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語言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2019-03-30 11:02王靖玥
中文信息 2019年3期
關鍵詞:漢語熱中文高考

王靖玥

摘 要:在過去40年中,改革開放不僅在物質生產和創造、對外貿易和交互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實現了綜合國力的明顯提升,而且中文及其文化的國際影響力也完成了極大的飛躍。作為占地球人口總量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大國,向全球推廣中文、提升中國文化的影響力一直是我們民族非??粗睾驮谝獾姆矫?,直接關系民族的自信和國家榮譽。近年來,學習中文成了越來越多國家的新興習慣和時尚潮流,一方面是孔子學院這雙羽翼日漸豐滿、涵蓋全球,另一方面,學習中文正在成為各國教育體系的制度性成就。本文以中文影響力的提升、文化影響力的推廣為主線,簡要論述了中國語言文化的國際想象力的表現形式和動力源,以及愈加可以和英語相媲美的廣袤前景。

關鍵詞:漢語熱 中文 高考 改革開放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3-0-02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綜合國力明顯提升,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作為聯合國6大工作語言之一,早在2010年,聯合國就為設立了“聯合國中文日”,日子是定在每年中國農歷的谷雨這天。[1]時至今日,聯合國每年都有近700名各國雇員參加中文培訓與學習。雖然這是一樁不起眼的小事,但從聯合國這個官方機構的認可來看,這樁小事卻向我們揭示了一個全新天地:中文在全球最接近官方組織的聯合國開始有了越來越受歡迎的影響力,學習和使用中文的國度就有中國文化,中文普及了,中國文化普及全球還遠嗎?

一、中國語言文化在國際的影響力

1.孔子學院羽翼豐滿

15年前,全球僅有三個國家創辦有三所孔子學院。截至2017年12月,全球已有146個國家(地區)建立525所孔子學院和1113個孔子課堂。[2]現在,除了常住人口不到1200人的南極洲,剩余六個洲都有許多國家邀請并創辦孔子學院:亞洲33個國家(地區)有118所孔子學院;非洲39個國家有54所孔子學院;歐洲41個國家有173所孔子學院;美洲21個國家161所孔子學院;大洋洲4個國家有19所孔子學院。

從教育制度的成熟指數上看,全球學習中文、聯系中國文化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鬃訉W院就像漢語想象力的羽翼,近年來,正在迅速地豐滿起來。

與其他學院一樣,海外的孔子學院主要依托所在國的大學資源,這非常類似國內諸多高校開設的外語學院。但孔子學院與它們不同,他們經常以特色文化活動、獎勵機制等來聯系海外的友人,進而培養本土的漢語教師,從而推進漢語教學的長遠發展。

孔子學院對商務、旅游、中醫、音樂等特色課程主要采取任務型教學,這是扎實擴大漢語的當地關系網和影響力的具體思路。在孔子學院有組織的教師培訓和系統教學下,再加上各方面因素的增益,目前,漢語熱已經成為非常值得國民自豪和榮耀的全球級現象。

舉例來說,目前,美國在校學習漢語的總人數近年來飛速增長,在新時代大不列顛家長們眼中,中文也提升到了印歐語系之外最重要的語言,不僅中東技術大學在土耳其總統府開設了漢語課程[3],而且南非基礎教育部長安吉·莫采卡稱,南非4省已于2016年1月開始正式引進漢語教學,未來5年內將在500所學校引進漢語教學,也將在500所學校引進中文教學,[4]這跟俄羅斯有計劃地于2019年將漢語納入高考幾乎同步[5],而且哈薩克斯坦總統也在跑步建議本國學生學漢語[6]……已經成熟和計劃中的漢語學習日程,正在成為諸多國家的教育重頭戲項目,用數不勝數來形容,也不算夸張。

據國家漢辦統計,截至2018年,在中國(含港澳臺)之外,全球學習者、使用漢語的人數已有1億多人,漢語教育培訓產業的興盛,可見一斑。在這1億多人中,其中有6000多萬海外華人華僑,然后就是4000多萬各國主流社會的學習者和使用者。這就是數據上的漢語熱。[7]如果能統計一下教育培訓機構,我們能發現更多令人欣喜的漢語系產業的繁榮態勢。

2.中文學習者激增,成為多國必修課

最近一二十年,隨著中國各方面影響力的大規模提升,“漢語熱”正在全球范圍內悄然掀起,多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俄羅斯:俄羅斯聯邦教育科學監督局副局長安佐爾·穆扎耶夫表示,2019年將首次在國家統一考試中進行漢語科目的考試。據悉,俄羅斯國家統一考試等同于中國的高考,而中文是其第5門可供選擇的外語,頭四位外語為英語、法語、德語和西班牙語。最近10年內,學習漢語的俄羅斯人數量增長速度驚人。2007年人數為1.7萬人,2017年學習漢語的人數已經達到5.6萬人,增長近三倍,還有很多中學生學習漢語。俄聯邦教育科學監督局資料顯示,截至目前,俄羅斯34個主體的123所國立中小學教授漢語。學習漢語的學生總數為1.7萬多人。很多俄羅斯教育界人士也證實,既有專業知識背景又懂漢語的學生在就業時有更強的競爭力。

愛爾蘭:2017年12月4日,愛爾蘭教育與技能部部長理查德·布魯頓稱從2020年起,中文將列為大學外語考試科目,自2022年起將漢語納入愛爾蘭高中教育,正式作為其高考科目之一。

歐洲主要國家:今年8月,英國《每日電訊報》 報道,在素有“英國高考”之稱的A-level考試中,漢語成為英國第三大熱門外語。

英國也在積極推行漢語教學,尤其注重培養自己國家的漢語教師,截至目前,英國已有5200多所中小學開有中文課。據悉,預計到2020年全英中文學習者人數將達40萬人。

在歐陸各國,西班牙算是最偏愛中文水平考試的國度。據悉,目前西班牙共有5萬余人學習中文,而西班牙參加中文水平考試人數居歐洲第一。

再看法國,目前已有150余所大學、700多所中小學教授中文課程,學習者總數已有10萬人之眾,對比之下,全球浪漫之國法國可謂中文學習者人數第一的歐洲國家。[8]目前,在意大利地區,其注冊漢語學員已3萬多,而且還有40多所大學設置漢語課程和專業。

亞洲周邊:再看一下中國語言和文化在本地亞洲的影響力上升態勢。據悉,韓國乃全球漢語教學規模最大、市場最發達的國家。據不完全統計,韓國有 1060 多萬人漢語學習者,堪稱全球第一,占其總數的21%以上。并且,韓國每年參加漢語水平考試(HSK)、中小學生漢語考試(YCT)等各類漢語考試人數達17萬人次。與朝鮮、越南相比,韓國的漢語學習熱忱不可小覷,是亞洲乃至全球的漢語學習者的領頭羊。

再來看一個東南亞的國家。印尼,在2017年就有近兩萬人參加印尼全國漢語考試。2018年10月,在印尼雅加達舉行第二屆“HSK考試暨中國留學·就職展”,據中國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獎學金處處長胡自遠介紹,自2001年HSK在印尼首次開考以來,時至今日,印尼總共已有22萬名參加,拿到獎學金的學生總數也有2300人。

非洲兄弟國家:再看可與巴鐵相提并論的非洲伙伴國家系列。最近幾年,有許多非洲國家的有遠見的領導人開始著力倡導漢語學習。比如,據《每日觀察》12月21日報道,烏干達教育部全國課程開發中心(NCDC)已制定學校名單,2019年將開始推出中文課程。

據聞,經過9個月的中文培訓,近35名教師已結業,并將被派往漢語教學點擔任負責人。據烏干達NCDC負責人介紹,中文課程將作為中學一年級和二年級學生的必修課、三年級和其他年級學生的選修課。烏干達正在迅速培訓漢語教師,兩年后將有100名教師可供派遣,這是一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好年景。為了提高漢語教學水平,據了解,該負責人說,烏干達馬凱雷雷大學很快將為合格教師開設學士學位課程。

有一些非洲國家高層表示,他們在觀望,希望能從烏干達的漢語引入中學習和取經。他們盼望烏干達能取得預期效果,只要漢語學習對孩子們的發展有幫助,對當地發展有利且大多數人都歡迎,他們也將把漢語引入提上日程,增進中非友誼。

越來越樂意的國家朋友圈:隨著國內經濟水平的整體提升,這四十年來,每年到國外旅游的人口總數每年都呈遞增態勢,這成了快速提升友誼、加深交往的主力軍,因為旅游業是很多歐美城市、鄉鎮的支柱產業,也是備受所有國家海陸空交通產業、銀行界非常偏愛的旅游大軍,因為旅游大軍帶來的資金和工作能夠快速又明顯地提升當地人口的生活水平。

這一越發廣泛的現象,帶來了各國對中國人的考慮,而且這考慮也越來越溫馨,不再以“必須入鄉隨俗”的狹隘情懷看待中國旅游者,而是開始像體貼美國、英國、法國和日本的旅游者一樣,愿意甚至樂意為中國人考慮。例如,有越來越多的機場、其他重點公共場合提供開始為中國游客提供中文服務,給中國旅客專門開設服務臺和快速通道等。據法媒《歐洲時報》報道,近期又一個歐洲一線城市——意大利首都羅馬機場專門為中國人提供了“特權服務”,在機場醒目的區域,開設了專門為中國人提供服務的“中文服務專區”。[9]服務中心已經可以為中國旅客提供周到的中文服務了,旅客可以通過服務專區的中文提示請求報警求助、聯系中國大使館和中國外交部等。此外,服務中心的墻上還印著五個醒目的二維碼:羅馬國際機場APP、中國外交部客戶端、中國領事服務網、領事直通車微信號、駐意大利大使館公眾號。意大利和德國在內,不少人流量較大的機場里,都有“中文指示牌”,甚至一些小城市的機場也出現了中文路標,

而且,中文的影響力也開始在地理層面發揮出靚麗的色彩,雖然還遠不能與英語相比,但現在的苗頭很不錯。

其實早在多年前,意大利絕大多數的火車站、機場都已經普及了中文。在火車站中的自動售票機上,都有中文購票服務。意大利和德國在內,不少人流量較大的機場里,都有“中文指示牌”,甚至一些小城市的機場也出現了中文路標。

特別是中國的鄰國和鐵哥們巴基斯坦可謂全球對中國有些崇拜情懷的國家。據了解,巴基斯坦滿街都是對華友好標語,而且中國人還能像在銀行VIP窗口一樣,像在教育機構被當做VIP對待,與其他外國人相比,中國人可以得到優先的服務,像這樣的“中國人優先”的指示標語也非常常見。[10]像這類友善舉動很讓人珍惜,這也體現了巴基斯坦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態度,讓人非常暖心。

二、為何漢語影響力近年來提升越發明顯

從語言學習的技術層面來看,難學不是阻力,不能互利共贏才是絆腳石。雖然漢語像阿拉伯語一般難學,但全球各個角落的愛好者還是在信心滿滿第學漢語。一方面,這歸功于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大幅提升。另一方面,經濟上的互利共贏才是全球漢語熱的源動力。比如,海外中資企業的求職者,與中國貿易聯系密切的企業,還有最為廣大的中國游客的消費供應者,等等,這些都在快速又廣泛地提升漢語的影響力。

在國內,2017年國家正式發布了“雙一流”新政,開始著力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這是追求中文區大學和學科成就、影響力的關鍵舉措。面向海外和天下,我國一直堅持擴大對外開放,其中以“一帶一路”的全球影響力最為明顯,參與國家的高層、中層和普通平民在很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經濟貿易項目、文化交流各類項目中受益良多,這很快提升了許許多多想跟中國交朋友和搞貿易、前來中國學習和深造的政界、商界和有遠見的普羅大眾的漢語學習興趣和熱情。其中,有越來越多智慧超群的國家領導人開始鼓勵本國大家學習中文,對中文通、中英雙語通人才,他們都相當看好。這是從功利主義角度可以得到的一個顯而易見的結論。

第二,在追趕美歐發達國家的漫長旅程中,中國在國外也投資了越來越多的工廠、公司和企業,承接了越來越可以和美歐相提并論的項目,這些建設都能創造實實在在的工作機會,對比中國相對經濟欠發達的國家的普通平民和中上層政商界從業人士而言,自己、家人和孩子學習中文成了一樁時尚又益處多多的事情。比如,在“一帶一路”相關的各類項目中,當地的人力資源部也自然喜歡招聘一些懂漢語、能夠用漢語工作和生活的人員?,F在,可以說,中文成了新鮮、實用的謀生手段,對這點最有遠見的要數國外的資產專家和投資產業的牛人和大咖。

最后,這更加源自中國在移動通信和面向人工智能新時代的互聯網+時代,越來越能為更為廣大的國內外人口提供日常各類必需品和必需服務,換言之,最近八九年間,中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獲得了非常明顯的提升,而且相伴而生的影響力和產品等都讓大家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這也是為何漢語開始被喜歡和愛用,中國及其相關概念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大咖牛人和國際友人樂意傳頌。比如,在4G和即將全面鋪開的5G通信網絡建設中,以及創投行業飛速發展和普及的互聯網金融、科技類創業領域,中國就有華為、亞投行等為四面八方的友人提供更為物美價廉、生活質量提升明顯的產品和貿易往來。

猜你喜歡
漢語熱中文高考
津巴布韋學生中的漢語熱
從“英語熱”到“漢語熱”、“中國熱”
“漢語熱”面面觀
算錯分,英“高考”推遲放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