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響都江堰旅游氣候舒適度的氣象因子特征分析

2019-04-27 01:40張舒姝
科學與技術 2019年21期
關鍵詞:風速氣溫旅游

摘要:本文利用1985-2014年都江堰國家基本氣象站的常規氣象資料,選取對舒適度影響最為明顯的三個氣象因子(氣溫、相對濕度、風速),對此進行深入分析。主要研究該區域內的氣溫、相對濕度以及風速的時間變化。

關鍵詞:旅游;氣候舒適度;氣溫;相對濕度;風速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所用資料為都江堰國家基本氣象站1985年-2014年的逐日常規地面觀測資料和五個景區2012年-2016年的逐小時觀測資料,選取三個與旅游氣候舒適度密切相關的要素,氣溫、相對濕度、平均風速。

1.2方法

本文主要使用一元線性回歸方程進行分析。研究氣候變量在時間序列上的關系時,為了便于了解變量的變化趨勢,常建立一個一元線性回歸方程:

Yi=axi+b,i = 1,2,...,n (2-5)

該方程用一條直線近似表示氣候變量y與x之間的關系,其中a為回歸系數,b為回歸常數。a和b是通過最小二乘法計算得到,a又稱為傾向值,a<0表示氣候變量隨時間減少,a=0表示氣候變量不隨時間變化,a>0表示氣候變量隨時間增加,a絕對值的大小反應了氣候變量增加或減少的速率。

2影響旅游氣候舒適度的氣象因子特征分析

2.1氣溫的變化特征

2.1.1多年平均氣溫的年內變化

都江堰最冷月都出現在1月,為5.1 ℃。隨后太陽會直射點北移,氣溫隨之逐漸升高,于7月達最大值,為25.0 ℃,8月后氣溫開始逐月下降。因為上半年曲線較下半年陡,表示秋季平均氣溫高于春季。都江堰地區氣溫年較差僅為19.8 ℃,小于同緯度上海地區的25 ℃。這種較小的氣溫年較差和溫暖的氣候特點有利于自然景觀的生長發育,也給人們提供了一個溫暖的外出旅游環境。

2.1.2氣溫的變化趨勢

都江堰30年平均氣溫為15.7 ℃,年平均氣溫變化呈波動上升,在90年代中期之前,年均氣溫在均值以下波動;之后5年年氣溫變化在均值附近波動;2000年以后,除2008年(15.5 ℃)外,年氣溫變化都在均值之上。這與郝麗萍等研究結果成都地區八十年代后顯著增溫是完全一致的。從都江堰年均氣溫的5年滑動平均變化來看,在1998年之前都江堰年均氣溫偏冷均低于30年平均狀態,之后年均氣溫偏暖都高于30年平均狀態,且在2013年升到最高17.0 ℃??偟膩碚f,近30年都江堰年均氣溫變化趨勢以1998年為界,由冷到暖。

都江堰近30年四季平均氣溫波動較大且變化趨勢均呈上升趨勢,但增長幅度不同。結合四季氣溫均值5年滑動平均趨勢分析,都江堰春季和秋季氣溫變化趨勢較為一致,波動較小,5年滑動平均都在90年代中后期由偏冷轉換為偏暖;夏季和冬季氣溫波動大且無明顯冷暖期,尤其是冬季。

計算得出四季氣溫均值的線性回歸方程分別為:

由此能夠看出都江堰春季氣溫的增長趨勢最為明顯,冬季的升溫趨勢小于其余三個季節,其氣候傾向率為春季>秋季=全年>夏季>冬季,都江堰地區近30年為增暖期,且增暖貢獻最大的季節為春季,其次是秋季,冬季最小。春秋季節的增溫有利于自然植物的生長,同時可能延長景區旅游適宜期,促進旅游業發展。

2.1.3氣溫突變特征

近30年來都江堰地區年氣溫在1993年前趨勢不明顯,1993年后呈上升趨勢,且在2002~2014上升趨勢達到顯著水平;都江堰地區年平均氣溫在1997年發生了由冷到暖的突變現象。

2.2相對濕度的變化特征

2.2.1多年相對濕度的年內變化

都江堰1-5月相對濕度逐月降低,最干月都出現在5月,月平均相對濕度為71.69%,然后逐月升高,于10月份達到波峰,月平均相對濕度為83.68%,11月和12月又降低。都江堰地區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9.23%。日尺度相對濕度波動較大,最大可以達到100%,最小為31.23%(4月)。

2.2.2相對濕度的變化趨勢

都江堰近30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9.23%,年平均相對濕度呈波動下降;1999年之前,年均相對濕度在均值以上波動;之后相對均值附近大幅度波動,但基本低于多年均值。從都江堰地區年均相對濕度的5年滑動平均值來看,1985年至1998年,5年滑動平均相對濕度線均高于30年平均水平,都江堰處于相對濕潤時期;1999年-2014年5年滑動平均相對濕度線除2009年外均低于歷年平均水平,處于較干燥階段??偟膩碚f,近30年都江堰平均相對濕度變化趨勢以1999年為界,由濕到干,其中2013年最干(71%)。相對濕度的下降使陰雨日數減少,利于開展戶外活動。

都江堰地區近30年來四季相對濕度變化波動較大且變化趨勢均呈下降趨勢,但下降幅度略有不同。

計算得出四季相對濕度均值的線性回歸方程分別為:

都江堰春季相對濕度的下降趨勢最為明顯,秋季濕度下降趨勢低于其余三個季節,其氣候傾向率為春季>冬季>夏季>全年>秋季。由此見,都江堰地區近30年相對濕度呈下降趨勢,且降濕貢獻最大的季節為春季,其次是冬季,秋季最小。

2.2.3相對濕度的突變

近30年來都江堰地區年相對濕度在1995年前變化趨勢不明顯,1995年后相對濕度呈減少趨勢,且在2000~2014年減少趨勢達到顯著水平;都江堰地區年相對濕度在1998左右發生了由濕到干的突變現象??赡苁且驗樗拇ㄅ璧匚鞑拷邓恢背氏陆第厔?,而氣溫卻呈上升趨勢,由此導致四川西部氣候逐漸趨于變干。

2.3風速的變化特征

2.3.1多年平均風速的年內變化

都江堰多年平均風速的年內變化曲線為雙峰型,第一個波峰出現在5月(1.45 m/s),第二個波峰出現在8月(1.29 m/s)。從箱形(最小值、1/4值、中位數、3/4值和最大值)來看,日平均風速波動較小,最小風速為0 m/s,即靜風,7月最大日平均風速達7.3 m/s。

2.3.2平均風速的變化趨勢

都江堰30年平均風速為1.07 m/s,年平均風速變化呈M型,在1985-1992年,平均風速變化在均值上波動,1993-2005年平均風速在均值之下波動,2006-2014年在均值附近波動。有研究表明,2000年之前風速降低可能是由于西風環流和季風環流風速的減弱導致的。從都江堰年平均風速的5年滑動平均變化趨勢來看,都江堰年均風速大小以1993年和2005為界,經歷了風大-風小-風大三個時期,其中1987年最大(7.3 m/s),1999年和2000年最?。?.6 m/s)。

計算得出都江堰年均平均風速變化線性回歸方程為:

表明都江堰年均平均風速呈緩慢下降趨勢,風速平均每10年下降0.1 m/s。

都江堰近30年四季平均風速波動較小且變化趨勢均呈緩慢下降趨勢,但下降幅度不同。

計算得出四季平均風速的線性回歸方程分別為:

都江堰夏季風速的下降趨勢相對較為明顯,冬季風速下降趨勢小于其余三個季節,其氣候傾向率為春季>秋季=全年>夏季>冬季,由此可見,都江堰地區近30年風速呈緩慢下降趨勢,且夏季貢獻最大,冬季最小。

2.3.3平均風速的突變

近30年來都江堰地區年平均風速在1985~1990年略微增加,但1991~2014年呈減少趨勢,且在1994~2014年減少趨勢達到顯著水平;都江堰地區年平均風速在1990左右發生了由風速大到風速小的突變現象。

參考文獻

[1]郝利萍,西南氣候躍變及影響因子分析,四川氣象,1995,(3).

[2]談美蘭. 夏季相對濕度和風速對人體熱感覺的影響研究[D].重慶大學,2012.

作者簡介:張舒姝(1990-)女,漢族,四川成都,本科學歷,工程師,從事綜合氣象業務工作。

(作者單位:都江堰市氣象局)

猜你喜歡
風速氣溫旅游
2006—2016年平涼市風速變化特征分析
原州區近30年風的氣候變化特征分析
旅游
風速概率分布對風電齒輪
《函數》測試題
與氣溫成反比的東西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實時氣溫
戶外旅游十件貼身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