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棋逢對手(外二篇)

2019-04-28 14:38符浩勇
臺港文學選刊 2019年2期
關鍵詞:二十四史紀曉嵐老翁

符浩勇

1874年5月,年過六旬高齡的左宗棠仍被朝廷任命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

出征新疆途經蘭州城時,適逢天瀉暴雨,路途險惡,只得暫時扎營。帳中勞頓之余,左宗棠閑來技癢,乃命親信去城里物色棋壇好手,以禮相邀到大營對弈遣興。

左宗棠平日喜好對弈,閑暇之時必找人對弈一番,其棋風潑辣細密,行棋大膽果斷,與同僚中人對弈勝多敗少,對自己的棋藝頗為自負。不消片刻,便有帳下親信回營稟報:蘭州城北有一名頭發花白老翁,自命不凡,高懸一條長幌寫著“天下第一棋手”,并在一家客棧擺下陣勢,恭候弈客。左宗棠在慵倦中聽罷,精神為之一振,威嚴的眼眸閃動光芒,不顧左右勸阻,微服直赴客棧而去。

進了客棧旅館,左宗棠施禮完畢,但見白發老翁精神矍鑠。剛一落座,他匆匆執紅棋先行,起手就架起當頭炮,老翁跟入飛馬迎陣,開啟了首局之戰。

兩人對弈十余回合,左宗棠抓住白發老翁險走惡手之機,全線壓赴,攻勢如潮,白發老翁左支右絀,見大勢已去,垂手敗陣。高手對弈,勝者常有復盤習慣,白發老翁拘禮,左宗棠當仁不讓,評鑒說:“孫子曰:多算勝,少算不勝,而你一步不慎,乃處處被動,敗棋之因實基于此?!?/p>

第二局,左宗棠依然主動進攻,炮轟馬踏,雙車左右策應,紅兵步步為營,白發老翁周旋招架,往來五十余回合,無奈再敗。左宗棠再度鑒述:“《曹劌論戰》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你棄攻專守,氣勢先輸,焉得不???”

第三局,局勢僵持,一度不下。左宗棠調集主力于右,棄卒入勢,以破竹之勢劈開戰局,繼而前赴后繼,造勢一氣呵成,直搗黃龍。左宗棠最后笑評:“高手謀勢不謀子。先哲有言: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高屋建瓴,登泰山而小天下,方不愧男兒本色?!?p>

臨了,左宗棠指著門外長幌說:“棋藝不過如此,你摘下它吧?!卑装l老翁雙手作揖說:“久仰將軍大名,早已如雷貫耳,今日得見,備感榮幸。今乃老當益壯,花甲之年猶率軍出征,收復國土,心志可昭日月。三局對弈完勝,足見將軍用兵神妙。老某自愧不如,不敢狂妄!恭祝揮師入疆,凱旋而歸?!?/p>

左宗棠見白發老翁依言摘下長幌,遂帶親信回營,當夜拔帳出征。

轉眼,半年過去。左宗棠出征大獲全勝,收復新疆。凱旋回京,又經蘭州城停頓,正待差人去恭請白發老翁,卻聽帳下親信又報:原先對弈三局皆輸的白發老翁仍在客棧高懸“天下第一棋手”長幌,擺出不可一世陣勢,招搖過市,坐待弈客。左宗棠聽罷極為不快,白發老翁怎可出爾反爾,愿賭卻不服輸?于是命親信請來老翁,免去禮節,雙方再度布陣交戰。

首一局,白發老翁躬禮執黑棋后行,卻見守得滴水不漏,使左宗棠無從下手;且繼而也攻得中規中矩,絲毫不露破綻,始終主動,憑借多卒優勢進入殘局,左宗棠見大勢已去,遂推盤認輸,以求再戰。

第二局,左宗棠揮軍猛攻,白發老翁卻柔中克剛化解劣勢;左宗棠猛攻之際忽視后方空檔,又被白發老翁抓住戰機,奇襲踏平大營。

第三局,左宗棠飛相取穩,守反戈之勢,白發老翁則架中吊炮,巧取攻勢;雙方在平穩對弈中漸進酣局。不料,左宗棠取勝心切中了白發老翁誘敵之計,便作決戰決勝之斗。于是棋盤上戰火四起,雙方兵來將往,二十余回合后,白發老翁損失慘重而左宗棠則傷亡殆盡,最后大營無兵可守,被白發老翁伺機攻克。

左宗棠連失三局,疑惑不解,卻見白發老翁童顏鶴發,氣勢壓人,問:“時隔六月,棋藝飛躍神速!真乃奇跡?!”白發老翁從容不迫,說:“前番將軍初到邊地,故連負三局,乃敬將軍為人,且為將軍出師造勢,憑添銳氣!本次小勝,無非為左公奉獻棋藝而已。棋乃娛樂之雕蟲小技,雖勝何足道哉。將軍長于下大棋,半年下來收復新疆失地,光照日月,豈不是下完了光照青史的好棋呀!”

左宗棠聽罷,臉帶愧色,感嘆不已,說:“棋逢對手呀,你不止長于下棋,謀略過人,連老夫的國家大事,也成你眼里的一局棋了?!鳖D悟棋中哲理,揖手拱謝,不由仰天長嘆:此乃天下第一棋手!

測字之誤

時值秋天,東華門附近那個擺了三天的測字算命的攤子,生意格外紅火,都在說,測字先生神機妙算,說得挺準,而且也不像一般的江湖術士,靠嚇唬胡扯來多要錢,有什么說什么,一個人十文錢,有高興的信服的多給也不推辭。

天色漸漸暗下來的時候,風也漸涼。三個人緩步走了過來,為首的是一個中年人,穿著藍綢夾袍,面容清瘦,神色陰沉,身旁一左一右跟著兩個人,都是身高體壯,警惕地看著周圍。

看見前面圍著一群人,中年人一愣,往跟前走了三步,看見了攤子上豎著的招牌,忍不住擠到一旁,聽測字先生給別人說道。測字先生五十來歲,胡須花白,神態從容,話雖不多,但往往一句話就能讓人明白信服。

四五個人測完后,城門快關了,人們相繼散去準備出城了。測字先生也開始收拾東西,中年人走上前:“先生且慢,可否為我也測個字?”

測字先生抬頭看了看,停下來說:“來的都是客,有何不可,請問先生要問什么?”

中年人想了想:“你先說說我最近有什么煩心吧?!睖y字先生點點頭:“請先生賜字?!?/p>

中年人隨手在紙上寫了一個“正”字,剛勁有力,墨透紙背。測字先生道:“先生一手好字!”然后仔細端詳片刻,“正字乃天地浩然之氣而成,但先生此字筆畫鋒芒太硬,顯然是心中有氣不平。正字與王字相似,但中間不同,有主人心亂之意,或許也是先生此時心境,莫非有難以委決的心事?正字可拆為一和止,可作一次為止之解,因此不管是什么事,先生務必要快刀斬亂麻,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啊?!?/p>

中年人臉色微變:“先生高明,你能說說我煩心什么事嗎?”測字先生點點頭:“每個字承載有限,所謂天機難測。既然如此,請先生再賜一字?!?/p>

中年人想了想,寫了個“找”字。測字先生看了片刻:“此字為手提兵戈之象,若非戰事,即為行兇,莫非先生或先生親人有遭遇行刺之事?”

中年人面色沉重:“那可有兇險?”測字先生說:“既然遇刺,自然有險,不過此字殘了一筆,因此可解為不得手,應該并無大礙?!?/p>

中年人沉默片刻:“先生,還能看出別的來嗎?”測字先生為難地說:“這個……如果還想看,請再賜一字?!敝心耆颂峁P后猶豫不決,左邊的隨從小心地說:“老爺,時候不早了,要不明天再問吧?!敝心耆藫u搖頭,隨手又寫個“四”字。

測字先生點點頭:“隨心之字最能透出天機?!彼戳丝?,為難地說:“四字乃閃兒之象,莫非先生兒郎有牢獄之災?”

中年人急問:“還能放出來嗎?”測字先生猶豫說:“有些話我不便得罪,天色不早,我趕著要出城了?!敝心耆俗柚?,說:“有話直說,我決不因此怪你?!闭f完他揮揮手,另一個隨從會意地把一錠十兩重的銀元寶放在桌上。

測字先生深吸一口氣:“既如此,得罪了。四字乃西字之形,先生的兒郎此時被囚,離,離西去不遠了。若在下不幸言中,還請先生見諒?!敝心耆死淅涞卣f:“如果將他救出來,又會如何?”測字先生說:“天意歸天意,人力歸人力,但以人力逆天意,結局或許更多難料?!敝心耆擞謸]筆寫下一個“捉”字,測字先生良久才鼓足勇氣說:“恕我直言,捉字乃手足之象,但手殘缺一筆,為手足相殘之象??磥硐壬恢挂粋€兒郎吧。城門快關了,我可以不收先生的錢,恕在下得罪了?!?/p>

中年人揮手攔住,咬咬牙:“我另寫一字,你再看看!”他的口氣陰冷,已經帶著霸道的語氣。他沉吟很久,終于慎重地寫下了一個“合”字,運筆之間十分用心,他自己端詳了一會,終于遞給了測字先生。

測字先生顫抖著說:“這個合字得天地祥和之氣,本來是最平和無爭之字,但先生下筆刻意求穩,整個字反而不成一體,離心丟肺,成了一人一口之形,將來眾口難調,紛爭必然數不勝數。而且合字為臺形但不成臺,若眾口難調,拆臺之事難免,亂局定矣?!?/p>

中年人沒有說話,手里的筆無力地掉在桌上。測字先生匆匆收拾了攤子,也不敢拿那錠銀元寶,低頭作揖轉身,中年人揮揮手,隨從拿起銀子塞進測字先生的口袋里,測字先生頭也不回,急匆匆地走了。他是最后一個在城門關之前出城的人。

當夜,烏云越來越厚,連星光都透不過來。一片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一盞宮燈飄出一個孤獨的小院,門前站了四個侍衛。門開了,宮燈引著中年人走了出來。

中年人就是當朝雍正皇帝,他剛剛用御酒賜死了他的三兒子弘時,他深眸里還凝含著潮濕的亮光。

與此同刻,一場豐盛的酒宴正在四皇子弘歷的寶親王府開始,座上賓正是在東華門擺攤的測字先生。

弘歷端起酒杯,招呼說:“先生快坐下,陪我喝兩杯!”測字先生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卻見弘歷將酒杯放下了,他頓時明白了什么,身體一搖晃就緩緩地倒下了。

史繆始末

翰林院門前的雪已累積成一張厚厚的棉襖,天還未亮,紀大學士紀曉嵐便來到院里。昨天高公公已通傳過,今日早朝后圣上要詢問《二十四史》修訂事宜。此時翰林院大堂內燈火通亮,修編史書的編撰官把各自初校的稿子呈到他的案頭,他得把最近編謄清的史稿整理好,早朝后呈給圣上審定。

借著燈光,紀曉嵐審閱漢代史稿時發現存有明顯錯漏,于是遺憾地對在場的編撰官說,你們也是飽讀詩書之人,怎會出現如此低劣謬誤,有愧于圣上對爾等的信任呀。編撰官們面面相覷,欲言又止。一位平時與紀曉嵐走得較近的編撰官,湊到他耳邊小聲嘀咕道,大人勿惱,皇上知識淵博,精于查缺補漏,他老人家樂意御筆添刪呢,之前和珅大人任《二十四史》總編時就這么叮囑著,你呈上去,皇上挑出謬誤準會高興。紀曉嵐心里一顫,這是何道理呀?轉念一想還是見機行事探個究竟為好。

早朝后,紀曉嵐被通傳到偏殿見駕,圣上(乾隆皇帝)示意他坐定后,便接過宋代史稿審閱起來。紀曉嵐躬腰側眼看著圣上臉上變換的神情,時而沉吟著點頭,時而搖腦靜笑,果不其然,圣上每發現一處錯漏,總是興致勃勃地作了修注,然后總能引經據典把謬誤之處改正過來,每糾正一次便喜形于色,臉溢笑容,猶如解開了一個秘密似的,哈哈大笑。一個時辰過去,紀曉嵐拘謹地應和著,正思量怎樣將其中實情稟報時,只見高公公進來了,小聲說道,皇上,太后那邊有事請您。圣上這才從史稿中抬起頭來,臉上掛著微笑,掃了紀曉嵐一眼,說,紀愛卿辛苦了,回去再整理整理,擇日再商討切磋。說完,起身向殿門外走去。

在回府的路上,紀曉嵐腦海里一直浮現圣上審閱史稿時的情形,正如翰林院的編撰所說,錯漏之處圣上并無責罰之意,而且樂于校正。這不是投其所好嗎?此風不可滋長。次日,在翰林院里,紀曉嵐向修編《二十四史》的編撰官傳達禁令,不容再存在有意留錯,誰讓圣上受到蒙蔽,那可是欺君之罪。說得編撰官們膽戰心顫,俯首稱是。接下來修編的史稿必經紀曉嵐逐一初審,漸漸地,故意錯漏之處幾近杜絕。

正當紀曉嵐慶幸糾正了翰林院的不良行為時,圣上口諭宣他帶上史稿到御書房見駕。

紀曉嵐跟著高公公進去御書房時,發現大學士和珅大人也在那里。圣上蜷著腿坐在龍榻上,與旁邊坐在凳子上的和珅聊得正歡??吹郊o曉嵐進來,示意他不必拘禮趕快坐下。紀曉嵐拜謝后,謙恭地把史稿呈上,只見圣上欣然鋪開史稿,凝神審閱起來,剎時間御書房里除了圣上翻動書頁的聲音,顯得格外安靜。半個時辰過去了,紀曉嵐注意到圣上臉無表情,雙眉緊鎖,不說一句話,好像屏住呼吸,失卻了先前的祥和。坐在旁邊的和珅大人斜著身子,伸長脖子看著,似乎感覺到了什么,對著紀曉嵐狠狠瞪了一眼,從長袖中露出食指中指朝他不斷戳指著。這讓紀曉嵐疑慮起來,圣上的神色顯然有點慍怒了,難道史稿出錯了,這不可能啊,他已經校對了不下三遍。這時,圣上沉吟一下抬起頭,舒了口氣,說道,紀大人,文稿你可是勘校過了?紀曉嵐趕忙應道,微臣不敢偷閑,認真審閱過了。圣上語氣陡然顯得生硬,既然已經審過,朕就不必再看了。紀曉嵐站起身不知如何應答,和珅看出圣上的心思,說道,這《二十四史》是圣上下詔編修的,最終得由圣上勘正欽定,紀大人再怎么改,末了拍板定稿的還得是圣上老人家一錘定音。和珅看了看紀曉嵐,接著說,圣上乃九五之尊,知識淵博,通曉天文地理,博古通今,往后史稿由圣上審定后就不能再改了。

紀曉嵐趕忙下跪,道,圣上的英明舉世共睹,日夜為社禝操勞,微臣只想為皇上分憂,認真檢閱史稿,不敢半點馬虎。說畢只見圣上翹著嘴,點了點頭,笑著道,被你倆這么一說,朕倒成全才皇帝了,不過這話朕愛聽,下次編撰的《二十四史》初稿先由朕覽閱,最后由紀愛卿謄清。

然而,事不湊巧,一場寒流將紀曉嵐擊倒在病榻上,圣上下詔,紀曉嵐患病期間修編《二十四史》史稿由和珅大人統纂。

在翰林院,和珅沉著臉對在場的編撰官說,編修史稿由圣上審定,遞交初稿要有講究,留錯之處不可太淺顯,也不可太疑難,要半遮半掩,要讓圣上查找得到,這樣既不會露馬腳,又能討圣上偷閑歡心。

待到紀曉嵐大病初愈,拿到修編完稿的《二十四史》,仔細勘校一遍,發現仍有謬誤之處,甚至連圣上的修注也存有低級紕漏。遺憾的是整部《二十四史》史稿已由圣上勘校欽定,下詔印行,不能再改了。

補記:時間到了公元2016年仲夏,在北戴河召開的《二十四史》高端研討會上出現兩股論潮:史學家派說,《二十四史》經過歷代修編,為何仍遺留許多明顯謬誤?學院派資深學究說,為何史學越接近近代,通假字應用越來越頻繁,幾近濫用?

責任編輯_練建安 馬洪滔

猜你喜歡
二十四史紀曉嵐老翁
春日晚歸
《曹安和紀念文集》首發式暨曹安和先生藏“二十四史”捐贈儀式
二十四史
讀《二十四史》的理科男生——劉洲寧
文論的淵藪
為了忘卻的等待
幸福就是投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