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偏遠地區高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調查研究

2019-04-08 09:06趙學齊孔紅艷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9年2期
關鍵詞:現狀研究翻轉課堂高中物理

趙學齊 孔紅艷

摘 要 扶貧先扶志,偏遠地區的教育事業一直牽動著廣大教學者的心弦,當前我國部分教育欠發達地區也開展了翻轉課堂教學實踐,本研究對景谷一中高一學生開展了問卷調查和訪談。依據調查結果,對當地高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建構提出了一些建設性建議。

關鍵詞 高中物理 翻轉課堂 現狀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在1921年,愛因斯坦榮獲諾貝物理學獎后曾說過:“教育的價值不是學習很多事實,而是訓練大腦會思考”。這句話到目前為止沉淀已有近一百年。在當時看來,很多事實可以從書本中獲取。在今天,更多的事實可以在網絡上便捷的查到。在未來,互聯網能夠幫你查到所需的知識和事實,所以愛因斯坦的這句話在當前和未來更值得深思?;谀壳拔覈洕l展階段和科技發展勢頭,讓我們認識到對現有教育體制和方法進行改革的迫切性。

目前我國物理教學的現狀是教師在課堂上將一些事實的集合而非邏輯關系傳授給學生,簡化物理推導,重結論輕過程,重應用輕體驗。學生只會執行教師的解題方法與技巧,缺少獨立思考與反思,缺乏創新思維。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該模式下,學生能從物理學的視角重新認識自然,理解自然,構建關于自然界的物理圖景;在教學活動中,體驗科學探究過程,體會科學研究方法,養成科學思維習慣,認識科學本質。

當前我國進行“翻轉課堂”教學的高中不下千所,但大部分集中于教育發達的地區,針對教育欠發達地區的研究比較少,卻很有意義。為了解偏遠地區學生對物理翻轉課堂的接受現狀,筆者對景谷一中的學生開展了調查研究,本文從高中生自身的學習方法、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以及當地教師對翻轉課堂的理解三個方面實施調研。

1當地高中物理翻轉課堂簡介

當地物理老師依據以往的教學經驗,構建起“學案導學、微課自學、課堂引學、課后互學”的高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教學流程(見表1)是正式上課前,學生在學案的引導下明確學習目標,通過書本與網絡對課程內容進行獨學自學,在自學中觀察實驗現象,理解基本概念,找出學習中的重難點和困惑點。在課堂上,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課堂活動,學生充分展現自我所學,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流探討,引導學生建構起關于自然界的物理圖景。在課后,學生合作學習,完成練習,參與實踐活動,鞏固知識。這種教學模式,從物理教學過渡到了物理教育,實現知識重現到知識重演的轉變,充分體現了學生本位的新課程教學理念。

2研究設計與過程

2.1研究樣本與方法

選取景谷一中高一362、363班兩個班級的學生和兩名任課教師為研究對象,共94人。調查時間為2018年6月(高一下學期),正值結束了一學期的物理翻轉課堂學習,因此,參與調查的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認識較為統一,判斷較為客觀。

研究方式為半結構訪談、問卷調查。問卷一共發放92份,收回92份,有效問卷90份,有效率為97.83%。根據學生日常反饋表現和問卷調查結果,設計訪談提綱,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確定訪談對象,每班12人,外加2名任課老師。共計26人。以學習者與研究者一對一聊天的方式進行,并對其內容進行錄音與文本轉化。

2.2研究工具

以大量相關文獻資料為依托,在參考了類似的現狀調查報告下,研究者圍繞研究目的確定了問卷調查的三個維度:高中生學習能力、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以及當地物理教師眼中的翻轉課堂。具體問卷結構見表2。

本研究的訪談提綱,是依據學生的課堂表現,課后反饋和問卷調查的數據后整理確定的,目的是試圖找出產生該結果的動機或看法,對研究結果有一個合理的解釋。

3結果與分析

3.1學生主動意識、學習策略儲備不足,個體差異明顯

3.1.1學生規劃意識不足,缺乏自我約束意識

通過調查發現,為數不多的學生能自己制定學習計劃,能按學習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學習活動的更是鳳毛菱角,而學習規劃是保障翻轉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學習效率的提高依賴于學習時間的管理。翻轉課堂中,學生角色發生了本質的改變——從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學習者,這有利于培養學生制定學習計劃,進行學習監控和評價學習的能力,但是對于自覺性差的學生而言學習效果并不理想。這部分學生并沒有珍惜學習時間,而是浪費在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上,導致學習成績差異顯著。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學習困惑,若不及時尋求與指導教師或者學習伙伴的幫助,甚至因此會放棄學習,不能積極地調整自身的學習心態,學習努力程度不夠。由此可見,學生自我約束的意識和意志力不夠,缺乏自我學習調控能力的鍛煉。

3.1.2自主學習策略儲備不足,缺少引導

在自主學習中要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需要將高漲的學習興趣和一定的學習方法完美結合,學生有效地運用學習策略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坐懷不亂,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會有顯著提升。但在問卷調查中發現,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存在盲目性,學生沒有將新舊知識有效鏈接,對于重點知識沒有重點記筆記,課后也不會查缺補漏,對于一些綜合性問題,學生很少提出有深度的問題;未能將一些學習規律與學習方法融入到自己的學習過程中,缺少及時的反復回顧,歸納總結,導致知識內化存在缺陷。因此,從總體來看,學生對于自主學習感悟有限,作為指導者要在課內外給予幫助,提供相應的指導。

3.1.3個體差異明顯,學習效果層次不齊

由于學生多元智力發育不平衡、興趣愛好以及性格特點方面存在差異,加上之前學習所養成的學習習慣不同,在學習結果上存在較為明顯的個體差異。有一部分學生能把數學知識和物理知識相結合,積極思考問題;有些學生上到高中后產生了不適應感,感覺學習困難;有的學生沒有掌握一定的學習策略,或者是在學習方法選擇上存在誤區,導致學習進入一個死循環。

3.2翻轉課堂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培養效果較好

翻轉課堂相比傳統課堂更加注重過程性評價,除了考試成績之外,更加注重學生日常的學習行為表現和任務完成情況,物理教學也更加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科學思維的培養。本研究對學生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實踐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學習效率調查研究發現,學生認為通過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自身在“社交能力”進步顯著,得到了88.10%的贊同率。其次是“實踐能力”鍛煉明顯,贊同率65.60%。而對于“學習效率”,只有41.90%的學生認為該教學模式能提升學習效率,說明在這方面教學效果欠佳。

這種“高能低分”現象相比較于傳統教學“低能高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大翻轉。由于學生要課前花了大量時間去思辨,學習新知識,而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學生、家長還是更加看重考試結果,所以覺得“學習效率”不高。顯然,“高能低分”也不是教育者、學習者所希望看到的。因此,在進行新模式的教學改革時,我們要從多角度來審視傳統教學與翻轉的利弊,以開放包容的心態來檢驗已有的教學框架,在堅持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尋找“混合式”教學中適中的契合點。

3.3教師眼中的翻轉課堂

通過采訪兩位任課教師,他們認為物理學習可以分為兩個步驟,分別為知識的傳遞和知識的內化吸收,高中階段的學生對于知識的接收并不困難,他們所需要的是思維的發展,要使學生的思維能夠從形象過渡到抽象,能像物理學家一樣思考,用知識和好奇心去點燃心中的創造力。因此,采用翻轉課堂進行教學能有效的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在實驗探究中感悟物理,發展其思維能力。物理的核心素養也指出學習物理主要是培養學生形成物理觀念、科學思維、實驗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物理學是自然科學領域的一門基礎學科,高中物理課程要求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能夠基于觀察和實驗,建構物理模型,應用數學工具,通過科學推理和論證,得到基本自然規律。翻轉課堂將這些環節都放在了課堂活動中,學生以一個求知者的身份主動探索新知,學生有了一個自由成長的空間,學生思維得到發展,教師在陪伴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其不足,并及時加以引導,讓學生“慢悟理”。

另一方面,他們認為雖然教師把課堂時間還給了學生,但教師在課堂上還是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要通過學生的課堂表現和作業反饋來診斷學生的癥結所在,并一針見血地化解學生問題,讓學生內化知識,學會思考,這對教師來說要求比以前更高了。從“傳授者”到“引領者”的角色巨變,對于教師的教法也是不小的挑戰。

4結論與建議

高中生大多數對翻轉課堂還是持積極肯定態度,特別是在實驗探究能力提升效果顯著,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了明顯的提升,學生更加敢想、敢做、敢說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十足的培養。另一方面,翻轉課堂教學中也存在不少問題:學生自律、自主學習意識不強、學習方法使用不得當;教師監控作用有限、教學資源整合不到位等。就此提出若四條改進意見:

4.1學習內容設計和制作精良化

將科技、教育、藝術跨界融合,制作精良、形式豐富有趣的教學資源無疑會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部學習動機。教學資源并不一定由個別老師完成,可以由整個物理教研組,借助名師工作室的力量來豐富整合教學庫,給學生呈現更加生動、富有邏輯性的課前學習資料。除此之外,重視問題設計,通過問題探究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情景引問題,以問題導探究,以探究促真知。借助微信、APP平臺,提高學習資源的易用性,實現隨時學習和互動。已有研究者借助微信平臺來開展翻轉課堂教學實踐,如物理大師(公眾號),并論證了借助公眾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4.2教師明確細化學習任務,加強課堂活動組織與引導

為了保障學生能夠扎扎實實地完成課前學習內容,教師要為學生制定“小步子”的學習任務,教學視頻的時長控制得當,一般在十分鐘以內,視頻中講解難度不宜過深。若本節知識點比較多,可以將其模塊化。只要讓學生有個基本概念,建立起基本邏輯關系就可以,表現手法盡量生動,這樣學生覺得看視頻是一種享受,也減輕了學習負擔,讓學生在“小步子”的學習中一步步的體會翻轉課堂的優越性,在他們能力范圍內逐漸完成了教師的教學任務,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使得學習行為持續發生。教師基于課前學習結果,設計有新鮮感的、有趣的、符合學生需要的課堂學習活動有利于發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3學生、教師、家長全面參與評價,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高中生心智還未完全成熟,不具備完善的元認知監控能力,這需要家長與教師多方參與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學習過程監控和評價的活動中去。作為學習主體,學生對自主學習過程的評價極其重要,它會作用于學習動機,學習行為,評價不僅僅局限于評價考試成績,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對自己整個學習過程進行全方位的觀測,了解自己學習長處,分析自身弱點,有針對的進行學習改進。

另外,不可否認人體之間存在的差異性,由于不同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年齡、性格、智力發展水平的影響,不同的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學習行為也大相徑庭。為此,教師在進行學法指導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制定個性化的學習方案,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個性化指導,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之上實現教學效果最優化。

4.4加強學法指引,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自主學習是打開終身學習大門的金鑰匙。教育實踐研究表明,選擇適宜的學習策略和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要充分利用班會課以及課余時間指導學生掌握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效果。培養學生信息加工能力是提升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依據本班學生的思維特點創設問題情境,開展問題教學,通過一系列有深度有邏輯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在相互探討交流中進行思維的碰撞,從而達到知識內化。在學生在掌握理解知識的基礎上還要能夠在具體的物理情境中進行知識的再創造,感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把知識融會貫通,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參考文獻

[1] 續潤華,董佩燕.愛因斯坦教育思想及其對我國高校教學改革的啟示[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8,10(03):52-57.

[2] 何克抗.從“翻轉課堂”的本質,看“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未來發展[J].電化教育研究,2014(07):5-16.

[3] 蘇瑩.高中翻轉課堂自主學習現狀調查及培養策略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

[4] 蔣玲慧,李霄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引入偏遠地區基礎教育[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6(03):35-36.

[5] 韓陽.小學教師翻轉課堂能力現狀調查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 2016.

[6] 王珊珊.高中生物理反思性學習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6.

[7] 孟俊.精心準備,有效翻轉——提高高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數學教學通訊,2017(12):41-42.

[8] 范文翔,馬燕,李凱等.移動學習環境下微信支持的翻轉課堂實踐探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5(03):90-97.

[9] 楊歡,趙江東,張穗萌.大學物理實驗翻轉課堂實施策略的研究[J].學周刊,2017(19):6-7.

[10] 胡衛平,劉少靜,賈小娟.中學生信息加工速度與科學創造力、智力的關系[J]. 心理科學,2010(06):1417-1421.

猜你喜歡
現狀研究翻轉課堂高中物理
學好高中物理必須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研究
高中物理實驗
“雙創”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現狀研究①
云南省高職高專校園體育文化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
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