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三育人視角下的教育工作者培養路徑初探

2019-04-10 07:01劉召
科技資訊 2019年35期
關鍵詞:服務育人教書育人教育工作者

劉召

摘 ?要:教育是一個不斷與外界進行信息交流和物質文化交流的過程,其效果是書本教育、管理教育與服務意識等各要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它們共同影響著教育的最終成果。做一名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教育工作者有其必要意義。該文從三育人角度探討優秀教育工作者培養路徑,希望對加強教育工作者質量與素質方面有所助益。

關鍵詞:教育工作者 ?教書育人 ?管理育人 ?服務育人

中圖分類號:G641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12(b)-0222-02

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育工作者作為教育第一線的工作者,更是責任重大。如何能擔負起這個神圣的職責,如何在實際的教育活動中完美詮釋我們的角色,是我們在教育過程中不斷遇到的難題。在信息多元化、科技飛速發展的新時代背景下,與時俱進,切合實際地為國家和社會培養高素質、高品質、有能力、有擔當的綜合型人才,是對我們這一批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考驗。

1 ?如何做好教書育人

要做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做到教書育人。教書育人,顧名思義,書本是工具,人是根本[1]。只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在教育實踐中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才能引發學生的覺悟,從而實現教育的根本目的,優化教學效果。教學過程是教育者對學生積極引導的過程,學生要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動地接受教育內容,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不斷提高判斷能力和行為能力,不斷實現自我、超越自我,教育才能夠真正地發揮作用。同時,教育工作者要有崇高的師德以及良好的榜樣形象,沒有崇高的師德,再高的學歷和知識也不足以真正發揮教育的作用[2]。正所謂身正為范,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品德言行會直接影響自己的學生。如果一名教師在學生中缺乏威信,學生就會缺乏對教師的信任,甚至對教育產生曲解心理,繼而對教師產生抵觸情緒。只有學生真正認可、接納自己的老師,才能將內心認同轉化為實際行動,去吸收、消化教育內容,知行合一,讓教育真正被接受,讓教育真正有效果。所以,真正做到“為人師表”非常重要。教書,還需要方法和經驗。我們要結合實際情況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專業教師應擁有過硬的業務知識水平和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自身的學習態度與進步程度要遠遠超出學生,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拓寬知識視野,才能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較高的威信。同時教書育人的本質是教師為學生提供一種傳授知識的服務,這種服務其實也是一種育人的手段。當然也有一種說法是“教書不育人”,誠然這種說法也有一定道理,就是指片面的教書,指的就是在課堂上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念著課件,不在乎學生感受的“水課”,學生愿意學就聽,不愿意學就不聽。這種確切來說不能稱之為教書,因為教書的邏輯內核里已經包含了育人,所以教書和育人本身來說是統一的。

2 ?如何做好管理育人

要做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其次要做到管理育人。當代大學生,思想更加自我,行為更加獨立。在傳授給他們知識的同時,如何管理、教育、培養當代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也是一門科學。管理是強化教育的重要手段,在規章制度教育、遵紀守法教育和習慣養成教育等方面,管理教育往往比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深入有效。只有運用規章制度嚴格管理、嚴格要求,才能確保一個分院甚至整個學校的順利運轉;只有深入、細致地教育、引導,才能真正解決學生的思想、政治甚至是道德問題。將管理育人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能夠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導向作用和育人作用,能夠真正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3]。同時,對于教師這一職業而言,事業心、責任心也很重要。從微觀層面來看,它關系到一個家庭的生活與幸福;從宏觀角度來看,我們對事業的忠誠關系到國家的興衰與發展。這種責任感能激發人的潛能,也能喚醒人的良知,更是我們每個人事業成功的前提條件。如果一名教師僅僅是去授業卻不解惑,僅僅教書卻不育人,僅僅是單方面的知識灌輸沒有溝通,僅僅有冷冰冰的制度管理卻沒有人文關懷;這些都會動搖教師職業的神圣地位,無形之中造成教育缺失,直接影響我們的教育效果。只有為學生講解清楚道德規范,實現科學管理,才能提高學生的理論修養和認識水平,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實現學生的健康發展。

3 ?如何做好服務育人

要做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還要做到服務育人。神圣但不高傲,偉大卻又敢于平淡,清高而不失真情,這才是合格的人民教師;做好服務,是我們的責任。隨著學生教育主體地位的增強,傳統的教學模式被打破,教師不再壟斷教育的核心,而是“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教學不是為了單純的高分數,學生不是為了考試而學習。服務育人要求我們把學生的全方面發展作為教育的首要目標,實現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全面轉變。我們要在課堂中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表達、自主研究和自主發現,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營造“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讓師生真正實現互教互學,打造“學習共同體”。這一角色轉換,能讓教師更密切地關注、更深入地研究“學生”這一服務對象,探索學生成長和發展的規律,以適應社會不斷變化的教育需求,不斷改革和完善自身、不斷改革和創新。教育有公共、公正、公益的性質,為了辦好讓人民滿意、家長放心的教育,我們就必須樹立“教育為社會進步服務”的觀念,樹立教育為全體學生服務的觀念,樹立教育為學生全面發展服務的觀念,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一流的學習環境,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從而實現最有效的教育[4]。服務育人,當然包含了多方面的意義。新時代的學生具有新時代的特征,按照傳統的以管理硬性約束為中心的傳統育人模式不同,新時代大學生具有思想活躍個性鮮明,敢于說出自己真實感受的一面。所以做好服務育人包含著一是硬件設施的完善,二是軟件的完善。所以說服務育人其實看上去不重要,但是實際上在新時代的大學生中,服務育人尤為重要。

4 ?結語

總之,當代大學生的教育是多種影響因素合力作用的結果。教育是一個不斷與外界進行信息交流和物質文化交流的過程,其效果是書本教育、管理教育與服務意識等各要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它們共同影響著教育的最終成果。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中指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承擔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所以不斷如何充分理解三育人的概念以及內部的邏輯關系更為重要。高職院校教育工作中,輔導員是三育人最大的群體,我們不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執行者,而且直接影響學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輔導員工作是教書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的有機統一,學生是教育活動的主體,只有充分發揮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作用,才能動員一切教育力量,按照新形勢的要求和新時期學生的思想實際和發展規律確定教育目的,制定教育計劃,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實現更有針對性、科學性、實效性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 馮芬玲.淺談如何立德樹人做一名合格高校教師[J].時代教育,2018(5):1672-8181.

[2] 藺曉麗.如何做一名優秀教師[J].吉林教育,2014(2):111.

[3] 李玉俊.淺論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相結合[J].時代教育,2015(15):106.

[4] 丁昶瑋.構建服務型教育體系,提升高校社會服務能力——基于天津財經大學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6):254-255.

猜你喜歡
服務育人教書育人教育工作者
勤工儉學發展戰略的思考
2019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推選活動啟動
德國早期兒童教育工作者嚴重短缺
《教書育人》編輯部公示
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幾點思考
提升學生公寓“服務育人”水平、打造服務育人“第二課堂”
高校輔導員:“服務育人”做學生日常生活的服務者
淺論初中化學教學中的STS教育
2015年度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推選活動啟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