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哥德堡變奏曲》

2019-03-28 11:21王計鵬
戲劇之家 2019年6期
關鍵詞:巴赫

王計鵬

【摘 要】《哥德堡變奏曲》從1742年創作之初到21世紀的今天,世界上不斷涌現出對這部作品的癡迷者,古爾德和朱曉玫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兩位鋼琴演奏家。兩位鋼琴演奏家演奏同一部作品,但是事實上演奏的又不盡相同。無論是對于巴洛克時期還是21世紀的今天,這部作品都能被人們所理解。那么究竟是為什么這部作品可以不隨著歷史的長河所消逝?又能在中西方文化差異巨大的背景下得到人們的一致認可和喜愛呢?筆者在學習分析《哥德堡變奏曲》中,發現這部作品具有無限可能性和傳世性兩個特性。

【關鍵詞】巴赫;《哥德堡變奏曲》;朱曉玫;無限可能性;傳世性

中圖分類號:J605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6-0048-01

一、《哥德堡變奏曲》的無限可能性

《哥德堡變奏曲》早期是在雙排的羽管鍵琴上進行演奏的,這部作品無論從演奏的技法上,還是作品的形式上,都是有很大的難度的。何況用今天的單排鋼琴去演奏,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即使這樣,也有很多執著、熱愛這部作品的鋼琴音樂家追捧和演奏它,最為出名的是加拿大著名鋼琴演奏家古爾德和法籍華裔鋼琴家朱曉玫。聽完他們兩個演奏《哥德堡變奏曲》的人們可能心里面會犯嘀咕:為什么兩位鋼琴演奏家演奏的好像版本不太一樣?到底哪個才是原版的呢?包括筆者在內,第一次開始聽的時候也會這么想,后來在看到《哥德堡變奏曲》相關介紹和資料后才恍然大悟。原來在那個時代,是沒有速度、力度和表情符號的,這也就意味著每一個演奏者都需要在原有譜面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理解去處理、去演奏,這就為作品的風格和色彩帶來了無限的可能性。

類比中國古代的古琴譜,中國古代的古琴譜在當時是沒有時值的符號規定音符演奏時值的長短的,也沒有速度標記和像現在一樣這么多的表情記號或者演奏記號等去規定作品的風格。也正是因為這樣,留給了后人們無限的想象空間,所以現代的人們去演奏古人留下來的古琴譜,總能演奏出不同的版本出來。這也正是中國古琴文化的獨特魅力所在。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特點,每一個時代的人對每一個時代的作品都有不同的理解,也正是因為《哥德堡變奏曲》給大家留下的這一空間,為這部作品的演奏帶來了無限的可能性,從古爾德和朱曉玫演奏的版本中可以看出來,古爾德在他生活的那個時代和朱曉玫生活的時代、對生活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要知道,一個喜歡看小說的人和一個喜歡看視頻的人,想象力豐富的永遠是喜歡看小說的人。因為在他們看小說的過程中,他們的眼睛沒有被束縛,文字里體現出來的畫面感在他們腦袋里是可以盡情隨著自己的認知無限想象的。所以有時候,給大家留下一點點想象的空間,這樣的作品才會盡善盡美的呈現給欣賞者,這樣的一個特性才是這部作品魅力所在。而這個特性,正是無限可能性,使得《哥德堡變奏曲》能在不同時代都能與時俱進,煥發出新光芒,永遠被人銘記。

二、《哥德堡變奏曲》的傳世性

《哥德堡變奏曲》創作于巴洛克時期的歐洲,按理說西方人鐘愛這部作品應該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為中國人的朱曉玫對這部作品的演奏卻獲得了國際上的一致認可,這就開始引起筆者的思考了。當然,有很多人可能會說,朱曉玫自1980年去法國就讀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就一直在西方國家生活,受西方的教育和文化熏陶這么多年,所以其演奏風格等可以被外國人認可是很正常的,因為她已經變成半個西方人了。但是事實上,朱曉玫不僅在西方國家演奏這部《哥德堡變奏曲》是獲得大家的一致認可的,在中國演奏這部作品的時候同樣也是被中國人一致認可的,這說明朱曉玫并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樣被“西化”了。

那么究竟是為什么呢?我們都清楚,巴赫是從來沒有出出國的,更不可能知道有中國這個國家的存在。正如朱曉玫經常跑到巴赫墓前演奏,常對巴赫說:“您不認識中國人,但是中國人非常熱愛您”。朱曉玫與古爾德等大師們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演奏的作品也有很大的差別,但中國人欣賞西方人創作的這部作品的時候仍能夠引起共鳴,這是非常罕見的。筆者一直都在思考《哥德堡變奏曲》為什么會在文化差異巨大的中西方都能引起大家的共鳴?仔細剖析研究巴赫創作作品的特點,不難發現巴赫的音樂中充斥著對世界,對人生意義思考和對人們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無國界的,這是全人類共同的愿望和追求!回過頭來再細細品味這首《哥德堡變奏曲》,就不難發現確實是這樣。也正是因為這樣,使這部作品具有傳世性,也使得這部作品不管在國外或中國,不管在18世紀還是21世紀,都能受到大家的歡迎并且不斷廣泛流傳!這也是為什么巴赫的作品可以在21世紀的今天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族中依舊可以煥發出新活力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參考文獻:

[1]周薇.西方鋼琴藝術史[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7.

[2]孫剛.有關J·S巴赫《哥德堡變奏曲》若干爭議問題的探討[J].鋼琴藝術,2017.

[3]劉玉哲.《哥德堡變奏曲》賞析-試比較朱曉玫和古爾德演奏風格[J].黃河之聲,2017.

猜你喜歡
巴赫
歷史語境中的巴赫簽名動機
布賴滕巴赫景觀酒店48°Nord
巴赫
OEHLBACH(奧勒巴赫)MATRIX EVOLUTION
巴赫:我的人生很精彩
讓人聞風喪膽的巴赫
我是聽巴赫的
我是聽巴赫的
西方近代音樂之父巴赫
論巴赫音樂的多重風格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