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談豬文化

2019-03-20 06:06馬未都
百姓生活 2019年2期
關鍵詞:野豬

2019年是農歷己亥年,也就是豬年。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圈養豬的國家,自古以來就流傳許多豬文化的故事。

唐代科舉制度確立以后,一到每年科舉的時候,學子們互相贈送一個紅燒豬蹄,預祝金榜題名。豬蹄的“豬”字與朱筆的“朱”字諧音,朱筆是紅色的筆,用于批改試卷;豬蹄的“蹄”字與題名的“題”字諧音,合起來意思就是“朱題”,即金榜題名。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討一個口彩,是一個美好的祝愿,也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加油!

豬在我國的民俗文化中,是和氣、財富、吉祥的象征。在我國有些地方,人們認為豬是財富的使者,能夠帶來財氣;肥豬拱門是吉祥的,能夠帶來福氣,過春節要貼上“肥豬拱門”窗花。在北方大部分地區,每到農歷二月初二,俗稱龍抬頭,這天有吃豬頭肉的習俗,寓意吉祥如意。

豬年話豬?,F在,我國每年豬肉消耗量達5000多萬噸,年人均消耗量近40公斤,豬肉占我國居民食用肉類的三分之二。那么,豬的本源是什么,在漫長而悠久的中華文明中,還有哪些有趣的豬文化故事呢?

我國先民早在新石器時代就開始馴化、飼養家豬

在大約8000多年前,人類開始馴化野豬,逐步發展成為我們現在認識的家豬??梢哉f,野豬是家豬的祖先。據現有考古發現,我國最早的家豬骸骨,出現在距今大約9000~7500年前的河南省舞陽縣賈湖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在距今大約5000年前的安徽省蒙城縣尉遲寺遺址,也曾出土了一只豬的頭骨。它是取自一頭被完整埋葬的豬,頭骨形狀還略帶有一些野豬的特征。這兩件豬骨遺骸的出土,說明了我國先民早在新石器時期,就已經開始馴化、飼養家豬了。

先民根據野豬的生活習性,開始對野豬進行圈養、繁衍,并總結了一套馴養家豬的技術活,簡單地說就是“選種+圈養+閹割”?!叭︷B”會影響豬的運動機能、體格和習性,一代代傳下去,野豬就逐漸被馴化成家豬了。

在我國原始部族中,豬的飼養與農業的發展是并存的。在原始混沌的人類理性記憶之中,豬還具有一種“神圣”的意義。這種對于豬的圖騰崇拜一直延續了幾千年,直至近代的某些民族中依然存在。

在上古時候,豬是衡量勇敢的尺碼。豬的前身野豬性情兇暴,善于搏擊,有民謠為“一豬二熊三老虎”,連狗熊和老虎也不是野豬的對手。中國歷史上,就有很多古人的名字叫“豬”?!妒酚洝分杏袀€人物叫陳豨,“豨”就是大野豬;漢武帝原名叫劉彘,“彘”也是豬;《金史·哀宗紀》里面,記載有個叫“完顏豬兒”的人。

無“豕”不成“家”,體現了農耕文明的基本生存方式

豬在上古時期,被稱為“豕”。我們今天所見到的“豬”字,最早寫作“豬”。在《爾雅·釋獸》里,“豕子,豬?!痹凇墩f文解字》里,“豕而三毛從居者,從豕,者聲?!薄柏i”字最早用來表示小豬,“豕”字用來表示大豬,即今天一般意義上的豬。

甲骨文的“家”字,是由一個尖頂房屋和一頭“豕”構成的。家不僅需要有房屋,還需要有豕。所謂無“豕”不成“家”,體現的是農耕文明的基本生存方式。

古時候,豬被視為家庭和社會的財富。據考古研究,發現在許多古人的墓葬中,遠至新石器時期的人類遺址,都不乏豬的遺骸。因為古人常常以牲畜的多寡,來標定地位和富裕程度。由此,葬豬或以豬做祭祀品,就顯得十分重要。家祭時,陳豕于室,合家而祭。把豬作為陪葬品掩埋,表示主人帶走了財富。有許多墓葬出土的玉豬握,一般是墓主人雙手各握一個玉豬,表示墓主人死后依然掌握著財產,同時也表明這個墓主人非富即貴。因為用玉石雕刻成玉豬握,是需要一大筆錢的。

古人認為養黑豬能驅鬼,殺豬流出血的血腥味能避邪。唐代詩人杜甫在《對作俳諧體遣悶二首》中,有這樣的詩句:“異俗吁可怪,斯人難并居。家家養烏鬼,頓頓食黃魚?!边@里的“烏鬼”,指的就是豬?!盀豕怼钡摹盀酢?,意思是黑的,“鬼”是指豬。宋代《漫叟詩話》中寫道:“川人嗜此肉,家家養豬,每呼豬作烏鬼聲,故謂之烏鬼?!彼未摹栋僮尤珪姓孀铀摹分袑懙溃骸盀豕?,豬也。峽中人家多事鬼,家養一豬,非祭鬼不用,故于豬群中特呼烏鬼以別之?!边@種尊崇黑豬的觀念,可能源于豬在十二生肖中處于最末一名,是亥。亥時是夜里11點以后了,傳說鬼這時候該出沒了,黑豬能降得住鬼。

我國古籍中和四大名著里,有關豬的文學故事

豬跟文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我國上古時代留下的《淮南子》《山海經》等古籍中,記錄的是豬的正面形象——豬形神獸;至中古時代,神話故事開始擬人化,豬的文學形象更加親民,《搜神記》《玄怪錄》《太平廣記》中記錄的大都是豬怪的負面形象。

在《山海經》中,豬神出現過5次?!赌仙浇洝返摹澳洗味洝必偭?,“見則其縣多土功”。貍力是一頭野豬的模樣,喜愛拱土,尋找植物的根莖吃?!稏|山經》中“東次四經”的當康和合窳,當康“見則天下大穰”,合窳“見則天下大水”。當康出現的時候,則天下大豐收;當合窳出現的時候,則天下發大水。當康是一個野豬的形象,它有明顯的獠牙;合窳頭上長有一角,它們的爪子是蹄狀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此時人們已經給豬賦予了一個文學特性——豬形神獸。

《搜神記》中豬精的故事,就比較擬人化了,人們更加容易接受。相傳,在晉朝的時候,有一個王書生乘船回家鄉的途中,晚上將船??吭诎兜踢呅菹?。恰巧有位貌美如花的妙齡女子路過,王書生邀請該女子同宿船上。趁女子熟睡之機,王書生將一只金鈴系在女子手臂上。第二天天亮之后 女子不見了,王書生到處尋找,終于在附近的豬圈里找到了一頭前腿上拴著金鈴的母豬。

在中國的四大名著里,都有豬文化的展現,既凸顯了中國豬文化對農業生產、軍事戰爭、商業糾紛和日常生活基本訴求的影響,又說明了豬文化在中華民族歷史中的重要性。

《西游記》中豬八戒的文學形象,是家喻戶曉的人、豬、神三位一體的角色,更加接近人類。吳承恩《西游記》中豬八戒的諸種表現,反映了蕓蕓眾生的弱點,比如好吃懶做、自私、耍小聰明、貪色等,恰恰是這些人性弱點在豬八戒身上的體現,使得人們能接受豬八戒這個文學形象,給了它很大的寬容。

《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孫權,都有雄厚的物質財富,唯獨劉備缺錢少糧,那怎么辦呢?多虧了張飛的慷慨解囊。張飛是一名殺豬的屠夫,從某種意義上講,豬是劉備當時軍費籌措的來源之一,它跟豬有直接的關系?!度龂萘x》中,涉及豬的還有火攻敵營的燃料——豬油,吳主設的防線被燒斷了,那就三國歸晉,統一天下。豬在《三國演義》中扮演的角色,可以說是有頭有尾。

《紅樓夢》中跟豬有關的描寫,豬是以一種高級食品的形象出現。比如《紅樓夢》第十六回中的火腿燉肘子,第五十八回中的火腿鮮筍湯。

《水滸傳》中跟豬有關的描寫,要數梁山好漢大塊吃豬肉了。如魯提轄為難鎮關西,他叫鎮關西切10斤肥肉臊子,一丁點兒瘦肉不能有;再切10斤瘦肉臊子,一丁點兒肥肉也不能有。臊子是指約8毫米見方的小肉丁,要做到這樣確實不容易。

(據廣西衛視《收藏馬未都》整理)

猜你喜歡
野豬
萌萌的小野豬
她拖著一只野豬回來了
糙野豬的精細事兒
小豬鬧鬧和野豬
野豬受騙
巨型野豬
小野豬學本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