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動圖書館信息接受情境多模式構建研究

2019-04-30 11:11徐紅
智富時代 2019年3期
關鍵詞:移動圖書館

徐紅

【摘 要】移動圖書館的信息接受情境的構建包括構成要素、結構、功能和效用以及構建內涵等方面的內容,移動圖書館的信息服務績效在這個基礎上是由信息接受情境的適配程度所決定的,因此,其構建目的的關鍵就是將移動圖書館信息接受情境各要素的進行融合適配。移動圖書館信息接受情境的多模式構建有利于改造、優化和配置情境,有機融合情與境,進一步揭示用戶行為信息的特征和規律,讓信息行為和情境進行匹配,促進知識創新和服務增值。

【關鍵詞】移動圖書館;信息接受情境;多模式構建

用戶信息接受期望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的發生變化,目前已有的移動圖書館的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用戶的信息接受期望,用戶希望能夠體驗更多的信息接受情境模式。移動圖書館信息接受情境的多模式是以用戶為中心展開,通過利用大數據等技術平臺充分挖掘用戶的信息接受期望。

一、信息接受情境多模式構建的含義和意義

(一)移動圖書館信息接受情境構建的含義

信息接受過程中動態聚集了不同維度、眾多情境要素就是所謂的移動圖書館信息接受情境。組成信息接受情境要素彼此間的結合方式、組成信息接受情境要素在信息服務空間的融合方式和信息接受情境在實際應用中的宏觀與微觀組織方式是移動圖書館信息接受情境的三個不同的層次。信息接受情境組織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了移動圖書館的信息服務模式、效果、質量和性能?,F階段快速變化的信息環境時代能夠幫助信息接受情境的宏觀和微觀結構深入了解和利用信息接受情境的性能,并以此為基礎重組、構建和優化信息接受情境[1]。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績效是由信息接受者的信息行為和信息接受情境的匹配狀態所決定的。因此,關于移動圖書館信息接受情境構成要素和要素間的組織結構的研究要得到充分重視。

根據以往的大量實踐表明,我們可以將信息接受情境按照聚集狀態分為顯性信息接受情境、隱形信息接受情境以及混合信息接受情境。所謂的顯性信息接受情境就是指在信息服務空間內可以觸摸到的情境要素,如資源情境、技術情境和服務情境等等。按照一定的序列方式組織顯性信息接受情境中的各個情境要素,能夠在性能上與隱形信息接受情境進行區分。提供常規化的信息服務是顯性信息接受情境的一個明顯特征,可以再將其轉移到傳統圖書館的服務情境,除此之外,碎片化、個性化、多面化、階段化和習慣化等也是顯性信息接受情境的幾大特點。對于隱性信息接受情境來說,它是可以被感知但是不可以觸摸的一種信息接受情境要素,移動情境、社交情境、時空情境等都屬于隱形信息接受情境要素[2]。隱性信息接受情境不同于顯性信息接受情境的是,它沒有按照一定序列來組織,能夠提供變異化的信息服務,其特點有突發性、泛在性、交互性、分享性和原創性等[3]。而混合信息接受情境既可以被感知又不可以被觸摸,這兩類情境要素融合到一起才構成了混合信息接受情境,包括終端情境、成本情境、社會情境等。其中的顯性信息接受情境和隱性信息接受情境能夠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相互轉化,這種條件被稱為信息環境的迭達。

以上三類信息接受情境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移動圖書館綜合信息接受情境,它們之間效用互補、相互包含,將其剛性和柔性充分彰顯出來,在廣度和深度上都展現了信息接受情境的融合功效,有利于改造、重組和優化信息接受情境[4]。

(二)移動圖書館信息接受情境構建的意義

信息環境的變化使得原有情境要素轉變為舊要素,新的情境要素逐漸被適應,使得用戶對新情境要素的期望進一步加劇,加快了隱性信息接受情境向顯性信息接受情境轉移的速度。一些顯性信息接受情境在時代的變化下,通過新的方式組織或者是再組織后轉變成隱性信息接受情境。在這種轉變過程中,可以達到情境要素向著同一方向結構變化的目的,即為信息接受情境從無序向有序的轉變。

二、移動圖書館信息接受情境多模式構建的要素和結構

(一)信息接受情境的組成要素

以情境功能的角度來看,移動圖書館信息接受情境要素之間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轉化和相互融合的關系,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了移動圖書館信息接受情境多重維度不同要素的架構。從構成維度的角度出發,既涵蓋了信息接受主體的用戶情境,也不能缺少社會情境、移動情境、資源情境、技術情境、服務情境等。此外,我們可以從宏觀、微觀和中觀的三個層面上劃分信息接受情境,以便于得到更深入的理解。宏觀層面上包括社會經濟、文化、政治和法律體系等因素,在社會情境中能夠具體展現;微觀上包含接受主體的心理因素、認知能力和知識儲備等要素;而中觀層面上就包含了資源情境、技術情境和服務情境等要素。

(二)信息接受情境的組成結構

移動圖書館的信息接受情境在碎化或細化后再重組和融合信息接受情境,提高了信息服務空間的可感知性和構建的豐富性。移動圖書館信息接受情境在實踐過程中具有情境序化和情境發現兩方面的特征。情境序化是指信息沿著信息流動方向從無序向著有序進行整合,是用戶信息意識支配下信息流動控制的社會活動,按照人類信息需求、搜索和接受既定方式的流動。如果信息同時作用于多個信息接受者完成某一次傳播則為情境發現。

三、移動圖書館信息接受情境多模式構建的功能及效用

(一)信息接受情境的功能

信息接受情境功能是指移動圖書館信息接受情境各維度不同要素的聚集方式,具有自組織、自適應和自優化的功能。自組織就是指信息接受情境質點按照其信息接受的歷史和現實的變化關系產生不同的信息接受情境優勢,質點之間優勢的過渡關系完成了情境要素由舊到新的轉移,從原有狀態轉變成現有狀態。移動圖書館信息接受情境以原有質點不斷形成的優勢為支鏈,不斷豐富支鏈之間的關系,從而形成情境支鏈樹和情境支鏈網。信息接受情境隨著用戶信息需求的擴展與收縮產生了信息接受情境的擴展域和收縮域,當這種收縮和擴展平衡之后,信息接受場便由此形成,信息接收才能在信息接受場中穩定和平衡。

(二)信息接受情境的效用

情境要素整體功能的發揮需要靠不同維度的多種要素間的耦合與耦合來實現,將信息接受情境的融合效用充分發揮出來,為用戶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務。移動圖書館信息接受情境的存在是客觀的,是用戶認知的對象,是信息接受行動發揮功能的空間。移動圖書館的情境空間是有內容、有意義、功能性強的知識活動空間。情境要素被大量的積累在情境空間內,這些實體性和功能性要素在形態和滲透性作用上都能夠構成用戶從信息需求到信息搜索的生態信息接受情境。信息接受情境的效用是一種將情境不同功能方向進行互補的方式。

四、總結

移動圖書館信息接受情境多模式構建的實質是實現新期望,展現融合和多變模式的新高度。本文從移動圖書館信息接受情境需要的信息需求、信息搜索和接受三個階段對信息接受情境多模式構建的含義和意義進行了簡要分析,并研究討論了移動圖書館信息接受情境的要素、結構、功能等方面的內容,以期為移動圖書館信息接受情境的再組織和深入情境的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礎,以便實現知識發現、知識創新和知識融合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喜平.探討數字圖書館信息接受情境多維建構[J].科技經濟市場,2016.

[2]王福.移動圖書館信息接受情境對用戶信息行為的作用機理研究[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8.

[3]趙楊.基于多維度多層次法的數字圖書館移動服務質量評價模型構建[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4.

[4]劉健,畢強,晁亞男.用戶情境與數字圖書館情境關系模型構建與實證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5.

猜你喜歡
移動圖書館
“互聯網+”時代下高職院校移動圖書館建設探析
移動圖書館服務發展探究
百年通圖 再創輝煌
高校移動圖書館系統的開發與實現
高校移動圖書館推廣宣傳媒介效率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