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沙尤“最美紅燭”耕耘教壇40余載

2019-04-01 02:31
中國新農村月刊 2019年2期
關鍵詞:學雜費黃沙粉筆

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那社鄉那乙小學,冷清中透出一股暖意,學生們清脆的朗誦聲在操場上回蕩。四年級2班的教室里,一位老師熟練地把粉筆往拇指和食指縫中一插,在黑板上揮灑自如地劃動,一節課下來,整個板書圖文并茂、生動醒目,給學生視覺上以美感和快感,令學生們常常都舍不得擦去。

他是這個山村小學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學教師,名叫黃沙尤。他雖然已年過花甲,卻依然站在三尺講臺上,繼續給孩子們授課。

用殘疾的手為山里娃舉起希望

黃沙尤說,自己幼年上小學時,老師望著右手殘疾的他,想教他用左手寫字??赡暧椎乃麉s認真地對老師說:“老師,我也能像同學們那樣用右手把字寫好?!睘榱四芟裾:⒆右粯影炎謱懞?,他把筆往殘疾的拇指和食指縫中一插,吃力地拖著筆在紙上劃動,反復練習。長此以往,他的右手拇指和食指縫隙間長出了一層厚厚的繭,而他也終于寫出一手漂亮的鋼筆字。

1975年3月,一個偶然的機會,黃沙尤踏上了三尺講臺。當時,黃沙尤就暗下決心:一定要克服缺陷,戰勝困難,練好教學本領,做一個讓家長放心、讓學生喜愛的教師。

剛剛走上教育工作崗位,黃沙尤每天舉著殘疾的右手在黑板上努力練習粉筆字。為了節約粉筆,他自行購買了一支毛筆,沾著水,在黑板上不斷練習,幾十年下來,他落下了嚴重的肩周炎,犯病的時候,胳膊抬起來都很吃力。功夫不負有心人,黃沙尤練就了一手漂亮的粉筆字。

扎根鄉村,播撒陽光

“三尺講臺讓我得以放飛希望,孩子們一個個走上工作崗位,是我勇往直前的潛在動力?!边@是黃沙尤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由于家鄉地處偏僻,環境惡劣,工資微薄、生活貧苦,逼走了許多耐不住寂寞的老師??粗⒆觽円浑p雙求知的眼睛,黃沙尤卻毅然留了下來。

黃沙尤回憶道,他工作的第一站是那社鄉東烈小學。學校比較偏遠,要步行近3個小時才能到達學校。學校破爛不堪,兩間不足50平方米的土坯瓦房,瓦片破舊、門窗簡陋、課桌椅殘缺不全,幾乎沒有年輕人愿意來這里任教,師資力量十分緊缺??墒撬麉s來了,成了一位每個月拿6元錢工資的民辦教師。

“右手殘了,怎么教得好我們的孩子?”開學第一天,當黃沙尤興致勃勃迎來他的第一批學生時,家長和孩子們齊刷刷看著他的右手,同學們朝他扮鬼臉,家長們眼中流露出不解而又無奈的神色。面對破爛不堪的學校,黃沙尤利用學會的木工本領,把學校修整了一番??粗笥懈挠^的學校,家長們立即改變了對他的看法。第一堂課,黃沙尤用殘疾的右手在黑板上寫出了漂亮的粉筆字,瞬間就憑著本領折服了這些學生。第一次測試,學生的成績有了明顯的進步,家長們對他的教學能力更加信服。

漸漸地,家長們對黃沙尤主動關心起來,常在孩子上學的時候為他帶一些青菜、五谷雜糧。學生們也時常摸著他那只殘疾的右手心疼地問:“老師握筆疼不疼,累不累?”師生關系融洽和諧。

那時,學生因家境貧寒交不起學雜費是常有的事。每到開學之際,總會有家長央求黃沙尤過段時間再補交學雜費,善良的他總是說:“沒事,讓孩子按時來上學,學雜費的事,我們一起想辦法?!?/p>

為了能夠幫助更多貧寒學子完成學業,黃沙尤利用學會的木工活,用課余時間為村民制作家具,收取微薄利潤為貧寒學子墊支學雜費。對此,有人不解,可是他卻說:“我是一名從貧困中走出來的殘疾教師,今天我幫助孩子一小步,改變的或許是孩子的一生?!?/p>

1991年,外出務工的親戚回家,見識了黃沙尤的木工活,推薦他去大城市做木工,工資是代課老師的幾倍。家庭生活并不寬裕的黃沙尤也曾動過外出發展的念頭,可他心想:我走了,孩子們怎么辦?于是婉拒了親戚。他選擇留下來,繼續呵護山里孩子們的求知夢。此后,他服從教育部門的安排,哪里有需要,他就到哪里去,先后在6個學校任教。

紅燭不息,余熱不盡

辛勤耕耘鄉村三尺講臺40多年,黃沙尤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學生。201 5年,他被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評為“最美紅燭”。

如今,64歲高齡的黃沙尤,本已到退休的年紀,可他仍然堅持每天早早來到學校,做一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看一看可愛的孩子們??吹娇h里搞均衡教育,需要更多的師資力量,他立即和縣教育局簽訂繼續聘用合同,為教育事業發揮余熱。

“我自幼殘疾,家鄉人民對我不離不棄,讓我得以在三尺講臺堅持不懈,我要盡自己的能力幫助山里的孩子?!秉S沙尤直言,他要一輩子堅守這個偏遠的山村,做鄉村教育戰線的忠實守望者。

猜你喜歡
學雜費黃沙粉筆
萬里黃沙處,一座正在消失的古城
住房財富與家庭教育支出的關系
黃沙梁
黃沙覆身(節選)
2007:義務教育學雜費也免了
粉筆的形狀與擺放
粉筆的形狀與擺放
天津:免除普通高中困難家庭學生學雜費
粉筆怎么來的
趕不走的“小耐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