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旬院士葉叔華:做好本職工作這輩子就沒白活

2019-03-18 01:59京袖
婦女生活 2019年3期
關鍵詞:臺長天文臺射電

京袖

終成國內唯一女天文臺長

記者(以下簡稱記):您從小就喜歡天文嗎?那個年代對口工作好不好找?

葉叔華(以下簡稱葉):我從小喜歡的是文學和音樂,當初我的志愿是報考文學專業。但我父親不同意,怕學文科將來沒飯吃,想讓我學醫。我不肯,歷經3次修改志愿,最終雙方各退一步,填報了數學系。當時中山大學沒有數學系,只有數學天文系。我以理學院全區第一名的成績,被中山大學數學天文系錄取。大一時,鄒儀新教授講的天文課深深吸引了我。大二分系時,我選擇了天文系。大學畢業時,正值廣州解放前夕,難以謀職,我就到香港當了一段時間的中學教師。但我的志向是做學問,就和先生從香港到上海求職。1951年,我到上海徐家匯觀象臺(上海天文臺前身)求職。臺長看我是女性,拒絕了我。我很生氣,就寫了封信給他,批評他不該有性別偏見。經過3個月的努力,我終于成為上海天文臺歷史上首位女性研究人員。

記:搞天文研究很浪漫吧?您到天文臺第一份工作是做什么的?

葉:天文研究不是欣賞美麗的星空那么簡單,工作甚至還有些枯燥。我曾有過放棄這份工作的念頭,后來想到自己從事的工作是國家需要的,需要有人堅守,我也希望能摘掉中國天文落后的帽子,和國際同行比個高下,所以就堅持下來了。當時上海天文臺的授時工作不能滿足各方面的需要,世界時的精度測量也長期在世界排名墊底。新中國成立后,國防、軍工以及測繪等應用部門對授時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加快發展,提高授時精度。1958年,我接過了籌建我國世界時綜合系統的重擔。1963年,我國世界時的精度從建國初期的世界倒數第一走到世界第二。1965年,我國結束了采用別國精確時間訊號的歷史,經過國家鑒定,我國的綜合世界時成為國家基準。從1966年1月1日起,“北京時間”沿用至今。

記:“文革”期間,您被迫離開了工作崗位,恢復工作后最想做的是什么?

葉:“文革”期間,我被關過牛棚,當過洗碗工,也干過油漆學徒工。師傅教我刷油漆時,還鼓勵我好好做,說憑我的聰明勁兒,一定會成為好的油漆工。1972年,我恢復了工作,外面的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上班后,我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圖書館查閱國際天文學界的最新進展??吹絿庖呀洸捎蒙潆娡h鏡,用全新的技術方法把時間測量精度提高了幾十倍,我內心受到很大震動。我還發現,國外VLBI(甚長基線干涉測量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天文學、大地測量學以及深空探測,并已初步驗證了它的高測量精度和高分辨率,便大膽提出在我國發展VLBI技術。我的建議得到了當時上海天文臺領導的重視和支持,臺領導決定建立射電天文研究小組。此后,在我的推動下,國內建成了VLBI觀測網絡,奠定了中國發展甚長基線干涉測量技術的基礎,從而改變了中國天文事業的格局,縮小了中國與世界天文界的差距。此后,VLBI技術被運用于嫦娥探月工程,為宇宙飛船定軌工作提供保障,充分顯示其在航天領域的巨大潛力。

記:您是我國天文史上唯一的一位女臺長,壓力很大吧?

葉:我的壓力來自于追趕世界天文研究頂尖水平的緊迫感。1981年,我出任上海天文臺臺長后,開始致力于先進水平天文儀器和技術手段的建立,進行更為精確的觀測。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我意識到,天文觀測必須與國內外同行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于是,我率團赴美、法等天文研究水平高的國家訪問。在以男性為主體的天文研究領域,我贏得了同行的尊重。在法國訪問期間,法國天文臺臺長起初還以為我只是訪問團里的普通一員,并沒有注意到我。在交流學術研究成果時,他才知道我是訪問團團長,也是天文臺臺長,很是驚訝。送行時,他特意端著酒杯向我致敬。

記:有人說您是一個超級“追星族”,因為在土星和火星之間,有一顆“葉叔華星”。能說說這是怎么回事嗎?

葉:1994年8月,南京紫金山天文臺將他們發現的一顆小行星,在獲得國際組織批準后以我的名字命名。國際上有這種以在某個領域有突出成就的人的名字來命名行星的慣例。我雖然覺得這只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心里還是很高興的,而且這件事也給了我極大的工作動力。

爭取經費遭拒直接見部長

記:您在爭取射電望遠鏡項目時,曾到北京面見主管領導,過程順利嗎?

葉:“文革”后期,中科院領導來各個單位調研,我大膽提出了建造射電望遠鏡和發展VLBI,領導同意了,但要到當時的四機部去爭取經費。我單槍匹馬到了北京四機部,敲開了主管局長辦公室的門。當時局長正在批閱文件,聽了我的匯報后,他頭也沒抬,說:“不行!”我頓時蒙了,站在原地十多分鐘都沒挪腳,大腦在高速運轉,到底該怎么辦。局長抬頭看了看我,問:“還有事嗎?”我說:“我想見部長?!本珠L居然答應了。見到部長后,我又把來意說了一遍。部長考慮了一下,同意了。項目竣工后,我總結經驗,認為想做成一件事,就得有鍥而不舍的精神,說通俗一點,就是要臉皮厚、膽子大。此后,上海天文臺陸續建成直徑6米、25米的射電望遠鏡,并多次參與美國和歐洲合作的國際聯測。

記:現在的上海新地標“天馬”65米射電望遠鏡也是您一手促成的,過程更艱難吧?

葉:2007年12月,探月工程“嫦娥一號”任務圓滿完成。2008年1月,當時的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和市長韓正接見上海參與“嫦娥一號”任務的單位代表,我和當時的上海天文臺沈臺長受到了接見。匯報會上,我告訴俞書記和韓市長,在所有的合作單位里,我們上海佘山那臺25米口徑的望遠鏡是最小的,也是最老的,應該退休了。我們上海是最先發展VLBI的,為完成今后的嫦娥探月工程以及更遠的深空探測任務,需要更大口徑的望遠鏡。聽了我的匯報,市領導當即拍板,同意上海天文臺建設65米口徑射電望遠鏡,并指示有關部門落實研制經費和站址用地。經中科院與上海市協商,當年天馬望遠鏡正式成為一項“院市合作”的重大工程。當時沈臺長根本沒想到我會在這個場合提出建65米口徑射電望遠鏡的建議。其實,早在20世紀90年代,上海天文臺就曾向國家申報過大口徑射電天文望遠鏡項目,但最終沒有中標立項??晌乙恢卑堰@事兒放在心上,如今終于找到了訴說的機會,我感到非常開心。

記:業余時間您熱心宣傳天文科普知識,還積極推動上海天文館的建設,做這些事情的動力是什么?

葉:科學工作者自身就是科普的最大受益者,我從一張白紙到成為天文學領域的專家,也是受到了大量天文科普作品的啟發和影響。臺里有一位年輕員工對我說:“葉老師,您知道嗎,就因為當年我有機會作為一名業余天文愛好者和您一起去漠河,親眼見證了日全食的整個過程,被天文的魅力深深感染,才決定做一名天文工作者?!碧煳倪€有助于拓寬一個人的世界觀、宇宙觀。此外,天文學對提升一個國家綜合科技實力有著重大意義。我在60多年的從業生涯中,一直念念不忘的就是要在上海建一座科普性質的天文館。2014年1月,上海天文館項目獲得立項批復,現正在建設中,將在2020年向公眾開放。這也是全球最大的天文館,除了通過天文望遠鏡看到星體之外,一些高科技也會運用其中。建成后,上海天文館將成為上海又一座新地標。

記:在一個以男性為主角的領域里,您是如何沖破職業“玻璃天花板”的?

葉:與男性相比,我覺得女性更容易靜下心來工作,更單純一些。當下社會普遍有女性難以沖破所謂職業“玻璃天花板”的現象,總認為女性的上升空間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在我看來,沖不沖得破“天花板”,關鍵還得看自己。20世紀80年代,我曾帶團到法國訪問,那是我第一次出國。送別的時候,主辦方很熱情,還專門為女天文臺長干杯!記得我當時說,50年后,希望女天文臺長跟男臺長一樣多,就不用專門為女性干杯了?,F在看來,我過于樂觀了。不過,這個進程正在加快,我相信會越來越快,尤其在科學領域,女性與男性的機會是均等的。而且女性有著更細心、更敬業的先天優勢,只要你鍥而不舍地去做,總會有屬于你自己的成就。

92歲高齡仍堅持每天上班

記:您和先生都是科學家,平時您倆是如何打理生活的?

葉:我先生在上海交大當教授,我倆生活比較簡單,午飯都是在食堂吃。因為飲食習慣、工作時間不一樣,晚上我們也是各吃各的。先生吃得早,下午四五點鐘就吃完了。我回家晚,中午就在食堂多打些飯,晚上在家熱一熱就行。我和先生都喜歡音樂,特別喜歡西洋古典音樂和交響樂。晚上我們在各自的房間看書、工作,有時會不約而同地哼起同一首歌。

記:您不但事業成功,還擔任過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領導職務,有時間照顧先生的生活嗎?您對婚姻的看法是怎樣的?

葉:我在外邊被稱為女強人,回到家里就是一個普通的賢妻良母,要盡妻子的本分,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做到最好。不過,我也有對不起先生的時候。1995年7月,為了爭取更廣闊的國際合作空間,我準備去美國參加一個重要會議,恰恰在這個時候,先生騎自行車摔斷了股骨,需要做手術,我陷入了兩難境地。先生知道我非常想去,就勸我赴美國參會。但我放心不下他。最后,上海交大向我一再保證會全面負責我先生的健康,我才登上了赴美的航班。不過,先生雖然一直支持我的工作,但內心深處還是希望我陪在他身邊的。有一次我倆拌嘴,他氣呼呼地說,在他最困難的時候,我并沒有陪在他身邊。我認為他的話很重,自己確實沒盡到做妻子的本分。于是,我就誠懇地向他道歉。不過,我和先生的婚姻還是美滿幸福的。

記:現在立志想當科學家的孩子越來越少了,大家普遍認為,從事科學工作是要吃苦的,您是怎么認為的?

葉:吃不了苦,就當不了科學家?,F在最大的不利就是很多父母都太寵愛孩子了。在這方面日本比我們做得好,他們比較注重鍛煉孩子的吃苦能力。我不是批評中國的孩子,外國也是這樣,真正肯做科學家的人不多。我和國外的同行交流時,他們都感嘆說不要讓孩子做科學家,做銀行家多好,賺錢快。你看科學家都不愿意讓孩子去做科學了,一般人就更不用說了。而我自己的家庭教育很簡單,就是父母給孩子做榜樣。我只有一個兒子,從他小時候起,每天吃過晚飯看到父母分別在自己的房間里看書做學問,他也跟著看書。特殊時期,兒子被下放到工廠勞動,當了10年翻砂工。白天干的是重體力活,晚上同一個房間的工人都在打牌,非常吵,他卻一個人坐在上鋪看書。因為文化基礎打得牢,恢復高考后他就考上了大學。后來,他去美國深造取得了博士學位,現在是美國一所大學的計算機教授。所以,當科學家沒有吃苦、鉆研精神是不行的。

記:您是如何評價自己這一生的?

葉:我這一生做好了自己的本職工作,也算沒白活。天文研究是我鐘愛的事業,我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都是在同事和朋友的支持下才取得的。我很感謝自己生在了好時代,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社會的巨變。平時我很少看電視,但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我認真地看了一遍??春笪液芨锌?,也流淚了,我有切身的感受,要不是改革開放,國家把人才大批派到國外去學習,中國天文界就不會取得這么好的成果。我這一生,精神上是富足的,生活中對物質需要極其淡泊。我經常開玩笑說,我對GDP的貢獻很小,我的不少衣服都是很多年前買的,連我家的保姆都說,我的衣服她農村老家都沒有人愿意穿了。我覺得和廣袤的宇宙相比,每個人都是滄海一粟,只要精神富足就行了。應該說,我這么多年的奮斗還是值得的。

記:您已經92歲高齡了,每天還堅持上班,現在主要忙些什么?

葉:我每天有相當多的工作,工作內容已經從過去當場上的“運動員”變成當“教練員”“裁判員”了,我盡量多做一些幫助后輩的事。只要我還能動,我就會繼續工作,除非有一天我干不動了。有人問我長壽的秘訣是什么,我覺得就是不能讓自己閑下來,有事情做才充實,才不會虛度每一天。到了我這個年齡,死亡已經沒有什么好害怕的,我只希望自己不要成為社會的負擔。

〔編輯:劉波〕

猜你喜歡
臺長天文臺射電
射電星系
從失誤中尋找機會
意想不到
FAST捕捉到快速射電暴啦
“應聘”臺長
璀璨星空映照下的天文臺
美度
高考作文練習四篇
綠岸射電望遠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