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設計類專業色彩基礎課程的延展
——“色彩設計課程”教學創新與實踐

2019-04-29 03:13楊貝貝南開大學濱海學院天津300270
流行色 2019年2期
關鍵詞:色相配色色彩

楊貝貝(南開大學濱海學院,天津 300270)

前言

色、形、質是設計的三大基本要素,而且首先被人們感知的就是“色”。在設計學科的發展中,由包豪斯時代就被確立的設計基礎課即三大構成課平面構成、立體構成和色彩構成中也包括色彩。我國高校設計類專業乃至世界范圍內的設計專業的學科構建依然建立在包豪斯所提出的框架之內。所以時至今日,色彩基礎類課程依然是設計專業色彩相關教學的最重要的陣地。

然而隨著設計專業的細化、色彩設計學科本身的發展,傳統“色彩寫生”、“色彩構成”課程已經不能滿足涉及學科的需求,其局限性也漸漸顯現出來。比如學生認識學習色彩過于感性化,缺乏理性分析;教學內容、訓練方法以及教學成果偏重繪畫色彩,與設計專業課脫節;課程內容缺乏色彩應用領域前沿訊息等等。

另外在課程教學的微觀層面,教師講授的理論知識往往不能有效的指導學生的訓練與作業,筆者曾經了解到有些學生學習色立體、色相環的時候,雖然理解了色立體與色相環的原理,但是在選色、用色時往往不會利用色立體或色相環。學生沒有把前期的理論知識與作業聯系起來。從學生反饋的信息來看,對基礎類課程普遍存在著興趣不濃厚,課上開小差等情況,并且在思想上還存在著認為基礎課不重要,只有專業課才有用的觀念。

面對傳統教學手段逐漸顯現出的各種局限與不足,筆者所在的學院對色彩相關課程進行了改革,依托南開大學色彩與公共藝術研究中心的資源在保留“色彩寫生”與“色彩構成”課程的基礎上增加了“色彩設計基礎”課,用于銜接設計基礎課與設計專業課。筆者任該課程的教師經過了三年多的教學實踐與創新,目前已經逐漸形成了一套相對完整科學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

一、課程的核心教學理念

針對傳統色彩基礎課程的局限于不足,該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彌補從基礎課程到專業課程中間所缺失的一環。課程的核心教學理念在理論上體現在需要學生建立起科學的色彩觀,量化認識色彩系統,為嚴謹的設計、應用色彩打好理論基礎,同時在學習色彩學科發展史的基礎上盡量多的了解時下最新最全的色彩應用領域訊息與成果。在技能掌握的層面核心內容是讓學生學會使用色彩,在進行色彩設計的時候要有理有據,因此需要學生熟練掌握各種配色手法,熟練運用色彩形象坐標以及色彩測量、收集及后續分析歸納的能力。

另外在課堂教學中增加隨堂小練習的密度,讓學生從被動的聽知識點變成主動的體驗、應用知識點,從而增加師生互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核心教學理念關系如圖1所示。

二、課程使用的色彩體系

實現該課程教學目標的一大支撐是引入日本色彩設計研究所(簡稱NCD)的色相色調體系(簡稱H&T體系)與其配套的色卡色票。引入該體系一方面量化了色彩的概念便于建立科學的色彩觀,另一方面是統一了學生使用的色彩來源,使其擁有相同的 “色彩庫”從而便于訓練與評價。圖2為NCD色相色調體系示意圖,圖3為教學中使用的色票,每套130張,每張尺寸為1.5×6CM。

一般在色彩教學課堂上,學生對于色相環、色立體只能“看”,不能“用”。首先是此類教具數量一般比較有限,不可能人手一份。其次是該教具除了幫助學生理解色彩體系與空間關系外并沒有辦法進行其他方式的教學。另外傳統教學模式下無法實現色彩量化訓練的原因之一是學生在完成訓練時往往是依靠繪畫色料來實現的,常見的有水粉、水彩以及丙烯等。由于學生購買的材料生產自不同的廠家,色料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差異,而且在訓練過程中由于色料本身種類比較少,必須進行混色才能得到更多的色彩,這就導致了難度的增加以及色彩主觀上的差異。

約瑟夫·阿爾伯斯在其著作《色彩構成》中曾經提到使用色紙有五點好處:首先,使用彩紙就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顏料調制工作;第二,學生們不再需要面對一次又一次顏料調制的失敗的窘境,節省了時間和材料,讓學生保持了一貫的積極興趣;第三彩紙便于重復使用完全相同的色彩;第四,使用彩紙除了江湖和單邊刀片外幾乎不需要其他任何設備,因此更為方便;第五,彩紙也可以避免出現不希望有的其他紋路(如刷痕和筆觸)。①《色彩構成》約瑟夫·阿爾伯斯 重慶大學出版社 2012年,P16-P17

在教學中引入NCD色相色調體系后學生可以使用色紙進行訓練,之前遇到的問題則迎刃而解。

三、課程的教學過程

該課程主要的教學任務有四個單元,分別是色彩基礎知識、色彩形象坐標及配色訓練、色彩調查與分析、色彩應用領域最新成果與訊息。

其中色彩基礎知識包括色彩學科的發展、色彩三要素、色相環、色立體、NCD色彩體系等等內容。色彩形象坐標及配色訓練包括單色形象坐標、配色形象坐標、語言形象坐標、色彩與情感、色彩與語言、8配色方法等內容。色彩調查與分析包括色彩地理學講解、色卡的制作、色彩的測量、色彩數據的收集、色彩數據的量化分析等內容。色彩應用領域最新成果與訊息主要介紹近些年國內外主要科研、企業、協會等單位發表的重要學術與科研成果等內容。

教學各環節以及關系如圖4所示:

四、重點教學環節展示

由于篇幅限制,筆者不可能將所有的教學環節一一展示,在此將兩個教學效果比較理想的訓練環節進行詳細說明,即配色訓練部分和色彩數據分析部分。

1.配色訓練

配色訓練是繪畫色彩向設計色彩過渡的最佳訓練手段,它即拜托了繪畫色彩的傳統使用色彩的方式,又沒有被某一設計領域所束縛。

A.使用的材料

NCD專用色票、帶配色主題的訓練紙、剪刀、膠棒、A1繪圖紙、記號筆。

B.訓練內容

配色訓練的內容分為三個部分。首先需要以人類情感詞匯為出發點進行三色配色,即“色彩與情感配色練習”;其次是以形容詞為出發點進行三色配色即“色彩與形容詞配色練習”;最后以配色方法為出發點進行三色或五色配色,包括有色相配色練習、色調配色練習、統調配色練習、凸顯配色練習、間隔配色練習、漸變配色練習、清色配色練習、濁色配色練習。

下文訓練過程部分主要展示第一部分的訓練。

C.訓練目標

配色訓練的目標也分為三個層面,不過并不是與訓練內容完全對應。首先是利用“色彩與情感配色練習”讓學生體會色彩與人類情感、心理之間的互動,利用“色彩與形容詞配色練習”讓學生學習掌握色彩與形容詞之間的映射關系。其次在這兩類訓練進行的同時,讓學生參照色彩形象坐標進行配色比對來理解掌握單色、配色和語言形象坐標。最后利用各種配色方法訓練達到熟練運用掌握這些配色手法與技巧的目的。

D.訓練過程

在“色彩與情感配色練習”開始前,每位同學需要拿到一份NCD專用色票、一張A4尺寸打印的訓練紙、一把剪刀和一支膠棒。然后將學生分為6至8人一組的小組,每組需要準備一張A1繪圖紙和一支記號筆。

訓練開始的時候教師需要將每一個情感詞匯進行簡單的講解以免學生誤讀誤判,同時注意不要對詞語過分解讀防止由此限制學生的聯想與創造力,然后讓學生開始根據詞匯進行配色。配色的時候學生需要根據所給的詞匯進行分析與聯想,然后在NCD專用色票中尋找最符合該詞匯感受的三張色票組成一個三色配色組。此時用剪刀將這三張色票按照1.5×1.5cm的尺寸分別剪下貼在練習紙相應位置上。依次做完所有詞匯則該練習配色部分結束。

快速且為第一印象是該練習的一個訓練前提,所以要求學生在25分鐘內,最多不超過30分鐘必須完成。此練習一共有12個詞匯,也就是平均每個匯配色的時間是2分鐘,最多不要超過2分半。時間的壓迫可以調動學生的最大潛能,同時避免學生利用手機上網查字典、圖片等資料。最終呈現出來的是每個練習者最初最本真的選擇。

這12個詞匯分別代表了人類不同的思想情感,比較具有代表性。當配色練習完成后,讓學生將其按照虛線剪下來,教師可以按照詞匯的順序把學生的配色放到一起,可以讓學生看到其中的異同,從而更加深入的理解配色與情感的關系。與此同時,每個小組的同學需要把A1紙畫上十字坐標,再將自己的配色放入坐標中。其中的位置關系參考NCD三色配色形象坐標,每個詞匯做一次,可以練習十二次。如此反復可以讓學生理解配色坐標之間的色彩關系與差異,可以知道坐標中不同區域色彩的大致特點?!吧逝c形容詞配色練習”以及配色方法練習基本也是參考上述訓練方法。

2.色彩數據分析訓練

a.使用的材料

NCD專用測色色卡、被測對象打印稿、色彩分析表、彩鉛、剪刀、膠棒

b.訓練內容

色彩數據分析訓練其實包括了兩部分的聯系,一個是色彩的測量,另一個是對測得數據的統計分析。

色彩測量的對象選擇的是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窗戶和年畫,為了方便課上訓練使用的是彩色打印稿。色彩數據統計分析包括有單色分布、配色組合、色彩比例以及其在色彩形象坐標之中的位置關系等等。

C.訓練目標

該訓練的目標非常明確,就兩點。首先是讓學生通過色卡掌握色彩測量的基本方法,其次是通過色彩分析表讓學生明確如何對所得數據進行哪些參量的分析。

當然在完成訓練后也希望學生能夠從中總結規律,為以后專業設計課程中涉及到的色彩調查部分打下基礎。

D.訓練過程

該訓練需要將學生分為2至3人的小組。因為色卡比對測色具有一定的主觀性,不能僅僅依靠一個人的判斷就生成結果,需要由兩名或以上的學生都確認其色彩才可以。這樣做可以盡可能的避免由個人因素帶來的誤差。

訓練開始后首先需要小組成員利用色卡進行比對,將對象每一部分的色彩都記錄下來。然后選取顏色相近的彩鉛在方格中進行涂色,將被測對象 “馬賽克化”。在涂色過程中,如果該色彩沾滿了一格或超過50%就按一格算,如果不滿則不算,避免出現半格的情況。這樣可以僅用色彩來還原被測對象。這一步并不是要學生把測量對象再畫一遍,一方面便于學生理解被測對象的色彩 “印象”,另一方面方便數據的統計與分析。

涂色完成后首先分析對象的單色構成關系。將測得的每一個顏色反饋到NCD色相色調表中,同時計算得出每一種顏色所占的比例關系,將所占比例的數值也填寫進色相色調表格中。通過這一步的填表計算,我們可以看出被測對象的色彩分布關系,有彩色與無彩色的比例等等信息。然后選取占比最高的五個顏色按照原對象的色彩搭配關系組成五色配色組,該配色就是最能代表被測對象色彩印象的配色組合。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根據其單色的數據分析得出其色彩比例條帶圖和色相分布圖等。

最后參考NCD單色、配色形象坐標來標記所得單色與配色的位置,通過坐標來分析其給人的色彩印象、對應的色彩語言等信息。

該訓練為課堂訓練,被測對象為打印稿,其色彩還原度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偏差。不過為了教學能夠順利有序這只是一個折中的辦法,舍棄了一定的真實性。從整個課程來看,后續補充了野外調查的作業,讓學生在真實環境中調查建筑、景觀、服裝、產品等等對象的色彩,從而彌補課上練習的不足。

五、結語

課程開展三年多來,教學內容與方法也在不斷改進與創新。學生的課堂出勤率與課堂專注度也都非常高,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引入NCD色彩體系后將色彩量化分析,教學更加有理有據且操作性強。學生對于色彩的認知也由最初的感性認知上升到理性認知乃至分析使用的程度。很好的解決了從繪畫色彩到設計色彩再到色彩設計的轉變。與后續的設計課程鏈接更緊密,為學生今后專業能力的再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猜你喜歡
色相配色色彩
蘇聯八色相環由來考述
——兼論八色相環的內涵
《基于季節變化的室內軟裝色彩搭配研究》插圖
尋找古意的配色
高效液相色譜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
色相、心相與舞臺造型——民國京劇批評中的“扮相”品評
MIX&MATCH 清甜一夏 彩妝配色新風潮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當道 俘獲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