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麥銹病防治技術

2019-05-08 12:09王開宇
農家科技 2019年2期
關鍵詞:越夏葉鞘條銹病

王開宇

小麥銹病又叫黃疽,有條銹、葉銹、桿銹三種。1、條銹主要產生在葉片上,有時也可發生在葉鞘、桿和穗上,夏孢子堆狹長形至長橢圓形,比桿銹、葉銹的都小,呈現黃色。成株期與葉脈平等排列成條狀,幼苗期則不排列成行,表皮開裂不明顯。冬孢子堆黑色、狹長形埋伏于表皮下,成條狀,表皮不開裂。2、葉銹主要發生在葉片上,有時也侵害葉鞘,夏孢子堆較小,多成圓形。3、桿銹在春季發病最晚(多在5月中下旬)。主要發生在莖桿及葉鞘上,嚴重時葉及穗上也可發生。夏孢子堆橢圓形或狹長形、鐵銹色、呈濃泡狀突起、不規則散生。有時互相合并成為較大的短線條狀或成一片,常穿透葉的兩面。夏孢子堆破裂明顯,向外翻起,散發鐵銹色的夏孢子。冬孢子堆常在夏孢子堆附近或原來的部位發生,黑色表皮易脫落。

一、小麥銹病癥狀

1.葉銹

癥狀表現:初起是在麥葉和麥稈的表面出現綠色的斑點,以后長出紅褐色的夏孢子堆,最后形成黑色的瘡斑。冬孢子堆主要發生在葉背面和葉鞘上。夏孢子堆較小,橙褐色,圓形至長橢圓,不規則散生。冬孢子堆長橢圓形,散生,埋于表皮下。

發病規律:小麥葉銹病菌較耐高溫,影響葉銹病流行的主要因素是越冬菌源的數量、

春雨的多少和人春后氣溫的高低等。其中春季3月下旬至5月L旬的溫度、雨量最為關鍵。

2.條銹

癥狀表現:小麥條銹病菌主要危害小麥的葉片,也可危害葉鞘、莖稈和穗部。小麥染病后,初呈綠色的斑點,后形成鮮黃色的粉瘡(即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較小,長橢圓形,在葉片上排列成條狀,與葉脈平行。到后期長出黑色、狹長形、埋伏于表皮下面的條狀瘡斑,即病菌的冬孢子。

發病規律:小麥條形柄銹菌在夏孢子世代危害麥株,夏孢子隨氣流傳播。小麥條銹菌的萌發和侵入都要求飽和濕度,因此結露、降霧、下雨都使病害易于發生;染病品種多、病菌量大、氣候條件適宜都能促進病害的發生和流行。

3.稈銹

癥狀表現:小麥稈銹病以莖稈和葉鞘發病為主,有時也危害葉片和穗部。夏孢子堆排列散亂無序,深褐色、孢子堆大,長橢圓形。冬孢子堆黑色,長橢圓形,散生,突破表皮,呈粉疤狀。

稈銹發病規律:稈銹菌以夏孢子由氣流傳播,氣候條件以溫度影響較大,在4月中、下旬氣溫升到16℃以上,才有可能發病。

二、發生規律

1.小麥條銹病的流行規律該病菌是低溫型,其越夏是關鍵。凡夏季最熱一旬平均氣溫20℃以下,在感病品種上即可越夏,23℃以上則不能越夏。10月15日~20日以后,播種的基本不發病,當平均氣溫下降到1-2℃時,病菌進入越冬。春季流行與否主要決定于:(1)有大面積感病品種;(2)有一定量的越冬菌源;(3)3~5月的雨量,特別是3~4兩個月的雨量較多;(4)早春氣溫回升較早。

2.小麥稈銹流行規律。(1)大面積感病品種存在;(2)抽穗前后氣溫高,水濕條件好;(3)空中孢子出現時期的早晚和初期數量的多少。

3.小麥葉銹病的流行規律當氣溫在5C以下時,葉銹病的病情增長十分緩慢,而當上升到10℃左右以后,則病葉率迅速增加,其發展過程包括上升、下降、再卜升三個階段。

三、技術措施

小麥條銹病是流行性大氣傳播病害,冬小麥在開春返青后就要加強監測,帶藥偵察;春小麥按照小麥條銹病防治技術規程,田間發病普遍率達到0.5-1%時即開始大面積應急防治。

四、主推技術

1.應急防治技術

要及時組織專業化防治隊,采取應急防治措施,每畝用三唑酮粉劑或乳油150克,或25%烯唑醇粉劑50克,或12.5%烯唑醇懸浮劑40毫升,盡量選用機動噴霧器噴霧防治。進入穗期,要結合蚜蟲防治,采取“一噴三防”,控制小麥病蟲危害。

2.秋播拌種技術

要加大秋播拌種力度,采取三唑醇、戊唑醇等拌種劑拌種,使用三唑酮拌種的地區,要加強技術指導,只能采用干拌技術,防止出現延緩出苗的副作用。在確保墑情的前提下,推廣適期晚播技術,錯開條銹病發生關鍵期。

五、農業防治

1.適時播種在小麥秋苗易發生條銹病和葉銹病的地區,在不誤農時、有利小麥生長發育的前提下,避免過早播種,以減少秋苗發病的機會。2.合理施肥氮肥應提倡早施,避免氮肥過多,特別避免過晚施用,以防止貪青晚熟,加重銹病為害。在土壤缺磷、鉀的地區,增施磷、鉀肥促進小麥植株生長健壯,對減輕銹病有一定的功效。3.及時澆水銹病發生后,適當增加灌水次數,可補充感病小麥的水分消耗,減輕損失。4.消滅自生麥苗小麥自生苗是3種銹病的主要越夏寄主。及時中耕,消滅秋作田的自生麥苗,并鏟除地邊、路旁的自生麥苗,可以減少大量越夏菌源,壓低秋苗發病率,可減輕銹病為害。

六、化學防治

由于銹菌變異性強,當新的生理小種與當地大面積推廣種植的品種處于高度親和狀態時,溫、濕度適宜,銹病就要發生流行,在這種情況下,必須進行化學藥劑防治。1.在小麥播種時用2.5%適樂時或20%三唑酮乳油按種子量的0.2-0.3%拌種。2.在小麥抽穗期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進行噴霧;用20%三唑酮可濕性粉劑對水噴霧,每畝用藥量60~80克;也可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處理。

猜你喜歡
越夏葉鞘條銹病
小麥葉銹菌越夏與氣象因子相關性初步分析
小麥條銹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小麥條銹病的防控技術
河南省小麥條銹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小麥條銹病持續控制的策略
球莖茴香儲藏的關鍵技術
天使候補生
壩上高寒區大棚彩椒越夏栽培技術
果蔗生長后期重防紋枯病
一種越夏小黃瓜防蟲的新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