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盆底康復鍛煉影響產婦盆底肌肉肌電活動、盆底功能的價值觀察

2019-03-27 06:54韋慶華
關鍵詞:肌電肌纖維盆地

韋慶華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經濟開發區人民醫院,廣東 佛山 528222)

臨床中,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屬于一種常見疾病,屬于產后并發癥的一種,壓力性尿失禁、盆地器官膨出是其最為主要的臨床癥狀,雖然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不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產生威脅,但該病癥的存在卻會對患者的正常社交活動以及性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影響,甚至可能導致患者產生負面不良情緒[1]。為此,在臨床中應對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予以足夠的重視,在本文中就主要從我院選取10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分析了盆底康復鍛煉對產婦盆底肌肉肌電活動、盆底功能所產生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7年4月開始到2018年9月結束,在我院選取10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實施探討,遵守均勻分組的原則進行分組,即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介于22歲~3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8.7±4.0)歲;對照組患者年齡介于22歲到3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9.1±4.3)歲。年齡等一般資料在兩組患者之間沒有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產婦不接受產后盆底康復鍛煉治療,觀察組則在產后6星期到3個月期間接受盆底康復鍛煉治療,具體內容如下:產婦產后6周開始治療,一周2次,1次20 min,一共8次;其中第一周到第二周的生物電刺激頻率介于8 Hz~33 Hz,脈寬介于320~740 μs之間;第三周到第四周的生物電刺激頻率介于20 Hz~80 Hz,脈寬介于20~320 μs之間[2]。

1.3 觀察與評價指標

對兩組產婦的盆底肌肉肌電活動(盆地肌電位和盆地疲勞值)、盆底功能(PFIQ-7和PISQ-12評分)予以比較。

1.4 統計學分析

總結分析產婦產后接受康復鍛煉后的相關數據,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統計學意義顯著。

2 結 果

2.1 對兩組產婦產后盆地肌電位和盆地疲勞值予以比較

產婦產后3個月,盆地Ⅰ類、Ⅱ類肌纖維的肌電位均值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產婦顯著較高(P<0.05),盆地Ⅰ類、Ⅱ類肌纖維的疲勞值均值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產婦顯著較?。≒<0.05),詳細數據見表1。

表1 對兩組產婦產后盆地肌電位和盆地疲勞值予以比較(分,±s)

表1 對兩組產婦產后盆地肌電位和盆地疲勞值予以比較(分,±s)

注:相較于6星期前,與對照組相比較,P<0.05

組別 時間盆地肌電位 盆地疲勞值Ⅰ類肌纖維 Ⅱ類肌纖維 Ⅰ類肌纖維 Ⅱ類肌纖維對照組產后6星期 15.0±2.9 17.1±3.8 8.3±1.0 8.0±1.3產后3個月 22.0±3.6 25.1±4.3 5.1±1.0 4.7±1.0產后6星期 14.5±2.7 16.7±3.2 8.5±1.3 7.9±1.0產后3個月 26.9±3.3 31.7±3.5 3.4±0.6 3.2±0.8觀察組

3 討 論

就盆地肌肉鍛煉而言,通過研究發現,單獨采用該方法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在采用該治療方法進行治療時,往往需要應用生物電刺激法進行輔助治療,該方法主要是通過將電極放置于腹壁和陰道內,從而給出不同頻率的電刺激,繼而促使盆地肌肉被動產生收縮,并形成條件反射,之中達到糾正盆地肌肉收縮的作用。此外在盆地肌肉鍛煉過程中所采用的生物學反饋治療則是一種通過模擬聲音和視覺信號的治療方法,有效提示了盆地肌肉的活動狀態,繼而促使的醫生深入了患者的盆地肌肉狀況,為正確實施鍛煉提供了參考依據[3]。

綜上所述,于產婦產后應用盆底康復鍛煉可在改善產婦盆底肌肉肌電活動的同時改善盆地功能。

猜你喜歡
肌電肌纖維盆地
基于譜元法的三維盆地-子盆地共振初步研究
乳腺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影像學表現1例
嬰兒顱骨肌纖維瘤/肌纖維瘤病2例
盆底肌電刺激聯合盆底肌訓練治療自然分娩后壓力性尿失禁的臨床觀察
產后早期聯合應用盆底肌電生物反饋儀、電刺激、針對性護理對盆底肌功能恢復的影響
盆地是怎樣形成的
頂骨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一例
北部灣盆地主要凹陷油氣差異性及其控制因素
淶源斗軍灣盆地新生代地層及新構造運動
武定雞肌纖維特性形成規律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