需求。例如,酷暑時期,在戶外工作的員工受熱浪影響特別大,如建筑工人、園丁、街道清潔工等。為了保護這些員工的健康,改善工作條件是必要的,應避免在一天中最熱的時間開展工作,優先考慮在上午或晚上工作,并延長他們的午休時間。此外,在極端氣象災害事件中,還可以鼓勵遠程辦公以應對風險。

3.4.2 加強多方合作

發達國家和城市也有更大的責任。一方面,因為排放了更多的溫室氣體;另一方面,因為有更多的資源來應對氣候變化。巴黎打算在城市間的國際合作中發揮積極作用,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通過城市的各種網絡,將與合作伙伴一起,把所有的技術和資源都投入到應對氣候變化的斗爭中。

2015年春,巴黎提出了一個建議,為城市和地方當局創造一個“綠色基金”,以便在氣候問題上,城市和地方當局可以促進金融方面的團結。這樣的國際團結和合作工具的創建也是巴黎承諾的明確標志,以促進去尋找一個解決方案和一個關于氣候的全球協議。為使這個想法成為現實,已經開始研究該基金可能會采取的形式。

在行動計劃中,巴黎還對一些前瞻性問題開展了研究。例如,如果發生了一個大規模的氣象災難,還必須預見大量難民涌入帶來的影響,包括給排水、能源供給、住房、交通運輸、健康服務、就業、社會融合等方面的壓力。

4 啟示

首先,巴黎氣候行動計劃的內容全面,不僅僅是針對極端氣象災害本身,更多地涉及到城市規劃的調整、生活方式的變化、水、食品和能源供應、多方合作。其次,巴黎氣候行動計劃不是一個孤立的計劃,它還與巴黎市的其他行動計劃和藍圖聯系在一起。其中,有生物多樣性計劃(2011)、水的藍圖(2012)、游泳計劃(2015)、環境噪聲防治規劃(2015)、可持續食品計劃(2015)、新的生物多樣性計劃(2016)、空氣質量改善計劃(2015)、步行巴黎進程(2015)、雨水規劃、環境衛生計劃、危機管理和預防計劃、熱浪計劃、抗旱預案、雪的計劃、冬季急救計劃、洪水風險防范計劃、市政保護計劃、安全計劃、學校事故干預計劃、急救設施發展規劃等。目前,國內城市很少制定一個獨立的氣候行動計劃;但是,城市確實應該成為應對氣候變化的主力軍,需要制定一個適應性很強的應對方案,確立全面的韌性戰略,以便在未來適應氣候變化過程中能發揮重要作用。

猜你喜歡
行動計劃氣候變化氣候
《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22)》發布
央行行長們就應對氣候變化展開辯論 精讀
蝗災降臨東非,氣候變化可能是罪魁禍首
?陽河守護行動計劃
清潔能源消納行動計劃(2018—2020年)
瞧,氣候大不同
氣候變暖會怎樣?
都是氣候變暖惹的禍
應對氣候變化需要打通“網關”
煤層氣勘探開發行動計劃發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