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英語教學中對美術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

2019-04-12 00:00胡蓉
校園英語·中旬 2019年2期
關鍵詞:跨文化教學公共英語

【摘要】本論文討論了公共英語教學中培養美術藝術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分析研究對象的基礎上從詞匯、語篇和語用三個維度結合課本素材具體討論了在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意識;跨文化教學;公共英語;美術生

【作者簡介】胡蓉,湖南藝術職業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為湖南藝術職業學院2017年度院級立項課題《英語教學中美術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以湖南藝術職業學院美術生為例》(課題批準號:HY1704010806)最終結題成果。

一、研究背景

在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國際大背景下,中國新四大發明的問世以及信息科技的不斷創新加速了經濟的發展,超大信息交流量強有力地促進了中國與世界在文化、經濟、科技等方面的相互交流,尤其在“一帶一路”方針政策的提出下,我國各領域的國際型人才需求將大大提高,因此對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應成為大學階段人才培養方案中的重要內容, 那么,在英語教育教學中如何培養這種意識和能力,將迎來新一輪的挑戰來適應新的環境。

在新的形勢下,《大學英語教學指南》把跨文化能力培養作為重要的教學和教育目標,并明確提出大學英語教學要增強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王守仁2016:5)。高職高專英語教學貫徹“以應用為目的,實用為主,夠用為度” 的方針,進一步提出了跨文化能力的培養以加強學生應用英語的能力。因此,在外語教學中“更新跨文化教學理念、創新跨文化教學方法是當務之急”(張紅玲等2018:60),也意味著跨文化教育、培養學生跨文化能力應該是新形勢下外語教學的本質和培養人才的目標。

國家在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目標以及培養影響世界的時尚品牌和設計師品牌戰略,這離不開藝術學科的發展以及藝術人才的培養,藝術類高職院校和藝術專業理所應當重視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本論文將探討如何培養藝術類學生中的美術專業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分別從詞匯、語篇、語用三維度結合文化教學來研究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意識對美術生英語學習的必要性,凸顯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結合的特點,旨在培養美術生的跨文化意識,使其成為跨文化的人,擺脫民族中心主義的狹隘思想,對英語文化更加寬容,了解文化的同時,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提升專業綜合能力,此研究對美術生的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以及教師隊伍建設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二、美術學生的特點

美術生情感豐富,富于聯想,表現力強,思維活躍,比較感性,善于形象思維,空間記憶力好,具有較強的語言可塑性。但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專業情節濃厚,文化基礎薄弱,外語能力較差。由于美術專業學習的早期介入以及進入大學后,美術專業課程設置的特點決定了學生必須參加較多的藝術實踐活動,并且在對待專業課程與文化課程的態度上,重“?!陛p“文”,尤其花在英語學習上的時間少之又少?;仡欉^去,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里,由于受到結構主義理論的影響,針對藝術生的英語教學強調的是語言形式的教學,即著重于語音、語法、詞匯的單一練習;忽視了英語課程的人文性,即對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使得學生缺乏對所學語言的文化背景、價值觀等的了解。因此,美術生的英語水平還遠遠達不到大學英語學習階段的要求,并且他們對英語文化知識知之甚少,對語言的運用賴以存在的價值觀念、交際模式、言談規約的了解也十分有限。

三、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學習一門外語的語音、語法和詞匯并不意味著掌握了此語言并順利進行交際。正如Thomas指出“語法錯誤從表層上就能看出,受話者很容易發現這種錯誤。這種錯誤一旦發現,受話者會認為說話中缺乏足夠的語言知識,因此可以原諒。語用失誤卻不會被象語法失誤一樣看待。如果能夠說一口流利外語的人出現語用失誤,他很可能會被認為缺乏禮貌或不友好。他在交際中的失誤便不會被歸咎于語言能力的缺乏,而會被歸咎于他的粗魯或敵意?!币虼?,在跨文化交際中,雙方如果不能了解彼此的文化背景,那么很容易產生不解甚至誤解,導致交際失敗。

對于美術生來說,外國藝術理論的學習、對國際著名藝術作品的賞析以及國際藝術交流的參與,都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這不僅僅是對語言技能的掌握,同時也需學生對外國人文、歷史、宗教等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因此對英語的掌握不僅僅是語言基本技能的掌握,還應該是掌握其背后的英語文化知識。

四、如何培養美術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

具有敏銳的跨文化交際意識才能正確理解文化差異,有效而得體地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溝通和交流,因此在針對美術生的英語教學中,可從以下三個維度即詞匯,語篇和語用有意識地培養學生。

1.詞匯。詞匯的學習是掌握任何語言的基礎,同時也貫穿語言學習整個過程,在詞匯的教學中除了簡單的音標學習和意義解釋,還應針對美術生的專業特點介紹詞匯背后的文化特征。

顏色詞匯,動物詞匯以及數字詞匯是每種語言中都普遍存在的詞匯,但這幾類詞匯的象征意義和感情色彩存在很大的文化差異,對于美術生的專業學習而言,這幾類詞匯出現在藝術創作上的頻率是非常之高,因此對詞匯尤其是這三類詞匯的文化差異的了解,是專業學習和專業素養提高的必備知識。例如在Dancing Beijing 這篇課文中反復提到red這個詞匯,不僅應該讓學生熟悉其基本意義以及掌握相關用法和在俚語中的使用,如 red tape 繁文縟節,a red-letter day 非常重要的一天, red ink 債務,paint the town red 晚上出去玩得開心,更要以啟發式的方式引導學生關注和思考其背后文化內涵,提出問題“Can you find the different meanings of red in the passage ?”通過通讀整篇課文學生可以在文中找出red 對于中國人其代表了喜慶(jubilance)、好運(good luck)、熱情(passion)、新生(new born)、力量(power)等意義,緊接著提出“ What does it mean for western people?”同時通過多媒體手段給學生展示一些歐美藝術作品,如經典電影海報、優秀平面廣告以及服飾設計等讓學生在視覺上產生沖擊,用藝術作品中的隱形符號來突出 red 在歐美文化中代表了不同的意義,如 愛情(love),性感(sexy), 熱情(hot),暴力(violation)和危險(danger)等。在單元Road signs and communiy中有許多關于路牌號,樓房層次和房號等的學習,在簡單教授英文數字讀法的同時可結合西方文化的差異性,用現代信息手段的方式補充這些數字背后的故事和意義。讓學生了解在西方文化中,“7”是一個吉祥數字,有“lucky seven”的說法,西方人喜歡在7月舉辦婚禮,并且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也是定在當地時間的7月27號,歸根結底“7”的這些象征意義是與基督教的宗教信仰是有關的。而“13”在西方文化中是個不吉利的數字,這也源于基督教中關于耶穌和十二門徒的故事。因此在西方國家的建筑中一般不標明十三層。這些有關的英語文化知識讓學生從專業的角度來重新認識這些詞匯得以實現英語學習服務于專業的目的,挖掘出英語學習的實際意義能提升語言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促進英語學習,形成良性循環。

2.語篇。根據系統功能語法的觀點,語篇是一個語言使用單位,是一個語意單位,它不是一個比句子大的單位。一段情景對話,一篇英語課文或者一張設計巧妙的英語海報這都是語篇,結合美術生的特點,把專業知識融入到英語語言教學中,比如在invitation etiquette這一單元關于邀請卡或邀請函的應用文教學中,首先展示一些國際大公司設計的邀請卡作為范例,從色彩到設計形式再到語言的規范性,從老師提出問題、學生參與討論、學生自我或相互評價等環節來設計教學,這樣既到達了教學大綱對英語應用文寫作的教學要求,又完成了要求學生從專業的視角運用美術知識進行對比、分析、鑒賞的任務,最后給予學生自我學習空間來完成實踐作業,要求結合美術專業特色自己設計一款邀請函或邀請卡,作為單元學習的成果來提升能力。這樣的教學設計也同樣可運用到關于西方節日文化類為主題的語篇教學中,譬如在holiday celebriation單元學習中,以介紹西方傳統節日文化作為出發點,介入節日海報或通知的學習,此知識點正好與美術專業設計課程的學習進行了無縫鏈接,能讓學生發揮專業的優勢,從顏色(color)、字體設計(font designing)、排版設計(layout designing)等方面考慮海報或通知的設計,這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一定的英語文字表達更需要學生了解西方人對顏色的偏愛 如白色象征著干凈和純潔, 英語中黃色并不代表色情,blue既代表不愉快又表示社會地位高、有權勢或出生高貴;還要求學生了解一些有關英文書寫規范和字體風格的相關知識,如Didot(狄多體)字體既保留了傳統古羅馬字體的風格又擁有現代風格,適合時尚雜志封面大寫和標題字體,其成為優雅、成熟和時尚的代表。學生們既要利用美術設計基礎知識同時須要收集課外資料才能順利完成實踐作業環節,以手繪稿或ppt的形式分小組上交,作品可作為下一次課的導入內容。這樣既掌握了基本的語言知識更提升了語言的表達能力同時體現了語言服務于專業的價值,有利于美術生改善對英語公共課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從公共基礎課也能找到專業歸屬感。

3.語用。語言除了表達意義以外,還有用來實施行為的功能。語言與文化的密切關系既體現為語言表達了文化內容又體現為語言使用的規則受到文化的影響。不同文化的語言規則是有差異的,了解不同文化的語用特點和規則才能避免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如今與歐美藝術文化以及專家學者的相互溝通、交流、學習慢慢成為藝術類高?;驅I開拓學生國際視野、提升學生跨文化交流意識和能力的重要渠道。因此,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將是不可或缺。尤其是語用方面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缥幕Z用學研究最多的言語行為是與禮貌有密切關系的稱呼語、稱贊語、道歉語和請求語(跨文化交際,93)。在教材內容的對話環節教學中,可利用微視頻補充課本中有限的對話范例,譬如在單元 Hello,hi!對話教學中,通過文化背景知識介紹以及短視頻教學,讓學生了解稱呼在美國英語中可分為三類:相互稱名;相互稱“職位或頭銜+姓”;一方稱名,一方稱“職位或頭銜+姓”,這與中國有親屬稱謂泛化現象是不同的,在英語國家,親屬稱謂很少在社交場合使用,還有“老”在西方文化中是比較忌諱的概念。又如在saying thanks or sorry單元學習中,要讓學生知道在英語文化中稱贊的功能就包括了打招呼、感謝、表示抱歉、引出話題等社交功能。在跨文化交際中,稱贊語是使用非常頻繁的語言表達,但是稱贊的對象、內容、頻率和回答方式都有文化的差異,使用不當會造成尷尬甚至誤解。西方人在稱贊用語中多喜歡nice、beautiful、good、great、pretty, 同時在得到感謝和稱贊時,英語國家的人一般采用接受的方式,回答“my plesure”、 “thank you + 其他策略”。在跨文化意識中,英語中的道歉內容分為碰撞身體,打斷對話,社交失態,占用時間,損壞物品和帶來不便這六個方面。并且無論雙方地位高低,道歉都需要包括明確的道歉詞,比如“im sorry” “i apologize for……”。請求的言語行為與禮貌的關系非常密切。越間接的請求越顯得禮貌,英美人通常用疑問句來表達請求以此達到禮貌目的。比如在cummuncation by phone 單元教學中,電話用語必須注意禮貌性,因此在教學中要讓學生了解 id like to speak to… 和 may I speak to…的禮貌程度,以及在hotel service單元的預定賓館對話中ld like to book a single room for two nights? 和 may I book a room for three nights? 兩種問話方式的禮貌程度。

五、結語

英語教學本質上就是跨文化教學,而跨文化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在全面理解的基礎上看待本土文化和目標文化,由此增強跨文化意識(Byram1997; Fantini, 2006)。美術專業學生學習的理論與技巧大多來自西方世界,面對西方美學的影響,英語教學須幫助學生重拾中國本土文化身份,教師應幫助學生從一個“局外人”的角度了解本土文化(金英賢,Martin Cortazzi2012; Larzen-ostermark, 2008:527),這將有利于培養學生對兩種文化即本土文化和目標文化的跨文化理解、闡述和表達能力。本論文針對如何培養美術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的方法的探討可能具有一定局限性,仍需進一步的理論提升和方法論證,但對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這一研究領域和英語教學研究仍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和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Byram M. 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M].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1997.

[2]中國學生的學習文化研究.技巧、意識和跨文化適應[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

[3]祖曉梅.跨文化交際[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4]王守人.《大學英語教學指南》要點解讀[J].外語界,2016(3): 2-10.

[5]張紅玲.基于競賽的跨文化能力評價研究——以“外教社杯”上海市高校學生跨文化能力大賽為例[J].外語界,2018.

[6]孫有中.外語教語于跨文化能力培養[J].中國外語,2016.

[7]新編實用英語[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猜你喜歡
跨文化教學公共英語
中職院校公共英語和職業英語教學的銜接分析
“一帶一路”視野下高校公共英語教學改革
賓館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策略研究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跨文化交際課程中的應用研究
淺談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讓文化意識的養分澆灌小學英語課堂
高校公共英語信息化教學方法研究
高職公共英語視聽說教學中情感因素的運用
高職公共英語泛在學習資源整合設計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