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鹽堿地區人行道鋪裝形式與行道樹養護

2019-04-07 03:43談振環
科技創新導報 2019年32期
關鍵詞:鋪裝行道樹人行道

談振環

摘 ? 要:人行道鋪裝與行道樹在功能與生存的問題上存在天然的沖突,這種沖突在鹽堿土和地下堿水的影響下表現的更加難以調和。處理平整堅實的人行道與欣欣向榮的樹木之間的矛盾,是城市綠化建設的重要課題。本文針對盤錦市區人行道硬化鋪裝結構進行了分析,研究人行道硬質鋪裝對樹木生理的影響,并提出合理的應對措施,從而使鋪裝的功能性和樹木養護需求間的沖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關鍵詞:人行道 ?鋪裝 ?行道樹

中圖分類號:S731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11(b)-0048-02

隨著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發展,硬化鋪裝因視覺效果整齊美觀,結構堅實、抗壓性強,獲得了大家的青睞。自2008年以來,盤錦市區人行道在改造過程中全部硬化處理,但是在獲得平整堅實的人行道的同時,改造過的路段行道樹也出現了以下問題:春季返青相對較晚、葉片變小、病害增多、長勢衰弱、死亡率變高。因為大面積的硬化鋪裝改造導致樹木衰弱、死亡需要重新種植,那么就相當于在相同的時間里加大了城市綠化建設費用的投入;同時,更換行道樹會讓已成型的城市景觀失去往昔的風貌,所產生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方面的損失是難以估量和彌補的。因此,我們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并采取積極的有效的措施來避免鋪裝對行道樹造成過多的傷害和限制,為行道樹提供一個能夠健康生長的立地環境。

1 ?人行道鋪裝結構分析

盤錦市區絕大部分地區土壤都有著——粘性重、鹽堿度高、地下水位高的特點。雖然種植行道樹時大量更換過種植土,但是受限于成本,更換的深度通常在1m左右,而且這個深度也是城區地下水平均水位。這是盤錦地區所有園林樹木面對的大環境,人力無法改變。但是在這個基礎上,通過對比改造前后鋪裝結構、材料和工藝特點,我們可以從樹木生長環境的變化來發現問題。

1.1 原有地面鋪裝結構

20世紀90年代到2005年期間,由于資金投入非常有限,人行道鋪裝往往不考慮承重要求,基本就是100mm左右的砂墊層,上鋪方磚的簡單方式。采用這種方式鋪裝,總體厚度一般不超過200mm,而且不論是磚還是砂墊層,都存在足夠的空隙支持大氣與土壤間水分和空氣交換,可以滿足樹木根系旺盛生長的需求。

1.2 新硬化鋪裝結構

2006年以后,盤錦地區人行道鋪裝改造施工基本全部采用30mm火燒板+30mm粘合層+80~200mm混凝土+100~200mm砂墊層的方式,厚度一般在240~460mm。首先,這種方式嚴重地擠占了樹木根系生長空間,再者,不論是火燒板、粘合層或者混凝土,都是不透水結構,大氣和土壤被徹底隔斷。

1.3 小結

適合樹木生長的土壤應當是疏松的、飽含空氣和水分的。在20世紀80、90年代,簡易的方磚與砂墊層鋪裝雖然無法承受汽車的重量,卻給樹木根系留下適宜的環境。當人行道硬化改造之后,鋪裝層總厚度在240~460mm左右,對于盤錦地區原有的行道樹而言,根系在土壤中僅有的1m安全深度被擠占了將近一半,還伴隨著施工帶來的嚴重根系損傷。更重要的是,不透水的結構阻斷了空氣交換和雨水滲透的途徑,從根本上改變了樹木的立地條件。

2 ?人行道硬質鋪裝對樹木生理需求的影響

人行道改造之后,枝條生長緩慢,樹葉變黃、萎蔫,有的甚至整株死亡,明顯地表現出水分及營養供給不足。在分析鋪裝構造對土壤的影響之后,我們可以確定以下幾點影響。

2.1 鋪裝硬化改變了土壤特性,影響根系活力

無論哪一種道路硬化鋪裝建設,都需要對路基進行振壓夯實,這會造成行道樹周圍土壤的密實度增加,孔隙減少,進而對樹木根系的生長造成阻礙。硬化鋪裝施工過程會在土壤中留下大量的灰渣、砂石,改變土壤的酸堿度,影響樹木對土壤中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另外鋪裝還阻礙了落葉分解后回歸土壤,使土壤中缺少養分。想要采取人工施肥的話,最有效的范圍是根系水平分布密集的地方,即樹冠水平投影外援的內外側,而這些范圍統統都在鋪裝層的下面,常規的施肥工作根本就無法進行,所以土壤養分慢慢減少卻無法有效補充。

2.2 鋪裝材料阻礙了空氣、水份的補充,與堿水層共同壓縮樹木生長空間

大樹依賴的水的來源主要有三部分:地下水、雨水、還有澆灌水,前兩者就幾乎占據了80%。但目前,一些道路改擴建時,過度追求路面的硬化:鋪裝材料普遍滲透性差,甚至可以說完全無法滲水,加上樹池邊長大都在1~1.5m之間,留給樹干基部的土壤空間非常有限,水份與空氣只能通過這樣一扇“窗口”滲透,根部土壤中的水分與氧氣隨著根系活動大量減少,引起根系代謝失常及功能減弱,行道樹的根冠失衡,導致樹木的生長減緩甚至衰弱。

盤錦地區還面臨鹽堿問題,如果雨水不能及時和充分地沖淋土壤排堿,隨著地下水上升的鹽堿成分將不停地在根系集中的上層土壤中積聚,導致樹木根系損傷從而整株衰弱或者死亡。

2.3 硬化鋪裝造成樹木機械損傷,影響樹木穩定

隨著樹木不斷生長,主干不斷加粗,樹干基部會越來越逼近鋪裝硬化邊緣,不僅容易造成樹木基部形成擠傷和割傷,影響樹勢生長,還會造成局部鋪裝硬化突起,錯位破碎,給樹木及道路養護帶來一定的麻煩。在鋪裝硬化過程中有的樹木大量根系被切斷,整個路基標高下降,使得樹木根系過淺,不但影響樹木生長,還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

3 ?人行道硬質鋪裝改造應對措施

若想硬化鋪裝對行道樹的影響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避免道路硬化鋪裝對行道樹的危害,通過分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3.1 適當增加種植池尺寸,改樹池為種植帶

目前,盤錦地區行道樹基本全部采用樹池種植的形式,一般尺寸在1.3m×1.3m(露土部分)。對于冠輻動輒6m以上大樹而言,僅僅1.69㎡的裸露地面滲透的雨水和空氣捉襟見肘。若擴大樹池至2.2m見方,則交換面積增加到4.84m2,是原有面積的近3倍。也就是說,當樹池尺寸從1.3m見方擴大到2.2m見方,樹木將獲得前者近3倍的雨水和空氣交換面積以及近3倍的客土供根系健康伸展,不論是緩解原有行道樹衰弱死亡的趨勢還是提高新栽植樹木成活率,此項措施的效果不難想象。若是人行道過窄或者有其它視覺要求,種植池內可以種植一些耐蔭的小灌木和地被植物來充實空間,也可加帶漏洞的蓋板或用具吸水性的填充料覆蓋樹池,減少人為的踐踏,與硬化路面協調統一。

除樹池種植外,還可以采用帶狀種植池。這種形式不僅能夠提供了足夠的水、氣交換界面和客土空間,也打破了以往行道樹由單一喬木組成的結構,可以往行道樹下種植小喬木、小灌木以及各種耐蔭的地被植物,豐富植物種類和多層次的種植形式,可以有效提升道路綠化帶的視覺景觀效果和生態功能。

3.2 鋪裝材料、工藝方面積極改進

3.2.1 推廣透水磚及配套的透水混凝土工藝

在透水混凝土上鋪設透水磚,既有足夠的承重能力也能滿足透水透氣的要求,而且便于維護??捎糜谌魏晤愋偷娜诵械阑蜃孕熊嚨?、廣場等,甚至一般私家車停車位也可照此方式鋪設。

3.2.2 組合式透氣鋪裝方法

可用混合石料或水泥預制格柵組合成半開放式面層,面層下面可用砂粒作為基層,基層下粗砂作過濾層,面層的空隙可用較粗的石礫填充。一般可以在休閑公園非主要道路上使用。

3.2.3 采用架空式鋪裝

對于公園或住宅區的一些非機動車道,可以在高處出地面30~40cm位置上進行架空鋪裝。支架部分與土壤接觸面積小,影響低。在鋪裝面層材料的選擇上盡量選用新型環保、滲水透氣的材料,也不會過多干擾土壤與空氣之間的水氣交換,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樹干貼近地面的部分。

3.2.4 注重鋪裝施工細節

對于鋪裝硬化遺留大量的灰槽、灰渣、砂石、磚石碎木及建筑垃圾要更換清除,對于地下堿水水位高的要設排水層、隔離層,保證樹下有一個疏松,肥沃、通氣排水良好的生長基質。最好種植穴內預留出若干個直徑15cm左右的通氣孔,在孔中裝入粗沙、石礫、鋸末等混合物填充,既有利于水氣交換,又可以作為施肥的通道。

3.3 行道樹選擇抗逆性較強的樹種

在遵循適地適樹原則的基礎上,分析植物的生態習性、產地氣候,選用速生長、易管理對土壤通透性不太敏感的或抗污染、耐瘠薄等抗逆性較強的樹種作為行道樹以減少鋪裝對樹木的影響。對于確定引進的新品種,要經過引種馴化,先在苗圃實驗基地種植,觀察記錄并提高其適應性后,再大量推廣。

3.4 要加強日常的管理,調和市政園林工作機制

樹木的栽培管理技術和工作流程需要根據當地的自然、社會因素進行完善,確立包括修剪整形技術,土、肥、水管理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以及防災修復預案等等在內的作業指導手冊。

制定并推廣相關制度,協調好市政工程與園林綠化工程的關系。在城市建設項目的規劃、設計、實施過程中,項目主體和附屬園林綠化相輔相成,應當一并考慮,避免脫節,造成建設中不必要的浪費。

參考文獻

[1] 魏奎嬌,楊銅輝,王琳,等.鹽堿地園林綠化樹木栽培技術[J].現代農村科技,2015(22):44.

[2] 鄒燕敏,徐永輝,蔡平.鹽堿地園林綠化栽培技術[J].北方園藝,2008(3):177-179.

[3] 王勇.無砂透水再生混凝土試驗研究[J].智能城市,2016(9):25-26.

猜你喜歡
鋪裝行道樹人行道
行道樹是景也是民生
水性環氧瀝青在橋面鋪裝中運用研究
跟蹤導練(一)
行道樹
預制裝配式透水人行道板的力學性能分析
彩色樹脂抗滑薄層在鋼橋面人行道鋪裝中的應用研究
行道樹對人行道的破壞
國產環氧瀝青混凝土在范蠡大橋鋼橋面鋪裝中的應用
漫說古代行道樹
城市道路人行道建設應“以人為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