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年來濟南最高和最低氣溫變化特征

2019-03-27 05:11王金霞
安徽農業科學 2019年6期
關鍵詞:變率氣象要素最低氣溫

王金霞

(山東省濟南市氣象局,山東濟南 250000)

氣候變暖已引起了各國科學家和政府的高度關注。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五次IPCC評估報告指出,最近的3個10年比1850年以來其他任何10年都更溫暖;1983—2012年很有可能是北半球過去1 400年來最熱的30年;全球幾乎所有地區都經歷了升溫過程,1880—2012年全球表面平均升溫達0.85 ℃,2003—2012年的平均溫度比1850—1990年平均溫度升高了0.78 ℃[1]。研究指出,我國氣候變暖在冬季更加明顯[2-5],在20世紀80年代氣溫有變暖突變[6-9],自20世紀60、70年代以來出現嚴冬的機會減少[3-5,10]。筆者根據濟南1951—2017年逐日氣溫觀測資料,分析了濟南最高、最低氣溫的變化規律,為合理利用和開發氣候資源、有效地指導農業生產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數據來源與處理選取濟南站1951—2017年逐日最高、最低氣溫數據,該站為國家氣象觀測站基本氣象站,數據具有完整性和可靠性。將每年12個月的月氣溫的平均值作為當年的年平均氣溫;取4、7、10、1月作為春、夏、秋、冬四季。對其中缺測或錯誤數據進行插補。

1.2分析方法分析年際與春夏秋冬四季的最高、最低氣溫隨年份的變化趨勢,用這些數據建立氣溫與年份的一元回歸方程:

Y=a+bt

(1)

其中,Y為氣象要素,t為年份序號(t取1~67);b為氣溫變化率,a、b用最小二乘法求出。當b>0時,表示氣象要素Y隨時間t的增加呈上升趨勢;當b<0時,表示氣象要素Y隨時間t的增加呈下降趨勢;利用5年滑動平均分析氣象要素隨時間變化更為直觀。

用累積距平法分析氣象要素的長期變化趨勢。通過對累積距平曲線的觀察,可以看出要素變化的階段性,并對要素變化進行突變分析。對時間序列的Xi,其某一時間的累積距平表示為:

(2)

2 結果與分析

2.1年最高、最低氣溫變化特征分析由圖1a可知,1951—2017年濟南年最高氣溫變化是圍繞平均值19.6 ℃振蕩,最高值是2017年的20.8 ℃,從一元線性方程可以看出,67年來最高氣溫呈上升趨勢,增溫率是0.080 ℃/10 a(R2=0.061 2),增溫趨勢明顯,5年滑動平均值近幾年出現明顯的上升趨勢。由圖1 b可知,1951—2017年濟南年最低氣溫總體呈上升趨勢,增溫率為0.288 ℃/10 a,增溫趨勢較為顯著(R2=0.511 0);67年來最低氣溫也一直呈上升趨勢,20世紀80年代中期躍過多年平均值;1987—1999年年最低氣溫一直高于67年的平均值,1998年達到最大值12.1 ℃,這是厄爾尼諾事件對氣候變暖的影響。厄爾尼諾事件后進入21世紀最低氣溫趨于平緩,近2年又出現顯著增加趨勢。從5年滑動平均來看,最高、最低氣溫在最近幾年都有顯著升高。

2.2四季最高、最低氣溫變化特征

2.2.1春季。由圖2a可知,近67年來濟南春季最高、最低氣溫都是隨時間推移而增加,增溫率分別是0.146、0.371 ℃/10 a,R2分別為0.034 8和0.237 3,春季最高溫度增溫不明顯,而最低溫度增溫趨勢較為顯著。春季最高氣溫在20世紀50—60年代波動較大,隨后變化比較平穩;春季最低氣溫一直處于緩慢上升狀態。20世紀80年代—2008年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都處于一個較高水平,前期和近幾年變化波動加大。

圖1 1951—2017年濟南最高(a)和最低(b)氣溫變化Fig.1 Change of highest(a)and lowest(b)temperature in Jinan from 1951 to 2017

圖2 1951—2017年濟南春季(a)、夏季(b)、秋季(c)和冬季(d)最高和最低氣溫變化Fig.2 Highest and lowest temperature changes in spring(a),summer(b),autumn(c)and winter(d)in Jinan from 1951 to 2017

2.2.2夏季。由圖2b可知,夏季最高氣溫的高值出現在20世紀50—60年代和90年代—2008年,70—80年代相對偏低,整體趨勢是有所下降,趨勢率為-0.047 ℃/10 a。夏季最低氣溫變化較為平緩,趨勢率為0.082 ℃/10 a;20世紀90年代—2008年波動較為明顯,高值和低值均出現在這個時段??偟膩碚f,夏季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變化都較小,最高氣溫表現為不明顯的降溫趨勢,最低氣溫表現為不明顯的升溫趨勢,兩者的信度都較低,分別為0.007 0和0.026 0(可信度均小于0.05)。

2.2.3秋季。從圖2c可以看出,秋季最高氣溫變化比較平緩,以0.017 ℃/10 a的速率緩慢上升,67年僅上升0.11 ℃,可信度僅為0.000 5,基本上可以說秋季的最高氣溫沒有變化,但是年際間波動較明顯,如2006和2007年的年最高氣溫差達5.7 ℃。秋季最低氣溫升溫傾向率為0.295 ℃/10 a,有資料記錄以來均呈上升趨勢,80年代以后,僅2002—2008年低于平均值外,其他年份都在平均值以上,67年最低氣溫增加了2 ℃。

2.2.4冬季。從圖2d可看出,冬季是氣溫變化最為明顯的季節,最高氣溫變化傾向率為0.153 ℃/10 a,是四季最高氣溫升速最大的,年際間波動較大,沒有明顯的階段性,但是信度較低,僅為0.032 0。冬季的最低氣溫對氣候變暖貢獻最大,趨勢增溫率達0.420 ℃/10 a,67年冬季最低氣溫增加了近3 ℃,特別是1985—2000年冬季最低氣溫持續偏高。冬季最低氣溫在整個上升趨勢中,2001—2011年略有下滑,近幾年又明顯回升。

2.3最高、最低氣溫年代際變化特征從表1可以看出,20世紀50、60年代和2001—2010年濟南最高氣溫年平均變化速率是負值,這3個年代最高氣溫有下降趨勢。20世紀70—90年代和2011—2017年濟南最高氣溫年平均變化速率是正值,最高氣溫有上升趨勢,特別是2011—2017年變率為0.204 ℃/10 a,增溫較為明顯。

表11951—2017年濟南各年代最高氣溫變化率

Table 1 Change rate of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in Jinan from 1951 to 2017℃/10 a

由表2 可知,7個年代際的最低氣溫年平均變化率僅20世紀60年代為負值,為-0.055 ℃/10 a,說明這個年代的最低氣溫略有下降;其他幾個年代的變率均為正值,尤其是20世紀50年代和2011—2017年的變率分別為0.204和0.218 ℃/10 a,這2個年代的最低氣溫增溫明顯。從年代看,20世紀50年代四季最低氣溫的變率均為正值,春季幅度較大。從季節上看,秋季各年代最低氣溫增溫最為明顯,除2011—2017年變率為-0.089 ℃/10 a外,前6個年代的變率均為正值。

3 小結

(1)67年濟南地區氣溫總體呈上升趨勢,最高氣溫上升了0.5 ℃,增溫率為0.080 ℃/10 a;最低氣溫上升了1.9 ℃,升溫率為0.288 ℃/10 a,最低氣溫升溫明顯,對氣候變暖貢獻較大。

(2)濟南不同季節的氣溫變化基本都是增暖趨勢,除夏季最高氣溫略有下降趨勢外,其他各季的最高氣溫和四季的最低氣溫都是上升趨勢。

表21951—2017年濟南各年代最低氣溫變化率

Table 2 Change rate of the lowest temperature in Jinan from 1951 to 2017℃/10 a

(3)從年代際來看,濟南最高氣溫僅20世紀50—60年代和90年代略有下降,其他年代都是增加趨勢,近幾年增溫明顯,2011年以來增溫率0.204 ℃/10 a。最低氣溫僅60年代為負值。

猜你喜歡
變率氣象要素最低氣溫
研究顯示降水變率將隨氣候增暖而增強
成都電網夏季最大電力負荷變化特征及其與氣象要素的關系
北辰地區日最低氣溫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
更 正
沈陽市1951—2013年氣候變化特征及其區域蒸發的響應分析
北京市朝陽區大氣污染物時空分布特征及與氣象要素的關系研究
探測環境變化對臨沭站氣象要素的影響
Does a monsoon circulation exist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over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tropical Pacifc?
銅仁西部不同時間尺度溫度降水變率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