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層條件下的傳染病發現和控制公共服務方法分析

2019-03-27 11:42吳斌
健康大視野 2019年5期
關鍵詞:發現傳染病控制

吳斌

【摘 要】目的:分析基層條件下的傳染病發現和控制公共服務方法。方法:以2015年11月-2018年11月間入本院體檢的160例受檢者為研究主體。分成A組和B組,均是80例。A組給予傳染病公共服務管理,B組給予常規管理。對比傳染病知識認知度和護理滿意度。結果:A組的疾病宣傳總有效率為97.5%,B組為88.8%,對比差異顯著(P<0.05)。A組的管理滿意度為98.8%,B組為91.3%,對比差異明顯(P<0.05)。結論:在基層條件下實施傳染病公共服務管理措施,能夠提高受檢者的疾病認知度,確保公共服務方法的有效性,且管理滿意度高,具有較佳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基層;傳染??;發現;控制;公共服務

【中圖分類號】R6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5--01

醫院是實施公共服務的主要機構,其在疾病防控、易感人群調查與保護、流行病學分析和傳染源管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傳染病是基層醫院的常見疾病類型,其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病情早期的發現難度大[1]?;鶎訔l件下,受經濟或技術等多種因素制約,對于傳染病的發現和控制效果不夠理想?;诖?,研究中以2015年11月-2018年11月間入本院體檢的160例受檢者為研究主體,旨在探究基層條件下的傳染病發現和控制公共服務方法,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5年11月-2018年11月間入本院體檢的160例受檢者為研究主體。隨機分成A組和B組,均是80例。A組中,男45例,女35例;年齡范圍是16-74歲,平均(45.61±0.54)歲。B組中,男47例,女33例;年齡范圍是15-75歲,平均(46.05±0.42)歲。上述數據對比并無差異(P>0.05),可比較。

1.2 方法

B組給予常規管理:一是增強受檢者的保健意識:應定期組織受檢者參加傳染病知識培訓活動,可通過現場問答或是專家講座等途徑講解疾病上報機制、臨床癥狀、治療方案和預后性等知識,并發放保健手冊,是受檢者具備保健意識。二是普及傳染病現狀:通過視頻或幻燈片播放等方式普及傳染病現狀,講解其對于社區民眾的危害性,普及傳染源、傳播途徑和預防方法等知識。三是宣教傳染病疫苗知識:向受檢者講解傳染病疫苗的常見種類、接種重要性和接種最佳時間等知識,使其能夠積極接種疫苗。

A組給予傳染病公共服務管理:一是真實感受法:使受檢者真實接觸傳染病相關信息,使其能夠充分了解傳染病的相關癥狀、臨床表現和傳播途徑等知識,以提高其發現傳染病的能力,增強其對傳染病的知識掌握度。二是模擬演練法:建立傳染病相關模型,并組織受檢者自主辨認其類型,使其自主的進行疾病發現和上報活動,并及時糾正其錯誤之處,提高宣教效果。

1.3 觀察指標

利用自制調查問卷評估管理滿意度,包括疾病宣教態度、上報機制普及度、疾病知識講解全面性和公共服務方法科學性等,共80分,分數高于70分記作十分滿意;59-70分記作滿意;47-58分記作基本滿意;低于47分記作不滿意。

1.4 評價標準

宣教顯效:受檢者充分了解傳染病的癥狀表現、疾病類型和傳播途徑等知識,可獨立回答傳染病相關問題;充分了解傳染的診斷方法,可根據自主判斷及時就醫;可完整轉述疾病信息,使對方完全了解疾病知識。宣教有效:受檢者基本了解傳染病的癥狀表現、疾病類型和傳播途徑等知識,但無法獨立回答傳染病相關問題;基本了解傳染的診斷方法,但就醫時間有延誤;基本可以轉述疾病信息,使對方初步了解疾病知識。宣教無效:受檢者不了解傳染病的癥狀表現、疾病類型和傳播途徑等知識;不了解傳染的診斷方法,無法及時就醫;不能完整轉述疾病信息,甚至不了解疾病信息[2]。

1.5 統計學分析

數據通過SPSS16.0軟件加以處理,宣教總有效率和管理滿意度均用(%)表示,行x2檢驗,若P<0.05,則說明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宣教總有效率

A組中,宣教顯效46例(57.5%),宣教有效32例(40.0%),宣教無效2例(2.5%),宣傳總有效率為97.5%(78/80);B組中,宣教顯效41例(51.3%),宣教有效30例(37.5%),宣教無效9例(11.3%),宣傳總有效率為88.8%(71/80),對比差異顯著(P<0.05)。

2.2 對比管理滿意度

A組中,十分滿意51例(63.8%),滿意22例(27.5%),基本滿意6例(7.5%),不滿意1例(1.3%),管理滿意度為98.8%(79/80);B組中,十分滿意40例(50.0%),滿意25例(31.3%),基本滿意8例(10.0%),不滿意7例(8.8%),管理滿意度為91.3%(73/80),對比差異明顯(P<0.05)。

3 討論

傳染病的發病率較高,疾病類型多樣,如手足口病、水痘和流感等。其具有傳播速度快和治療周期長等特點[3]。受醫療設備與條件的制約,基層醫院發現該病的幾率較低,且控制難度大。臨床中多通過知識培訓等方式增強受檢者的保健意識,提高其對傳染病早期癥狀的敏感性,使其具備自我保護能力,避免感染傳染病?,F狀分析可加深受檢者的疾病認知度,增強其防范意識,接種疫苗則可有效降低患病率[4]。但以上方法不具有真實性,通過切身感受疾病信息,模擬演練疾病類型辨認等方法,能夠使受檢者系統化了解傳染病的相關知識,進而主觀判斷早期癥狀,及時就醫。并能夠完整轉述疾病信息,成為傳染病宣教的主體之一,提高宣教的普及度[5]。結果為:A組的疾病宣傳總有效率(97.5%)高于B組(88.8%),對比差異顯著(P<0.05)。A組的管理滿意度(98.8%)高于B組(91.3%),對比差異明顯(P<0.05)??梢?,在基層條件下有效實施傳染病公共服務方法可提高疾病宣教效果和管理滿意度,可在臨床實踐中積極推廣。

參考文獻

魯琴寶,林君芬,徐校平, 等.浙江省2014-2016年傳染病自動預警系統監測數據分析及質量評價[J].國際流行病學傳染病學雜志,2018,45(2):93-97.

唐霞.基層醫院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及控制措施[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3):135-136.

黃璜.基層醫療機構傳染病防控常見問題探析[J].中國農村衛生,2018,8(11):53,55.

猜你喜歡
發現傳染病控制
《傳染病信息》簡介
傳染病的預防
3種傳染病出沒 春天要格外提防
呼吸道傳染病為何冬春多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