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城區”的教育定力

2019-03-31 15:01賴斯捷李倫娥
湖南教育·C版 2019年3期
關鍵詞:老城區入學家長

賴斯捷 李倫娥

蘆淞區是一個“流動”的老城區。

作為“火車拖來的城市”株洲市的發祥地,蘆淞區依靠便利的鐵路交通,逐漸形成了中南地區最大的服裝市場群。近年來,服裝市場群更是成為該市全力打造的千億產業集群。

特殊的經濟發展模式,催生了“流動”的教育———全區52%以上、城區65%以上學生為非本地戶籍。

“他們流動性強,成績參差不齊,給我們區教育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痹搮^教育局局長朱金輝直言,蘆淞教育能長期居于湖南一流,并成為首批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區),依靠的是老城區多年積累下的教育定力,即始終堅持辦有溫度的民生工程、始終堅持教育的均衡發展、始終關注人的全面發展。

一張暫住證體現民生溫度

2018年秋季新生招生季,一份申請入學的報告擺在了分管基礎教育的副局長肖耀華案頭。

一位剛到蘆淞區務工的家長,因沒來得及辦理暫住證,其兒子不符合入學條件,于是寫來了“先入學再辦證”的申請。

“類似的申請每年都有?!被坦晒砷L葉貞濤告訴記者,蘆淞區60萬人口中,超過30萬人口為非本地戶籍。如何妥善解決這部分家庭子女的入學問題,長久以來都是蘆淞區教育工作的難點。

蘆淞區的學位一直緊張。作為批發零售業匯聚之地,蘆淞區人口稠密、地價頗高,導致區內絕大多數學校擴容成本高、難度大。另一方面,作為株洲市的發祥地,蘆淞區內擁有多所歷史積淀深厚的優質學校,它們是株洲市家長擇校的“首選對象”。

一道“共生墻”形象地展示了這種緊張局面。

蘆淞區的鬧市區里,建校已經60周年、被老百姓贊譽為“株洲小清華”的何家坳小學,有一道奇特的墻———既是學校的圍墻,也是隔壁居民樓的外立面,一樓住戶的一扇窗赫然開在了圍墻上。

“想送孩子來校讀書的本地戶籍家庭很多,周邊商業區里非本地戶籍家庭子女的入學需求也在逐年增長?!毙iL歐陽小珠說起緊張的學位,很是無奈。校園面積只有1萬多平方米,周邊要么是居民樓,要么是商鋪,寸土寸金的地方,征地拆遷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擴無可擴的學校,不斷增長的入學需求,加大了蘆淞區解決隨遷子女入學問題的難度。而除了學位不足,造成這部分人員子女“入學難”局面的,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即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不符合招生條件的“入學難”。

與部分城市按積分制從高到低排位錄取不同,蘆淞區針對非本地戶籍學生的招生政策,主要就一條,“是否辦理暫住證”。

遺憾的是,每到入學報名時,總有許多人因為不知道這一條而耽誤了子女入學。蘆淞區大多數非本地戶籍務工者從事商貿服務行業,工作流動性大、強度高,平常很少有時間、精力、渠道關注區內的相關招生政策。他們常常是等到新生入學報名時,才急匆匆地帶著孩子前往學校。對于非本地戶籍學生入學前需提交暫住證等證件、材料,這部分家長事先并未做過了解。

“因不了解政策而錯失入學機會,挺可惜的?!闭劶按?,朱金輝感慨道。小孩入學,對老百姓來說是天大的事。教育首先是民生工程,服務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是其重要屬性。蘆淞區經濟發展的支柱之一是服飾產業。近年來,株洲市更是著力于將這個中南地區最大的服裝市場群打造成全市5個千億產業集群之一。

要想為該產業吸納更多的從業人員,政府就必須做好相關的配套建設,而教育是極為重要的配套。本著這一認識,蘆淞區的歷任教育局長都將解決占全區學生大頭的非本地戶籍學生入學視為頭等大事。

在經過多年嘗試、探索后,蘆淞區最終選定多校劃片、連片招生、相對就近的入學政策。為何不采取單校劃片的招生模式呢?這緣于一位家長的“兩難”。

L姓家長,在蘆淞服飾市場有一個鋪面,因是批發檔位,L姓家長的工作時間從下午直到深夜?!拔易≡谖鬟?,鋪面在東邊?!卑凑諉涡澠?,孩子要在西邊入讀,下午放學正是家長最忙時段,根本無法接送。是按照招生政策送孩子入讀小區對應的學校,還是另想辦法在工作地附近找學校,L姓家長很是為難。

“如果多校劃片、連片招生,就能較好地解決這一矛盾?!毙ひA說,家長可以為孩子申請東邊的學校,放學時,只需抽出幾分鐘就能接回孩子。

蘆淞區近年來實行的多校劃片、連片招生、相對就近的入學政策,既滿足了片區內居民入學的多種需求,也較好地實現了生源的合理分流。

另一方面,為了將政策宣傳、解讀到位,教育局將區內所有學校的招生負責人培養成對政策爛熟于心的“宣講員”。隊員們在每一屆新生報名季到來時,都會提前走進幼兒園,向家長宣講招生政策,主動消除信息不對稱的情況。

2016年,蘆淞區中小學入學便民系統正式上線。學生錄取狀態、志愿調劑情況、材料遞交時間及窗口等,系統都會實時更新發布,方便家長隨時查詢。

以某新生甲為例,甲所在片區共有A、B、C、D4所學校。系統報名時,甲填報的第一志愿校為A校,系統會提示,如果A校滿員,是否同意生源信息導入到B、C或D校。家長在系統內確認以上信息后,新生甲的錄取狀態、志愿調劑等情況便可實時查詢。

等到生源信息成功導入某校后,系統會提示家長,在指定時間點、前往幾號窗口、提交哪些審核材料,即可完成報名。

“只要跑‘交材料這一趟,就能解決入學問題?!比~貞濤說,2018年系統再次升級,建成了從“申請學位”到“學生分班”的完整通道。同時,再次調整“入學門檻”,核心城區4所優質校試點隨遷子女入讀新政,只要在片區內購房或務工,便可直接就讀。

“我們一直在做的,就是配合所有家庭,幫助解決入學難問題?!痹谥旖疠x的記憶中,這么多年的堅持,是隨遷子女入學雖一直為該區教育工作難點、卻極少成為“痛點”的主要原因———凡區內符合入學條件的隨遷子女,只要在規定時間內提出申請,就能百分之百保障入學。

一輪“換校長”讓傾斜的天平歸位

從城區學校調到農村中學大京學校當校長三年,吳志敏辦成了幾件“大事”。

第一件事,為學校立墻。大京學校坐落于大京風景區內,除了進出學校的一條小路,其余三面皆被山丘環繞。學校依山勢而建,從運動區到教學區再到辦公區,需登高爬梯方可到達?!拔襾碇?,學校與山林間并無圍墻分隔?!眳侵久艋貞涀约撼醮蝸硇r所見的情景,除了學校與山林的“無縫對接”外,印象尤為深刻的,還有環繞學校的那一圈“黃土高坡”———因為沒有修筑防護坡,每到雨季,他就特別擔心山體滑坡,給師生帶來危險。剛到任校長的那段時間,吳志敏的主要精力便用于“立墻”,主動匯報、積極申請,短短幾個月,投入300余萬元建起的圍墻和護坡等基礎設施讓學校面貌煥然一新。

第二件事,為學生通車。大京學校雖離城區不遠,但因為地處景區,出入多是山間道路。尤其是從主路轉入通往學校的最后一兩千米山路,行車極為不便,校車、公交車等大型車無法通行。為了方便學生上下學,吳志敏先是帶著學校行政班子成員每天用私家車在路口接送學生,同時積極爭取當地居民支持,將主路與小路連接處拓寬,讓大型車可以通行。等道路拓寬完畢,吳志敏主動找上公交公司,最終促成了全市第一條定制公交“農村教育專線”T25路通車。

第三件事,讓學校第一次有了山水特色校園文化以及10多個特色社團;第四件事,2017年中考,全校22個畢業生一次性合格率100%;第五件事,2018年中考,全校30個畢業生中有17個考上普高;第六件事,家長會到會率從30%猛增至90%……30歲出頭的吳志敏笑說,這三年,是他特別有獲得感的三年。

搞校慶、寫校史,提出“臻美教育”校園文化,辟出占地670平方米的種植地用于開展研究性學習,2018年從城里轉來40多名學生……

城里來的校長楊雄敏,這三年在農村學校白關中學的獲得感也很強。

變化始于2016年以來的“換校長”。那一年,朱金輝剛上任區教育局長,在實地考察區內各校后,他做了件大事?!耙荒甓鄷r間,把區內農村校校長全部換了?!表斏先サ?,全都是從城區校選拔出來、年齡在40歲左右的校長。

為什么要如此大手筆地“換校長”?事情還得從幾年前說起。

2011年,株洲進行區劃調整,有3個鄉被劃入蘆淞區。區域面積擴大后,蘆淞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數也由原來的22所增至36所,且鄉村學校和涉農學校比例大增,占總數的近60%。作為株洲市的發祥地,蘆淞區內原有的22所學?;径嘉挥诔菂^,且有不少是歷史悠久的名校。

與原有學校相比,新劃入的14所學校無論是硬件條件還是教育教學質量都很落后?!坝行┙虒W樓已接近危房?!苯邮諘r,幾乎每一所學校都看了個遍的葉貞濤說,當時全區搞了一次教育質量抽測,新劃入的這14所學校人均分30多分,“和城里學校比,差距太大了”。

白關中學就是區劃調整后被劃入蘆淞區的一所農村薄弱校?!奥爩W校的老教師說,剛劃入時,學校辦公室的屋頂都是漏水的?!睏钚勖袅私獾降男畔⑹?,曾經的白關中學硬件條件在蘆淞區的排名極為落后。當時的在校生不過500來人,比高峰時期的1200余名學生少了大半。

被劃入蘆淞區后,兩三年間,區里先后投入2000萬元,學?;就瓿捎布l件改造:標準田徑場、裝上班班通的教學樓、配有空氣能熱水器的學生宿舍……白關中學升級成頗具現代氣息的農村學校。2018年,甚至吸引了40多名城區學生來校就讀。

白關中學、大京學校、雙牌小學……短短幾年間,一所所農村校舊貌換新顏。據統計,僅2015年、2016年兩年,區教育局就分別投入6000余萬元、5000余萬元用于農村校的硬件提質改造。

越來越美的農村學校,在硬件上已經不遜色于城區學校。所以,當朱金輝調任教育局局長崗位時,“如何提升農村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成為他面臨的主要問題。

將原校長調崗,換上新校長,看中的是新校長們在城區優質校成長過程中積淀下來的教育理念、方法。如今三年過去,農村校的變化令人驚喜。2018年,蘆淞區又開始探索優質校對口薄弱校的集團化辦學。何家坳小學副校長歐陽蘭桂,同時擔任農村學校雙牌小學的校長。

“編制不變,一定三年?!睔W陽蘭桂說,他每周4天在雙牌小學,1天在何家坳小學。在雙牌小學的4天,歐陽蘭桂最常干的,便是帶著13名教師聽課、評課、集體備課。

我們采訪的當天,正巧趕上了一次聽評課。上課的教師是歐陽蘭桂從城里請來的蘆淞區數學學科帶頭人、南方一小黨支部書記謝曲波。坐在臺下聽課的,有35名五年級學生、6名教師以及記者一行。大家全部坐直了身子,伸長了耳朵……

“找到差距了,以前我上課,更多的是以自己的思維帶動學生的思維?!闭n后的評課,新教師易杰主動檢討。

“感覺自己沒發揮好,因為對學生們不熟悉?!敝x曲波課后也在反思。

雙牌小學是蘆淞區一所農村薄弱校,2017年秋季開學只招到14名新生,差點辦不下去。2017年底,雙牌小學與何家坳小學正式結對。歐陽小珠先后幾次來學校調研,并主持召開家長會。

前后不到一年,雙牌小學變化顯著。老師們進步明顯,家長看在眼中,送娃來讀書的熱情高漲。2018年秋季,雙牌小學招收了36名新生,比2017年秋季多招收了22名。

一場“雙試并行”撬動評價杠桿

一個平常的教學日,株董路小學里數個“考場”同時開測。

五年級某班的教室里,區小學語文教研員譚超艷正在現場抽測古詩背誦與解析。被抽中的女孩,努力回憶著、背誦著《送元二使安西》;一旁坐著的同學,或跟著低聲背誦,或緊張地為抽中的同學加油打氣。單個抽測完成后,是全班集體齊誦另一首古詩?,槵樥b讀聲落下后,“誰來解析一下‘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句詩包含著怎樣的情感?”譚超艷拋出了抽測的又一個項目———古詩解析。

同一時段,音樂教室里,四年級8名學生正“排排坐著”候場,區音樂教研員彭靚將按次序請他們一一上臺表演豎笛吹奏。每人一段小曲,吹得流利與否,彭靚自會給出評價。緊接著,每人唱一段戲曲《賣水》。幾位小女孩,不僅唱功頗佳,眉眼間的情感表達也準確到位?!昂茈y得?!迸盱n贊賞道。

美術、體育、英語、物理、生物、化學等皆采用類似方式抽測:從某一年級某個班級花名冊上隨機抽取若干學生,參與某學科學業抽測。每一場次抽測,都有預設主題,學生按主題要求完成所測學科,抽測教師按當場表現給出評價。

創新的面試,再加傳統的筆試,組合成“雙試并行”,是蘆淞區自2011年開始探索的基礎教育評價機制改革。

“我們希望借助‘雙試并行,糾偏‘唯分數論給學校教育教學帶來的負面影響?!敝旖疠x說,在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蘆淞區也曾走過彎路。部分學校只重視統考學科,“考什么就教什么”;個別學校在專任教師短缺的大背景下,偷偷將優秀的音體美教師轉崗教語數外;個別學??茖W、音樂、體育、美術老師不足,便由語文、數學或英語老師兼任,其兼任的課經常被偷梁換柱;另有些學校,雖然不缺專任教師,但仍然出于其他考慮,沒有做到按規定開足開齊所有課程。

何況,“一張試卷再完美,也測不出所有教育教學效果,測不出學生的所有智慧和品性?!庇绕涿鎸^半生源為非本地戶籍的特殊區情,區教研室主任彭菊英坦言,這些孩子受限于家庭條件,大多在筆試上表現一般,如能多幾把評價的尺子,將大大有益于他們自信心和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雙試并行”實施7年來,已覆蓋區內36所中小學校、所有學年段、國家規定開設的全部課程。抽查方案按年度發給學校,具體參與測試的年級、學生以及面試內容、項目,都是現場抽簽決定。多重“不確定”,只為引導學校關注每一個學生、每一門學科的全面發展。

為了用好這一評價杠桿,區教育局將雙試成績納入學校年度考核,權重占25%;非筆試成績單獨納入校長個人績效考核,權重占5%。

如此保障,換得改革順利推進。所得效果,也有目共睹。

建校已經70余年的栗樹山小學,因校址毗鄰蘆淞商貿群,全校86%的學生為非本地戶籍家庭子女,其父母基本都從事商貿服務工作。在傳統思想和社會功利氛圍的雙重影響下,絕大多數家長普遍認同一個觀點,只要成績好、分數高,就是有質量的教育,談及此,校長劉玟艷的神情中有幾分無奈。

“唯分數論”思想亟待糾偏。乘著區里“雙試并行”的東風,栗樹山小學開啟了以“塑造健全人格”“尊重成長規律”“拓展個性空間”“符合社會需求”為教育質量觀的學生評價改革。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改變原來單一關注學科分數和終結性評價的做法?!拔覀冋J為,學科評價和社團評價都很重要?!眲㈢淦G主導研制并落地實施的《栗樹山小學學生陽光成長評價》,從“習慣養成”“學科知識”“綜合素養”三大板塊入手,重新設置評價維度,目標直指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湘江小學在校生源中,有58%的學生家長文化程度為初中、10%的學生家長文化程度為小學、40%的學生家長是進城務工者。生源質量在全區毫無優勢。但就是這么一所生源不占優勢的學校,在“雙試并行”校本化落實的4年間,取得的進步令人驚喜。以語文學科為例,4年間學科抽測平均分增長23%,合格率增長21%,優秀率更是從0增至46%。而2013年至2017年,各學科素質抽查綜合成績,則從65分直線上升為89.5分,增長率高達36%。

同樣取得大幅進步的,還有近8成學生為非本地戶籍的株洲市第七中學?!半p試并行”實施后的2014年至2017年,該?;瘜W、生物、地理A、B等比例分別從26.1%、34.2%、37.5%增長至47.5%、56.8%和52.4%。

猜你喜歡
老城區入學家長
日出老城
入學通知書
十里燈火璀璨
家長錯了
五行真經
入學面試
嘉興老城區的特色建筑探尋一
入學第一天
家長請吃藥Ⅱ
犯錯誤找家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