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種古代軟靴的邊飾研究
——以民族服飾博物館館藏文物為例

2019-04-29 10:09北京服裝學院北京100029
流行色 2019年12期
關鍵詞:繡線邊飾菱形

楊 達(北京服裝學院,北京 100029)

引言

我國鞋履文化十分豐富,前人對此已有大量的研究,對于各朝各代的鞋履樣式、種類都有詳細的分析。如駱崇騏著有《中國鞋文化》[1]《中國歷代鞋履研究與鑒賞》[2]等書詳細分析了各朝、各民族鞋履文化。本文修復的這雙軟靴,在已有的研究中尚未發現。但這種類型的軟靴絕不是獨一例。經過筆者的考察以及查找資料發現,現存的與本雙軟靴類似的文物有中國絲綢博物館的四雙北朝軟靴、社科院考古所曾為大唐西市博物館修復額一雙唐代軟靴,以及上海博物館委托社科院考古所修復的一雙北朝軟靴。這些軟靴從形制、工藝、裝飾上都極為相似。從以上實物資料可以發現在魏晉南北朝到唐代的這段時期中,這一類型的軟靴曾十分流行。但已有的研究中并未提到此類軟靴。關于鞋履裝飾的書籍非常少,葉麗婭的《中國歷代鞋飾》[3]介紹了中國古代鞋飾的發展軌跡。陜西科技大學何路在《我國鞋靴裝飾研究》[4]中詳細地研究了我國古代至現代的各類鞋靴的裝飾。本文將以這些實物為依據,對這一類軟靴的邊飾進行分析。

一、軟靴邊飾的種類

總體上,軟靴上的邊飾種類可分為立體類以及平面類。

1.立體類

立體類的邊飾根據其形貌可以分為以下兩種:

一種是裝飾在靴筒與靴身拼合處,直接用彩色的繡線以刺繡的手法將兩片的縫邊包裹起來,從而形成了細長的圓柱形邊飾。一般寬約0.6cm左右。線跡呈交叉狀,通過變換繡線的顏色使邊飾形成彩色效果。如圖1所示。

另一種立體邊飾的制作方式與上一種不同,是單獨編織成絳帶然后再縫到需要裝飾的部位。此類邊飾顏色較為固定,均為深棕色。裝飾位置同樣是固定的,只出現在靴面與靴翹的連接處。邊飾寬1cm左右,厚約0.1cm。如圖2所示:

2.平面類

平面類邊飾主要是以刺繡的手法在織物上繡出長條狀紋樣,根據刺繡的圖案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類如圖3所示,采用平繡的針法,由三排顏色各異的小方塊組成,寬度約為1.5cm,裝飾位置主要集中在靴面上,長條圖案交叉形成幾何形框架。不同顏色的小方塊的排列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基本上是五個相同顏色方塊一組形成固定的形狀,按照藍、棕的順序排列。中間空格處均填黃色方塊。

第二類如圖4所示,同樣采用平繡的針法,基本構成圖案的則是菱形,寬度約2.5cm。此類邊飾主要用于靴面正中處。主圖案是居于中間的九個黃色小菱形組成的大菱形,每個大菱形中間間隔一個藍色的小菱形,周圍其余部分均由棕色的菱形填充。雖然圖案只有簡單的菱形,但排布巧妙。

第三類如圖5所示,采用的是鎖繡的針法,基本構成圖案是花瓣型圖案?;ò觊L約0.6cm、寬約0.5cm,裝飾位置在靴翹上,緊靠著上文提到的深棕色的編織帶。只是小小的一個花瓣就包含兩三種不同的顏色,但會突出一個主色。主色一般兩種:藍色、黃色?;ò暌粋€接一個形成長條狀邊飾,排列規則為黃、藍兩色花瓣交叉出現?;ò晷偷幕緢D案主要是為了與鞋翹上繡的四瓣朵花相呼應。

二、軟靴邊飾的色彩

1.色彩的協調感

在這雙軟靴上有很多種類的邊飾,但在顏色上基本是由五種顏色組成的,分別為黃、淺棕、深棕、深藍、淺藍,總體上可分為棕黃色系和藍色系。軟靴的織錦為黃、棕、藍三色經錦,靴筒處一塊絞纈織物的顏色為棕色。經過光譜分析染料種類也推測絞纈部位與棕色繡線部位染料可能為同一種。說明在選擇制鞋材料時,已經考慮到顏色的協調性。色彩的協調統一是中國制鞋自古就有的習慣,如用互補色調和、同類色鋪陳[5]。

2.色彩的韻律感

在本雙軟靴中彩色的邊飾都是通過轉換不同顏色的繡線形成的。而繡線的變化遵循著一定的規律。如細長的圓柱形邊飾則是每隔約2cm改變一種顏色,顏色變換的順序大致為黃、藍、棕、藍。軟靴中裝飾手法并不復雜,但通過簡單的規律的顏色變換使整個軟靴都極富韻律感。具體色彩測量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各部位色彩測量結果

淺棕色繡線images/BZ_44_1628_208_1947_453.pngS7020-Y40R黃色繡線images/BZ_44_1628_465_1947_709.pngS4030-Y20R

三、軟靴邊飾的作用

1.立體類邊飾的作用

立體類邊飾起到的作用根據其裝飾位置就可以了解,根據上文我們發現兩種立體類的邊飾均裝飾在靴子的兩個部分的連接處,且把靴子撐起就可以發現,這兩個部位在穿著中會受到較多的磨損。由此可見,立體類的邊飾起到了連接、加固、耐磨損的作用。鞋履是立體類服飾,絲織品柔軟但不夠挺括,使用編織或其他邊飾,構成鞋履的框架。這樣制作的鞋子不僅觸膚感覺舒適也能保持其作為鞋履應有的形態,更加貼合腳部。此外立體的邊飾可以使裝飾更具層次感。

2.平面類邊飾的作用

對于此類裝飾筆者曾經思考為何靴面的刺繡圖案是長條狀而不選擇其他圖案。經過仔細的觀察,發現靴面并不是完整的一塊織物,而是由很多三角形小塊織錦組成,而這些長條狀的邊飾的位置就在每塊織錦的拼接處,同時起到連接與裝飾的作用??楀\昂貴,用來制鞋就使用制衣留下的邊角料,即節約了面料又可以制作出華麗的錦靴。讓人感嘆古人的智慧。另外平面類的邊飾是通過刺繡形成的刺繡可以增加鞋靴的色彩,改變底布的肌理,提高觀賞性。鞋子雖然穿在腳上不如服飾引人注意,但華麗的鞋履同樣能代表穿著者的身份和地位。平面類的裝飾主要是在靴面處,經過這樣的裝飾,靴面就具有了一定的硬挺度,立體效果更好。

結語

綜上,可以看出在魏晉至唐的這段時間內,存在這樣一種軟靴。軟靴厚實而又輕便,一般用絹或錦制成,靴面上繡有幾何形圖案。這一類的軟靴都有邊飾,邊飾種類豐富,且有其較為固定的色彩搭配。且這些邊飾大同小異。無論是種類、裝飾位置、制作方式似乎都是約定俗成的。由此可見,此類軟靴在這一段時間應該是被廣泛使用的。鞋履的文化如此豐富,即使在前人已經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的情況下我們仍然發現了沒有見過的種類。由此可見,在研究中國鞋履類型的道路上還有很多未知種類等待我們去發現。

猜你喜歡
繡線邊飾菱形
夢幻聯動
改進的菱形解相位法在相位展開中的應用
17-19 世紀中西文化交流下“清三代”外銷彩瓷邊飾紋樣探究
喵星多用小胸章
夜光刺繡品的設計及繡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