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究

2019-04-08 09:06姜明姝劉耀華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9年2期
關鍵詞:小學科學有效性課堂教學

姜明姝 劉耀華

摘 要 小學科學課程不同于其他課程,它是一門以實驗、操作為基礎,以學生常見的事物和現象為主要研究對象,以學生的生活為媒介,將科學研究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的一門綜合性學科。

關鍵詞 小學科學 課堂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獻標識碼:A

長期以來,高效的課堂教學都是教師們孜孜不倦追求的教學目標之一,小學科學是培養學生在小學學習階段提高探索能力,學會發現周圍、觀察世界的有效教育平臺,打造高效課堂教學就是讓學生能夠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每節課的學習任務,獲得有用的科學知識。在科學教學中要學會運用多種手段,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在這些情境中主體意識得以體現,創新意識得以喚醒,情感意識、科學態度等品德要素得以陶冶,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課堂真正活起來。

1探究式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特點、模式和目標

1.1小學科學課堂的教學特點和教學要求

小學科學通俗的講是指導小學生有興趣的研究課程標準(或教材)中涉及的,與他們成長密切相關的科學問題。在研究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科學知識,學習科學方法,訓練和形成科學探究能力,逐步確立科學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而逐步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茖W教學的基本思想是以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指導自己的教學,講真課,做真人??茖W知識要讓學生記,科學方法教師要扎扎實實的教,科學能力要反復的訓練;科學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要的日常生活學習與教學活動中進行持之以恒的滲透。先學會講課,在嘗試指導學生探究。教師的教學本身就是探究活動,教師要在探究中學習探究,在探究中教學生探究。而且小學教師要處理好繼承與創新的關系,要創新不能只是落實在口頭上,要落實在自己的教學行為中。

1.2小學科學學科“探究教學法”基本模式

探究式教學是滿足學生求知欲和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探究式教學課堂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探究過程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科學精神、科學態度、科學方法;探究式教學活動要求學生綜合運用自己已有知識和經驗,融會貫通;因此探究式的教學過程可以幫助學生學會合作交流,分享,反思;在探究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獲得不同的體驗感受,是他們理解科學本質、理解科學精是的意義與價值的基礎。

1.3探究式教學活動的課堂環節和目標

探究式課堂教學的環節是:(1)提出需要探究的問題;(2)對結果做出猜想和假設;(3)制定簡單的科學探究的實驗計劃;(4)進行觀察和實驗探究;(5)搜集、查閱、整理資料和實驗結果;(6)分析和解讀數據、思考及得到相應的結論;(7)表達、交流和評議。

探究式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目標:讓學生知道科學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動,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特征;學生能通過自己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并且發現和提出疑問;學生能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做出對問題的設想答案;學生能根據設想的答案制定簡單的科學探究活動計劃;并且通過觀察、實驗、制作等活動進行探究;學生會查閱、整理從課本及其他途徑獲得的一定的資料;學生能在已有知識、經驗和現有信息的基礎上,通過簡單的思維加工,做出自己的解釋或結論,并知道這個結果應該是可以進行驗證的;學生也能學會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探究結果,并與學生和老師進行進行交流,并參與評議,知道對別人研究的結論提出質疑也是科學探究的一部分。

2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

自然科學可以說是一門無窮無盡的學問,它的浩瀚和廣博也是吸引學生的重要特點,教師應該在小學階段適當地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的自然科學知識儲備,一方面隨著學生視野的拓展學生會更加嘆服于自然科學的廣博和奇妙,另一方面豐富的知識儲備也會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

為此,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體手段來輔助教學。多媒體技術具有形象直觀、信息承載量大和靈活多變等特點,通過多媒體視頻、圖片等方式能夠更好地為學生展示豐富多彩的自然科學知識,而且教師還能夠有效地運用多媒體技術來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能夠足不出戶便獲取大量的科學知識,獲得更為真實的學習體驗。

3創新拓展課外教學活動

小學科學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開展課外教學活動,鍛煉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小學科學教師應該堅持開放性教學原則,不能將教學活動局限于課堂之內,應該通過課外教學活動對面學生進行拓展訓練,使學生獲得真實的知識體驗。小學科學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及性格特點,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學習價值較高的問題,通過鼓勵、督促等法方式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外教學活動中,使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對課堂所學知識加以復習和鞏固,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4合理開展教學評價

做好小學科學的課堂評價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在課堂教學中,要真正將學生作為評價活動的主體,采用合理的評價方法,使評價發揮積極的作用。在過去較長時期內,評價體制過于陳舊,沒有考慮學生的真實情況,脫離了科學教學的有效性。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應該利用課程評價促進教師與學生的共同發展共同提高,不應使用單一的評價手段,而應該開展多元化評價,不能只重視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也要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多利用表揚與鼓勵的做法,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將學生發展放在第一位。開展多元化評價可以全面衡量學生的綜合素質,在科學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韓光艷.基于網絡的科學探究對提高小學生科學素養有效性的研究[D].廣州:華南師范大學,2007.

猜你喜歡
小學科學有效性課堂教學
加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談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簡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銳意進取,不斷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船舶嚴重橫傾時應急行動的有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