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契訶夫,被音樂征服的文學家

2019-04-18 00:44冰鑫
琴童 2019年3期
關鍵詞:柴科夫斯基列夫契訶夫

冰鑫

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1860~1904),俄羅斯世界級短篇小說巨匠,杰出的劇作家,是俄羅斯19世紀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現實主義藝術大師。他的小說短小精悍,簡練樸素,結構緊湊,情節生動,筆調幽默,語言明快,極富于音樂節奏感,寓意深刻。他與法國作家莫泊桑、美國作家歐·亨利并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

地道的音樂迷

契訶夫是位世界聞名的文學家,他的小說以超人的藝術魅力征服了世界上無數讀者的心??删褪沁@位在文學領域具有如此威力的人,一跨入音樂領域卻身份大變,從一個“征服者”,變成了“被征服者”—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音樂迷。

一次,在莫斯科近郊巴帕金諾莊園舉行的家庭音樂會上,著名男高音歌手弗拉基斯拉夫列夫演唱了一首格林卡的抒情歌曲。當時,契訶夫和全家都在那兒避暑,并出席了音樂會。弗拉基斯拉夫列夫美妙的歌聲如同無形的哀怨從空氣中擴散開去,鉆進人們的心間,化為一片嘆息聲。契訶夫坐在屋角,手支撐著頭,仰著臉,默不作聲,臉上不見了往日那種沉靜的表情,也不見了音樂會前的容光煥發的神態,而被一層憂愁的陰云籠罩著,臉色蒼白。直到歌唱家唱畢,房間里出現了起座的沙沙聲,他才站起來,緊握著弗拉基斯拉夫列夫的手,然后重新回到座位。任憑旁人閑談,他終不說話,久久沉浸在音樂感情的旋渦中。

后來,一位女歌唱家唱起另外幾首抒情歌曲《褐發少年》《從諾瓦城來的貴族》和《伊夫式加》等。這些與弗拉基斯拉夫列夫唱的迥然不同的情緒激奮而歡快的歌曲,才把契訶夫從憂愁的沉思中喚醒過來。他漸漸興奮起來,很快又被歌曲陶醉了,竟像在劇場里一樣鼓起掌來,喊著女歌唱家的名字。當女歌唱家唱完后,他還起勁地要求再來一個……音樂把平時十分沉靜的契訶夫“征服得”神魂顛倒、有失常態了。

在一本有關契訶夫的傳記里還記載著他被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徹底征服的故事。那天,風清月朗,一位音樂家在莊園的客廳里彈起了《月光奏鳴曲》。這時,只見契訶夫從座位上站了起來,異常沉靜地邁著緩緩的步伐走到門口,在臺階上坐下?!对鹿庾帏Q曲》彈奏得如此出色,以至契訶夫一個人坐在門口臺階上聽入了神。樂曲終了,他還默默坐在臺階上。待他站起時,也不向別人道別,甚至始終一句話也不講,徑自回到自己的房間去了。

當然,就事論事地談論這些音樂征服契訶夫的故事是毫無意義的。實際上,這些都反映了契訶夫超群的音樂鑒賞力。對于作家契訶夫來說,欣賞音樂,被音樂征服的本身也是他藝術生涯的一部分。

與柴科夫斯基的友誼

在俄羅斯作曲家當中,契訶夫最崇拜柴科夫斯基。柴科夫斯基比契訶夫年長,所以契訶夫總懷著崇敬的心情關注著作曲家。他在給作曲家的弟弟莫戴斯特的信中寫道:“我愿做一名光榮的衛士,日日夜夜守護在彼得·伊里奇住所的門旁……”莫戴斯特回信告訴契訶夫,哥哥喜歡他的作品,推崇他為“俄國文學未來的柱石”。

1888年12月,他們終于有機會在彼得堡相遇。那次短暫的會晤,給彼此留下了深刻而良好的印象。

契訶夫想把即將出版的小說集《憂郁的人》獻給柴科夫斯基。1889年10月,他在致柴科夫斯基的信中寫道:“請允許我把這本小書獻給您。我很希望得到您的肯定答復,因為這個呈獻會給我帶來極大的快樂。另外,它還能多少滿足我每天思念您時的那種崇敬感覺?!?/p>

柴科夫斯基收到信后,馬上提筆回信想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但一時竟不知如何表達。次日,他專程到契訶夫的寓所親自面謝。大名鼎鼎的作曲家突然光臨,給契訶夫帶來莫大的驚喜,兩人在書房促膝談心,越談越興奮,都為相互之間的心有靈犀驚喜不已。柴科夫斯基提出將萊蒙托夫的小說《當代英雄》里的《貝拉》改編成歌劇,請契訶夫寫腳本。契訶夫欣然同意。臨別時,柴科夫斯基送給契訶夫一張照片。從此,這張照片便一直擺在契訶夫的書桌上。

這次會面后,兩人都沉浸在無盡的愉悅中。過了幾天,柴科夫斯基派人送來一張俄羅斯音協交響音樂會1889~1890年季度請柬。從此,契訶夫全家得以經常出席作曲家親自指揮的音樂會。

契訶夫對歌劇《葉普蓋尼·奧涅金》情有獨鐘。他認為,普希金的詩與柴科夫斯基的音樂珠聯璧合,以髙度的抒情性,動人地展示出一位純真少女的美好情懷。多次觀賞這出歌劇之后,契訶夫寫下了短篇小說《看戲以后》,描寫一個16歲的女孩第一次觀看歌劇《奧涅金》后的心情。

契訶夫特別喜愛歌劇里的連斯基詠嘆調,并把這首詠嘆調用作劇本《林神》第3幕的音樂題詞。他還在小說《陌生人的故事》《姚內奇》《我的一生》里都寫到過柴科夫斯基的音樂。

柴科夫斯基那些內容深刻、具有重大社會意義的交響曲也深深吸引著契訶夫。一天,妹妹瑪莎從外面回來,聽見客廳里有鋼琴聲。進屋—看,令她吃驚的是,契訶夫正一個人坐在鋼琴前,用一根手指按動琴鍵——他其實是不會彈奏鋼琴的。他完全沉浸在音樂里,瑪莎進來也沒發現?,斏那恼驹谝慌?,聽出哥哥彈的是柴科夫斯基的《第五交響曲》里的主題。契訶夫不止一次彈奏這個主題,他從中聽到了自己的心聲。

1893年初冬,一個刺痛人心的消息從彼得堡傳來:柴科夫斯基猝然去世。這令契訶夫陷入深重的哀慟之中。他給莫戴斯特發去唁電:“噩耗傳來,十分震驚,悲痛欲絕。深深尊敬和愛戴彼得·伊里奇,在許多方面應感激他?!?/p>

契訶夫的小說《草原》《乏味的故事》《第六病室》,在主題思想與感情氣質方面,酷似柴科夫斯基最后的3部著名交響曲。

這兩位巨匠使俄國文學藝術變得更輝煌,在俄國文化史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契訶夫喜歡音樂,也熟悉音樂,音樂為他的文學創作積累了許多素材。讀過契訶夫小說的人會發現,他的一些小說正是直接反映了同音樂有關的題材或者引錄了音樂的東西。比如,他在小說《神經錯亂》中就借一位藝術家的口唱起了達爾戈梅斯基著名歌劇《美人魚》中公爵的詠嘆調:“看那磨坊呀,它已經坍了,從前我自由自在,在這兒遇到過自由戀愛……”在他的另一篇小說《沒意思的故事》中,又借主人翁格涅凱爾與一些姑娘交談之際,大談起賦格曲、對位法等高深的音樂知識,以及巴赫、勃拉姆斯等著名音樂家來。而他寫的小說《歌女》,則純粹是從音樂領域里獲得靈感而創作成功的。

契訶夫,一個被音樂所俘虜的人。然而,只有像契訶夫那樣的人,才不把音樂當作平常的消遣,而是看作某種發自內心的重要的必需的東西,才會與音樂如此惺惺相惜。

猜你喜歡
柴科夫斯基列夫契訶夫
淺談柴科夫斯基《四季》之《一月》之美學體現
別讓道歉成為一種打擾
母親的餐桌
淺析柴科夫斯基《四季·十一月》
麥克爾·契訶夫表演理論與戲曲表演美學之比較
不甘平庸的螞蟻
不提他人落魄事
契訶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