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集成與示范推廣

2019-05-08 12:09尹久
農家科技 2019年2期
關鍵詞:水稻病蟲害集成綠色防控技術

尹久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平質量也在不斷的提升。隨著這種時代發展的背景越來越多的人不斷提升對于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集成與示范推廣的關注程度。本文通過對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集成與示范推廣進行論述,以四川省達州市為例,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集成;示范推廣

一、綠色防控技術的集成

1.稻田冬季翻耕、種植紅花草籽綠肥以及清除稻蔸處越冬幼蟲

對核心示范區中的水稻高產示范區的桃花鎮對其所在范圍內的稻田進行消滅越冬幼蟲以及冬季翻耕還有清除稻蔸等活動。

2.為誘殺害蟲安裝太陽能頻振式殺蟲燈

共計購買330余盞太陽能頻振式殺蟲燈由項目區進行安排統一安裝,統計覆蓋了項目核心示范區241.2hm2,實際每盞太陽能頻振式殺蟲燈的控面積達到大約1.1hm2。根據達州市植保植檢站的檢測調查顯示,所購的太陽能頻振式殺蟲燈統計能夠誘殺的害蟲種類多達8目、17科、23種。其中主要包含有:稻縱卷葉螟、稻飛虱、金龜子、布甲、菜粉蝶等等。在這其中稻飛虱、二化螟等害蟲占據了全部誘捕害蟲的16%-37%,而這些害蟲都屬于對水稻的生長威脅最大的害蟲種類之一。通過對核心示范區的二化螟卵塊調查檢測可以看出,在水稻常規種植區內的一代二化螟卵塊每680m2為510塊-761塊,二代二化螟卵塊為每680m2為175塊-350塊,在項目區內還沒有查到二化螟卵塊。

3.核心示范區防控效果

示范區不使用任何的化肥、激素以及農藥等二十采用統一選用的天兩優616品種,采用中雜再生的方法,按照有機稻的標準進行全生育期的生產。在頭季收割的8月8號-13號,每680m2收產量大約在330kg-420kg左右的水平,非常接近有機稻目標的產量標準。

同時示范區稻田二化螟的枯心率為0.3%-0.7%,并沒有出現稻縱卷葉螟蟲苞以及白穗等情況,稻飛虱百蔸蟲也一直控制在60頭以下的數量,因此,示范區的蟲害防控取得非常大的效果。而示范區內的稻田也并沒有遭受雜草等因素的損害,同常規防控區進行對比可以發現雜草的數量要小得多,在示范田的整體表面也完全看不出存在任何稗草以及千金子的跡象,因此,對于示范區的雜草防控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對于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集成與示范推廣方面來說也有著非常積極地意義,我市的農民能夠實現增收,我市的整體農業也能實現增效。

4.鴨稻共育,除草驅害蟲集肥

項目區總計投資40萬余元,統計購買6.7萬羽鴨苗并將其投放于項目所在的核心區域當中,鴨苗投放的時間在5月15日一22日,在水稻分蘗盛期時,相關部門按照680m2投放20羽鴨苗的標準來進行投放工作,鴨苗投放時處于初羽毛期,投放期大約為10日左右的時間,使得鴨苗能夠更好的適應田間這個新的生長環境。在8月中上旬,水稻經過抽穗揚花的階段過后再將鴨子移出項目核心區的稻田。最終每680m2大約實際有鴨子在10只-18只之間。

二、綠色防控效益

在項目區當中,如果按照有機稻的生產要求標準來完成水稻的生產任務,那么每680m2大概能夠節約化肥投入大約154元左右,化學農藥方面投入大約86元左右,能夠節約施肥施藥用工費方面大約42元左右,增加鴨子收入大約每680m2在204元左右的水平。同時每680m2的田地能夠減少大約83kg的化肥用藥,農藥用量方面大約減少84kg,這對于化肥以及農藥等對生態環境所造成的污染壓力將進行大大的緩解。

三、專業化治理

1.積極爭取更多方面的資金投入

在2018年,市委以及市政府對全市農業相關的整體布局進行重新規劃,其中“一年接著一年于、一片連著一片建”是重點的工作思路,而宣漢縣也按照著工作思路的指示,采用“集約化投入、系統化治理、區域化布局、規?;ㄔO”的方針政策,認真細致的落實“六大工程”,不斷深入推進農業高產創建示范區,自2018年1月起開始對相關的溝、渠、路進行投資改造。達州市農業局、達州市植檢站不斷進行技術方面的指導,消除殘留越冬幼蟲以及稻蔸。農業局投放大約6.7萬羽,并將其分示于241.2hm2的示范區田,安裝76盞二化螟性誘劑殺蟲憑條,生物導彈約13000枚。這些集成配套的相關措施,使得整個示范區的有機稻生產標準能夠保證有效落實到位。

2.企業的積極參與

達州市峰桃米業和當地農業專業合作社等企業也有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整個項目建設當中來,采取加價收購項目區的糧食的辦法,同時主動申辦有機食品以及綠色食品等商標論證,主動爭取更加高端的消費市場。各個企業也都紛紛對于項目區的稻谷以高出市場價大約0.09元/kg的價格進行收購,使得農民能夠得到更多的利益,不斷增強增效增收的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大力推廣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能夠對于水稻病蟲災害進行更為有效的控制,同時能夠有效降低農藥的使用次數以及總體用量,不斷減少農藥殘留的同時,大大提升了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稻谷的安全質量,同時不斷提升病蟲的防治效果,對于促進糧食的增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農民能夠實現增收,我國的整體農業也能實現增效,為我國經濟以及社會還有生態效益方面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參考文獻:

[1]王貴斌,彭忠明,龔靖益,張軸,冷莉芳,夏翠花.楚雄州優質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集成示范與推廣[J].中國植保導刊,2016,36(08):83-85.

[2]徐南昌,莫小榮,張晨光,劉立峰,貝雪芳,徐法三.衢州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集成示范[J].浙江農業科學,2013(11):1434-1437.

[3]鄭慶偉.“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示范與推廣”獲2013年度湖南省農業豐收獎一等獎[J].農藥市場信息,2013(27):47.

[4]朱紅軍,徐庚鴻,趙德明,趙友前,王素芹.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研究與集成示范[J].安徽農業科學,2013,41(07):2924-2925.

猜你喜歡
水稻病蟲害集成綠色防控技術
2013年衡陽市早稻重大病蟲害全程用藥技術試驗示范
水稻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設施草莓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淺談企業信息化系統集成
數字化監控系統的企業應用
套袋梨常見病害發生特點與綠色防控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