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潛心磨礪 精益求精

2019-03-25 06:54李爽
出版參考 2019年2期
關鍵詞:古籍整理中華書局

摘 要:書稿審讀,是編輯案頭工作的起點,亦是編輯能力的體現。古籍文獻整理閱讀難度大,注文層級繁復,通讀書稿需要十分耐心、細心。在審讀、校對、統理各個階段,更需要審慎處理,嚴格把關,力求保證書稿質量,提升書稿價值。本文回到中華書局古籍整理編輯工作的場景,重現了磨礪精品的出版歷程。

關鍵詞:古籍整理 中華書局 編輯審讀

2010年筆者從北京師范大學博士畢業后入職中華書局,從事古籍和大型文獻整理的編輯出版工作,至今已走過八個春秋。記得剛入職時,老編輯教導說,審讀報告之于編輯,正如論文之于學者,是專業素養與功力的體現,平時工作中一定要注意積累。筆者牢記于心并努力踐行。我和李靜老師共同責編撰寫的《龍泉司法檔案選編》第二輯(全四十四冊)審讀報告,獲得2015年全國優秀審讀報告推介活動一等獎;獨立責編撰寫的《困學紀聞注》(全七冊)審讀報告,獲得第四屆(2017)全國優秀審讀報告推介活動一等獎。

一份扎實有功力的審讀報告,是圖書質量的保證,是編輯力的體現,是連接編輯與作者的橋梁,見證了書稿羽化成蝶的過程。編輯在為人做嫁衣的同時,自己也不斷得到豐富、滋養、提升。本文僅以編輯兩部獲獎書稿的粗淺體會,求教于業界同仁。

一、《困學紀聞注》審讀經驗

《困學紀聞注》是筆者任職中華書局歷史編輯室處理的第一部篇幅較大的書稿,全書200余萬字,是2010年度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專項經費資助項目,從2012年2月接手到2016年3月正式出版,歷時四年多的精心打磨。

《困學紀聞》是王應麟的代表作,也是宋代學術筆記的卓越之作,以札記文累積結撰而成,涉及范圍極為廣博,其論述包括經學八卷,史學六卷,文學三卷,天文、地理、諸子二卷,雜識一卷,共二十卷,兩千六百余條。清人翁元圻注,條分縷析,博征廣引,從訓詁到義理,無不涉及,可謂是此書的集大成之作。

《困學紀聞》原文涵括四部,文獻閱讀難度大,加之清翁元圻注文層級繁復,通讀書稿需要十分耐心、細心,不明之處勤查文獻,否則草草看過,難以深入,隱患無窮。在審讀、校對、統理各個階段,筆者都審慎處理,嚴格把關,力求保證書稿質量,提升書稿價值,磨礪出精品。

1.精心審讀,提升書稿價值

書稿審讀,是編輯案頭工作的起點,筆者的審讀工作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

第一,保證書稿的點校水平。筆者先細讀了《點校說明》,把握本書的整理方法、體例,整理者對王應麟《困學紀聞》的原著文字,采用版本校,對翁元圻的輯注文字,綜合運用他校、本校、理校等??狈椒?。筆者從書局圖書館借來整理者所據底本(兩部清道光五年余姚守福堂刻《困學紀聞注》)、校本(《四部叢刊三編》影印江安傅增湘所藏元刊本《困學紀聞》、清嘉慶二十四年萬?;薄独W紀聞集證合注》),凡是工作本上的改動之處,都一一核實了底本,糾正了誤改之處,并將整理者逕改底本不當之處標出,建議出校,新增??庇浖s173條;每一條??庇?,均復核底本、校本及他校引書,將不當之處標出,請整理者斟酌裁定。

第二,建議整理者編制擬目,以便利檢索。整理者已按卷為單元,為本書逐條加上序號,全書兩千多條文字,每條都有了自己的代號,便于稱謂、引用及檢索。筆者根據本書內容博雜且主要用于檢閱的特點,建議整理者在清人《困學紀聞翁注編目》的基礎上重新編擬新目。新編制的擬目是對王應麟原條所記所論(諸如人、事、典籍、學問等)及翁氏輯注部分少量重要內容的概括性摘錄或小結,力求簡明地反映出原條文各層的主要內容,以此起到提示檢索的作用,也可作為一種輔助閱讀的工具。為了醒目,各條擬目排在正文上方的天頭部位。序號和擬目的編制,便于讀者檢索利用,增加了本書的附加值。

第三,附錄版本序跋?!独W紀聞》自元代編就以來,歷代多有刊刻,在諸多版本中,有不少俊士達人為該書作序題跋,對后人研討該書饒有益處。筆者查閱了書目文獻資料,并搜羅了有關《困學紀聞》版本研究的全部文章,提出了輯錄版本序跋的線索,得到整理者認同。本書輯錄原刻未附的序跋題記,附于書后,為研讀《困學紀聞》提供了重要資料。

第四,精心設計版式。本書正文分上下兩欄,上有擬目,下有正文、夾注、文后注、??庇?,較為復雜。在正式排版前,筆者先試排樣張,反復斟酌。鑒于本書文后注所占比重較大,正文調整為13磅(介于四號和小四號之間),注文為五號,有益閱讀;鑒于本書上下欄之間已有欄線,??庇浉臑槎魏笞?,避免頁下注注線將版面分割過碎。經過細心調整,本書版面層次分明、美觀大方。

2.嚴格三校,保證書稿質量

筆者延請了編校部幾位骨干校對承擔本書的三校工作。他們不僅以嚴謹細致的專業水準“死?!痹?、底本,還以自己的學識敏銳發現問題,提出疑問,對全書體例的規范統一提出建議,為清樣階段,整理者核查遺誤,編輯統理全稿,提供了有益的幫助。

3.分類統理,力求體例統一

三校后的校樣,面目清晰,但統理全稿的工作,仍然不能有絲毫放松。筆者的經驗是,將全書體例問題分類總結,每次統查相關的一兩類,效率高且不易有遺漏。逐項檢查下來,2600多面的校樣,已翻閱了10余遍。統理階段,在內容、版式確定的情況下,統一規范全書體例,保證了本書正式出版的編校質量。

4.編輯過程中,精益求精,不避煩難,不留遺憾

書稿兩校結束后,出現了一次重大周折——更換底本。整理者原使用的底本是中華書局圖書館藏清道光五年余姚守福堂刻本(編號:157233-157240),仔細比對另一部同館藏同版本(編號:47171-47184),前者字跡清晰、墨色均勻,為初印本;后者字跡漫漶,為后印本,后印本挖改了初印本個別明顯的訛誤,還增補了部分內容。從整理古籍選定底本的角度看,后印本優于初印本。此前,整理者采用的底本是初印本。思量再三,我們決定更換后印本為底本,這意味著必須重新校對一遍底本,并改定相關??庇?。

上海圖書館研究館員郭立暄先生在《喜讀〈困學紀聞注〉中華書局新點校本》一文中,高度評價了本書對整理底本的選擇:“將底本具體到翁注原刻本的某一印本,并非是點校者最初的主動選擇,而是在書稿已進入出版流程后,點校者、校對及責編三方發現并共同確立的……通過這樣一件事,可以看出國內一家老字號出版社的編輯對于古籍點校態度的嚴謹不茍,對于點校者托付的認真負責……更難能可貴的是,這種進步的取得,來源于中華書局年輕一代編輯的主動擔當?!保?017年2月17日《文匯報·文匯學人·學林》第8-9版)

通過對書稿的細細打磨,本書的學術價值和編校質量都得到很大提升,出版后,獲得2016年度全國優秀古籍圖書獎一等獎。

二、《龍泉司法檔案選編》第二輯審讀經驗

2013年初,筆者受命參與“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國家出版基金重大項目《龍泉司法檔案選編》第二輯(一九一二 — 一九二七)全四十四冊的編輯工作,第一次接觸大型文獻整理稿件,筆者抱著虛心學習的態度,全力以赴,從內容提要邏輯關系是否清晰、索引項著錄是否準確,到圖版裁拼是否妥當,都細細比對、考量,逐年詳細記錄各類問題,撰寫的《審讀意見》達四十余頁。如今,翻翻一沓厚厚的記錄,感覺真若滴水穿石一般,但正是有了這份滴水穿石的功夫,我們對這部書稿的處理能力才得以提升。

龍泉司法檔案,是目前所知民國時期保存最完整、數量最大的地方司法檔案,為研究近代司法史、社會史、區域史提供了極為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洱埲痉n案選編》第二輯收錄龍泉市檔案館所藏民國元年(1912)至民國十六年(1927)地方司法檔案,逐年遴選民、刑訴訟案件共180例,涉及近600個卷宗,約11000件文書。在文書的海洋中,如何出版一部有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的檔案文獻書籍,頗需編輯下一番功夫。

編輯的功夫首先下在前期的整理方案上。編輯組較早介入了整理方案的制定,對于編纂體例、規范有頗多建設性建議;編輯加工過程中,又形成了嚴格的編輯規范,對本書的順利優質出版起到了重要作用。

編輯的功夫著重下在圖版上。檔案文獻需要突出圖版的重要性。首先,對圖版本身所做的工作,從掃描、編號、拼接、版面安排、校核、印刷,都有非常具體的工作規范和相應的技術要求。其次,圖版與基于圖版而編撰的文字,兩者的關聯度極高,編輯需細讀圖版文書,不漏掉重要信息,發現缺失,對相關文書做考辨,對整理稿做補充、訂正。

編輯的功夫還下在學術規范上。檔案文獻的整理出版,不同于一般的古籍整理與學術著作,要在體例科學規范,與尊重檔案的原始狀態之間,達到一個平衡,把握一種尺度,而非強求絕對統一。比如文書中時間為“洪憲元年”的,索引、圖題照原文所書,而不統改為“民國五年”。這種存其真的做法,使檔案的原始信息不被人為的硬性統一所湮沒。

《龍泉司法檔案選編》第一輯、第二輯出版后,廣受學界好評,被譽為一部具有開創性的大型檔案文獻整理的典范之作?!哆x編》第三、四、五輯的出版,2017年繼續得到國家出版基金支持,由筆者獨立擔任責編。第三輯30冊,2018年9月出版,第四、五輯20冊,預計2019年9月出版。

三、成長與體悟

總結起來,兩段“刻骨銘心”的從業經歷,見證了我的成長,筆者深刻體悟到:勤于思考,勤于動筆,認真做好審讀編輯的文案工作,包括撰寫審讀報告、退(修)改意見等,是一位優秀編輯的基本功,更是一部書稿質量的堅實保障。經手的每一部書稿,筆者在審讀、編輯過程中,都會先撰寫《審稿記錄》,逐條記錄書稿的問題,編輯的處理原則、方法與疑問(擬提交二審、三審),需要與作者溝通的問題(擬寫修改意見)等等,之后根據《審稿記錄》,總結提煉成《審讀報告》《退(修)改意見》。在這個過程中,編輯對書稿的把握,從細部到全局,從感性到理性,編輯的思考力不斷提升,出版物的水準、質量亦不斷提升。

取法乎上僅得乎中,無論出書的壓力有多大,我始終把圖書質量放在第一位,不敢有絲毫松懈。作為古籍整理編輯,筆者常懷敬畏之心。這種敬畏,源于對文獻典籍的愛惜,亦源于中華書局優良傳統的感召。孫通海先生在《困學紀聞注·點校說明》中說:“定稿階段,責編李爽女士以中華書局傳統的學識、傳統的責任心和傳統的做嫁衣精神處理此稿,使之能夠順利出版?!薄爸腥A書局傳統的學識、傳統的責任心和傳統的做嫁衣精神”,這“三傳統”是孫先生對本人的鼓勵,筆者亦把它當作自己努力的方向,與同仁一道,守正出新,為古籍出版事業盡一份綿薄之力。

(作者單位系中華書局)

猜你喜歡
古籍整理中華書局
斯鹽最靈,此籍可餐
——鹽業古籍整理新成果《河東鹽法備覽合集簡注》出版
論“明清實錄藏族史料類編叢書”古籍整理工作
第三屆“宋云彬古籍整理獎”評選方案公布
民國初期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報刊的知識傳播與知識青年的閱讀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古籍整理出版事業
建筑史話
On Observing Etiquette and Custom —— A Case Study of the Essence of the Funeral and Burial in the Six Dynasties〔* 〕
On the Resurrection of Humanity in the Literature of the Jian’an Period
對敖魯古雅鄂溫克人的古籍整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